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专业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控中心专业知识试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业技术机构是(D)
A.各级人民政府
B.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C.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办公室
D.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救灾防病信息初次报告必须在县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认发生灾害后(C)上报。
A.2小时内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以最快通讯方式
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责任报告单位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时,可先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或各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初步分级确定,必要时再由(B)进行最终的分级确定。
A.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B.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家组
C.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组
4、(B)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和检测等工作,配合查明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经过,提出采取控制食物中毒措施的建议。
A.卫生监督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食安委
5、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特点:(C )
A、复杂性不平衡性
B、长期性后发行传统优势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及危及生命的紧急性
B、高度的确定性
C、事件处置的非常规性
D、影响的广泛性
7、下列不属于非传染性或传染性较弱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置原则的是:( B )
A、减少发病
B、减少社会影响
C、减少死亡
D、避免后遗症
8、在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调查中,应对可疑聚餐的进食时间、可疑中毒食品及食用量进行详细调查。
若无可疑餐次,应调查发病前(C )小时或之前的进餐情况进行调查。
A、48
B、60
C、72
D、24
9、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 C)年。
A 、一年B、两年C、三年D、四年
10、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应怎样填写报告卡(D)
A、在原来报告卡上直接订正B、重新新填写一X报告卡
C、将报告卡从直报系统中调出直接修改D、重新填写一X报告卡并注明订正卡
11、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 A )
A、2,2,2
B、2,2,24
C、12,12,24 D 、6,24,24
1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每日至少(B )次上网对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反馈报告单位或向报告人核实。
A、2
B、4
C、6 D 、12
13、在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评价中,下列哪个指标不能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直接获得( C )。
A. 重卡率
B. 报告及时率
C. 传染病报告率
D. 审核及时率
14、某县红星幼儿园一周内发生其它感染性腹泻病30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名称应该填写:( C )
A. 红星幼儿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
B. 一起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疫情;
C. 某县红星幼儿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疫情;
D. 某县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
15、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B )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X和处置建议。
A、1
B、2
C、6
D、12
16.根据《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X(试行)》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应承担哪些职责(E)。
A.负责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的督促与检查
B.负责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学校和托幼机构有关人员传染病防控及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相关知识的培训C.协助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本地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工作相关要求或规X
D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本地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E.以上都是
17.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责任X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其职责不包括(E)。
A.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
B.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C.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接报告
D.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E.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和实验室,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不包括以下哪项工作内容(D)。
A.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和传染病发病原因、发病情况、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调查
B.相关标本或样品的采样、技术分析、检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证
C.卫生监测,包括生活资源受污染X围和严重程度,必要时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地及相邻省市同时进行
D.对现场病人进行医疗救治
19、灾害发生地所在的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为基本责任报告单位,负责提供相关工作和技术支持。
(A)
A、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D、同级医疗机构
20、灾害结束后,总结报告应在事件处理结束后个工作日内采用《国家救灾防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同时必须上报书面报告。
(A)
A、10
B、3
C、15
D、7
21.下列关于不明原因肺炎发现和报告描述错误的是(B)。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
B.医疗机构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
C.医疗机构组织专家组会诊后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填写传病报告卡,注明“不明原因肺炎”并进行网络直报
D.县级疾控机构要将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情况及时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2.需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临床标本不包括(C)。
A.鼻咽拭子
B.下呼吸道标本
C.粪便
D.血清标本。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领导辖区内的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排查和管理工作
B.乡镇、社区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立即收治入院,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
