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保守估计, 每年有10万起汽车相撞事故,
4万名伤者和1550名死者是由驾驶中的昏昏欲睡造成的。 在所有造成交通意外的主要因素中,疲劳驾驶占到了八成。
Page ▪ 3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3
疲劳驾驶 = 酒后驾驶
司机经过长达数小时的连续驾驶后,变得已经很累,他们要是再继续开车, 其危险程度将同醉酒驾驶一样。即使黑夜连续在高速公路上驾驶2小时对反应 能力产生的影响,也与喝了几杯酒后一样。
精神疲劳 频频打哈欠 眼部疲劳 眼皮沉重 肌肉疲劳 换挡不及时
不准确
Page ▪ 6
眼睛发涩 有疼痛感 瞌睡,走神 全身发热 脊椎疲劳 腰酸背痛动作呆板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出现睡意意识模糊 神志不清,昏昏欲睡 时有睡着突然醒来的
感觉心跳加快 视像出现重影 浑身发颤,出冷汗 下意识的操作行为
6
疲劳驾驶的表现特征
昼夜生理节律时人们在长期适应客观环境形成的一种固有的特性,很难改
变。
对夜间交通事故的调查统计表明,很大部分事故与疲劳驾驶直接有关。
同时有趣是,我们发现在清晨5时~7时期间以及-中午11时到13时期间,
人体机能也是很低,也是很容易犯困嗜睡。
Page ▪ 10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10
从时间上分析1
感康
恶心、呕吐、焦虑、紧张、注意力分散、幻觉、 困倦、嗜睡口干、便秘
康必得(复方氨酚葡锌片) 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困倦乏力
泰诺(酚麻美敏片)
恶心、呕吐、不安、失眠、困倦、嗜睡口干、便 秘
快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恶心,呕吐、紧张、焦虑、注意力分散,幻觉、 头痛、困倦,嗜睡,口干,便秘
海王银得菲 氨酚伪麻那敏片 恶心,呕吐 不安,失眠 困倦,嗜睡,口干,便
瞌睡,甚至会出现驾驶人瞬间失去记忆的现象,勉强驾驶会导致交通
事故发生。夏季炎热天气行车,应尽量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 适宜,出现疲劳时应及时停车休息,不得勉强驾驶车辆。
Page ▪ 9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9
从时间上分析
由图1可知,在上午9时~11时左右为一天中觉醒水平最高的时刻,精力
较旺盛。而在深夜至凌晨时段为觉醒水平最低的时刻,容易疲劳嗜睡。
Page ▪ 11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11
从时间上分析2
午间11:00-14:00
上午11时至下午14时,经过一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神经已趋疲劳,一些司机急于 赶路,来不及吃饭,极容易出现意外;而刚吃完饭就开车上路,由于人体内的大量 血液作用与肠胃等消化系统,脑部供血相对较少,也容易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 力分散,不利于开车安全。
肌体疲劳
精神疲劳 脊椎疲劳 眼部疲劳
Page ▪ 7
驾驶时,驾驶员的脉搏和心律增高。这主要是由于以及 活动加快,同时肌肉活动的耗氧量增加的缘故。
姿势不正确或以固定姿势持续时间过久,虽用力不大, 也会出现疲劳现象。这是由于肌肉的活动,引起血管的 收缩和舒张,使驾驶员感动疲劳。
简单、呆板的驾驶操作抑制了血压,呼吸和心律的正常 状态,使脑部供血不足,也会导致精神疲劳,复杂多变 的交通环境使驾驶员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遇到危险情况, 更使驾驶员处于极度紧张状态。过度紧张和连续紧张必 然导致精神疲劳。
睡等。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15
疲劳驾驶形成的原因(睡眠篇)
睡眠
Page ▪ 16
何时就寝
就寝过晚
睡眠时长 睡眠质量
少于7~8小 时
睡眠质量差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16
疲劳驾驶形成的原因(家庭篇)
居住环境
噪音、空气污染
生活环境
Page ▪ 17
居住位置
工作离住所较远
家庭氛围
家务事太多 夫妻家人不和睦
傍晚17:00-19:00
下午17时至19时,在进入秋冬季白昼变短,昼夜变化速度加快,驾驶员容易出现 视觉障碍,致使观察不清,判断失误,操作不当等等现象。此外此时正值下班高峰, 行人行走速度快,也极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Page ▪ 12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12
疲劳驾驶形成的原因(客观因素篇)
分类
中枢神经 紧张
(Ⅱ)
秘
日夜百服咛
恶心,呕吐 不安,失眠 头晕,嗜睡,口干,便 秘
Page ▪ 22
白加黑
恶心,呕吐 不安,失眠 头晕,嗜睡,口干,便
