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能力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N O .30
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 科教创新新课程改革方案出台后,学界出现了诸
多对新课程改革有“轻视知识”倾向的讨论,
有学者试图用代价论的观点来遮蔽这场讨论
的实质。
另有学者对此观点从逻辑上、理论
上、学术上进行了批判,指出不能机械分割知
识与能力,而应该理性对待改革中所出现的
问题和困难。
由此,“知识与能力”的传统话
题又成为了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笔者
认为,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固然要理清,但
关键问题还是要落实于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
能真正做到既传授知识又提高能力。
本文主
张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内化和外化。
内化就
是通过讲练结合法,使知识内化成学生的技
能,外化就是还原社会法,使学生能用技能认
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
1微观领域的内化:讲练结合法
所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微观领域,就
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
教育的
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影响改变受教育者的内心
世界,使知识内化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当中,以
致促进受教育者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著名认
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个体的知识分为两类,
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
陈
述性知识(dec l ar at i ve know l edge )也叫
描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
么、怎么样的问题;程序性知识(pr ocedur al
know l e dge )也叫操作性知识,它主要用来解
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我们并
不缺少陈述性知识的传授,而且为了应试教
育的需要,课堂上往往以陈述性知识的讲授
为主,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
教师
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
教学方法欠妥,导致学生不重视,失去学习兴
趣,最终导致思想政治理论学科“教育不力”。
因此明确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
系,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陈述性知
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变尤为重要。
陈述性知
识与程序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
陈述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程序性
知识,这种条件主要就是变式练习。
例如通过
教师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后,学生习得的
是陈述性知识。
学生更要以此来分析东欧剧
变的原因或中国改革开放的原因等,同时接
受教师的反馈指导,最终学会客观全面地分
析问题、看待事物。
其次,运用一定的程序性
知识可以产生出一定的陈述性知识。
如学生
掌握了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的客观规律等程
序性知识后,就可以此来分析当前物价上涨的情况。
此外,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有时要以具备一定的陈述性知识为条件。
如:学生要能准确分析评价法律现象,以至学会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维护正义等,必须积累了大量明确的法律法规等陈述性知识。
可见,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知识类型的角度看,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而要使陈述性知识转变成程序性知识,使知识转变成能力,关键是要有一定的练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讲练结合法。
所谓讲练结合法,就是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练习,在教学目标的统帅下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的讲课内容要精,语言要精,讲课花的时间要少;讲重点,讲难点,讲关键,讲问题,讲方法,讲规律,同时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讲课风范。
“练”是练习、训练、实践。
从狭义上说,它特指现在较流行的案例教学法或范例式教学。
这就是从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中,精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或范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从广义上说,“练”还应包括其他的实践活动形式。
例如专题讨论、辩论赛、情景模拟、社会调查等。
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
因此讲练结合法是有机统一的,“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练”是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
讲练结合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以有先讲后练、先练后讲再练、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等多种形式,教师应根据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具体课程和具体授课内容采取适当的形式。
而增强“讲练结合法”的实效性的关键还是在于练习中案例和范例的选取要注意密切联系实际,还原社会。
2宏观领域的外化:还原社会法还原社会法也正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能力的另一维度的重要方法。
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国内层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国内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还是背叛?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等等。
这些都折射出许多新的思想、政治、道德问题,迫切需要发展了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之相适应。
二是国际层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国际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
遍及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参透,也为思想政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面对世界上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我们要培养大批能够面向世界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人才。
因此,我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个更高更广阔的时空,分析比较西方发达国家思想政治方面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脱离变化了的国内国外的实际,只有真正做到密切的理论联系实际,使书本知识还原社会,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才能保证微观领域的讲练结合法的有效实行,才能使学生既掌握理论又提高能力。
讲练结合法和还原社会法是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化和外化的方法,在使用时应注意两者的结合。
还原社会法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更新、材料的选择;讲练结合法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讲授形式和方法。
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在考虑还原社会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讲练结合法的具体形式。
参考文献[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人民出版社,2001.[2]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教育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许维安.哲学范例式教学教程[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4]刘建军.也谈新课程改革之代价[J].教育学报,2007.[5]孙良好.现代心理学的知识与能力观[J].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与课程标准研究.[6]张永朝.素质教育中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J].教育论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能力提高
冯婉玲高星姜宏(广东白云学院广州510450)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思想的说服而忽略能力的提高,以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
本文从微观领域的内化——讲练结合法和宏观领域的外化——还原社会法两个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探索。
还原社会法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的更新、材料的选择;讲练结合法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讲授形式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在考虑还原社会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讲练结合法的具体形式。
关键词:知识能力讲练结合法还原社会法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08)10(c )-0039-01
9C h i na Educ at i o n nn ova t i o n H er a l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