C.医疗机构按相关规定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及后续的订正报告
D.医疗机构负责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临床标本,并妥善保存,以备送检
24、最凶险的鼠疫临床型是(A)。
A.败血症型B.腺型 C.其他型D。
以上都不是
25.鼠疫确诊病例描述错误的是(B)。
A.患者发病前10天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
用品
B.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减少或者正常,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48h内迅速恶化
C.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
D.患者2次(间隔10d)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26.霍乱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
A.经水和食物传播
B.经苍蝇媒介传播
C.经生活接触传播
D.经血液传播
27.在霍乱多发地区,以县为单位每年对腹泻病人的病原菌分离检索率不低于腹泻病人总数的(B)。
A.5%
B.10%
C.15%
D.20%
28.下列描述霍乱实验室确诊病例正确的是(D)。
A. 疑似病例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家居环境中检出O1群或/和O139群霍乱弧菌者
B.疑似病例的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弧菌毒素基因PCR检测阳性者
C.在一起确认的霍乱暴发疫情中,具有直接暴露史且在同一潜伏期内出现无痛性腹泻或伴呕吐症状者
D.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样品培养O1群或/和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者
29.流感监测的目的不包括(D)。
A.监测流感活动水平和流行动态
B.及时发现流感病毒变异并作出预警
C.为全球及我国流感疫苗毒株的预测和推荐提供依据
D. 评价预防控制效果
30.《流感监测方案》中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标准为(E)。
A.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
B.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
C.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2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死亡病例
D.在某一社区内(如同一乡或街道)1周内出现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多
E.以上均是
31.下列不符合《流感监测方案》中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标准的是(B)。
A.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
B.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
C.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2例及以上有
流行病学关联的死亡病例
D.在某一社区内(如同一乡或街道)1周内出现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多
32.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收到暴发疫情标本后,错误的做法是(A)。
A.在48h内利用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
B. 检测结果在监测完成后24h内上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
C. 发现流感病毒新亚型或疑似新亚型,应当立即上报
D.相关毒株和阳性标本送国家流感中心复核检测
33、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流感样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核实后,如达到报告标准,应当在(A)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A.2 B.6 C.12 D.24
34、要求按照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报告的是:(E)
A.发热、出疹,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
B. 发热、出疹,伴有结膜炎症状;
C. 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D. 符合病例定义但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认为不是麻疹的病例;
E.以上均符合。
35、下列符合麻疹临床诊断病例的是:(A)
A.出疹后3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阴性,且无其他原因可以明确解释者。
B.麻疹疑似病例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阴性、风疹IgM抗体阳性;
C.出疹后3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阴性,但与风疹实验室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
D.麻疹疑似病例出疹后4-28天采集的血标本麻疹IgM抗体阴性,但与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无明确流行病学联系。
36、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X》的要求报告。
(C)
A.3例
B.9例
C.10例
D.30例
37、麻疹疑似病例标本的采集与运送错误的做法是:(A)
A.出疹后28天内采集,血清量不少于0.5ml,无溶血,无污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送。
B. 出疹后28天内采集,血清量不少于0.5ml,无溶血,无污染;2~8℃条件下保存、运送。
C.出疹后3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阴性或可疑的病例,应在出疹后4-28天采集第2份血标本。
D. 发生麻疹暴发疫情时,应组织采集出疹早期病例的鼻咽拭子、尿液等标本。
38、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D)
A、平原
B、盆地
C、湖泊、沼泽
D、丘陵、山区
39、目前能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体除我们所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外,还有哪种病原体?(C)
A、衣原体
B、支原体
C、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D、真菌
40、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应该调查多长时间之内的流行病学史?(B)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41、哪一项不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出院标准?(B)
A、体温正常
B、血标本经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阴性
C、症状消失
D、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明显改善
42、在草地、树林活动时应当预防被蜱叮咬,请问下列哪项做法不正确?(C)
A、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B、进入草地、树林要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C、应当穿深色衣服,以便及时发现附着的蜱
D、不要穿凉鞋
43、城镇医疗机构在接诊人禽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疑似病例时,应于多少小时内以或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A)
A、2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44、关于对禽流感的易感性,描述正确的是?(C)
A、老人与鸡易感
B、小孩与鸭易感
C、一般认为,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并不易感
D、兽医易感
45、人禽流感预防控制措施不包括下列哪项?(D)
A、加强疫情监测
B、封锁禽流感疫区
C、对疫区周围5公里内的禽类进行强制性免疫
D、对人类进行免疫接种
46、关于预防人禽流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加强体育锻炼
B、对鸡肉等食物应煮熟
C、密切接触者预服达菲后不需要隔离观察
D、密切接触者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应警惕禽流感的可能
47、诊断乙类传染病后,应该在多长时间内进行网络直报?(D)
A、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48、相对危险度(RR)小于1时,说明暴露因素是?(B)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既不是危险因素也不是保护因素
D、无关因素