驶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对疲劳驾驶已经有了明确的法规限制,《道路交通安 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 驾驶机动车。” 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安徽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六十三条第五 款规定: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个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 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处200元罚款。但对于疲劳驾 驶,目前国内法规还没有具体界定标准,至于驾驶时间和 休息时间也难以界定,实际交通管理工作中很难操作。因 此目前对于是否需要休息这个问题,只能完全靠驾驶员的 自觉执行。造成疲劳驾驶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大限度地 预防和制止疲劳驾驶却有很多工作可做。
Page ▪ 20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20
一些有安眠作用的药物(驾驶前慎用)
Page ▪ 21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21
部分药物口服后的不良反应(参考)
药名
部分副作用(不良反应)
新康泰克
不安、失眠、困倦、嗜睡口干、便秘
速效伤风胶囊
恶心、头痛、困倦、嗜睡口干、便秘
感冒通
胃部不适、困倦、嗜睡口干、便秘
控制
身体动作
加速、减速敏捷
加减速时间较长 反应缓慢
速度变换很慢 甚至不变速
迅速、正确地判断, 不断地调节操作
不能及时 动作有时失误
停车操作
操作姿势正常,无 多余动作
较多的身体动作
如搓颈、摸头、擦 眼等
睡眠,身体摇晃
Page ▪ 5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5
驾驶疲劳的外表征兆
轻微疲劳
中度疲劳
重度疲劳
高速路面单一,单调,枯燥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18
疲劳驾驶形成的原因(驾驶适宜篇)
Page ▪ 19
身体条件 生理机能 心理条件 驾驶技术水平 驾驶年龄 安全意识 驾驶经历
疾病
体力?耐久力? 视力?听力?
感知、协调能力?性格?气质?
熟练?生疏?一般?
长?短?
安全态度积极?消极?
经验?教训?
病史?遗传病史?正在患病?
疲劳驾驶的出现与连续行车时间有关,长时间连续驾驶车辆当 然会引起疲劳驾驶疲。劳驾至驶的于危害究与预竟防更连新 续行车几个小时就会出现疲1劳3 , 则视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
连续驾驶越长,驾驶机能降低得越厉害
项目
对交通情况的 反应
操作的速度 和节奏
观察目标的频率 动觉敏感性
4小时后 下降的百分比
疲劳后严禁驾驶车辆。
Page ▪ 2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2
疲劳驾驶的相关数据
超速行驶 分心驾驶
酒后驾驶 其他
疲劳驾驶
每年在全国因疲劳驾驶而发生的造成 10人死亡交通事故所占的比例是14.8%
2006年截至6月20日浙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175人, 其中因疲劳驾驶死亡的人数高达46人,
占到总数的26%,高居死亡事故原因的第一位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14
从驾驶员个体因素分析(最主要因素)
Page ▪ 15
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心理压 力导致,部分驾驶员或急于赶 到预定地点,或忙于多跑几趟 赚取经济效益驾驶时间过长, 或因为家庭、社会、单位上的 事情导致情绪不良,或因技术 不熟练,经验不足,驾驶过于 紧张等。二是生活原因导致, 有的驾驶员饮食不控制,生活 无规律,经常睡眠不足、休息 不好,体力不支。三是身体原 因导致,有的驾驶员患有疾病 或不适,或因此服用安眠、镇 痛等药物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使人困倦昏沉,引起嗜
Page ▪ 23
工余活动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社交太多
参加娱乐的时间过长
17
疲劳驾驶形成的原因(行车环境篇)
项目 车内温度湿度 噪声和震动
仪表仪器
同乘客的人际关系
情况 是否合适 是否对驾驶员构成滋扰 设计安装是否合适
是否关系紧张
Page ▪ 18
驾驶座椅 运行情况 路况信息
是否舒适、自然
路程的长短,有否时间限制 (是否有赶时间的情况)
疲劳驾驶还与生理节律失调有关。研究表明,人的昼夜生理节 律对疲劳驾驶的产生有明显的影响,所谓昼夜生理节律是说人 的觉醒水平以一昼夜为周期起伏变化。一般来说,上午9时 ~11时左右为一天中觉醒水平最高的时刻,精力较旺盛。而在 深夜至凌晨时段,觉醒水平最低,易疲劳嗜睡,这种节律是人 们在长期适应客观环境形成的一种固有特性,很难改变,在昼 夜节律的影响下,夜间行车的驾驶员很容易疲劳驾驶。
Page ▪ 8
生活环境 睡眠环境 车内环境
车外环境
运行条件
身体条件
