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北京老人》教案

合集下载

《北京老人》课件(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北京老人》课件(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北京老人
学习字词 课 文 內容
生字学习
pái
huái
zhǐ




qiè
zhòu



徘徊 主旨 孤零零 拒绝 惬意 皱皮
你认识它们了吗?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
北京老人具有怎样的好品质? 这个课文想要说明什么道理?பைடு நூலகம்
北京老人的事迹
第一件:主动指路, 并把我驮到车站 第二件:给我让座
画出交代时令的句子, 体会有什么好处?
感悟
读出课文中衬托了 北京老人非同一般 的热情的句子。
谢谢指导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 欢 迎 下 载 !
热心助人、关爱他人
细读每件事,哪些语句最打动你,画下来,谈谈自 己的感受。
他掉转车头,送我到达目的 地后自顾离开,我竟未来得及 说个谢字。
每当秋天来到时, 我感受着 秋的凉意,却被记忆中关于老 人的火温暖着。
我知道他是有意的,鼻 子有些酸,那是被人理解 的喜悦和被人认可的感动。
我知道,北京 老人那慈祥的目光, 一直在注视着我。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北京老人》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北京老人》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北京老人》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北京老人》是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经过选编,讲述了一个普通北京老人的日常生活,表现了老人的真情实感和对城市的深情厚爱。

1.2 教材目标通过学习《北京老人》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老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对老人的关注和尊重;同时,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对城市生活的感悟,让学生爱护城市,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二、教学准备2.1 教学素材•一本课本和一份教师版教材;•相关的教具和PPT等教学辅助材料;•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

2.2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深入交流,达到能力提升和知识掌握的目的。

2.3 教学环节•课前预习•导入新知识•集体阅读和理解•小组讨论和交流•归纳总结和反思三、教学过程3.1 课前预习老师可提前让学生预习《北京老人》课文,让学生预先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为后续的课堂讨论和学习打下基础。

3.2 导入新知识老师可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老人的生活状态和城市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探索老人和城市的生活故事。

3.3 集体阅读和理解老师可让学生全班齐读《北京老人》课文,通过集体朗读,深入理解课文的情节和内涵。

并且,老师可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自主读文,让学生感受文本情绪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在凝练课文的过程中,逐渐体会文学魅力。

3.4 小组讨论和交流老师可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老人和城市的关注。

3.5 归纳总结和反思在结束讨论之后,老师可以为学生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和老人故事的记忆,同时也帮助他们总结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进一步促进他们思考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最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以巩固学习成果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年级语文学案 北京老人 精品

五年级语文学案 北京老人 精品

北京老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认读六个生字。

2.借助课文插图和多媒体情境,了解词语意思。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3.诵读课文,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学习难点】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2.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学习过程】一、新知学习。

1.北京老人具有怎样的好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学习,交流研讨。

1.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感情诵读,谈谈你学完课文后有什么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课文中或从平时生活中,说出一件令你印象最深的且类似于北京老人的事。

义务教育阶段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9册PPT:北京老人PPT文档共16页

义务教育阶段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9册PPT:北京老人PPT文档共16页
义务教育阶段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 第9册PPT:北京老人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后名Βιβλιοθήκη ,于我若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1
0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北京老人》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北京老人》教案
课前准备:字典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3、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文,认读字词。
1、读准字音
徘徊要旨惬意沉淀
2、理解词义
3、朗读你喜欢的段落。
4、思考课后一题
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哪几件事?他有什么感受?
二、围绕自学提纲交流
三、重点理解难句
1、在这个落叶的季节里,我无法拒绝他这样的邀请。
2、那个美丽的秋日,冷风吹的感觉也是如此的惬意。
3、我知道他是有意的,鼻子有些酸,那时被人理解的喜悦和被认可的感动。
四、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对()说:“。”
五、作业:
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2---4处)
板书设计:
北京老人
关爱
耐心指路,驮“我”到目的地
“我”连让两次座,老人坚持给“我”让座。
课后反思:
对于文中难理解的句、段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体会“我”当时的感受,会使学生能更深入的理解句义,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时间不够充分,应注意调整教学结构,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2、兴趣与情感分析: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学生爱读,积极讨论后能懂得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自读书,在讨论,重点指导。
课件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3、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本课写法。
班级
五(1)
设计教师
总课时

