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天涯路,凄凄羁旅情——羁旅诗鉴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 2、为何“羁旅”?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 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 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 大川,或探亲访友,属于有中国特 色的一种文化现象。
征戍行役追梦忙 路途遥遥不舒畅 人生在世难称意 诗歌伴我去远方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 1、首联选择了什么意象?营造怎 样的意境?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什 么情感?(6分)
• (1)这首诗借助树叶凋落、鸿雁南飞、北 风萧瑟、江水寒凉的秋景等意象,营造了 幽暗凄清的意境,渲染出清冷孤零的氛围;
• (2)运用借景抒情手法,抒发了思乡之情 和孤寂,愁闷和前途渺茫的惆怅、凄凉。
• 旅夜书怀 杜甫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 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插茱萸少一人。
• 运用什么手法?抒 发了什么情感?
• (1)想象(主客移位);
• (2)诗人设想在重阳节的这一天,远在家乡的 兄弟们象往年一样插戴茱萸,畅饮黄酒,登山眺 望想念自己;
• (3)侧面表现了诗人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全 诗一正一侧,一实一虚,短短四句起伏变化,加 强了深挚情感的表达,显得韵味无穷。
•例析导航
• 乐景衬哀情。
• 《绝句》杜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当时诗人客寓成都,急思 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 成行,所以叹息,但诗的 前两句却勾勒出了一幅浓 丽的春日图画,极言春光 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 归?这就是以乐景写哀情, 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 鲜明对照,反衬出诗人思 乡之情更加浓厚。
• 颔联选择了什么意象? 营造怎样的意境?运 用什么手法?抒发了 什么情感?
• (1)颔联写远景:明星,平野;明月,大江, 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
• (2)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人写辽阔的平野、 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 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流离无所依靠的凄怆心 情;抒发了诗人因受排挤而政治上失意的愤懑 与无奈。
把握思想感情的方法二
把握景物意象
①自然天象:月亮、秋风、秋霜、浮云、烟、暝色、 日暮、暮霭、落日、夕阳等 ②植物草木:衰草、梧桐、征蓬、浮萍、落花、黄叶、 春草等 ③鸟兽哀鸣:杜鹃、猿啼、沙鸥、孤雁、寒蝉等 ④登楼寄怀:驿站、客馆、西楼、高楼、小楼、危楼、 危栏等 ⑤特殊节日:人日、元宵节、社日、寒食、清明、上 巳 端午 七夕 中秋、重阳节、冬至、除夕等 ⑥物件工具:马、舟、征铎、寒砧等
读懂 深层 感情
明确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
准确 规范 表达
• 羁旅愁绪多,行役人更苦 • 抓住关键词,感情弄清楚 • 诗歌有意境,氛围意象组 • 借景来抒情,悲情乐景抒 • 想象即虚写,颠倒客与主 • 虚实又相生,言志好托物 • 答题有步骤,分数定满足
•课下作业
• 《高考领航》P113”跟踪检测”
•课堂总结
我的收获…...
1、客居他乡之孤独愁苦
一、感情类别 2、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愤慨
思
3、对亲人故乡之思念热爱 4、思念故园厌恶战争
想
1、抓关键词
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把握感情角度 情
2、分析意境意象 3、借助作者注释和题干
三、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 2、虚实结合 3、衬托 4、侧面描写
【重点提醒】 “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型 得分关键
浪淘沙
• 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把握思想感情的方法三
借助作者生平, 相关注释, 题干提示
巩固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借助意象,营造氛围,渲染感情 2、“虚实结合”——借助联想想象、梦境、回忆等。 与 现实相结合。 3、“衬托”——以乐景衬哀情。 4、“侧面描写”——借助想象,主客移位。
为何写?
羁旅诗的情感类别
①抒发客居他乡的孤独凄凉及愁苦。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李煜的《浪淘沙》、马致远的 《秋思》等。
②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愤慨 之情。
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③表达对亲人故乡的热爱与思念。
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④抒发厌恶战争之情。
侧面落笔
• 《月夜》杜甫 • 今夜鄜州月, • 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 • 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 • 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 • 双照泪痕干”。 • 不说自己想家,却侧面落笔
说家人在想自己,令人倍感 凄凉。
•技法演练
当堂训练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迷津:迷路。
茫茫天涯路,凄凄羁旅情
——羁旅诗鉴赏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羁旅诗常见的意象,基本的情感,常见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理解意象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情感目标:提高品鉴诗歌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和学科素养,
增强对古诗词及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
1、何谓“羁旅”? 即因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
羁旅诗中几个高频词汇
• “望月怀远” • “鸿雁传书” • “折柳送别” • “杜鹃啼血” • “落木猿鸣”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 遇、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
登 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柳中庸《征人怨》。
把握思想感情方法一
抓住关键词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 “寒”“孤”“悲”“情”“怜”“空”“独” “故园” “相思”等,
这是鉴赏的切入点,直接点明作者的情感。
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 的孤独、凄凉,以及思乡之情。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 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 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 大川,或探亲访友,属于有中国特 色的一种文化现象。
征戍行役追梦忙 路途遥遥不舒畅 人生在世难称意 诗歌伴我去远方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 1、首联选择了什么意象?营造怎 样的意境?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什 么情感?(6分)
• (1)这首诗借助树叶凋落、鸿雁南飞、北 风萧瑟、江水寒凉的秋景等意象,营造了 幽暗凄清的意境,渲染出清冷孤零的氛围;
• (2)运用借景抒情手法,抒发了思乡之情 和孤寂,愁闷和前途渺茫的惆怅、凄凉。
• 旅夜书怀 杜甫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 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插茱萸少一人。
• 运用什么手法?抒 发了什么情感?
