蛋雏鸡后备鸡饲养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7% 7.47%
第33页/共58页
(1)骨骼及体重发育:
• 雏鸡宝的鸡,体型饱满结实,平均每只鸡比用竞 争对手的重21g。
• 用育雏宝、雏鸡贝的鸡胫骨平均比竞争对手的长 0.177cm。骨骼发育优于竞争对手的鸡,为后期 快速生长打下基础。
第34页/共58页
(2)免疫器官发育
• 胸腺:用雏鸡宝明显比用对照饲料大,肉眼观察 明显。
第36页/共58页
• 转群前的准备工作 • 首先要对育成鸡舍和设备进行维修,之后进行鸡舍的清洗,转群前1周进行彻底的熏蒸消毒。要先准备1周
的雏鸡料,用于育成期开始后逐渐向育成鸡料的过渡。检查供水系统,如果育成笼的水槽或水嘴太高,应 适当降低,使转群的育成鸡能够自由饮水。
第37页/共58页
育成鸡的培育 第38页/共58页
鸡的水平,要到3周以后体温才能稳定下来。在此之前雏鸡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很敏感,温度过低,或忽冷忽 热,容易受凉造成拉稀。因此,根据日龄为雏鸡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对雏鸡特别是头几天雏鸡的正常生 长和成活十分重要
第9页/共58页
前三天雏鸡周围的温度要在38~40℃之间, 4~7天温度35~38℃;以后每周降低2~3℃; 到第六周降到20℃左右。给温情况主要看季节、 育雏方式、供热设备、鸡舍保温性能、饲养密 度、雏鸡的强弱等。一般冬季和早春温度要高 些,维持时间要长些;夏天和初秋温度可低些, 给温时间短些。不管怎样,第一周的温度一定 要高些,而且任何情况下不能使温度大起大落。 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前提下,提供较高的局部温 度较为理想,因为在此情况下,壮雏、弱雏均
第42页/共58页
育成鸡的生长发育与体重管理
• 育成鸡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在不断变化,每个品种的不同 发育时期都有其标准体重。育雏、育成鸡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 影响到将来产蛋鸡能否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也就是说育成鸡 发育符合标准,将来产蛋就多,蛋重也大,残次率也低。体重 过大或者过轻的产蛋成绩都不好。体重是育成鸡发育好坏的最 重要标志。为此,应该每周末称重一次,称重鸡只的数量是全 群鸡数的5%,一般不应少于100只,小群也不应少于50只。因 为数量过少很难代表一般鸡群的发育情况,每次称重的时间要 一致,一般在下午3~4点钟称重为宜。
日龄+1
50-开产
产蛋高峰稳定 后
(日龄-50)/2 +50
125克左右
第7页/共58页
• 光照 • 光照对雏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光照时间,二是光照强度。 • 育雏开始1-3天,24h光照,以后每周递减3h,直到自然光照,也可以
根据雏鸡的体质情况,灵活掌握递减光照时间的速度。 • 光照强度,第一周可用40瓦灯泡,灯泡间距3米,平均距地面2米高的位
置,第二周可用25瓦灯泡代替(节能灯18---24瓦)。 • 光照注意事项:采用弱光即3瓦/m2,避免强光引起啄癖,且单个灯泡不
超过60瓦;光照时间只能减少,不宜增加。
第8页/共58页
育雏舍小气候及其控制
• 鸡舍中的小气候主要是指温度、湿度、空气、光照、风速等环境因素。 初生雏鸡体温比成年鸡要低,稀短的绒毛保温能力较差,采食量小,1周以后体温才逐渐升至接近成年
第4页/共58页
• 进雏后,先让雏鸡饮温水2~3小时,长途运输的鸡最好供5~8%糖水12小时,实践证明这一措施能使第一 周的雏鸡死亡率大为减低。
• 雏鸡保健:使用天聚纯中药提取物雏健口服液,预防雏鸡细菌性疾病。 • 育雏舍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70%,这样能缓解雏鸡的失水。饮水的温度以15℃左右为宜
第41页/共58页
• 转群与转群后的注意事项 转群前食槽和水槽备好饲料和饮水。要避开雨雪天转群。转群时不要粗暴抓鸡,以防损伤。装笼时不可装得过
多过挤,防止压死、闷死鸡。 冷天,要在晴朗暖和的中午转群。热天要在早、晚较凉爽的时间转群。 转群的同时要清点好鸡数。要把强弱的鸡分开管理,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日 养 亡 亡 料 水 捡 情况 预防
龄只 只率 量 量 体
情况
数数
重
1
疫病 情况
治疗 结果
2
3
4
…..
