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高级技师答辩试题与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高级技师答辩试题
1、 )sin(ϕω+=t I i m 是什么表达式?等号右边各符号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的极坐标表达式是什么?
)sin(ϕω+=t I i m 是正弦交流
电流瞬时值的数学表达式 Im ——电流的幅值(最大值)
)sin(ϕω+t ——i 是时间t 的正弦函数 )(ϕω+t ——表示i (这个正弦量)变化的进程
ω——角频率ω=2πf,当f=50赫兹时:ω=2×3.14×50=314弧度/秒 Φ——初相角,起始时刻正弦量i 的相位角。
极坐标式——Φ∠=I I (I 是有效值,2
m
I I =
,Φ是初相角) 2
2b
a I I I +=
a
b
I I arctg
=ϕ ϕϕϕϕ∠==+=+=I Ie jI I jI I I j b a sin cos
2、何谓相量、相量图?
一个正弦时间函数A=)sin(ϕω+t a 可以用与他对应的复振幅
ϕ∠==Φ∙
a ae A j 来“符号”地表示。
我们把对应于某一正弦时间函数的复振幅A 称为“相量”,A 的上面加一个圆点记为“”,以区别于普通的复数。
相量在复平面上的几何表示,相应地称为相量图。
例1:同频正弦量的相加、相减:
设:A t i )30sin(2601+=ω A t i )60sin(2402+=ω 求:21i i +
解:21i i 相量表示为 0
1306∠=∙
I 0
2604∠=∙
I
0000000219
.4167.946.619.7)46.32()319.5()60sin 60(cos 4)30sin 30(cos 6604306∠=+=+++=+++=∠+∠=+∙
∙j j j j j I I 其中 模:67.964.619.722=+=
a
幅角:09.4119
.746
.6==arctg
ϕ
根据所求相量I 可直接写出:A t i i i )9.41sin(267.902!+=+=ω 相量I 也可以用作图法(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如图所示。
3、叠加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叠加定理的内容是:由多个电源组成的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保留他们的内电阻)。
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不适合于非线性电路,即只适用于电流和电压的计算,不适用于功率的计算,因为功率是与电流或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而两个数的平方和(或差)一般不等于两个数之和或差的平方,因此,叠加定理不能计算功率。
例:电路如图a 所示,已知:I S =12A E=45V R 1=R 2=3Ω R 3=R 4=6Ω,求通过各电阻的电流。
解:电路由电压源和电流源组成
(1)当电流源I s 单独作用时(将电动势E 短路):如图b 所示: R3与R4并联 Ω=+⨯=+⨯=
36
66
6434334R R R R R
R2与R34串联Ω=+=+=633234'
2R R R
R1与并联'
2R ,由并联电阻分流公式可知,
A R R R I I S
46
33
12
'
2
11'
2=+=+=
A I I I S 8412'
2'
1=-=-=
由于R 3=R 4 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可知:A I I I 22
4
2'
2'
4'
3====
(2)当电压源E 单独作用时(电流源Is 开路)电路图c 所示:R1与R2串联再与R 3并联
Ω=+=+=633
2112R R R Ω=+⨯=+=
36
66
6123123'
3R R R R R
A R R E I 56
345
4
'
3'
'4=+=
+=
由于R12=R 3 A I I I I 5.22
5
2'
'4'
'3
'
'1'
'2===== (3)按着各电流方向的正方向,如图d 所示,将各电流分量叠加起来得: A I I I 5.105.28'
'1'
11=+=+=
A I I I 5.15.24'
'2'
22=-=-=('
2I 与的方向相'
'2I 反) A I I I 5.45.22'
'3'33=+=+=
A I I I 352'
'4'
44-=-=-=('
4I 与的方向相'
'4I 反)
4、 如何计算三极管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单级放大器:be
L u r R A '
β-=
β—三级管电流放大倍数
R L ‘—输出等效电阻,R L ‘=R C //R L r be —输入电阻,mA
I mV
r e be 26)
1(300β++= 两级放大器:1
'
221be L u r R
A ββ=
多级放大器:A u =A u1•A u2…A un ≈(-1)n β1β2…βn
be1
L n
r R '
5、如何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中“虚假短路”、“虚假开路”、“虚假接地” 的概念? “虚假短路”、“虚假开路”、“虚假接地”的概念是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三个重要概念和方法。
“虚假短路”:根据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两条重要法则之一: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无穷大,因而两个输入端输入电压 U +=U -,都近似等于U i ,
相当于两个输入端短路。
和一般短路状态不同的是,两个“短路”端点之间不但电压为零,而且电流也为零。
“虚假短路”是同相输入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重要特征;
“虚假开路”:由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另一条重要法则: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无穷大,因而输入的信号电流为零,相当于输入端断开,这种现象,叫做虚假开路; “虚假接地”:对于反相输入集成运算放大器,由于同相输入端是“地”电位,而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等电位,相当于反相输入端也是地电位,这种现象,叫做虚假接地。
简称“虚地”。
“虚地”是反相输入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重要特点。
6、什么是中性点位移现象、中线的作用是什么?
