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464a9125c52cc58ad6be31.png)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子弟兵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准备:(1)vcd光盘(2)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大江保卫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读课题。
3.过学习,大江保卫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气壮山河惊心动魄过渡:你的概括能力真强!我们先随记者去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当时的情景。
(二)第2节1.节中有一句很特殊的话概括了本节的内容,请找出来。
2.句话讲是什么内容? 师引导:点与面的关系3.本节中找出能体现这副对联内容的句子生找、画、读全班交流点拨:狂风、暴雨、巨浪只能阻挡战士们前进的步伐,为什么这里却说为他们呐喊、助威、加油呢? 师总结:同学们感受的深刻,读得也投入,正如对联所说齐读师:官兵们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护大堤奋不顾身的大无谓精神无不让人钦佩。
我们有必要再来完整的读一读这一节,加深感受。
4.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3、4两节。
过渡: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分开一部分同学演黄晓文接受采访,一部分当记者进行采访演黄晓文的同学自由读课文,当记者的拟订采访提纲(以三题为宜) 分别活动指名表演:一个记者,一个黄晓文。
师总结,过渡: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
(四)习第5节。
1.做批注2.全班交流3.抓住省略号交流搜集的有关抗洪抢险的人和事4.齐读全节是啊!(师范背)“哪里有洪水,哪里……,……看到了大救星。
”同学们想不想把这感人至深的语句永远铭记在脑海中呢? 练背——指名背——齐背。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案五篇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cdb89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5.png)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案五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窃读记》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受到感染。
4.学习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5.通过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阅读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PPT,朗读视频,生字卡。
2、学生准备:搜集读书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扫除字词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记得第七册时,我们学了一个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我国著名的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英国剧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生:喜欢) 同学们在假期都读过哪些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给大家讲一讲。
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
(齐读课题)仔细观察这个字,“窃”有什么方法记住它?(生举手回答)看到“窃”字,我们马上想到“偷窃”。
课题《窃读记》的“窃”字是什么意思?老师在课前查了字典,“窃”的含义有三种: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
你认为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第二种)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生说说课文的内容)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是一件光彩的事,可为什么要‘窃读’?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要窃读?怎么窃读?对有什么影响或改变?)第二,从第一次阅读开始,我就能了解阅读的内心,清除文字的障碍。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36a494e009581b6bd9ebf5.png)
全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
全册书由六个单元构成,后面附有生字表,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2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有145个。
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文化主题来安排学习,分别由五篇课文、一个阅读链接和一个综合学习组成。
五篇课文按照三篇精读穿插两篇略读组成。
综合学习依旧由“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等基本环节组成。
二、各单元文化主题。
第一组:享受自然——体验和谐与博爱第二组:追求真我——体现生命与价值第三组:情思满怀——领悟真爱与感恩第四组:人生启迪——思考道德与人格第五组:科学奋进——体会执着与求真第六组:多彩文化——欣赏多元与内涵三、全册训练主题。
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重视课后练习中的范写和巩固练习。
2、关注学生的默读,训练学生的默读速度。
3、通过布置与监督,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
在课上通过阅读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及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4、继续练习概括文章大意,揣摩文章表达顺序。
5、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通过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结合资料,品味语言,想象画面等方式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交流阅读感受,体会文章表达效果。
6、固定、确保课外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引导学生读说结合。
7、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触发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的习作努力做到如实、客观、具体的反映生活。
注重多元积累,提高写作质量。
8、创设课堂口语交际气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际的能力,并且延伸课外,拓宽交际渠道,培养文明礼貌素养,使学生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四、训练主题与各单元文化主题的融合。
第一组:享受自然——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捕捉有特点的词句,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第二组:追求真我——运用朗读、联系生活实际等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索。
第三组:情思满怀——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体验作者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的涓涓情意第四组:人生启迪——学习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品味语言体会品格的力量第五组:科学奋进——整体把握,学习不同的表达顺序;捕捉细节,感受崇高的科学精神第六组:多彩文化——想象画面,欣赏丰富文化内涵,品味积累生动的语言(一)单元整体设计一、预习安排。
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
![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4415c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f.png)
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上摆满了我们精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2、学生交流。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