49、碘伏属于哪个水平的消毒剂?(C)
A、灭菌级消毒剂
B、高水平消毒剂
C、中水平消毒剂
D、低水平消毒剂
50、下列哪项属于医院感染?(A)
A、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获得的感染
B、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C、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D、患者原有的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51、肺部感染采集痰标本时,以什么样的痰最好?(D)
A、晚上睡前的痰
B、中午吐出的痰
C、任意时间的痰
D、清晨第一口痰
52、下列哪一个是不完全变态发育?(D)
A、蚊子
B、苍蝇
C、飞蛾
D、蜱
53、XX出血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什么?(B)
A、蚊子
B、蜱
C、蚤
D、虱
54、恙虫病的传染源主要是什么?(D)
A、患者
B、家禽
C、家畜
D、鼠类
55、鼠疫的传播媒介主要是什么?(A)
A、蚤
B、虱
C、蜱D螨
56、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什么?(B)
A、按蚊
B、伊蚊
C、库蚊
D、白蛉
57、关于钩体病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C)
A、鼠类和猪是两大传染源
B、人主要通过与疫水接触感染该病
C、该病不会通过消化道途径感染
D、本病以青壮年农民多见
58、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 )
A 蜱
B 老鼠
C 蚊子D苍蝇
59、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高危人群为(D)
A疫源地(主要为森林、丘陵地区)的居民、劳动者及旅游者等
B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危重患者密切接触者
C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
D以上全是
60、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D)
A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
B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
C 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D 以上全是
61、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聚集性病例指在同一村庄,或在同一山坡、树林、茶园、景区等地劳动或旅游的人员中,(A)周内出现(A)例及以上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或在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出现类似病例。
A 2,2
B 2,3
C 3,2
D 1,2
62、磺胺类药有促进病原体繁殖作用,应禁用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治疗。
(对)
63、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指(B )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联系的甲型H1N1流感疑似和/或确诊病例。
A10 B14 C7 D20
64、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指标定义为(D)
A、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
B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
C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D以上都对
65、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置中,如14天内,同一班级出现(B )例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该班级可停课。
A1 B2 C3 D4
66、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置中,学校、托幼机构停课时间一
般为(A )天,自最后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被隔离或离校之日算起。
A7 B10 C14 D20
67、因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停课的学校托幼机构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 C )天。
A7 B10 C14 D20
68、手足口病是由20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最为常见的病毒主要是(A)多见
A CoxA16,EV71
B CoxA16,埃可病毒C埃可病毒,EV71
D 埃可病毒,诺如病毒
69、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是(A)
A婴幼儿B青少年C青壮年D老年人
70、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高发年龄是(A)
A3岁及以下 B 3-5岁C5-10岁D10岁以上
71、手足口病传染性最强的时间为(A)
A发病后1周B发病后2周C发病后1月D发病后2月
72.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为(C)。
按蚊 B.库蚊 C.伊蚊 D.斑蚊
73.( )是预防控制基孔肯雅热最重要的措施。
( B )
A.及时发现并控制传染源
B. 控制媒介密度
C.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D. 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
74.()是埃博拉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C)
A. 气溶胶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接触传播
D. 性传播
75.埃博拉病人的潜伏期为()。
(B)
A.5-12天
B.2-21天
C. 10-15天
D.7-12天
76.黄热病丛林型的主要传染源为()。
(A)
A.猴及其他灵长类
B.伊蚊
C.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D. 库蚊
77. 拉沙热病人应至少严密隔离()。
(B)
A.2-4周
B. 3-4周
C. 2-3周
D. 3-5周
78.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根本目的是:(D)
A.提供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信息
B.查明病因,或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
C.描述人群的疾病与健康状况
D.通过现场调查,及时找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事件发展E.加强区域监测或建立新的监测系统
79.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C)
A.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对病因假设与事件的联系强度进行测量
B.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步寻找出病因线索,提出可疑的病因假设后,通过疾病事件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推测可能病因C.根据病因线索,开展相关的特异性检测或实验研究
D.抽样调查
E.针对病原学病因假设进行临床试验性治疗
根据以下案例完成80-82题
XX省某市妇幼保健院接诊一例“重症肺炎”病例。
患者贺某基本情况:女,12岁,汉族,XX县某村人,初中一年级学生。
10月8日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咽痛,于10月12日、13日到镇中心卫生院一门诊点就诊:12日就诊时体温39℃,13日下午以“重症肺炎”入住镇中心卫生院(体温40.4℃;血常规Hb:115g/L,RBC:4.1×1012/L,WBC:5.8×109/L,N:62%,L:38%),给予抗感染等住院治疗两天(用药具体不详),体温下降至37.2℃。
10月15日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呈黑褐色稀便,4~5次/天,精神反应差,气促明显,中心卫生院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于15日18时出院回家观察,10月16日因病情进一步加重,于上午9时入住XX市妇幼保健院。
入院诊断: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消化道出血,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早期)。
8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医院应组织本院专家进行会诊
B.若医院不能明确诊断,则应以“不明原因肺炎”进行网络直报C.经抗生素规X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应继续治疗,无需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D.医院在进行网络直报的同时,报告属地县区疾控中心、卫生行政部门
E.对镇中心卫生院进行调查,了解抗生素使用情况,综合分析。
81.所在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下列哪些工作无需开展?
