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满分文」记叙文这五招处理详写略写,你也能写出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图满分文」记叙文这五招处理详写略写,你也能写出范文
记人叙事的记叙文涉及到人、事、景等等,不能平均用力,必须根据主题表达需要,安排好“详略”——也有人将详略称为“疏密”或“浓淡”。
文章的详略得当,能使全文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反之,就会出现中心模糊、主次不分的情况,文章的表达效果大打折扣。
那,文章中哪部分得详写,哪部分应略写,该谁说了算呢?
不是你,朋友。
是皇阿玛说了算!
“皇阿玛”不是别人,是文章的主题。
他决定着什么内容要详写、什么内容要略写。
能突出文章主题的材料,是他的“爱卿”,要详写。
与表现主题无关的,即便是非常精彩的材料,也好像是“罪臣”,必须割爱不用。
与表现主题关系不大,但对表现主题有衬托作用的,或者有助于情节发展过渡,使文章前后连贯更自然的材料,就好像无碍大局的“外官”,要略写。
以上就是安排详写略写的基本原则和取舍标准。
对于记叙文来说,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处理好详略关系:
一、详写“主要”,略写“次要”。
对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应该详写;主要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主要事件的重要阶段应该详写,反之则略写。
这是因为,文章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表现出来的。
比如,你写《我们这群人》,如果你确立的主题是“我们是一群自强向上的少年”的话,就应该详写这群人中的贫困好学者、不向困难低头的奋进者;如果你确立的主题是“我们是一群团结友爱的少年”的话,就应该详写其中对某人遇到困难同学帮助最大的人、助人者的主要言行等。
也就是说,哪是主要人物,哪是主要事件,应该依据主题在动笔之前确定,确定后将其锁定为笔下的重点描述对象。
二、详写“扣题”,略写“远题”。
文章的主题是在题目的框架下确立的,二者是相关的、一致的。
对于扣题的内容,要详写;对于与题相关、但不扣题的内容,要略写。
比如,有位同学写《记一次精彩的校运会》,花一半以上的笔墨写参加校运会前的准备活动、激动心情,反倒是校运会的过程写得比较简略——题目中“精彩的校运会”,反而成了略写的内容。
这么做,就颠倒了详略,错误地详写了离题的内容。
三、要详写“记描”,略写“议抒”。
记叙文中常常插入一些抒情、议论和说明,但它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与描写,因此,记叙与描写应该详写,而抒情与议论则略写。
比如,满分佳作《墙》详写了主人公置身于毕业备考之中的晓菲经过心理斗争,终于主动地将自己的笔记本递给自己的强劲对手、与自己关系比较紧张的同桌用,同桌还以真诚的微笑。
结尾写道:“原来,学会与人相处很简单,只需真诚和友善做动力。
”这个议论非常精短,但是切中主旨,一语中的。
这么处理详略,很是合乎文体特点。
四、详写“过去”,略写“现在”。
运用倒叙手法时,现在的事儿一般要略写,而回忆中以前的事儿应该详写。
比如,满分佳作《曾经错过的那个春天》以“那个春天,一场考试,就让我错过了心灵之春”开头,随后就进入对往事的回忆,主次非常分明。
“嫩黄瓜作文”特别指出,在记叙中心事件时,常会插入或补充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材料,这叫插叙或补叙(可不是“倒叙”哦),这部分内容不宜详写,一般都是略写——当然,也有少数文章例外,比如现代作家唐弢的《同志的信任》一文。
五、详写“人事”,略写“景物”。
写人记事过程中,往往需要描绘有关的景物和场面。
环境描写只是事件发生的背景,不宜详写;写人记事承担着表达主题的重任,应该多花笔墨,重点写。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五招,适用对象是记叙文。
至于其他文体如何处理详略,有的跟上述方法通用,有的则不适用。