2019-2020年人教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北京老人课件北京版幻灯片

2019-2020年人教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北京老人课件北京版幻灯片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北京老人•学习字词源自课 文 內容生字学习
pái
huái
zhǐ
徘 徊旨

qiè
zhòu



徘徊 主旨 孤零零 拒绝 惬意 皱皮
你认识它们了吗?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
北京老人具有怎样的好品质? 这个课文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北京老人的事迹

我知道,北京 老人那慈祥的目光, 一直在注视着我。
画出交代时令的句子, 体会有什么好处?
感悟

读出课文中衬托了 北京老人非同一般 的热情的句子。

谢谢指导

第一件:主动指路, 并把我驮到车站 第二件:给我让座
热心助人、关爱他人
细读每件事,哪些语句最打动你,画下来,谈谈自 己的感受。

他掉转车头,送我到达目的 地后自顾离开,我竟未来得及 说个谢字。
每当秋天来到时, 我感受 着秋的凉意,却被记忆中关于 老人的火温暖着。

我知道他是有意的,鼻 子有些酸,那是被人理解 的喜悦和被人认可的感动。

北京老人北京版教案

北京老人北京版教案

*3.北京老人教学目标:1.认读3个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产生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的愿望。

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朗读。

帮助学生培养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课题能获知哪些信息?二、根据课文理解下列词语,读通课文。

过客徘徊无奈要旨一头雾水惬意沉淀几多不为(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2)点名读三、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五年前初到北京,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知道我迷失方向后,主动把我驮到车站。

2.一位北京老人看见我在公共汽车上屡屡给人让座,始终没座稳当,主动给我让座。

四、北京老人的哪些做法使我感动?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1.自己根据问题完成,然后组内讨论,汇报。

(1)过路的、看出了:说明这位北京老人不同与前面所说的那个人,这是经过我的身旁,素不相识的、发现情况主动过来搭话、询问的北京老人。

(2)很耐心地、我驮你过去:说明北京老人好事做到底的那份执著。

(3)调转车头、自顾离开:说明北京老人做好事不仅不图酬劳,甚至连声道谢也不奢求。

(4)一位消瘦的老者立起身、见我不肯,忙说:其实离老人要到达的下一站还很远。

可见,这位身子板儿单薄的北京老人在作假。

北京老人的这种重别人的情感和不动声色的默默的关爱,使得我鼻子有些酸,由衷地位能够被北京老人理解、认可而倍感欣慰。

2.这些平平实实的语言使北京老人的热情与实在跃然纸上。

这种热情焐暖了一位初来乍到,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的心,以至于虽然遭遇冰凉的秋风,却感到十分惬意。

有语气地读读这些语句五、读读第三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承上启下,概括写出在北京经常受到北京老人的关爱,赞扬北京老人的仁慈与爱意。

经常一词说明那两件事只是诸多事情中信手拈来的两件,好心肠的北京老人何止这一两位。

五年级语文上册 北京老人 1教案 北京版 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 北京老人 1教案 北京版 教案
老人教学设计
年级
科目
课 题
五年级
语文
3*老人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产生学习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的愿望。
3.通过阅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
了解课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交流:
关爱他人、热心助人
第一件:主动指路,并把我驮到车站
第二件:给我让座
重点处画批。
学生交流,教师指点
老人不同一般的热情
从侧面衬托了老人非同一般的热情。
引入新课
初读,体会老人的品质。
指导自学,让学生从细微之处,自读自悟,培养自学能力。
体会老人的品质。
板书设计
老人
主动指路,并把我驮到车站
给我让座
关爱他人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备课
一、导入:
出示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轻声读课文,思考。
1.老人具有怎样的好品质?
2.作者回忆了老人的哪几件事?
三、细读每件事,哪些语句最打动你,画下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小结全文。
说说你学完课文后有什么想法。
五、画出交代时令的句子,体会有什么好处?
六、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学生自学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课件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课件北京版(1)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课件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课件北京版(1)

