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学会学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学会学习》是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单元中第四课《知识让人生更亮丽》的第三框题内容。
它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前面一课的深化,并且是前面一课的方法论,因此,学好本课对学生一生都很重要。
“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对于学习的观念、方法、习惯等等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成长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首先通过简单地铺垫,了解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其次,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新时期如何学会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几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2)通过学生展示某次学习的经历,知道转变学习方式、选择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知道学习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怎样学会学习是本课的重点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知道了良好班集体的特征、作用,怎样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了解了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老师在同大家的接触中了解到同学们身上存在的一些共同的缺点,老师归纳为十种令人讨厌的行为,为了摒弃不良行为,做一个文明向上的人,我们计划每周学一种修养。
学会倾听、学会诚信,今天老师的故事就来教大家学会另外的一种修养。
哈佛大学的故事……诚信遵守规则。
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不断修养,才能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学习的重要性,怎样学会学习。
第一板块:学习的重要性
课堂小调查:
你几岁上幼儿园?
几岁上小学?
父母把你们送到学校干什么?
父母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展示。
教师总结学习能使人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资料】据统计,人类知识更新速度在19世纪中期是50年,20世纪中期是10年,20世纪90年代以后只用了3至5年。
由于信息技术的崛起,人类近30年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几乎占了人类有史以来所积累科学知识总量的90% 。
用已经储备好的知识显然很难应付迅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所以社会发展需要的不仅是知识丰富的人,而且是会学习的人。
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
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
教师总结:学习能使人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人才只有适应社会发展才能发挥重要的价值。
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学习,适应社会发展。
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第二板块:学会学习
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可是大家知道我们有哪些学习的机会吗或者说是学习的经历?(PPT展示,学生回答展示,教师提示)
你就其中的某一次经历说说你的收获。
我(经历),
我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
我学会了处理问题;
我懂得了道理。
我套用一句名言,对于我们不是缺少学习的机会,而是缺少学习的主动性。
所以,青春年少的我们必须要学会学习,懂得利用一切机会学习。
接下来我们看46页,学会学习。
(小组合作完成怎样学会学习,展示学习结果。
)
1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PPT展示三种学习方式)2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
(PPT介绍高考状元的不同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法。
3学习要考自己的勤奋和努力。
(PPT展示名言)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说说自己的学习习惯)
课堂记忆重点知识。
•【我的收获】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道理
•我学会了······知识
•今后我打算······
小结:我们只有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具备求知的能力、做事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生存的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做贡献。
学习决不能止于青春的年纪,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这些孩子年龄小,阅历浅,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影响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同时,他们对于怎样学会学习虽然有自己一定的方法,但是大部分的孩子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更注重和学生探究如何学会学习,从方法上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既有思想上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老师一堂课的作用可能没有多么大,如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那就达到了教育的极致。
效果分析
本节课对教材做了整合处理,分为两个板块: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学习
在第一板块通过几个日常的小问题让学生回答,形成感性认识,然后自学教材形成理性的认识。
知道学习对于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第二板块通过学生的某一次学习的经历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贯彻始终的都是实时转变学习的方式;学习方法要得当,适合自己;勤奋好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只有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具备求知的能力、做事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生存的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做贡献。
学习决不能止于青春的年纪,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
教材分析
《学会学习》是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单元中第四课《知识让人生更亮丽》的第三框题内容。
它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前面一课的深化,并且是前面一课的方法论,因此,学好本课至关重要。
“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对于学习的观念、方法、习惯等等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成长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首先通过简单地铺垫,了解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其次,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新时期如何学会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测评练习
1. “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
”这句名言对我们的启示有()A年轻时学习不好没关系,等到老了再补上
B “活到老,学到老”,人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C老年人再学习对社会也做不出做大贡献,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D学习能解决人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对这句话理解最符合题意的是()
A学习,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
B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C学习可以增长才干
D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
3.法国的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学习靠天赋②学习要讲究方法和策略③要协会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④要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课后反思
初一政治的特殊性——方法论的教学,决定了我们的教学重点永远是教会学生如何做,而不是停留在理论水平上就够了的,更不能使学生似懂非懂,我在上课的时候本着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宗旨,确定了教学内容和方式,注意讲课的艺术,注意与学生拉近距离,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学生能更积极地思考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学习重要,认识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但是无论什么人,学习的过程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整节课的生活逻辑与学生的思维逻辑紧密结合。
从这节课中我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如上课语言需锤炼,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还不够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说的偏多等。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逐步改进。
课标分析
一1.3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
一1.6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联系紧密,可以说后两者是前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化。
从学习方式的转变到学习方法的选择,再到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由一般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