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说课美丽的生命_人教新课标-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说课-美丽的生命人教新课标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美丽的生命》,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说说我对这课的处理。

一:教材分析《美丽的生命》这一课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珍爱生命。

关于生命的话题,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从道德角度学习过了要保护花草树木的生命,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的内容,即让学生认识到是世界使生命更美丽,进而引导学生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

学好本课的内容也为六年级时学习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这一内容做好了铺垫,因此,本课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本教材中所采用的文字,图画等材料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

这些材料源于学生平常的生活经验,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回归儿童生活的理念。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农村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对于大自然的生灵万物有一定地了解,但他们还没真正意识到是生命使世界更美丽,对于如何善待和关爱动植物方面也做得不好。

因此,我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模拟情景等直观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美丽,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

三:教学理念教学时要以回归生活为宗旨,以教材为范例,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魅力的情感达到高潮时,及时引导学生如何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从而达到突出重点和突破
难点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方面: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到是生命使世界更美丽,懂得在实际生活中要如何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

2.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关爱动植物的行列中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到是生命使世界更美丽,培养学生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制定依据:生命使世界更美丽这一知识点在教材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只有感受到生命的魅力才能唤起学生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达到本课的最终目的,即引导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生活中去关爱动植物。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
制定依据:这一知识点属于学生在行为上要达到的目标,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还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介绍所用的篇幅较少。

六:教法与学法
针对教学重点中的让学生感受到生命使世界更美丽这一知识点,学生通过观
赏图片比较容易理解,在教学中我还采用了竞赛的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此内容的认识。

而针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引导学生去关爱和善待动植物这一知识点,我将采用学生亲身体验得到的材料进行讲故事、角色模拟等活动来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学中,我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原则,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的直观教学法,辩论、讲故事这种分组教学法以及角色模拟、关爱大行动等活动探究法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交流和讨论生命的魅力,引导学生去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教学目的。

七: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说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本活动用三分钟的时间,根据四年级的学生对花草动植物等有较大的兴趣采用直观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去体验生命使世界更美丽)
教师首先通过谈话形式问:“小朋友,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里,老师去森林公园玩,拍了好多好漂亮的动植物的照片,你们想观赏一下吗?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通过幻灯片展示小草在风中起舞,小鸟在树林歌唱、小朋友再在追逐嬉戏的画面,并播放歌曲《世界因你而美丽》去激发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美丽,并
由此引出课题:美丽的生命(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手段引入课题,做到简洁,自然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动二:辩论争锋,升华认识(本活动用十分钟的时间,根据四年级的学生对动植物有所认识并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特点采用辩论这种分组讨论法来加深学生感受生命的魅力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通过介绍:30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生命,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有150多万种,植物也有40多万种。

地球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地方。

接着发出疑问:假如这个地球上只有人类,没有其他动植物,我们人类还会生存吗?根据学生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分为正方与反方两组。

教师引导学生从没有了动植物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怎么样?没有了生命的世界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等方面进行辩论。

在这里,我与学生达成共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动植物的存在,是生命使世界更美丽(设计意图:通过采用辩论这种形式,使学生在自主讨论学习中知道人类离不开动植物,正是由于世界上的几百万种的动植物才使得世界这样的美丽)
活动三:我与动物有故事(本活动使用十分钟的时间,根据农村学生有接触动植物的经历采用分组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动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拥有生命,是我们朝夕相处的朋友)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组内的各给成员说一个自己与动植物之间最难忘的故事,然后各组内选出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上讲台用幻灯片展示。

之后,教师做适当的点评,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动植物也是有生命的,需要我们人类去关爱(设计意图:通过采用学生生活经验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动植物是我们的朋友,它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和快乐)活动四:角色模拟,善待动植物(本活动采用十五分钟的时间,根据儿童善于转换角色的特点进行角色模拟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善待和关爱动植物,从而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师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人们对待动植物的图片,这些图片的内容既可以
是人们关爱和善待动植物,也可以是人们伤害动植物。

要求学生学生转换角色成为这些动植物。

当教师播放一张图片时,就请学生发言人们这样对待在自己时的感受,并说出希望人类怎样对待自己。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去关爱、善待动植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人们要关爱和善待动植物)
(四)、拓展延伸,关爱大行动。

(本活动即课后作业,使用2分钟的时间)
1、在全班开展三个一的关爱大行动.
(1)为身边的动植物做一件事
(2)了解一个关爱动植物的故事
(3)把你最关爱动植物的人说的话制作成一张爱心卡
第五环节:板书设计采用粉笔板书与电子板书相结合的板书形式,简洁的反映本课教学内容并突出重难点,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唤起学生关爱动植物的情感。

这样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理解掌握课本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