当三相电路中的电源和负载都对称的情况下,不论有无中线,中性点的电压都等于零。
当三相负载不对称时,例如在三相四线Y 接线的负载中各相所带的负载不等ZA ≠Z B ≠Z C ,根据节点电压法得:
N
C B A C
CN B BN A AN NN Y Y Y Y Y U Y U Y U U +++++=
可见UNN ˊ 不等于零,这就是中性点位移。
从相量图可知当N 点位移到N ‘时,各相电压有的高于相电
压,有的低于相电压,高者会使用电设备损坏,低者不能使设备有正常出力。
为此,我们从中点位移电压公式分析得到:若将中线的阻抗限制到最小或者近似为零(Z N ≈0)则Y N →∞,这样U N N’方程中右边的分母无限大,则无论负载怎样不对称U N N’均等于零。
可见有了中线,且中线阻抗为零时,才能消除中性点的位移,而保证各相相电压平衡。
7、 两平行载流导体之间的电动力如何计算?动稳定校验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电动力)8.91(1004.22
2
1N Kg a
L i i K F cm
Kg
X =⨯=
Kx —形状系数 21i i —导体中电流的瞬间值(KA ) L —平行导体长度(cm ) a —导体轴线间距离(cm) 三相短路时,中间B 相受到最大的作用力:
cm
Kg a L i kx F ch 22
)3(10)(76.1-⋅=
i ch —短路冲击电流
电气装置的载流体在通过很大的冲击电流时,其电动力可能达到很大的数值,以致损坏
电器。
为此,电气装置中的电器和载流体必须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承受短路时电动力的作用,即应有足够的电动稳定性。
应满足sb ch
i i ≤)
3( 即计算的短
路冲击电流应小于或等于制造厂的最大试验电流幅值(允许的最大电流幅值或称极限通过电流幅值)。
8、 何谓铜损、铁损,其损耗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在电与磁或磁与电的能量传换过程中,产生两类损耗:
一是铜损P cu ,铜损是电流流经原、副绕组时,线圈电阻产生的损耗。
它正比于负载电流的平方,所以不同的负载其铜损是变化的。
Pcu =K N P I I 2
22⎪⎭
⎫ ⎝⎛=β2
P K
Pcu —不同负载时的铜损(W ) β—负载系数,β=
N
I I 22
I 2 —副绕组负载电流(A ) I 2N —副绕组额定电流 (A) P K —额定运行时铜损(W)
二是铁损P F e ,铁损是磁通流经铁心,由于磁滞和涡流而产生的铁损耗,由于铁芯的磁通基本上维持恒定值,所以铁损基本不变,并可以认为与空载损耗相等。
P Fe =P 。
=U 1 I 。
COS Φ。
P 。
—空载损耗 U 1 —原绕组电压 I 。
—空载电流,Φ—U 1与I 。
之间的夹角。
一般电力变压器的铁损为额定容量的0.2%~1%
9、什么是变压器过负荷保护,过电流保护,零序保护?
过负荷保护:为防御变压器的过负荷而造成异常运行或由于过负荷而引起的过电流所装设的一种保护,保护作用与信号。
过电流保护:是指其动作电流按躲开最大负荷电流进行整定的一种保护装置,防止变压器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并作为变压器主保护的后备。
零序保护:是利用接在变压器中性点的专用电流互感器来实现的一种保护装置,用以提高保护在单相接地时灵敏度。
10. 什么是异步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空载运行对电网有何影响?
异步电动机空载运行时,定子三相绕组中通过的电流称为空载电流。
空载电流的大小,由I 0=
N
R m
Φ 可知,空载电流I 0与磁通Φ和磁阻Rm 的乘积成正比。
当电源电压较高时,磁通Φ增多,磁阻Rm 也将增大。
当电源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铁心中的磁阻急剧增加,绕组感抗急剧下降,使空载电流增加很多。
(Rm 包括铁心磁阻和空气隙磁阻)大中型电机I 0占IN 的20-35%。
小型电机I 0占IN 的35-50%左右。
空载运行时消耗无功功率,因为空载电流主要成分是空载励磁电流,它是无功电流分量。
电动机空载运行使电网输出不必要的无功功率,增加了电能损耗,降低了发电设备利用率,影响电能质量(电压下降)。
11.电机中检查电刷是否在中性线上的常用方法有哪两种?如何调整电刷?
