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维护权利 履行义务 做合格公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维护权利履行义务做合格公民
知识点1 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的国徽图案讨庄严大方、内涵深刻,体现了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A.农民民主专政
B.人民民主专政
C.居民民主专政
D.公民民主专政
知识点2 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
( )1.以下属于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的有
①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②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③在国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人④工人、农民、知识分子⑤公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2.关于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享有政治权利,公民不享有政治权利
B. 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少
C. 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
D. 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公民不参与国家管理
知识点3 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 )每年3月,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商议国家大事,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为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献言献策。

这表明
A.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B.我国的重大政策和决策,由社会各界共同决定
C.我国的人民直接行使权力
D.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工作
知识点4公民的基本权利
(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是
A.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管理国家的权力
B.只有我国人民才享有的权利
C.我国宪法和普通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
D.宪法规定的,公民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知识点5 我国公民利保障体制体系的主要内容
( )1.我国建立了以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
A.宪法
B.法律
C.刑法
D.民法
( )2.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
A.立法保障物质保障
B.法律保障行政瓮保障
C.立法保障司法保障
D.司法保障经济保障
2011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监督法》开始施行,其第一间第三条规定: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这一实施属于我国公民权利保障中的内容
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社会保障
D.物质保障
3.材料一:近20年来,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制定和修订了100多部法律法规,确保人民权利得以实现
材料二:我国宪法将审判权赋予各级人民法院、公民认为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有责任依法进行公正审判,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什么?
(2)两则材料共同表明什么?
知识点6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 )1.关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②它是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③宪法是其确认书和保障书④它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以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A.平等权
B.依法纳税
C.宗教信仰自由
D.政治权利和自由
(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
A.《刑法》
B.《合同法》
C.《民法通则》
D.《宪法》
知识点7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时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并以合法方式行使。

( )1.李某在网上捏造事实,散布单位领导作风不正、贪污腐败的帖子,最终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处罚。

这个事实说明
A.言论自由是不存在的
B.公民在网络上的言行不受法律约束
C.言论自由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D.李某的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 )2.小慧在影剧院看电影,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

观众制止她时,她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

”下列属于正确评价小慧的言行的是
A.她在行使权利,这是法律赋予的
B.她在行使权利时,损害他人的权利
C.她在行使权利时,没有照顾别人的利益,但值得理解
D.她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
( )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A.李四被张三欺负,找来王五帮自己教训张三
B.乘坐地铁时吴林给老人让座
C.八年级学生李东同意父亲让他辍学外出打工的要求
D.小周就改善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写信给政府有关部门
面对复杂社会生活,我们应该学会判断,学会选择,正确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

请运用公民权利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说明:请选择一种正确做法,将字母填入对应横线上,并简写出选择的理由:
(1)正确做法是,理由是
(2)正确做法是,理由:
(3)正确做法,理由
(1) 正确做法 C (l 分 ): 选择理由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2 分)
(2) 正确做法 B (l 分 )。

选择理由要以合法方式 ( 合理程序 ) 行使权利 (2分 )
(3) 正确做法 C (1 分 )。

选择理由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2 分 )
知识点8公民的法定义务
( )以下言行中,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A.“又该缴税了。

”“嗯,让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B.“征兵工作开始了。

”“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


C.“听说械母亲病了?”“这与我无关,我是领养的。


D.“你为什么不上学?”“我成绩不好,不想念了,反正老师说会把初中毕业证书给我。


知识点9 公民的基本义务
1.下列行为属于基本义务的有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②参加选举③保守国家秘密④依法服兵役⑤维护国家安全和荣誉⑥依法纳税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⑥
知识点10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1.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除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敬业奉献,还包括
A.团结统一节俭自强
B.团结统一勤劳勇敢
C.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D.团结友善勤劳节俭
知识点 11 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这说明
①我国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②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相互依存③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不存在任何差别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利的义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 【阅读材料】
小雷同学认为:我们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享受权利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小吕同学认为: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要自觉履行义务。

忠实地履行法定义务是我们的“天责”。

请回答: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12分)
1)小雷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
的权利.2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所以,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并不能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4分
(2)小吕的观点时正确的,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有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3分所以,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分公民履行法定义务,这是作为国家主人翁的体现。