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
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一)看兰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学习第二句(一)闻香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二)品香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分享五篇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分享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af899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c.png)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分享五篇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是故,小学语文应在一般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扩大视野,展开更广泛的研究,我们须正视且须加以重视其重要地位。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要求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_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_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伟大意义,了解毛岸英个人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_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_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顺、流利,同时用笔勾画出不理解的生词。
2.出示生字,生读,注意纠音:“拟”,应读“nǐ”,不要读成“yǐ”;“赴”,应读“fù”,不要读成“pù”;“躇”,应读“chú”,不要读成“zhù”;“殉”,应读“xùn”,不要读成“xún”。
3.提出不懂的生词,结合预习和全班讨论交流解决。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
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
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
多用于政界,文界。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_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_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06846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6.png)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语文五班级上册教案冀教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对布娃娃的态度,了解妈妈的情感变化。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孩子纯真、善良的童心。
重点难点:1、了解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对布娃娃的态度。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孩子的纯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个特殊的孩子——咪咪乔。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2课《有个孩子叫咪咪乔》。
1、抽读词语。
2、回忆课文内容并填空。
3、“假如你就是布娃娃咪咪乔,你会喜欢文中的哪个人?”二、关注文章细节,品味文章语言,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1、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讲了哪几个人物,说说他们和“咪咪乔”有什么关系?2、读课文,联系具体内容说一说:女儿、爸爸、妈妈和交警各是怎样对待咪咪乔的?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并体会着读一读,读出相应的情感。
课文中值得品味的细节很多,只要学生能够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就应给予充分的尊重。
如:女儿对咪咪乔的态度是:把咪咪乔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不允许人伤害她,危险的时候要保护她。
(相关的细节有:女儿立即奔向小床……;女儿把布娃娃放在自己的小膝盖上……;女儿太任性的哭闹……;女儿尖历地叫起来……;女儿大哭着翻身下车……)妈妈对咪咪乔的态度是:对女儿把咪咪乔当成有生命的孩子是应付的;不经意间伤害过咪咪乔;被交警所感动真正认可了咪咪乔的孩子身份。
(相关的细节有:我们是哼哼哈哈地将就着附和女儿……;我们不耐烦了……;我赶忙拉住女儿的手……;我觉得十分惭愧……;)交警对咪咪乔的态度:尊重女孩,把咪咪乔也当成“孩子”看待。
(相关的细节有:他立正,举手敬礼……;且又是一个立正,举手敬礼……;请照顾好你的孩子……)3、品味有关“细节”,感悟人物的情感世界。
出示两处细节描写:(1)我把女儿放在自行车后……(2)他立正,举手敬礼……[这两处细节中,(1)可以看出女儿确实把“咪咪乔”当“宝宝”年,当有生命的人看。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dad62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2.png)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转眼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
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下面小编带来的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这是一册从内容到编排面貌焕然一新的教科书。
它为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一)教材结构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
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
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
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
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
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25人。
其中男生12人,女生13人。
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
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65%,20%的学生综合测试达到优秀水平。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0de9d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6.png)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式•朗读课文,了解语言节奏和语调变化•了解《诗经》和诗歌的基本特点1.2 过程与方法•改正发音错误,提高朗读水平•借助课外阅读和绘画等多种方式拓展知识•通过课内活动和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二、教学内容2.1 课程内容本教学单位共分为以下三个课本:•第一课:《蒲松龄的快乐》•第二课:《我家有只小神童》•第三课:《春花的故事——古诗《江南》》2.2 课文简介2.2.1 第一课:《蒲松龄的快乐》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蒲松龄成为作家的故事,启发学生从中感悟“努力追梦,才能成就大事”的道理。
2.2.2 第二课:《我家有只小神童》本节课主要描述了小学生李架子的学习经历,鼓励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2.3 第三课:《春花的故事——古诗《江南》》本节课讲述的是作者巴金童年时在江南欣赏花朵的经历,并介绍了《江南》一诗的主题、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三、教学过程3.1 第一课:《蒲松龄的快乐》3.1.1 导入引导学生通过教材插图,简单介绍蒲松龄的生平背景和成就。
3.1.2 新课讲授通过阅读课文,讲述蒲松龄的奋斗历程、成功经验以及追梦的道理。
3.1.3 重点讲解强化以下语言点:•词语:笔耕不辍、耳濡目染、津津有味、浩然正气等•句式:虽然……但是……,总是……,既然……就……3.1.4 练习和巩固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辩证练习题2.进行语音练习,纠正常见错音和母音混淆的问题3.2 第二课:《我家有只小神童》3.2.1 导入通过老师讲述,启发学生思考“提高成绩的秘密”是什么。