北京老人
目录 课文讲解
他掉转车头,送我到达目的地后自顾 离开,我竟未来得及说个谢字。
“掉转车头”“自顾离开”说明了什么?
北京老人
目录 课文讲解
那个美丽的秋日,被冷风吹的感觉 竟然十分惬意。
什么是“惬意”?作者为什么说“被 冷风吹的感觉竟然十分惬意”?
北京老人
目录 课文讲解
第二件与北京老人有关的事发 生在什么时间?起因是什么?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北京老人
目录 课文讲解
第一自然段: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 在知道“我”迷失方向后,主动把“我”送到 车站。 第二自然段:写“我”在公共汽车上连续三次 让座后,一位北京老人主动为“我”让座。使 “我”感动。 第三自然段:概括写在北京经常能感受到北京 老人的关心照顾,赞扬北京老人具有关爱他人 的品质。写自己坚持从小事做起,像北京老人 那样关爱他人。
北京老人
目录 词语学习
会读会写下面词语。
惬意 蕴涵 徘徊 要旨 落叶缤纷
北京老人
目录 课文讲解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理解“徘徊、要 旨、惬意”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北京老人
目录 课文讲解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回 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
北京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北京老人
目录 课文讲解
第二件事从哪些句子可以看 出北京老人善解人意与懂得心疼 人的可贵品质?
北京老人
目录 课文讲解
我知道他是有意的,鼻子有些酸,那 是被人理解的喜悦和被人认可的感动。
作者为什么感到鼻子有些酸?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三小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原创教案北京版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三小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原创教案北京版
五、理清第二段层次
1、过渡:一个战士就有一个故事,一个战士就是一个传说,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中,涌现出了多少感人的事迹啊!我们一起来默读第二大段,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典型事例?
六、小结
大江为什么会铭记1998年的夏天,铭记我英勇的子弟兵?让我们下堂课继续走进奋战在大堤上的人民子弟兵,感受他们的苦与乐,感受他们的勇与累。
2、交流分段。
第一段写了为什么战
第二段写了怎么战、战的结果
第三段点明中心
3、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几十万解放军官 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感人情景。)
过渡:解放军战士为什么要打响这场大江保卫战?
四、学习第一段
1、范读(出示)
(1)听了老师的朗读,你觉得1998年的这场灾情如何?(灾情危急)
教学重难点:
初读感知,理清思路,理解文章写了哪三个感人的事例,学习第一段。
对策: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修改:对策: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段意,从而理清课文写了哪三件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1998年的夏天,长江流域普降暴雨、大暴雨,长江水位猛涨,洪水泛滥,长江沿岸许多地方的堤岸发生险情。有些地方洪水冲垮堤岸,将堤内的房屋冲毁,树木冲走……人民群众的财产乃至生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多媒体)
齐读。
(6)长长的千里堤岸啊,眼看着被肆虐的洪水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冲毁了,一根根的电线杆在洪水中摇晃;一座座的房屋在洪水中倒塌了;一亩亩的稻田被洪水淹没……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解放军战士是怎么做的?(挺进大江)(出示第二句话)
(7)从“挺进"这个词,(相机理解)再结合这幅图,能谈谈你看到了什么吗?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北京老人》教案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北京老人》教案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北京老人》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北京老人》是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北京老人李奶奶喜欢打太极拳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北京老人的生活方式、养生之道以及传统文化。

1.2 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老人生活的方式和养生之道;2.掌握课文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3.提高阅读理解和语文表达能力;4.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3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2.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北京老人的养生之道。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为了帮助学生进入课文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北京老人养生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京老人的生活方式。

2.2 课前预习1.让学生先阅读课文,梳理文章主旨,并理解文章中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2.让学生预先了解太极拳的来源、发展和作用,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3 阅读理解1.教师可以导读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的核心是什么;2.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思考和提出问题;3.通过老师和同学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4 分组讨论1.分组完成课堂小组活动,以多种方式呈现所学内容;2.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2.5 课堂总结1.积极总结课堂内容,重点强化知识点;2.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进步。

