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管理学概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科学地、合理地做好艺术发展的规划与布局。
3、激励艺术消费,扩大艺术消费的能力。
首先,应当不断提高人民大众的艺术消费 意识;
其次,应加大艺术设施建设,繁荣创作;
再次,应利用各种媒体,改善和加大艺术 宣传与批评的力度。
(三)艺术生态平衡的原则
1、各民族艺术的平衡。世界各民族艺术是在不断 交流与碰撞、不断竞争与融合之中经受磨砺,从 而获得新的生命力,和而不同,永远是维系艺术 世界生态平衡的基本原则。
艺术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
作为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艺术管理 人员在筹办各种活动时必须考虑多方面的 利益(包括艺术目标、艺术家、观众、经 济、公众利益等),担任平衡利益和推动 者的角色。
艺术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异同
以营利为目的的艺术管理工作在经营模式 上有很多方面与工商管理相类似,不同之 处在于最终产品是艺术制作或演出活动, 需要考虑到艺术的特殊性。与其他商业活 动一样,营利性艺术活动是否成功,最后 也需要以利润的多少作为判断的依据。
第三章 艺术管理的方式
非营利艺术组织的内涵:
包括艺术基金会、美术馆、表演团体、艺术协会、 研究中心等组织,这些组织把促进国家文化与艺 术的多元化发展、公众艺术教育、学术研究、国 际文化与艺术交流作为使命,同时承担着社会文 化、艺术继承和创新的职能。他们在视觉艺术、 音乐、电影、舞蹈、戏剧、建筑等领域的探索实 践,已经成为影响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创造良好的机制与环境,推进艺术创作的 繁荣。
1、建立有利于艺术创造的社会机制——艺术创造 需要良好的机制,即有利于艺术生产与繁荣创作 的运行方式与条件。
2、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艺术活动中的人与人 关系主要包括艺术生产者与管理者的关系、艺术 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艺术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关 系等等。这一良好的人际环境,应当建立在相互 信任、相互倚重以及共赢的基础之上。
间的相互共存与共生。 2、多层次艺术的和谐。 3、多民族艺术的和谐。应为各民族的艺术提供生
存与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同时为不同民族艺术之 间的相互交流与借鉴,创造良好的机会。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以保护为主,科学地利用艺术资源和遗产。因 其资源的长期使用有可能枯竭,而精神的资源也 可能变异,因此,对资源的利用应当建立在予以 有效保护的基础之上。而对于那些艺术遗产,更 应当全力予以保护。
林肯艺术中心
是位于美国纽约市的综合艺术表演中心, 总共有12个表演团体以此为驻扎地。是令 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可以看到全世界最令 人向往的艺术品。
纽约州剧院
大都会歌剧院
林肯中心剧院
街边的广告牌,预告近期上映的剧 目。
林肯中心管理运行中的非营利特征
1.基本情况: 截至建成之日计算,“中心”建设耗资
艺术管理的基本特征
管理主体的多样性: 1、政府作为艺术管理的主体 —不仅是
指政府中那些专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的 机构,同时还包括一些在职能上与文化 艺术活动密切相关的部门也在实质管理主体 —一 般体现为文化艺术社团组织的管理、群众 文化艺术部门的管理以及企业对文化艺术 活动的管理。
(五)创意为先的原则
1、创意也是管理。艺术管理学必须引入与吸纳艺 术创意学的特质与内核,以充实与增进自身的活 力。
2、创意与艺术活动。运用创意的精神实施文化管 理,使之越来越多地融入艺术创意的成分,推动 艺术管理更加有效的运行,促使艺术管理活动产 生更大的效益。
3、艺术创意与管理创意的结合。
2、艺术产业与市场的平衡。维系市场生态的平衡, 就要注重文化艺术样式和品类的共存与互补。