…
第3页/共58页
雏鸡的开食与饮水
• 雏鸡进入育雏室,雏盒要散放,特别是夏天如果堆放在一起,容易闷死雏鸡。 先将雏鸡盒散放在室内歇息20-30分钟左右,再清点雏鸡,放进育雏器或育雏 伞下。清点雏鸡的同时将途中死亡和受伤的雏鸡挑出来。
第22页/共58页
• 天聚雏鸡宝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23页/共58页
• 雏鸡宝、贝的产品功效
促进卵黄囊的充分吸收。 促进肠道发育—肠道重量增加。 启动免疫系统功能。
第24页/共58页
雏鸡宝使用效果
• 肠道发育健康,长度明显长,吸收面积大
第25页/共58页
法式囊和脾脏
雏
某
鸡
厂
宝
家
雏
某
鸡
厂
宝
家
• 使用雏鸡宝和别厂家对 比:使用雏鸡宝的脾脏 和法式囊明显比另外厂 家的大。
2.3
脾脏总重(g/10只)
1.6
0.8Leabharlann 体重(g/10只)1215 1005
耗料(g/10只)
1454.54 6
平均胫骨长度(cm/只) 3.809
1410.4 3.632
平均肠道长度(cm/只) 84.9 79.0
差异 0.5 0.8 210 44.146
0.177 5.9
21.74% 50.00% 20.90% 3.13%
第5页/共58页
• 开食: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最好,每2小时喂一次,一般开饮后3小时开食,开食饲喂天聚雏鸡宝,头1 周把饲料撒在纸上或平盘上。每天换纸一次或洗盘一次。雏鸡宝干喂或稍为拌湿投喂均可。一周后撤掉浅 料盘,换成料槽。
第6页/共58页
饲喂量参考
日龄
耗料量(g)
1-20
日龄+2
20-50
• 脾脏:10天前免疫器官发育重要指标,用雏鸡宝 的比用对比方的大一倍。
• 法氏囊:用雏鸡宝的发育显著高于对照组。
第35页/共58页
(3)肠道发育
• 用我们雏鸡宝的肠道饱满,富有弹性,用竞争对手的饲料的鸡 肠道薄、透亮,韧性差。
• 用我们雏鸡宝的肠道平均比竞争的长5.9cm,为后期快速生长打 下基础。
第18页/共58页
• (三)羽毛生长快 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在3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到4周龄便增加到7%,其后大体保持不变。从孵化 到20周龄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7~8,12~13和18~20周龄。羽毛蛋白质含量为80%~82%, 为肉、蛋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较高。
肥 胖 型 鸡 容 易 导 致 卵 黄 坠 入 腹 腔
第39页/共58页
理想的均匀度85%
第40页/共58页
• 管理育成鸡的饲养人员,事先要了解育雏舍雏鸡的情况,发生 过什么疾病,免疫情况怎样,以便在转群后有所准备。 接鸡前做好运输工具的消毒。在育雏舍内事先进行带鸡消毒然 后再转群。育雏舍的管理人员转群前一天,要将病弱、伤残的 鸡挑选出来,以使转群工作更顺利、快捷。 地面平养的鸡,转群前铺好垫料。 冬季或早春,如果育成舍气温过低,应准备好取暖设备,并把 温度升至15℃左右。
第14页/共58页
雏鸡的饲养管理
• 育雏期间最关键的管理技术是温度的调控问题,其重要性及调 控方法上面已经作了介绍。即使有自动控温装置,饲养人员也 要经常进行检查和观察鸡群,注意温度是否适宜。特别是后半 夜自然气温最低的时刻,也是值班人员最容易打瞌睡的时间, 稍有疏忽,炉火熄灭,温度下降,雏鸡自然扎堆,就可能造成 受凉感冒、甚至踩伤或窒息死亡。雏鸡受凉特别是头几天的雏 鸡可能出现拉稀糊肛。拉稀的重要原因,许多人认为是鸡白痢, 其实拉稀并不都是鸡白痢造成的