(B)
A.立即赶赴该医院核实病例诊断情况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患者发病前外出史,接触发热病人、禽鸟和其他动物等有关情况B.对与患者接触过的医护人员或病友、亲友进行样本采集
C.对与患者接触过的医护人员或病友、亲友,进行登记并医学观察D.及时向上级疾控中心报告,请求协助调查处理。
E.指导医院对病例进行隔离、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标本采集等82.若上述病例诊断为人禽流感病例,关于实验室检测标本叙述正确的是:(D)
A.在发病后2~6天采集咽、鼻、含(咽)漱液
B.重症病例采集病例2周内呼吸道抽取物、气管分泌物
C.采集发病后7天内急性期血清及发病后4~6周恢复期血清D.死亡病例进行尸检标本解剖或穿刺采集
83. 某不明原因疾病暴发中,28名病例、100名对照病死猪接触情况如下,其暴露人群归因分值为:(c)
A.63.75%
B.53.75%
C.84.38%
D.68.75%
E.无法计算
84.以下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法则描述正确的是:(D)
A.对照组是是整个非病的人群
B.对照的选择与其暴露状态无关
C.如果对照发生疾病,他们不是合格的病例
D.对于选择非配比对照来说,如果对源人群进行一个队列研究,则一个研究对象被选择为对照的概率与其贡献于率的分母的时间量成比例
根据下面案例完成85-87题
2004年10月3日某乡政府接到报告,M村有5名群众不明原因急性死亡。
县委接到报告后,立即将此事转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向州政府报告了疫情。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0月6日对病例情况进行了核实。
该村从9月10日到10月6日,陆续死亡了7人,全部是发病3天后死亡。
7名死者分布于4户人家,其中有2户分别死亡1人,有1户死亡2人,有1户死亡3人。
第1例死亡者是村医,其他为普通牧民。
死者均未到医院就诊,相互之间有家族或亲族的关系。
村长和当地百姓怀疑是一种“家族性的传染病”。
85.为明确诊断及制定控制措施,调查组须尽快搜寻与此有关病例。
病例定义的3个层次为:
⑴可疑病例:在M村及其附近,2004年9月1日以来,自述出现过发热的病人;
⑵可能病例:在M村及其附近,2004年9月1日以来,急起发热、头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的病人;
⑶:在M村及其附近,2004年9月1日以来,急起发热、
头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的病人,加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测依据。
(B)
A.确诊病例
B.确定病例
C.实验室诊断病例
D.临床诊断病例
86.调查组核实该事件为不明原因急性死亡,需要开展以下哪项工作?(D)
A 通知死者家属暂时不参加人群聚集的活动
B 再次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不能举行葬礼
C 病人的直接接触者必须就地隔离、不能外出
D 以上全是
87.该疫情确认为肺鼠疫疫情,病人转运注意事项有哪些?(D)
A.负责转移病人的医务、工作人员须做好严密防护
B.专职医生监测病人身体状况
C.病人进入隔离病房后,对运送车辆进行彻底消毒
D.A+B+C
E.A+C
88、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X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29人,或死亡3-5人时,按事件分级标准为()级。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答案:D
89.在24小时内,全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00人(含10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50人(含50人)以上时,按事件分级标准为()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