3.2.2 新课讲授通过阅读课文,讲述小学生李架子如何克服自己的缺点,成为文明乖巧、学习进步的优秀学生的经历。
3.2.3 重点讲解强化以下语言点:•词语:心无旁骛、恒心、自觉、珍惜等•句式:不仅……而且……,一切从简3.2.4 练习和巩固1.学生背诵李架子的名言警句2.学生根据自己的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3.3 第三课:《春花的故事——古诗《江南》》3.3.1 导入通过老师的讲述,启发学生思考古代诗歌的特点。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c4ead26bd97f192379e992.png)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我盼春天的荠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的散文,女作家张洁小的时候生长在旧社会,饱尝人间冷暖,她经常忍饥挨饿,吃不饱穿不暖。
当她饥饿的时候家去田野上挖荠菜来充饥,所以她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开门见山就说明:“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接着就笔锋一转,写到“我”小时候是多么地“馋”,为下文做好铺垫。
当时的小姑娘因为极度的饥饿而去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被“财主家的人”发现了,他手提着一根又粗又直的木头棒追赶着小姑娘。
小姑娘因为恐惧,慌不择路地跳入了一条冰凉的河水,差点被河水呛死。
“财主家的人”的人却在岸上发出“冷酷”的笑声。
作者真切地写出了自己的饥饿、恐惧、无助和悲伤。
特别是写“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的情景,更是委婉动人,令人心酸不已:夕阳西下,倦鸟归林,夜色降临,“我”却有家不敢回。
作者以鸟儿归林,羊儿回圈反衬出小女孩的孤独寂寞,悲伤凄凉的心境。
最后,*开始用热烈的笔调描写自己在挖野菜的快乐坦然的心情。
揭题设疑后(我们从来没有渴望春天的荠菜这样一种感受,作者却对荠菜还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
交流后,选择学生感受最深、最难以忘怀的一幕(“我”因偷财主家的玉米棒而被追赶、=跳入冰冷的河中,挣扎爬上岸后,一人可怜的游荡在田野上)先学,然后再追述她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去偷玉米棒,让学生感受到她的无奈,她是迫不得已,实在是由于太饿的缘故。
那么饿到怎样一种程度呢?进入第三环节--学习第二段,理解作者的“饿”。
正因为作者饱尝了饥饿的折磨,她才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才那么“盼春天的荠菜”。
于是,自然地进入第四段的学习,理解作者的“盼”。
从情感发展来说,我认为这样设计比较自然,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易于学生的理解。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我盼春天的荠菜》(小语第九册)一文写了旧社会农村的一个穷苦孩子以野菜充饥,以挖野菜为乐,反映了穷苦孩子对自由富足生活的向往,也从一个侧面揭露了财主的罪恶。
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5篇
![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3341c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6.png)
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5篇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材分析:《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童话。
这篇作品从形象塑造上来说,非常简单,全篇只有一个形象“蚂蚁”,而且发生在这个形象身上的故事也非常简单: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小字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情节,因为作家的构思非常巧妙,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恰当的比喻,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了必然的故事。
“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
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2个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成为本课的重难点。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童话。
2.教师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
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文本:书本里的蚂蚁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神奇有趣的故事呢?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初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2.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小组内先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
(二)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
2.教师检查认读字词情况。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花蕊、陈旧、细碎、密密麻麻、挺乐意、封面。
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abcc1473968011ca2009106.png)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学生读描写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
(拟人)
体会
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节。
把自己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时的景象、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
1.板书课题“大自然,你好”,联系本单元学习过的前三篇课文,都是以自然、动植物为主题的,请学生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老师再做总结。
2.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准备怎样学习本篇课文?如: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
3.围绕教材课后的“我的资料
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
我想,大家一定还想更多地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还有更多的感受想对伙伴们说吧,那么就在课下继续搜集自然知识,阅读自然科学书籍,收看央视十套的《探索•发现》、《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可以交流讨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积累材料的能力。
教学
重难
点
弄清湖面由平静到不平静又回到平静的过程与鸬鹚捕鱼的关系背诵课文
教具
《渔歌唱晚》音乐
板
书
设
计
鸬鹚
为什么抹静 抹出什么
爱惜浪花跳跃
听话动 鱼儿不断
惊动渔人忙碌
……静 幸福生活
1、不论是大珍珠鸟,还是小珍珠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2、此时,我们再来体会作者的感受。你感到仅仅是鸟信赖人吗?作者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精心呵护;自己对小鸟的尊重;自己的付出的爱,就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教案五篇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617e6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d.png)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教案五篇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上的许多决策都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作出。
有经验的教师凭借这条途径也能取得较好效果,这是具有教学艺术的表现。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落花生》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分清课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落花生的特点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