第16页/共58页
雏鸡的生理特点
• (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初生雏的体温较成年鸡体温约低2~3℃,4
日龄开始慢慢地均衡上升,到10日龄时才达成年鸡体温,到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7~
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
第17页/共58页
• (二)生长迅速,代谢旺盛 蛋用型雏鸡两周龄的体重约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 增长而逐渐减慢。雏鸡代谢旺盛,心跳每分钟可达250~350次,安静时单位体重耗氧量与排出二氧化碳的 量比家畜高一倍以上,所以在饲养上要满足营养需要,管理上要注意不断供给新鲜空气。
第15页/共58页
• 1~20日龄是雏鸡死亡的高峰时期,约占死亡数的50 %以上。死亡主要原因多为育雏温度不适宜、鸡白痢、 球虫病、鼠害以及人为因素等。一年当中,早春死亡 主要是低温、白痢造成的,夏天死亡率最高,主要是 湿热、球虫病、饲料发霉变质中毒引起的。一般来讲, 5月份雏鸡死亡率最低。 育雏期间要及时进行法氏囊疫苗、新城疫苗、鸡痘苗 的免疫接种。千万不要错过免疫时机。经常进行带鸡 喷雾消毒,防疫前后应停止使用消毒药物2天。 在注意保温的同时要适当通风换气,如果人在鸡舍中 感到沉闷、气味难闻,一定是通风不好,要及时通风。 要注意及时清粪,每天打扫卫生,保持舍内清洁。
第1页/共58页
基本饲养操作
• 育雏第一周最好用25℃左右的温开水喂鸡、根据鸡群状况调节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 • 分次定量给料,加料前清理料盘中剩料和杂物; • 早上喂完鸡后注意观察粪便,晚上注意听呼吸音的变化,尤其免疫后2-3天; • 建立生产记录:
第2页/共58页
饲 死 伤 吃 饮 抽 免疫 药物
第26页/共58页
脾脏大小直观效果
• 雏鸡宝
某厂家
第27页/共58页
法式囊大小直观效果
• 雏鸡宝
某厂家
第28页/共58页
称取脾脏重量
第29页/共58页
观测胸腺
第30页/共58页
观测胸腺
第31页/共58页
胫长测量
第32页/共58页
称量结果
项目
雏鸡宝 对比料
法氏囊总重(g/10只) 2.8
第19页/共58页
• (四)胃的容积小,消化能力弱 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的容积小,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道内又缺乏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饲料能 力低,消化能力差,在饲养上要注意饲喂含纤维量少、易消化的饲料,否则产生的热量不能维持生理需要。
第20页/共58页
• (五)敏感性强 幼雏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或有毒物的过量,会反应出 病理状态。 (六)抗病力差 幼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稍不 注意,极易患病。 (七)群居性强、胆小 雏鸡喜欢群居,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如遇外界刺激或单只离群 便鸣叫不止,因此育雏环境要安静,防止各种异常声响和噪音 以及新奇的颜色入内,舍内还应设有防止鼠害的措施。
第11页/共58页
周龄 温度(℃)
1
35-40
2
33-35
3
30-33
4
……
5
…….