三、教学材料1.课本: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2.录像:北京老人打太极拳的视频四、教学评价4.1 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4.2 教学时效评价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时间分配适当的教学时间,不断调整课程计划。

4.3 教学方法评价学生对于教学方法是否愉悦、引人入胜或有所推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北京老人养生之道和传统文化有着良好的兴趣,但在阅读方面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北京老人》课件 北京北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北京老人》课件 北京北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2/12/2021
• 第3自然段写“我”的感受。 • 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先承上启下
概括写在北京经常受到北京老人的 关爱,赞扬北京老人的仁慈与爱意, 然后写自己要像北京老人那样关爱 他人,奉献爱心。
12/12/2021
• 在北京的日子 里,经常能感 受到来自老者 的关心和爱护。
12/12/2021
北京老人上
12/12/2021
学习目标
•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 作者的感受。产生学习北京老 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的愿望。
•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12/12/2021
词语解释
• 过客——过路的客人、旅客,泛指 过路的人。
•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 无奈——在本文中是可惜的意思。 • 要旨——要领,要点,主要的意思。 • 一头雾水——本文形容头脑不清楚,
• 每当秋天到来 时,我感受着 秋的凉意,却 被回忆中关于 老人的火温暖 着。
12/12/2021
• 关于老人的 回忆一直温 暖着我
• 记得那也是落 叶缤纷的时节, 一次坐公共汽 车,我连着让 了三次座:老 人、小孩、孕 妇。
• 我也是个有 爱心的人
12/12/2021
• 当我第三次站 起来的时候, 一位消瘦的老 者立起身,指 着座位对我说: “你坐这里帮 助素不相识的人?其中哪些语句打 动了你的心?要在认真读书、认真 思考后,有目的地摘录。
12/12/2021
12/12/2021
12/12/2021
12/12/2021
• 本文是升入高年级之后的第一篇略读 课文。 应该把在精读中所获得的阅读 能力运用到略读当中,多多独立思考, 独立解决问题。提倡一边阅读一边作 简要的批注。自学时要静下心来自读 自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推想课文中有 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

元坝区实验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北京老人》拓展知识 北京的别称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

元坝区实验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北京老人》拓展知识 北京的别称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

北京的别称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以后,在尧封帝,此后在苏城建都,在燕封召公。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

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

后来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于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的代称。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

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

"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以后京城就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

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9鲸第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2、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学习重点: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小学五年级语文《北京老人》教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北京老人》教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北京老人》教学教案《北京老人》课文介绍了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通过课文体会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和作者的感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北京老人》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北京老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读6个字。

能力目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情感目标产生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的愿望。

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边读课文,边借助字典及课后认读字表认识生字词语。

2.了解文章内容。

二、再读课文,看看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有什么感受?1.边读边划。

(用不同的标记)2.画出你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三、交流。

1.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两件事。

一件事是:五年前我初到北京,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知道“我”迷失方向后,主动把我驮回车站,使我深受感动。

第二件事是:另一位北京老人看见我在公共汽车上屡屡给别人让座,始终没有坐稳当,主动给我让座的事情。

2.作者的两次感受。

(1)那个美丽的秋日,被冷风吹的感觉竟然十分惬意。

(2)可车刚启动,……被认可的感动。

四、理解作者的两次感受。

1.什么是惬意?被冷风吹着应该是冷的,为什么作者却感到十分惬意?2.作者被什么感动了?五、感受老人的品质。

把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六、读第三段,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

作业:摘抄使你受感动的语句。

板书设计:我北京老人迷路耐心指路,驮到终点热心助人给别人让座给我让座善解人意、懂得心疼别人小学五年级语文《北京老人》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读3个字。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能力目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品目标体会作者的感受。

产生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北京老人》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北京老人》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北京老人》导读:本文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北京老人》,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读6个字。