• (1)想象(主客移位);
• (2)诗人设想在重阳节的这一天,远在家乡的 兄弟们象往年一样插戴茱萸,畅饮黄酒,登山眺 望想念自己;
• (3)侧面表现了诗人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全 诗一正一侧,一实一虚,短短四句起伏变化,加 强了深挚情感的表达,显得韵味无穷。
•例析导航
• 乐景衬哀情。
• 《绝句》杜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当时诗人客寓成都,急思 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 成行,所以叹息,但诗的 前两句却勾勒出了一幅浓 丽的春日图画,极言春光 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 归?这就是以乐景写哀情, 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 鲜明对照,反衬出诗人思 乡之情更加浓厚。
• 颔联选择了什么意象? 营造怎样的意境?运 用什么手法?抒发了 什么情感?
• (1)颔联写远景:明星,平野;明月,大江, 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
• (2)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人写辽阔的平野、 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 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流离无所依靠的凄怆心 情;抒发了诗人因受排挤而政治上失意的愤懑 与无奈。
把握思想感情的方法二
把握景物意象
①自然天象:月亮、秋风、秋霜、浮云、烟、暝色、 日暮、暮霭、落日、夕阳等 ②植物草木:衰草、梧桐、征蓬、浮萍、落花、黄叶、 春草等 ③鸟兽哀鸣:杜鹃、猿啼、沙鸥、孤雁、寒蝉等 ④登楼寄怀:驿站、客馆、西楼、高楼、小楼、危楼、 危栏等 ⑤特殊节日:人日、元宵节、社日、寒食、清明、上 巳 端午 七夕 中秋、重阳节、冬至、除夕等 ⑥物件工具:马、舟、征铎、寒砧等
读懂 深层 感情
明确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
准确 规范 表达
• 羁旅愁绪多,行役人更苦 • 抓住关键词,感情弄清楚 • 诗歌有意境,氛围意象组 • 借景来抒情,悲情乐景抒 • 想象即虚写,颠倒客与主 • 虚实又相生,言志好托物 • 答题有步骤,分数定满足
•课下作业
• 《高考领航》P113”跟踪检测”
•课堂总结
我的收获…...
1、客居他乡之孤独愁苦
一、感情类别 2、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愤慨
思
3、对亲人故乡之思念热爱 4、思念故园厌恶战争
想
1、抓关键词
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把握感情角度 情
2、分析意境意象 3、借助作者注释和题干
三、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 2、虚实结合 3、衬托 4、侧面描写
【重点提醒】 “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型 得分关键
浪淘沙
• 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把握思想感情的方法三
借助作者生平, 相关注释, 题干提示
巩固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借助意象,营造氛围,渲染感情 2、“虚实结合”——借助联想想象、梦境、回忆等。 与 现实相结合。 3、“衬托”——以乐景衬哀情。 4、“侧面描写”——借助想象,主客移位。
为何写?
羁旅诗的情感类别
①抒发客居他乡的孤独凄凉及愁苦。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李煜的《浪淘沙》、马致远的 《秋思》等。
②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愤慨 之情。
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③表达对亲人故乡的热爱与思念。
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④抒发厌恶战争之情。
侧面落笔
• 《月夜》杜甫 • 今夜鄜州月, • 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 • 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 • 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 • 双照泪痕干”。 • 不说自己想家,却侧面落笔
说家人在想自己,令人倍感 凄凉。
•技法演练
当堂训练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迷津:迷路。
茫茫天涯路,凄凄羁旅情
——羁旅诗鉴赏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羁旅诗常见的意象,基本的情感,常见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理解意象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情感目标:提高品鉴诗歌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和学科素养,
增强对古诗词及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
1、何谓“羁旅”? 即因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
羁旅诗中几个高频词汇
• “望月怀远” • “鸿雁传书” • “折柳送别” • “杜鹃啼血” • “落木猿鸣”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 遇、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
登 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柳中庸《征人怨》。
把握思想感情方法一
抓住关键词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 “寒”“孤”“悲”“情”“怜”“空”“独” “故园” “相思”等,
这是鉴赏的切入点,直接点明作者的情感。
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 的孤独、凄凉,以及思乡之情。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