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物理教学中体现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德育在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摘要: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知识及物理学发展都贯穿着大量的德育因素。

德育在物理教学中的主要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教育。

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科学态度;体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126-01
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进行德育的一条主渠道,我们应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品德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中的途径和方法。

有针对性地由浅入深地把德育因素渗透到物理教学内容中。

那么,物理教学中品德教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即万物之理,是宇宙间一切物质的存在、关系、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性,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科自始至终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物理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讲清楚物理学的概念、定律和原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物理教学给学生讲授的正是各个层次上的物质结构和物质的多种形式的运动及其规律性。

结合物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例如,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最初赞同微粒说,后来由于托马斯杨和菲涅耳关于光的干涉、衍射实验的成功,战胜了微粒说而确立了波动说,这是对前一种认识的否定。

到了20世纪,爱因斯坦在光电效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光的量子说,认为光是一个一个不连续的量子,微粒说似乎又复活了,波动说遇到了困难,这可以说是对最初认识的否定之否定。

但这不是简单的回到最初的认识,而是一种新的飞跃,在这里光子已不是经典意义的微粒。

经过这种曲折过程,人们终于达到了“波粒二象性”的崭新认识阶段。

通过此类事例,也可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抵制崇洋媚外思想的有力武器,是与社会主义教育相统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比较深远。

物理教学的内容涉及到我国的自然环境、能源分布、历史和现代的科学成就、建设新貌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特别是充分利用教材介绍我国科学史上的辉煌成就对世界文化史的巨大贡献,将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讲经典物理学时,结合介绍古代墨翟和沈括在力学和光学方面的贡献;讲近代物理学时,介绍吴友训、钱三强、王淦昌等
物理学家在原子物理学上的贡献,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当然也应承认在某些方面由于历史等原因与其他国家还存在一些差距,要适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前途命运的责任感,使他们能把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国家建设密切联系起来。

又如,把物理学史和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结合到物理教学中去,有助于学生学习科学家勤奋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帮助他们树立为祖国献身的远大理想。

再如,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多次遭迫害,监禁在孤岛上达五年,在一切书籍被没收的情况下,他把资料强记在脑子里,终于胜利的回到祖国。

三、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教育
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教育对培养一个人很重要。

在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学习,勇于进取的精神和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作风。

物理学是一门体系严谨,结构紧密,科学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会受到良好的科学素养的训练。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验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格操作,认真实验,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爱护仪器的主人翁思想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

结合教学,有重点的介绍中外科学家发现重要定律和原理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

如在讲授焦耳定律时,介绍焦耳这位实验物理学家的执着。

他自学成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经过30余年的努力,做了400多次实验,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法拉第刻苦自学,经历十多年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这些内容对于培
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进取、锲而不舍、刻苦学习、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还体现在其他很多方面,例如安全教育,树立经济全球化战略的思想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想教育,关注社会和身边现象,善于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等等。

物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了德育的教育,这样会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总之,只要在物理教学中注意德育教育的深入、全面和坚持,就一定能取得明显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 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 余柏民,赵传江.现代教育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4] 扈中平等.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