A 、感应法:电枢静止,励磁绕组接到电池上,毫伏表接到相邻电刷下的两个换向片上。
当励磁绕组接通或断开时,移动电刷至毫伏表读数为零,此时电刷便处在中性线位置上。
B 、正反转电机法:在外加电压和励磁电流不变的情况下,使电动机空载正、反转。
移动电刷至正反转所测转数相等,这时电刷的位置就在中性线上。
若电刷不在中性线位置,则可移动电刷,使火花呈现最小,然后固定即可。
12. 何谓冲击短路电流和稳态短路电流?计算值有何用途?
A:(1)约在短路后10毫秒出现短路电流的峰值称为冲击短路电流;
(2)在非周期分量电流衰减到零值后的周期分量电流就称为稳态短路电流。
B:(1)冲击短路电流主要用于校验电器设备或母线在通过短路电流产生最大电动力时是否保持稳定;
(2)稳态短路电流主要用于校验电气设备或母线在通过短路电流产生最大热效应时是否保持稳定。
13. PLC的梯形图与传统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图的区别有那些?
答:PLC梯形图与继电器的控制图的电路形式与符号基本相同,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也基本相同,但控制的实现方式不同。
(1)继电器的控制图中继电器的触点数量有限,设计时需要合理分配使用;而继电器触点在PLC梯形图中只是存储器中的“数”,PLC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反复无限制的使用。
(2)继电器的控制系统图是导线连接图,施工费力、更改困难;而梯形图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的,更改简单,调试方便。
(3)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继电器是按照触点的动作顺序和时间延迟,逐个动作。
PLC是按照扫描方式工作,首先采集输入信号,然后对梯形图进行计算。
计算完成后将结果输出。
由于扫描速度快,输入信号的变化到输出信号的改变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的。
(4)继电器的控制图中联系各部分的是电源线,PLC梯形图中没有电源线,只有维持形状和顺序的“母线”。
(5)梯形图的顺序按照从上而下、每一行从左至右的顺序编写,执行顺序与编写顺序一致。
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动作顺序与继电器的控制图的编写顺序无关。
(6)在继电器的控制图中,线圈可以放在图中的任一位置,而在梯形图中,各类继电器的线圈必须放在最右端。
(7)继电器的控制图中的线圈可以串联,并联,而梯形图中的线圈不许串联。
(8)梯形图必须以“END”为结束标志。
14.变频调速时,为什么常采用恒压频比(即保持U1/f1为常数)的控制方式?
=常数,可以使电动机的气隙磁通维持不变答交流电动机在变频调速时,若保持U1/f
1
,而使电动机的输出转矩T保持恒定,从而获得恒转矩的调速特性。
15.选择变频器驱动的电动机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选择异步电动机时,应根据电机所驱动的机械负载的情况恰当地选择其容量,还要根据电动机的用途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和防护等级等。
对于通用的异步电动机,还应考虑到变频调速应用时产生的一些新问题,如由高次谐波电流引起的损耗和温升以及低速运行时造成的散热能力变差等。
16. CAD、CAPP、CAM的含义是什么?
答:CAD是计算辅助设计(C omput er AidedDesign)的缩写,CAM是计算机辅助加工(Compu t e r AidedManufa cturi ng)的缩写,CAPP是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omput er Aided P roces s planni ng)的缩写。
17. 试述CMS 的组成。
(1)管理信息系统M IS 。
(2)技术信息分系统CAD 、CAPP 、NCP 。
(3)制造自动化分系统CA M 。
(4)质量管理分系统CAQ 。
18. 试述选择与应用ISO 9000族 标准的步骤和方法。
(1)研究ISO 9000族标准。
(2)组建质量体系。
(3)确定质量体系要素。
(4)建立质量体系。
(5)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
(6)质量体系的证实。
19. 什么叫“等电位联接”?什么叫“总等电位联接”?什么叫“辅助等电位联接”?这
样区分的意义何在? 答:等电位联接就是将人可能接触到的可导电的金属物体与P E 线直接相连接。
国际上和我国都规定,电源线进户处应实施“总等电位联接”,即将电源线进户处附近所有的金属构件,管道均与P E 线连接。
在特别潮湿,触电危险大的场所(如浴室)还必须实行“辅助等电位联接”即将该场所内所有金属构件,管道再与P E 线相互联接。
等电位联接的目的是使所有金属构件与PE 线处于同一电位,以降低接触电压,提高安全用电水平。
20. 列出变压器负载运行时的基本方程 答:变压器负载运行时的基本方程如下: 2
1
N N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