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用韵格律常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律诗用韵格律常识
格律诗,不允许错韵。

诗中的韵脚如大楼的基石。

基石不稳固,楼易倾覆。

用韵如下棋调子,如战场遣兵。

没有规则用韵,就不叫格律诗了,不如叫顺口溜或打油诗更好。

1、撞韵:就是不用韵的那一句(比如七绝的第三句)最后一个字也用了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

2、挤韵:就是诗句中过多的使用了同韵母的字,造成句读拗口。

“挤韵”是指诗文中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干扰了韵美效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前三句有“远,片,万,怨”与韵脚韵母都相同,故挤韵。

3:连韵就是相邻的两句押韵句,用了同音字作韵字。

4:戒出韵——出韵即俗称之落韵,如押“一东”韵之诗,误押上“三江”韵或“八庚”韵中之字,即为出韵。

5:戒凑韵——所押之韵,与全句之意义不相连属,而勉强凑合者。

6:戒重韵——重韵即同一韵脚,而重复押之之谓。

此在近体诗悬为厉禁,而古体诗则不避。

7:戒倒韵——连两字而成一词者,为迁就韵脚,有可颠倒而用之者。

如:“先后、新鲜、来去、慷慨、凄惨、辉光、牛马、地天、玲珑、参商、罗绮、琴瑟、乾坤”等,然须于义不碍方可。

如不可而倒之,即称之为倒韵,切不可用。

8:戒哑韵——哑韵者,为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之谓。

如“东”韵之“忡、懵”等字即是。

‘葩’即花也,而‘葩’字不响。

‘芳’即香也,而‘芳’字不响。

以此类推,不一而足。

9:戒僻韵——僻韵又称“险韵”或“难韵”,即生僻之字,如东韵之“蝀翀”等字。

10:戒复韵——凡意义相同之字,如六麻韵中之“花、葩、华”,七阳韵中之“芳、香”,十一尤韵中之“忧、愁”等字,义皆相同,一诗之中双押即为复韵,亦宜善为避之。

11:戒别韵——别韵者,同一字因音韵不同,而意义亦别者,误押之即为别韵。

如“重”字于二冬韵作“复叠”解,于二宋韵则作“贵重”解;“降”字于三江韵作“顺服”解,而于三绛韵中则作“下落”解;“鲜”字于一先韵中作“新”字解。

12:戒犯韵——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同一句诗中)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按现代普通话语音衡量,古入声字有以下特点:
一、普通话阳平声(二声)的字里,凡声母为b、d、g(不送气塞音)者,除“甭”、“雹”之外,一般是古入声字(仄音)。

如白、达、得、狄、蹀、铎、夺、隔、格、国等。

二、普通话阳平声(二声)的字里,凡声母为j、z、zh(塞擦音)者,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

如绩、击、凿、集、激、极、质、直、值、植、哲、杂、辙、泽、札、浊、卒、择等。

三、普通话读音为fa、fo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

如发、佛、罚、法、伐等。

四、普通话声母为b、p、d、t、n与韵母“ie”相拼的字除“爹”字外,其余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

如别、瞥、撇、灭、跌、牒、铁、帖、蹑、涅、臬等。

五、普通话里凡声母为k、zh、ch、sh、r与韵母“uo”相拼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

如阔、廓、卓、浊、茁、灼、酌、濯、说、烁、硕、弱等等。

六、普通话里,凡韵母“ue”的字,除“瘸”、“嗟”字外,其余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

如雪、学、血、月、约、决、觉等等。

七、普通话里,凡声母d、t、n、l、z、c、s与韵“e”相拼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

如策、得、恻、德、勒、讷、责、则、泽、忒、瑟、色等。

小知识:入派三声古汉语分四个音调,即平声、上声、入声、去声。

由于语音的变化,现代普通话的四声变为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没有入声。

现代的阴平、阳平字,大致相当古代的平声字;现代的上声和去声字,大致相当古
代的仄声字。

为什么说大致相当呢?因为古代的入声字,已分别转为现代普通话的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里去了,这就叫“入派三声”。