能力目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情感目标产生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的愿望。

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边读课文,边借助字典及课后认读字表认识生字词语。

2.了解文章内容。

二、再读课文,看看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有什么感受?1.边读边划。

(用不同的标记)2.画出你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三、交流。

1.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两件事。

一件事是:五年前我初到北京,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知道“我”迷失方向后,主动把我驮回车站,使我深受感动。

第二件事是:另一位北京老人看见我在公共汽车上屡屡给别人让座,始终没有坐稳当,主动给我让座的事情。

2.作者的两次感受。

(1)那个美丽的秋日,被冷风吹的感觉竟然十分惬意。

(2)可车刚启动,……被认可的感动。

四、理解作者的两次感受。

1.什么是惬意?被冷风吹着应该是冷的,为什么作者却感到十分惬意?2.作者被什么感动了?五、感受老人的品质。

把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六、读第三段,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

作业:摘抄使你受感动的语句。

板书设计:我北京老人迷路耐心指路,驮到终点热心助人给别人让座给我让座善解人意、懂得心疼别人【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读3个字。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能力目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品目标体会作者的感受。

产生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主题阅读有一种美丽叫关爱北京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主题阅读有一种美丽叫关爱北京版

有一种美丽叫关爱
梦醒的眼睛静静睁开,
这世界看个明白,
一颗心悄悄地向你靠拢,相信会温暖你的情怀。

有一种美丽叫互相关爱,心与心能撑起生命的舞台,就算你我陌路相逢,
也是有缘才能走到一起来。

祝福的手将门窗推开,
请聆听人生的感慨,
颗颗心热烈地把你拥抱,看你的笑容再度精彩,有一种美丽叫互相关爱,心贴心面对生命的期待,就算你我将各奔一方,那也是为了共同的未来。

让我们从此情同手足,走过风雨就是阳光地带,让我们从此用爱相守,日月会见证人间真情永在。

靖安县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北京老人》主题阅读 善良是生命的黄金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

靖安县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北京老人》主题阅读 善良是生命的黄金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
我读到国外的两则小故事.一则是说一场暴风雨过后,成千上万条鱼被卷到一个海滩上,一个小男孩每捡到一条便送到大海里,他不厌其烦地捡着.
一位恰好路过的老人对他说:“你一天也捡不了几条。”小男孩一边捡着一边说道:“起码我捡到的鱼,它们得到了新的生命。"一时间,老人为之语塞.
还有一则故事是发生在巴西丛林里,一位猎人在射杀一只豹子时,竟看到这只豹子拖着流出肠子的身躯,爬了半个小时,来到两只幼豹面前,喂了最后一口奶后倒了下来。看到这一幕,这位猎人流着悔恨的眼泪折断了猎枪。如果说前一个故事讲的是孩子对生命善良的本性,那后一个故事中猎人的良心发现也不失为一种“善莫大焉”。
23 古诗二首
《元 日》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 屠 童 换 符
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北京老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读6个字。

能力目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情感目标:
产生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的愿望。

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边读课文,边借助字典及课后认读字表认识生字词语。

2.了解文章内容。

二、再读课文,看看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有什么感受?
1.边读边划。

(用不同的标记)
2.画出你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三、交流。

1.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两件事。

一件事是:五年前我初到北京,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知道“我”迷失方向后,主动把我驮回车站,使我深受感动。

第二件事是:另一位北京老人看见我在公共汽车上屡屡给别人让座,始终没有坐稳当,主动给我让座的事情。

2.作者的两次感受。

(1)那个美丽的秋日,被冷风吹的感觉竟然十分惬意。

(2)可车刚启动,……被认可的感动。

四、理解作者的两次感受。

1.什么是惬意?被冷风吹着应该是冷的,为什么作者却感到十分惬意?
2.作者被什么感动了?
五、感受老人的品质。

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
六、读第三段,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

作业:摘抄使你受感动的语句。

板书设计:
我北京老人
迷路
耐心指路,驮到终点热心助人
给别人让座
给我让座善解人意、懂得心疼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