第12页/共58页
立体笼养
周龄
鸡数/m2
1-2
60
3-4
40
5
30
-7
8
15
第13页/共58页
• 育雏、育成期间的光照控制对将来利用光照刺激母鸡产蛋十分 重要。因此,20周龄之前掌握光照的总原则是:绝对不能延长 光照时间和增加光照强度,即光照时间宜短不宜长,强度宜弱 不宜强,这就是对育成鸡光照的共识。 至于光照方案,有窗鸡舍,除头两天23~24小时光照外,从第 三天起至第二周采用15小时光照,以后就采用自然光照直到20 周龄。无窗鸡舍,头两天23~24小时光照,以后采取渐减光照。 如何实施渐减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
• 消毒包括鸡舍消毒、鸡场消毒、工作人员消毒、饲养周期内消 毒。
• 进雏前14天:消毒设备,检修电路、供暖设备; • 进雏前7天:安装棚架、塑料网、采暖设备、温度计,摆放料盘、饮水
器,铺垫料等工作; • 进雏前6天:熏蒸消毒,每m3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水=42ml:21g:
21ml,舍温26℃以上,湿度80%;熏蒸后40小时打开门窗通风; • 进雏前3天:如果是冬天要提前3天预温,春秋提前2天,夏季提前1天; • 进雏前2-1天:做好接雏准备,检查供暖系统,严防煤气中毒。
第10页/共58页
• 育雏温度是否适宜的客观指标,是雏鸡的行为状态。凡有经验 的饲养人员都不需看温度计,而是以观察雏鸡的状态来调节温 度的。通常通过仔细观察雏鸡状态,可以判断育雏舍温度是否 适宜。例如:雏鸡群挤在热源附近,颤抖,发出阵阵怕冷的唧 唧声,很少去吃食,就表明温度低,应尽快升温;如果雏鸡远 离热源、张嘴、饮水频繁,就表明温度过高,应设法降温;如 果雏鸡均匀分布静卧,睡姿伸腿伸头,呼吸也很有节奏,或者 雏鸡轮番吃料而伴有欢快的鸣叫声,说明温度很适宜。
第21页/共58页
雏鸡保健方案
时间
预防目的
可选药物
备注
1-5日龄 补充营养防止细菌感染 天维素 雏健口服液
7-10日龄 防止断喙出血应激
天维素饮水
可选
15-20日龄 防止支原体等呼吸道感 咳喘宁饮水或支原新 染
25-30日龄 预防球虫病的发生
球克合剂或球必克饮 水
35-40日龄 预防呼吸道及肾传支等 支原新或肾尔康饮水 可选 病引起的肾肿
第33页/共58页
(1)骨骼及体重发育:
• 雏鸡宝的鸡,体型饱满结实,平均每只鸡比用竞 争对手的重21g。
• 用育雏宝、雏鸡贝的鸡胫骨平均比竞争对手的长 0.177cm。骨骼发育优于竞争对手的鸡,为后期 快速生长打下基础。
第34页/共58页
(2)免疫器官发育
• 胸腺:用雏鸡宝明显比用对照饲料大,肉眼观察 明显。
第36页/共58页
• 转群前的准备工作 • 首先要对育成鸡舍和设备进行维修,之后进行鸡舍的清洗,转群前1周进行彻底的熏蒸消毒。要先准备1周
的雏鸡料,用于育成期开始后逐渐向育成鸡料的过渡。检查供水系统,如果育成笼的水槽或水嘴太高,应 适当降低,使转群的育成鸡能够自由饮水。
第37页/共58页
育成鸡的培育 第38页/共58页
鸡的水平,要到3周以后体温才能稳定下来。在此之前雏鸡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很敏感,温度过低,或忽冷忽 热,容易受凉造成拉稀。因此,根据日龄为雏鸡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对雏鸡特别是头几天雏鸡的正常生 长和成活十分重要
第9页/共58页
前三天雏鸡周围的温度要在38~40℃之间, 4~7天温度35~38℃;以后每周降低2~3℃; 到第六周降到20℃左右。给温情况主要看季节、 育雏方式、供热设备、鸡舍保温性能、饲养密 度、雏鸡的强弱等。一般冬季和早春温度要高 些,维持时间要长些;夏天和初秋温度可低些, 给温时间短些。不管怎样,第一周的温度一定 要高些,而且任何情况下不能使温度大起大落。 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前提下,提供较高的局部温 度较为理想,因为在此情况下,壮雏、弱雏均
第42页/共58页
育成鸡的生长发育与体重管理