古入声字转为今上声和去声的(三、四声),古今音都为仄——今音为仄的字,基本上古音也仄;比较麻烦的是那部分转入今平声(一、二声)的古入声字,今音为平,古音为仄。

过、醒、看、忘、望、叹”等六字无论何种情况下都平仄两读
一麻:a ia ua 派入阴平的入声字:阿(又波韵阴平)八捌擦嚓插锸耷哒搭嗒褡发(又去声)夹嘎刮括栝鸹垃拉邋抹掐袷撒杀刹每煞(又去声)刷趿塌溻榻踏挖呷瞎鸭压押扎匝咂臢拶扎哳撒答浃a,ba,c,g,l,t,q,s,sh,y,z, 派入阳平的入声字:拔茇菝跋魃察擦达鞑沓怛妲炟笪靼答瘩垯跶乏伐垡阀筏罚嘎滑猾夹浃郏荚铗鵊铗蛱恝戛颊旯拉匣狎柙侠峡狭硖辖黠杂砸扎札轧闸铡喋(又读die)
二、波 o、e、派入阴平的入声字:拨鲅趵钵般嶓饽剥逴踔戳撮咄剟掇裰郭崞聒蝈豁劐擢捋扑泊泼钹说缩托佗脱喔拙捉桌倬涿焯作嘬鸽割搁喝磕瞌榼疙圪颏蠖折蜇派入阳平的入声字:孛伯驳帛泊柏勃钹铂亳舶脖博鹁渤搏鮊餺箔魄(又去声)膊踣薄(又去声)馞欂襮礴夺度铎踱佛国掴帼漍腘虢馘活橐灼卓斫浊酌浞诼着凿啄琢(又音zuo)缴擢濯镯勺昨笮阁葛(又上声)蛤颌合涸盒貉曷盍阖壳德得额革格鬲隔嗝膈塥镉骼纥劾阂核翮壳咳颏舌叶(又音xie)踅则责择咋泽喷帻舴箦赜折(又音she)哲辄蛰谪摺磔辙翟宅
三、皆ie üe 派入阴平的入声字:瘪憋鳖跌疙圪节疖结接秸揭噘撅颏捏撇瞥切缺阙贴贴楔歇蝎削薛噎曰约派入阳平的入声字:别蹩德得迭垤昳絰瓞谍堞耋揲喋嵽牒叠碟蝶艓蹀孓决诀抉角駃珏鴃觉鴂绝倔桷掘崛脚觖厥催劂谲獗蕨橛噱爵蹶矍嚼爝攫协胁挟契颉撷勰襭穴学噱(又音jie)
四、开 ai 派入阴平的入声字:拍摘拆塞派入阳平的入声字:百宅翟(又衣韵入)派入上声的入声字:百白柏伯
六豪 ao iao 派入阴平的入声字:约剥削七尤 ou iu(iou) 派入阴平的入声字:粥派入阳平的入声字:妯轴(又乌韵阳平入)
十二齐i, ü 派入阴平的入声字:逼嘀滴菂圾芨唧积屐(又阴平)击缉激襀劈噼霹七柒戚缉嘁漆剔踢夕吸汐昔析矽穸息悉淅惜晰翕皙锡裼晰熄噏膝螅歙螅腊窸蟋一壹揖
派入阳平的入声字:荸鼻狄迪的籴荻敌涤笛觌髢啇嘀嫡翟(又开韵阳平)镝及伋吉岌汲级极即佶诘亟革芨急疾棘殛蕺集蒺楫辑嵴嫉蕺踖瘠藉籍给脊习席觋袭媳嶍隰檄局桔菊焗跼鶪橘曲(又上声十三(支)(-i)(零韵母)派入阴平的入声字:吃失虱湿只汁织
派入阳平的入声字:拾十石(又寒韵去声)实识食蚀觥湜执直侄值职埴植殖絷跖摭踯
十四姑u 派入阴平的入声字:出督毂(又上声)忽惚唿淴哭窟仆扑朴噗叔倏菽淑窣突秃突屋
派入阳平的入声字:醭毒独顿读渎椟牍黩犊髑弗佛艴拂佛氟绋茀怫芾伏汱茯栿绂祓服菔匐福蝠辐宓黻幞囫斛觳鹘醭璞濮孰赎塾熟秫俗竹术竺逐烛舳瘃躅足卒崒族镞
在格律诗中,基本格式中的平仄有的不能随意改变,如果要变,变就叫“拗”,如果“拗”了,一般得有弥补的,否则不能乱变,这个弥补的字叫做“救”,当然有的拗是不用救的,下面详细说明。