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
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一、谜语引入。
由谜语引入课文,作家许地山有个笔名叫落华生,大家猜猜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指多名同学说)大家想不想知道原因呢?二、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画出重点词语,作好记号。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ebeb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9.png)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插叙中了解邓稼先对祖国的贡献,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他的爱国情怀,从场面描写中品味他的人格魅力。
3.学习作者巧妙组材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插叙中了解邓稼先对祖国的贡献,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他的爱国情怀,从场面描写中品味他的人格魅力。
教学准备: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视频歌曲《我的中国心》重点词句的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
(播放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视频,感受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一刻,人们欢呼雀跃,激动之情。
) 问:看到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指名学生发言。
2.师:同学们,知道吗?这个带头研制原子弹的人就是被我国国防部长张爱萍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两弹元勋”,认识爱国科学家邓稼先。
(板书:“两弹元勋”邓稼先)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自读课文8――14自然段,了解邓稼先其人其事。
(整堂课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学生交流自读收获。
师适时介绍当时的国情: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力贫穷落后,国防科技也正处在起步阶段,百业待兴,当时全国许多地方又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他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
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公开撕毁合同,撤走了专家,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邓稼先作为主攻手,吃苦在前,不讲享受,终于,在1964 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b3e3f21168884868762d67a.png)
( )的小
句子)
三、品味诗句、练习 草( )的小白菊 ( )的
背诵。
凤蝶儿
(拟人)
四、总结全文 9、师导:同学扪,雨后的景色是多么
体会
的美丽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时候,我 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
五、作业
们真该到小径中去走一走。因为——
三节。
10、在读了诗人描写天晴后的小路、
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后,你 把自己留心观察过雨
家三只珍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 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日子里,作者曾以他的笔触流泻下了一
时的感受,还记得是什么吗?初读了课
文,你知道是说的是谁信赖谁呀?(珍
珠鸟的雏儿信赖作者冯骥才)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 1 至 5 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对大珍珠
鸟与作者一点点?(熟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3.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
自学 10 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
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
率高的同学。
???4.检验自学成果,采用小组交流讨
论、选出代表发言的形式解决教师提出
的以上问题。
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
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
自学
交流收获。
的榜样。
交流
四、 延伸拓展 1.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
五、作业
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多拼读几遍,能熟
练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
进行适当检查指导。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让学生思考:
本篇课文的大意是什么?与前三篇课文
有什么联系?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本课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DOC共78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DOC共78页](https://img.taocdn.com/s3/m/6f95f71f581b6bd97f19ea90.png)
1、古诗二首教学要求:1、感知诗歌的韵律;感悟其中的哲理。
2、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教师借机板题:时间二、引导学生观察图,激发学生兴趣1、仔细观察书中插图,讨论问题:(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2)他们在干什么?2、学生边看边说,要求自言自语。
3、组织在班内交流后,切入到学习主题:《长歌行》的理解及背诵、认字、识词……(提出学习任务)。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1、请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读一读,要读准音。
2、划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少、努、徒、伤悲3、范读课文,请学生自己验证。
4、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个人自由读。
(2)两人合作读。
(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3、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4、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词语:复西归、少壮、老大、徒、伤悲5、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6、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老师;(3)师生讨论。
五、走进诗歌,品味哲理。
1、请你把诗句与意思连起来。
百川东到海(1)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何时复西归?(2)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3)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3、同桌两人互相说诗,对诗意。
六、指导背诵,当堂检查,及时反馈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少壮、老大……2、学生自由背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7252dda4028915f804dc23d.png)
自由回答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三、再读课文,深入思考
四、小结
五、作业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朋友关系?
1.之间各种鸟儿从远处飞来,自由的进出,着实饮水,打闹嬉戏。
2.草地上兔子追逐,树林里松树吵架,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3.我看到前面树林里有一只鹿在哪儿悠闲的吃树叶,它发现我时,只是抬头看了看,照吃不误。
二、初读课文。
1、揭题,师板书。
2、鸬鹚是一种什么动物?长什么样?有什么特殊本领?预习时老师布置大家去课外寻找介绍鸬鹚的有关内容,那么谁从课外书中了解到了鸬鹚的特点呢?