今天讲解的要点,“嫩黄瓜作文”专门制作导图,为大家快速记住、用好这几招提供服务。
【佳作】
爱的春天来了
一考生
用感动为春揭幕,用无声让爱延续。
——题记
“你怎么没喊我呢,妈?”我匆忙地从床上爬起,愤怒地冲着妈妈喊道。
“冬天晚上时间短,早晨又冷,我想让你多睡会儿。
”妈妈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边帮我收拾着东西,一边絮絮叨叨说个没完,“整天从早到晚地上学,多累啊。
睡不好觉,身体会吃不消的……”
我没有吭声,用沉默表达着我对她的不满。
当我急匆匆打开房门要走时,妈妈冲上前来,把一个保温杯往我怀里塞。
我知道,那杯子里准又是暖暖的开水,还有一朵朵美丽的菊花。
这是惯例,雷打不动的。
可在烦人的今天,我对它却毫无兴趣。
我将杯子推了回去,可妈妈却倔强地将杯子又推了回来。
不知为什么,我今天就是不想带它。
于是,我在往外一推之际,闪开了身子。
就在这一瞬间,“啪”的一声,杯子从一大一小两个手中滑落、摔碎。
冒着热气的水溅了出来,菊花也败落在地,像是雨后凋零了一般。
母亲愣住了,我慌忙逃之夭夭。
第四节课了,坐在教室里,心中挥之不去的还是早晨那番情景。
“妈妈生气了吗?”我不由自主地想。
最近是怎么了?面对亲人,为什么总是感到烦躁?是学习的压力加大了?还是青春期的叛逆增强了?我开始了胡思乱想。
记得从上初中起,妈妈就在每天早晨为我泡上一杯菊花茶,说是菊花能清除体内的毒素,对我的身体好。
那时的我,一闻到那菊花的清香,就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可如今,我冷落了妈妈的菊花茶,亲手打碎了我的幸福。
“轰隆——”一阵雷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望着窗外阴沉的天,我皱起了眉头:“今天妈妈大概不会来接我了吧!”我愧疚地猜想。
但是,当我走出校门口的时候,却一眼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妈妈!在她手上,一杯菊花茶赫然映入我的眼帘。
我赶忙向妈妈冲去,紧紧地抱住了她。
突然,一滴又一滴凉凉的东西,落到了我的脸上。
难道是下起了雨?不,不可能,前些天还下雪呢?我抬头望去,可的确是雨,再看看周围的杨柳,那枝条在细雨的沐浴下,已经显出润泽的青黄色。
哦,原来春天真的来了。
爱,就这样无声无息,随着春天来了。
【点评】
这篇来自河北省考场的满分作文,记叙了“我”发生冲突、打碎了盛满母爱的菊花茶杯之后,母亲依然到校来接“我”、并送上菊花茶的故事,重在写母爱的包容、无私感动了“我”。
围绕这个主题,作者没有提到家中可能存在的其他人、学校里的人物,而是始终将笔聚焦于“我”和母亲的冲突、“我”的心理变化、母亲的言行,突出
了写作重点。
本文巧妙地将“我”对妈妈的感情心理变化“由不满到感激”,与自然界“由冬末到春初的变化”两条线索对接起来,用感情的变化暗示天气的变化,用天气的变化衬托感情的变化。
这种构思,颇具匠心,文章因此感染力大增。
在处理详略问题上,作者对于天气景物描写,篇幅很少,点到为止;对于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着墨甚多,写得很细,这是由它们服务文章主题作用大小所决定的。
在处理略写问题上,作者开篇就写“我”的质问,将矛盾展示出来,而起床时的慌张、洗漱等内容要么点到为止,要么干脆略去,很得当;第三段中关于菊花茶的补充介绍内容,很简洁,但是很有必要——这是体现母爱的一个载体,具有非凡的意义;至于“我”在学校学习时如何上课、如何听讲、如何做作业等等,由于跟母亲关系不大,所以写得也很简略,有的甚至略去不写。
【建议练笔】
请以“那件事真有____”为题目,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趣、味、意思……),然后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注意:围绕文章的主题,恰当处理详略。
(“天下网友爱吃瓜,吃瓜首选嫩黄瓜。
”关注@嫩黄瓜作文,你将持续获得满分作文、优秀作文,得到最有效的写作指导。
)本文有要转载的,需经“嫩黄瓜作文”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