1、在甲句(仄仄平平仄)中,第一个仄声字可以自由地变为平声字,
也就是说这个字不一定非要用仄声字;倒数第三个平声字可以用仄声字代替,这叫半拗,可救可不救。

如果要救,把这一句的下一句的倒数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就行了;倒数第二个平声字也可以用仄声代替,这个拗必须救,也就是说,这个位置一旦用了仄声字,那么,就必须将这一句的下一句的倒数第三字改为平声字来救。

否则,不合格律。

比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挥字这个位置本应仄声,结果用了平声挥,它是允许的。

自字这个位置本应平声,结果用了仄声自,所以用了“班”这个平声字来救,班字这个位置按基本格式是应该用仄声的。

也就是说,这两句诗的句式是“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它是从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化来的。

2、在乙句(平平仄仄平)中,第一个平声字,可以用仄声字代替,但本句的倒数第三个字必须由本来的仄声变为平声。

比如“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的平仄是“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它是从“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基本格式变化来的,其中“北”字拗,“江”字救。

我们可以看到,“雁”字这个位置本应平声,也用了仄声,正如上面说的,这个字算半拗,可救可不救,但这里用了“江”字这个平声,等于把这个半拗的“雁”字一起救了。

3、在丙句(平平平仄仄)中,第一个平声字可以随意变换平仄,没有约束。

倒数第一个平声字可以变为仄声字,但倒数第二个仄声字必须同时变为平声字。

反过来说,就是倒数第二个仄声字如果变为平声字,那么倒数第一个平声字就必须同时变为仄声字,道理一样。

比如“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第一句基本格式应该是“平平平仄仄”,但倒数第一个应该用平声字的位置,它用的是仄声字“在”,所以,必须同时将倒数第二个仄声位置改为用平声字“歧”。

这里要注意一点的是:如果此句平平平仄仄中顺手第一个字由平声改为仄声后,一般倒数第二和第三个字的平仄就不能再变了,反过来也是如此,如果此句中倒数第二和第三个字的平仄改变了,那此句中顺手第一个字一般就只能是平声字,而不可改为仄声字。

4、在丁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一个仄声字可以随意变换平仄,没有约束。

比如李白的“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它是从“平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基本格式变化来的,其中“明”字这个位置应该用仄声,结果用了明这个平声字,也合乎格律,我们也可以看到“白”字这个位置应该用平声字,结果用了“白”这个入声字(仄声),我在上一段已经说过,也是允许的,合乎格律。

[ 二十八式格律表 ] (平韵诗十六式,仄韵诗十二式表)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四句二韵或三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一)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首句平起不入仄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二)首句仄起入平韵式首句平起入仄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三)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首句仄起不入仄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四)首句平起入平韵式,首句仄起入仄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注:仄起式,指首句第二字为仄声;平起式,指首句第二字为平声。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八句四韵或五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
(一)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首句平起不入仄韵式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二)首句仄起入平韵式首句平起入仄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三)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首句仄起不入仄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四)首句平起入平韵式首句仄起入仄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四句二韵或三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
(一)首句平起入平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首句仄起入平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韵七绝二式表] 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八句四韵或五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
(一)首句平起入平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首句仄起入平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仄韵二式表]
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