1、那么渔人是怎么用鸬鹚捕鱼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交流。(1) 同桌的生字新词。(2) 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
我想,大家一定还想更多地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还有更多的感受想对伙伴们说吧,那么就在课下继续搜集自然知识,阅读自然科学书籍,收看央视十套的《探索•发现》、《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可以交流讨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小结
4、拓展思维:
5、小结:雨后的景色多美呀!所以作者不断地倡议我们在天晴的时候出去走走,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节。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戴望舒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留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学生读描写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
3、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
4、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
案
1.过渡: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故乡,它在我们江苏省盐城市,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那儿去看一看。
(播放课件)了解一下为什么这儿会成为麋鹿之乡?
2.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句子。
(指导朗读句子。
)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最大的麋鹿群。
”
(引导学生明白:麋鹿生存的环境必须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
师:你们看,麋鹿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活得多悠闲自在啊!(朗读句子)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3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
这与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板书)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惯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然后,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二、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
1、小组合作学习,填写表格。
2.交流。
(相机指导朗读)(播放课件)
A.“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早在3000多年前 (1865)
年……1900年……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读出“惋惜之情”、愤怒之情、)
B.“后来,流落在国外……到1967年……”
C.“1986年8月……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茁壮成长。
”(指导读出“自豪、喜悦”之情。
)
师: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故乡,它在我们江苏省盐城市。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39头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3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
这与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板书)
麋鹿目前虽已摆脱绝种之危,然而只有它们完全恢复野生群
体,返回大自然,才标志着麋鹿的新生。
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三、书写生字
1、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①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②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包住中间的字,结构要松紧合适。
2、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
警觉、跋涉、觅食、销声匿迹、隆冬、繁殖、繁衍、漂泊不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
板书设计:
角似鹿
外形特点面似马
蹄似牛保护野生动物8麋鹿尾似驴
生活习性
传奇经历
9、老黄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从老黄的身上感受动物是有感情的,从全家人对老黄的态度和做法上体会人是如何关爱生命的。
2、抓住第八和第十一自然段的情景描写,联系当时的情景,感悟叙事过程中景物描写对情感的烘托作用。
3、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感悟叙事过程中景物描写对情感的烘托作用。
教学准备:搜集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的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谁来把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走近老黄,看看他和动物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理清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2人小组,检查课文的朗读,要求正确流利,交流词语的理解。
如:咀嚼、埋葬、暮年、早茶、爽健
3、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
4、读课文,想一想老黄全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回读课文中的重点描写,高手到老黄对生活的留恋,体会全家人对生活的关心。
5、再读课文,感受情景描写对感情的烘托。
三、学习生字词。
1、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2、重点指导:毯
3、扩词练习。
梳理、修饰、地毯、暮年、安适、环境
四、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老黄及全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生命间的平等和谐。
1、出示: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动?
要求: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语句。
2、4人小组交流,诵读,谈感受。
3、全班交流。
(1)老黄对生命的留恋,让我们感受到生灵有情,生命美丽。
它悠悠的脚步、沉重的目光。
准时饮水的足迹记录着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习惯。
它生命垂危时会到田边的步履,留下了它对以往工作和生活留恋的情感。
孩子们和她嬉戏时。
他和其的目光涌动着对衰老的无奈。
听到牧童的喊声,站在草场上,润泽的眼睛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
回光返照时,回到曾经工作、休息过的地方,它静静的看着,带走了无限的眷恋。
(2)全家人多老黄的关照,让我们感受到尊重生命的浓情。
父亲心爱这个老伙计,说它一生辛苦,再不能拿什么工作麻烦它了,就让他安适的、自由的过它的暮年。
孩子们和老黄嬉闹时,那“环绕、抚摩、梳、抱、喂、打扮“的行动透着对老黄的喜欢和亲近。
老黄生病了,我们替它披上一条毯子,弄东西给它吃,拿水给它,请兽医来。
老黄已经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不愿失去它。
老黄死了,我们依据它的心愿,将它埋葬在工作并且休息过的田边。
每逢花季,便开出一些美丽的花,那美丽的花给人深深的启迪。
(3)指导朗读文中两处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热爱生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