• 育成鸡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在不断变化,每个品种的不同 发育时期都有其标准体重。育雏、育成鸡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 影响到将来产蛋鸡能否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也就是说育成鸡 发育符合标准,将来产蛋就多,蛋重也大,残次率也低。体重 过大或者过轻的产蛋成绩都不好。体重是育成鸡发育好坏的最 重要标志。为此,应该每周末称重一次,称重鸡只的数量是全 群鸡数的5%,一般不应少于100只,小群也不应少于50只。因 为数量过少很难代表一般鸡群的发育情况,每次称重的时间要 一致,一般在下午3~4点钟称重为宜。
日龄+1
50-开产
产蛋高峰稳定 后
(日龄-50)/2 +50
125克左右
第7页/共58页
• 光照 • 光照对雏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光照时间,二是光照强度。 • 育雏开始1-3天,24h光照,以后每周递减3h,直到自然光照,也可以
根据雏鸡的体质情况,灵活掌握递减光照时间的速度。 • 光照强度,第一周可用40瓦灯泡,灯泡间距3米,平均距地面2米高的位
置,第二周可用25瓦灯泡代替(节能灯18---24瓦)。 • 光照注意事项:采用弱光即3瓦/m2,避免强光引起啄癖,且单个灯泡不
超过60瓦;光照时间只能减少,不宜增加。
第8页/共58页
育雏舍小气候及其控制
• 鸡舍中的小气候主要是指温度、湿度、空气、光照、风速等环境因素。 初生雏鸡体温比成年鸡要低,稀短的绒毛保温能力较差,采食量小,1周以后体温才逐渐升至接近成年
第4页/共58页
• 进雏后,先让雏鸡饮温水2~3小时,长途运输的鸡最好供5~8%糖水12小时,实践证明这一措施能使第一 周的雏鸡死亡率大为减低。
• 雏鸡保健:使用天聚纯中药提取物雏健口服液,预防雏鸡细菌性疾病。 • 育雏舍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70%,这样能缓解雏鸡的失水。饮水的温度以15℃左右为宜
第41页/共58页
• 转群与转群后的注意事项 转群前食槽和水槽备好饲料和饮水。要避开雨雪天转群。转群时不要粗暴抓鸡,以防损伤。装笼时不可装得过
多过挤,防止压死、闷死鸡。 冷天,要在晴朗暖和的中午转群。热天要在早、晚较凉爽的时间转群。 转群的同时要清点好鸡数。要把强弱的鸡分开管理,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日 养 亡 亡 料 水 捡 情况 预防
龄只 只率 量 量 体
情况
数数
重
1
疫病 情况
治疗 结果
2
3
4
…..
…
第3页/共58页
雏鸡的开食与饮水
• 雏鸡进入育雏室,雏盒要散放,特别是夏天如果堆放在一起,容易闷死雏鸡。 先将雏鸡盒散放在室内歇息20-30分钟左右,再清点雏鸡,放进育雏器或育雏 伞下。清点雏鸡的同时将途中死亡和受伤的雏鸡挑出来。
第22页/共58页
• 天聚雏鸡宝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23页/共58页
• 雏鸡宝、贝的产品功效
促进卵黄囊的充分吸收。 促进肠道发育—肠道重量增加。 启动免疫系统功能。
第24页/共58页
雏鸡宝使用效果
• 肠道发育健康,长度明显长,吸收面积大
第25页/共58页
法式囊和脾脏
雏
某
鸡
厂
宝
家
雏
某
鸡
厂
宝
家
• 使用雏鸡宝和别厂家对 比:使用雏鸡宝的脾脏 和法式囊明显比另外厂 家的大。
2.3
脾脏总重(g/10只)
1.6
0.8Leabharlann 体重(g/10只)1215 1005
耗料(g/10只)
1454.54 6
平均胫骨长度(cm/只) 3.809
1410.4 3.632
平均肠道长度(cm/只) 84.9 79.0
差异 0.5 0.8 210 44.146
0.177 5.9
21.74% 50.00% 20.90% 3.13%
第5页/共58页
• 开食: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最好,每2小时喂一次,一般开饮后3小时开食,开食饲喂天聚雏鸡宝,头1 周把饲料撒在纸上或平盘上。每天换纸一次或洗盘一次。雏鸡宝干喂或稍为拌湿投喂均可。一周后撤掉浅 料盘,换成料槽。