3、艺术样态的平衡。
(四)创造最佳效益的原则
1、社会效益的优化。作为当代意义的文化 建设,艺术活动应始终将追求积极、健康、 进取的内涵与品位,以及符合社会法制、 道德等规范作为首要的原则。
2、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艺术产业与艺术市 场,是艺术生产力的直接体现形式,也是 艺术活动创造经济效益的巨大平台。
艺术管理学概论
第一章 艺术管理的内涵
艺术管理的内涵
艺术管理是人类对于艺术活动实施管理的 行为。是人们充分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 以及艺术学、管理学的理论,对于艺术活 动确认明晰的目标,并予以策划、组织与 实施、控制的行为及其过程。
由于大部分艺术机构都是通过筹办艺术活 动来达到机构目标,所以艺术管理的日常 工作可被形容为“替艺术活动缔造最理想 的环境”。理想环境包括财政、设施及人 力三个方面。
4、在罗马帝国时期,所有罗马城市都拥有剧场、 竞技场等迎合民众特殊娱乐的建筑。当地官吏负 责组织节庆活动,艺术管理者担任导演工作,负 责找到表演者直到完成演出。
5、欧洲中世纪是艺术发展的黑暗时代,只有一些 小的巡回演出团体在小规模的社区庆典上演出谋 生,几乎未出现过重大的艺术活动。
6、12世纪,以复活节和圣诞节纪事为主题 内容的教堂仪式剧得以发展。15至16世纪 期间,大型的戏剧表演活动和艺术节庆活 动出现。
管理学概括了管理工作的五种功能,即计 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解决困难。这五 种功能也贯彻在艺术管理工作中。
计划即决定“做什么”;
组织即决定“如何做”及“谁去做”;
领导指由管理人员带领其下属达到目标;
控制指监察工作的进度及质量。
艺术管理学的特性
1、当代性。 2、创新性。 3、拓展性。 4、交叉性。
2、产业化艺术生产管理—艺术产业主要是 指在音乐、美术、戏剧、艺术设计、舞蹈、 电影、电视艺术等方面的艺术活动与产品 生产中所形成的产业活动以及市场效应。
3、艺术遗产与资源管理—是指作为国家所 拥有的大量艺术资源,以及艺术遗产的设 施和样态。
管理机制的多层次性 :
1、战略管理。一般是指国家或政府的宏观 的具有全局性的艺术管理。主要指国家或 地方政府文化艺术领导部门的管理活动。
2、产业集团的管理。即指各类大型艺术产 业集团对于该领域及其下属企业的管理, 其管理职能主要体现为决策性管理、组织 和指导性管理。
3、企业管理。即指大量的艺术实体内部的管理, 既包括艺术事业部门,也包括艺术产业实体 。
4、项目管理。艺术项目,是指具有一次性特征的 艺术活动或创作,一般有着具体的目标和实施计 划,以及明确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承担项目 的人员或是由一个具体部门和单位组成,或是临 时聘任各类成员。
(三)发展公益性与公共性艺术,保障人 们大众的文化利益
1、大力发展以文化服务为主旨的公益性与 公共性艺术——公益性与公共艺术活动的 基本宗旨均为社会与大众提供丰富的文化 与艺术服务,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审 美与艺术的需求。
2、强化艺术事业部门的文化服务职能—— 这些部门所从事的工作,是典型意义的公 益性、公共性艺术服务活动。
至于非营利性质的艺术管理,虽然也以工 商管理最基本的成本效益方式来运作,重 视效率,但有别于商业活动,不能纯粹由 市场主导,而是要遵循机构的艺术使命与 社会使命,力求达到与商业性活动不同的 艺术指标。
艺术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和谐共存的原则 1、多种类艺术的和谐。主要是指不同艺术种类之
(四)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保护和科学利用艺 术资源与艺术遗产
1、保护和科学利用艺术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 方可科学地、有效地利用文化艺术资源,使得艺 术资源能够持续的服务于人类的艺术活动。
2、保护、研究与开发艺术遗产——对待艺术遗产, 首先必须加以保护,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在不 伤及艺术遗产的存在与传承的条件下,可以进行 适度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古代艺术管理的历史