驾驶经历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高温行车 高速行车 长途行车
8
高温天气下驾驶容易产生疲倦
温度 在夏、秋两季炎热天气或驾驶室内温度过热的环境下驾驶车辆,
高 空气流通差 、
,驾驶人很容易疲劳,往往会感到精神疲倦,
午后行车极易 视线逐渐变得模糊、思维变得迟钝,尤其是
驾驶员会出现腰酸、腰痛,这主要是由于座椅不合适或 坐姿不正确引起的脊椎疲劳反应,久而久之,椎间盘受
损,还会造成腰病。
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过长或睡眠不足时,常会出现眼部
肌肉松弛,眼球转动减少,眨眼频繁,甚至出现颤动、
视像重影,这就是眼部疲劳的反应。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7
驾驶员疲劳驾驶的主要原因
1 2 3 4 5 6 7
生理节律 失调
驾驶时间 过长 Page ▪ 13
说明
车辆驾驶工作虽然有一定的体力活动,但体力消耗时较少的, 只相当平时步行时体力消耗的一半左右,对疲劳驾驶没什么影 响。然而,另一方面,在行车的全过程中,驾驶员的注意力必 须高度集中,不断观察、判断各种情况,迅速作出反应,感觉 器官(主要是眼睛)及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这是 引起疲劳驾驶的主要原因。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疲劳驾驶的危害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
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 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 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 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 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 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 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 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 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 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此,
凌晨01:00-03:00
夜间开车容易犯困,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因此开夜车是最不安全的。白天开 车也有三个“危险时间”,比其他时段更容易发生事故。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交 通事故的发生,在此提醒,秋季开车最好避开以下三个:“危险时间”:
清晨05:00-07:00
上午5时至7时,由于早晚温差大,特别是秋冬季节清晨极容易起雾,路面能 见度低,视线不好,给行车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以100KM/小 时
的速度连续驾 酒精浓度 驶
驾驶时出现的状况
后所犯的错误
2个小时
0.05%
连续驾驶2小时后司机 犯的错误,会跟血液中酒 精含量是0.05%(超过英国每100毫升血液中含 80毫克酒精的法定酒精血液浓度限制的一半)时
所犯的错误一样多
3个小时
0.08%
连续驾车3小时后,所呈现的行为相当于血液中的 酒精浓度是0.08%时的表现一样
(%) 0.07
0.8
1.5 2
连续工作时间 6小时后
下降的百分比 (%)
5
7
15 13
12小时后 下降的百分比
(%) 8
12
30 30
由上表可知,驾驶员连续驾驶的时间越长,驾驶机能降低的幅度就越大,
降低速率就越快,连续驾驶4小时就应有短暂的休息,连续驾驶6小时将
达到安全驾驶机能的界限
Page ▪ 14
Pag据认e ▪44估 ,个计他小,们时有常五在分开0之车.1一期0%的间交不通 知连事 不续故 觉疲驾劳是 睡驾车驶由 着的4危.司 了害5与小机 。预防时犯更新后0困.的1引0表起%现时的跟一。血样三液分中之的一酒的精司浓机度承4是
疲劳的过程=驾驶技能的渐渐下降
动作
正常状态
疲劳状态
瞌睡状态
控制车速 行车方向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更新
19
从路段上分析(高速篇)
高速路上
路面平整 宽阔
固定 参照物少
休息机会 较少
疲劳因素
驾驶员注意 力高度集中
长时间保持 驾驶姿势
车流 速度高
在高速路上长时间驾驶车辆会感到单调、枯燥,既容易产生松懈或疲劳。因此, 驾驶人没有休息好或感到有点疲劳时,不要驾车进入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上行 车时,最好在1个半小时到2小时到就近的服务区休息一下;若感觉有点疲倦或有 睡意时不要在继续驾驶,最好立即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