第6页/共58页
饲喂量参考
日龄
耗料量(g)
1-20
日龄+2
20-50
• 脾脏:10天前免疫器官发育重要指标,用雏鸡宝 的比用对比方的大一倍。
• 法氏囊:用雏鸡宝的发育显著高于对照组。
第35页/共58页
(3)肠道发育
• 用我们雏鸡宝的肠道饱满,富有弹性,用竞争对手的饲料的鸡 肠道薄、透亮,韧性差。
• 用我们雏鸡宝的肠道平均比竞争的长5.9cm,为后期快速生长打 下基础。
第18页/共58页
• (三)羽毛生长快 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在3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到4周龄便增加到7%,其后大体保持不变。从孵化 到20周龄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7~8,12~13和18~20周龄。羽毛蛋白质含量为80%~82%, 为肉、蛋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较高。
肥 胖 型 鸡 容 易 导 致 卵 黄 坠 入 腹 腔
第39页/共58页
理想的均匀度85%
第40页/共58页
• 管理育成鸡的饲养人员,事先要了解育雏舍雏鸡的情况,发生 过什么疾病,免疫情况怎样,以便在转群后有所准备。 接鸡前做好运输工具的消毒。在育雏舍内事先进行带鸡消毒然 后再转群。育雏舍的管理人员转群前一天,要将病弱、伤残的 鸡挑选出来,以使转群工作更顺利、快捷。 地面平养的鸡,转群前铺好垫料。 冬季或早春,如果育成舍气温过低,应准备好取暖设备,并把 温度升至15℃左右。
第14页/共58页
雏鸡的饲养管理
• 育雏期间最关键的管理技术是温度的调控问题,其重要性及调 控方法上面已经作了介绍。即使有自动控温装置,饲养人员也 要经常进行检查和观察鸡群,注意温度是否适宜。特别是后半 夜自然气温最低的时刻,也是值班人员最容易打瞌睡的时间, 稍有疏忽,炉火熄灭,温度下降,雏鸡自然扎堆,就可能造成 受凉感冒、甚至踩伤或窒息死亡。雏鸡受凉特别是头几天的雏 鸡可能出现拉稀糊肛。拉稀的重要原因,许多人认为是鸡白痢, 其实拉稀并不都是鸡白痢造成的
第16页/共58页
雏鸡的生理特点
• (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初生雏的体温较成年鸡体温约低2~3℃,4
日龄开始慢慢地均衡上升,到10日龄时才达成年鸡体温,到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7~
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
第17页/共58页
• (二)生长迅速,代谢旺盛 蛋用型雏鸡两周龄的体重约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 增长而逐渐减慢。雏鸡代谢旺盛,心跳每分钟可达250~350次,安静时单位体重耗氧量与排出二氧化碳的 量比家畜高一倍以上,所以在饲养上要满足营养需要,管理上要注意不断供给新鲜空气。
第15页/共58页
• 1~20日龄是雏鸡死亡的高峰时期,约占死亡数的50 %以上。死亡主要原因多为育雏温度不适宜、鸡白痢、 球虫病、鼠害以及人为因素等。一年当中,早春死亡 主要是低温、白痢造成的,夏天死亡率最高,主要是 湿热、球虫病、饲料发霉变质中毒引起的。一般来讲, 5月份雏鸡死亡率最低。 育雏期间要及时进行法氏囊疫苗、新城疫苗、鸡痘苗 的免疫接种。千万不要错过免疫时机。经常进行带鸡 喷雾消毒,防疫前后应停止使用消毒药物2天。 在注意保温的同时要适当通风换气,如果人在鸡舍中 感到沉闷、气味难闻,一定是通风不好,要及时通风。 要注意及时清粪,每天打扫卫生,保持舍内清洁。
第1页/共58页
基本饲养操作
• 育雏第一周最好用25℃左右的温开水喂鸡、根据鸡群状况调节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 • 分次定量给料,加料前清理料盘中剩料和杂物; • 早上喂完鸡后注意观察粪便,晚上注意听呼吸音的变化,尤其免疫后2-3天; • 建立生产记录:
第2页/共58页
饲 死 伤 吃 饮 抽 免疫 药物
第26页/共58页
脾脏大小直观效果
• 雏鸡宝
某厂家
第27页/共58页
法式囊大小直观效果
• 雏鸡宝
某厂家
第28页/共58页
称取脾脏重量
第29页/共58页
观测胸腺
第30页/共58页
观测胸腺
第31页/共58页
胫长测量
第32页/共58页
称量结果
项目
雏鸡宝 对比料
法氏囊总重(g/10只) 2.8
第19页/共58页
• (四)胃的容积小,消化能力弱 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的容积小,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道内又缺乏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饲料能 力低,消化能力差,在饲养上要注意饲喂含纤维量少、易消化的饲料,否则产生的热量不能维持生理需要。
第20页/共58页
• (五)敏感性强 幼雏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或有毒物的过量,会反应出 病理状态。 (六)抗病力差 幼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稍不 注意,极易患病。 (七)群居性强、胆小 雏鸡喜欢群居,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如遇外界刺激或单只离群 便鸣叫不止,因此育雏环境要安静,防止各种异常声响和噪音 以及新奇的颜色入内,舍内还应设有防止鼠害的措施。
第11页/共58页
周龄 温度(℃)
1
35-40
2
33-35
3
30-33
4
……
5
…….
第12页/共58页
立体笼养
周龄
鸡数/m2
1-2
60
3-4
40
5
30
-7
8
15
第13页/共58页
• 育雏、育成期间的光照控制对将来利用光照刺激母鸡产蛋十分 重要。因此,20周龄之前掌握光照的总原则是:绝对不能延长 光照时间和增加光照强度,即光照时间宜短不宜长,强度宜弱 不宜强,这就是对育成鸡光照的共识。 至于光照方案,有窗鸡舍,除头两天23~24小时光照外,从第 三天起至第二周采用15小时光照,以后就采用自然光照直到20 周龄。无窗鸡舍,头两天23~24小时光照,以后采取渐减光照。 如何实施渐减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
• 消毒包括鸡舍消毒、鸡场消毒、工作人员消毒、饲养周期内消 毒。
• 进雏前14天:消毒设备,检修电路、供暖设备; • 进雏前7天:安装棚架、塑料网、采暖设备、温度计,摆放料盘、饮水
器,铺垫料等工作; • 进雏前6天:熏蒸消毒,每m3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水=42ml:21g:
21ml,舍温26℃以上,湿度80%;熏蒸后40小时打开门窗通风; • 进雏前3天:如果是冬天要提前3天预温,春秋提前2天,夏季提前1天; • 进雏前2-1天:做好接雏准备,检查供暖系统,严防煤气中毒。
第10页/共58页
• 育雏温度是否适宜的客观指标,是雏鸡的行为状态。凡有经验 的饲养人员都不需看温度计,而是以观察雏鸡的状态来调节温 度的。通常通过仔细观察雏鸡状态,可以判断育雏舍温度是否 适宜。例如:雏鸡群挤在热源附近,颤抖,发出阵阵怕冷的唧 唧声,很少去吃食,就表明温度低,应尽快升温;如果雏鸡远 离热源、张嘴、饮水频繁,就表明温度过高,应设法降温;如 果雏鸡均匀分布静卧,睡姿伸腿伸头,呼吸也很有节奏,或者 雏鸡轮番吃料而伴有欢快的鸣叫声,说明温度很适宜。
第21页/共58页
雏鸡保健方案
时间
预防目的
可选药物
备注
1-5日龄 补充营养防止细菌感染 天维素 雏健口服液
7-10日龄 防止断喙出血应激
天维素饮水
可选
15-20日龄 防止支原体等呼吸道感 咳喘宁饮水或支原新 染
25-30日龄 预防球虫病的发生
球克合剂或球必克饮 水
35-40日龄 预防呼吸道及肾传支等 支原新或肾尔康饮水 可选 病引起的肾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