1、中国表演艺术起源与宗教祭祀有关。中国古代 歌舞早在原始时代就已出现。到了奴隶社会,歌 舞被奴隶主用于娱神敬祖,也为自己歌功颂德。 在这些祭祀的歌舞中,孕育有后来戏剧的一些基 本因素。
2、周代的大司乐是最早出现的乐舞管理机构,直 接由周王室管辖,在最高管理者下面,有各级教 师进行管理,形成了周密的管理制度。
3、到了隋唐,各种艺术形式有了大的发展, 并且有了彼此结合的趋势,是中国戏剧形 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隋初, 宫中设置太常司来管理国家乐舞。
4、唐代,宫廷里设有梨园组织,训练艺人, 音乐、歌舞、滑稽戏等都很兴盛。
5、北宋时期,在民间出现一种由落魄文人 组成专门撰写脚本的书会,他们就是职业 的剧作者。勾栏和瓦舍等市井艺术活动的 场所也渐渐发展成形。
第二章 艺术管理的历史
西方艺术管理的历史:
1、古希腊的戏剧是由民间的宗教仪式演变 而来,起源于祭酒神的颂歌。
2、阿瑞翁使酒神颂歌具有艺术上的表演因 素,可看做是古希腊早期的艺术管理者。
3、随后,雅典人发展了阿瑞翁创造的说唱 和表演的形式,使戏剧涉及计划、安排、 指挥、监控等各种管理技能。戏剧节由执 政官担任监制,剧作家兼任导演,并统筹 整个演出。
6、在宋代宫廷开始出现画院制度,这种专 门从事绘画的机构,由国家直接管理,以 描绘帝王贵族肖像与生活为主要任务。
7、明朝,恢复了宫廷画院,收集各地著名 的画家为皇室服务。
8、清初,宫廷内设有如意馆,广罗能工巧 匠和绘画专门人才,主要从事殿宇装饰、 陵墓建造、园林设计及宫内陈设品的制作 等工作。
非营利性艺术机构的管理方式 ——以美国为例
1、对营利机构要求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一般不得接受捐赠与赞助、不能享受税收 优惠政策、经营目的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 化;对非营利机构要求依法履行职责、可 以接受捐赠和赞助、享受规定的税收优惠 政策、经营的目的是提供优质服务、经营 盈余只许用于发展服务。
3、保护艺术家的利益——文化生产者是可 以连续投资、反复开发利用的资源。在艺 术生产力发展中,尊重人才,尊重艺术家 是驱动文化艺术健康与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发展艺术产业,推动艺术生产力的增长 1、建立有序的高效的艺术产业结构与生产机
制 ——首先,不同艺术产业结构布局的科学与合 理;其次,不同层次艺术产业结构布局的科学与 合理。 2、优化和培育艺术市场,实现市场运行秩序的科 学调控——实施文化艺术市场的科学调控,其中 包括对于产品流通机制及其渠道的调控、价格的 调控、不同地域市场态势的调控等,最突出的, 表现为对于艺术品类生产和传播的调控。
3、艺术生产企业作为管理主体—主要体现 在那些直接从事艺术生产的公司、企业、 院团的管理性活动。
4、传媒机构作为管理主体—传播与交流的 管理,主要指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现代 媒体的管理行为。
管理客体的丰富性 :
1、公益性艺术管理—公益性艺术活动是指 由政府或社会出资,无偿为社会与大众提 供的艺术服务。
2、美国表演艺术行业中的非营利机构比例
美国表演艺术机构基本分为音乐(含歌剧)、舞 台剧、舞蹈三大类,20世纪末数字显示全美共有 15000多个演艺机构,音乐类团体占总量的 30.3%、舞台剧类团体占总量的18.4%、舞蹈类 团体占总量的3.4%,其余为流行音乐、演艺管理、 演艺经纪等类机构。演艺从业人员共有30万人, 其中专业艺术家与业余演艺人员的比例是1∶30。
5750万美元,其中2450万美元来自美国国 内个人、团体捐款和国外捐款。 是依法设立的非营利机构 实行委员会管理体制
2.林肯中心非营利机构的特征体现
(1)宗旨方面。在艺术上要创新、引进新剧目、 推出新艺人,这是一个典型的非营利机构宗旨, 与营利机构的宗旨存在本质区别。
(2)艺术市场推广方面。首先它应具有对艺术的 把握和推广能力;其次是在艺术推广过程中增加 教育内容,向观众宣传、介绍它认为好的艺术。
7、文艺复兴时期,歌剧和芭蕾舞剧诞生, 艺术管理者的角色又开始萌芽,大型乐队 的出现需要极为专业的管理者。
8、17至19世纪是欧美艺术大发展的时期, 各国建立了国家级的艺术学院。
9、18至19世纪的美国,铁路系统的发展对 巡回演出团体和艺术家的扩展有着重要的 帮助作用。
艺术管理的当代使命与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