1分
知识点12 忠实履行义务,做合格公民。

请指出下列材料中主人公的做法分别体现或违反了“公民忠实履行义务”哪一方面的要求。

材料一:小文每年都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植树活动。

材料二:小丽每次出行都按照红绿灯的指示过马路
材料三:小姜制作网页病毒十万台电脑遭“轰炸”。

练习册18
知识点13公民的受教育权
希望工程以实施以来,改变了300多万贫困学子的命运。

这说明
A.接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B.接受教育是公民获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条件
C.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D.只要接受教育,就能获得理想的工作
知识点14 义务教育
1.依照法律规定,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的对象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
B.学龄儿童
C.适龄前儿童和少年
D.所有未成年人
知识点15义务教育的特征
2.义务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教育,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其中不包括
A.强制性
B.公益性
C.盈利性
D.统一性
3.2012年9月1日,广州市七年级学生蓉蓉免费领取了新教材。

这体现了
A.强制性
B.公益性
C.普遍性
D.统一性
4.八年级学生小飞辍学回家帮爸爸经营商店,老师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小飞仍拒绝上学。

镇政府责令小飞立即返校,并对其家长进行批评教育。

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A.强制性
B.公益性
C.普遍性
D.统一性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 :" 实施义务教育 , 不收学费、杂费。

"
2006 年至 2010 年国家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 不含教职工工资 )2182亿元。

广
东省继 2007 年秋季全部免收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和课本费 2008 年春季开始又全部免收城镇义务教育学杂费和课本费 , 在全国率先成为实现真正意义的免费义务教育的省份。

(1) 上述材料凸显了义务教育具有的显著特征。

(2分)
(2) 有同学认为 ," 实施义务教育完全是政府的事 , 与我无关 !" 请运用权利与义务的有
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6分)
(温馨提示 : 本题考查对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的理解运用)
答案:①该同学认为 " 义务教育是政府的事情 , 与个人无关 " 的观点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 是错误的。

(1 分 )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2 分 ) 。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 ,又是履行义务
的主体 , 我们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1 分 )
③作为学生的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受教育机会 , 积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 树立远大志向 ,为
个人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2分 )
知识点15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不被侵犯
1.当我们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
A.用武力维护我们受教育的权利
B.顺其自然。

不要声张
B.放弃受教育权利,另寻他路 D.采取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知识点16积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材料一:教育是一首永远没有休止符的进行曲,它赋予人类智慧和美德,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十一五”期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亿元,年均增长22.4%。

2012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4%。

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不花钱,有学上”。

材料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在推动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有个别令人担忧的状况,表现在学校里有少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严重的还逃学、旷课,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

(1)材料一的国家政策体现了义务教育的什么特征?(2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8分)
(1)公益性。

(2分)
(2)①受教育既是我们的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义务,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2分)②认真履行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中途辍学,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3分)③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

(3分)
知识点17消费者需要保护
在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中,消费者牌不利地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消费者没有相关的可维权的的法律
B.个别经营者见利忘义,利用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C.相对对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往往势单力薄,容易发生“店大欺客”的现象
D.消费者难以从直观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质量,从而在选购上处于被动地位
知识点18 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
A.价格法
B.产品质量法
C.反不正当争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据报道,因诚信缺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令人震惊:全国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造成损失达数千亿元,诸如“黑心棉”、“假奶粉”、“苏丹红”、“孔雀石绿”、“三鹿奶粉”事件等。

材料中的生产商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练习册75
知识点19消费者要履行义务
1.有些消费者常常认为:“顾客是‘上帝’,一切都是我说了算!”对这备战想法认识错误的是
A.消费者要遵守社会公德
B.顾客是“上帝”,所以在购物时可以任意使唤售货员
C.消费者要尊重生产者、销售者、服务者的劳动和合法权益
D.消费者既要充分行使消费者的权利,又要履行消费者的义务
知识点20 消费者的判断能务和选择能力
现代社会,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让我们有“雾里看花”的感觉。

这就要求我们增强自己的
A.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B. 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
C.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D. 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
知识点21消费维护意识
(1)表中数据反映了该校中学生消费维权的什么特点?
(2)根据上述中学生消费维护的特点。

请你为依法维护中学生消费斱合法权益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练习册P81
知识点22法消费者维权的合法途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今年3·15曝光的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成为继三聚氰胺事件后最大的食品安全事件。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

(1)“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损害了消费者哪些权益?
(2)怎样才能成为聪明的消费者?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如何维护权?
(1)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3分)
(2)①学习有关消费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学会比较、鉴别,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2分)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了解维权途径,增强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2分)
②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解决侵权问题。

(3分)举出具体途径:如与经营者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举任意2点可得2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