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世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世界》教学设计
邹士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认识微观世界,学会用美术语言及技法表现微观世界的美。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尝试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表现出想象中的微观世界,运用色彩与线条以及不同的表现形式丰富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认知能力相对较强,本节课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微观图像,用点、线、色彩结合的方法描绘微观世界。

教学难点:较好的运用点、线的节奏、韵律、疏密等方法来表现微观世界。

四、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一、欣赏视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
生:
师:同学们,你们好,请坐。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个短片,在视频中你能看到些什么?开始
师:好,停,我们就看到这里。

谁来说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灯泡、灯丝、针尖、花朵、草莓等,除了这些,还看到了这些物体被放大后的样子。

师:这些物体被放大后,你还认识它吗?
生: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

师:通常把人们看到的很小的物体或用肉眼看不到的物体称作“微观物体”。

这些物体被放大后既陌生又神秘,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神秘一起走进微观世界,去探索那里的美与神奇。

板书《微观世界》
(设计意图:视频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一种宏观到微观的变化,使学生清楚的了解什么是微观世界。

活动2
细致观察、探究学习(放大镜)
师:同学们,既然微观世界那么小,下面请你来想象,你得变得多小才能走进微观世界?生:像小蚂蚁一样小
师:这样你就可以躺在树叶上睡大觉啦!(设计意图:以一种风趣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到微观世界中)
1师:树叶在我们生活中非常的常见,但是你们有没有细致的观察过它呢,请拿起手中的放大镜,细致的观察树叶上有什么?
生:有叶脉,有线条,有纹路,有小点等
师:这些叶脉正是我们美术中的线条。

板书:线
这些线条有什么特点,变化吗?
生:都是曲线,有粗有细,有长又短。

(开始示范)
师:哪一条比较粗?每一个线条有什么变化吗?变问边示范。

生:线条由粗到细的变化,由长短的变化等。

师:画好的树叶你们觉得好看吗?
总结:用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树叶上的微观世界原来这么好看。

2欣赏图片“二十倍放大后的蜂巢”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不一样的美吗?
生:蜜蜂,蜂巢
师:一个一个的蜜蜂像美术中的“点”(引导),一个一个的蜂巢也像点。

板书:点
师:点与点的形状(外形)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六边形,一个是?形
师:再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一排六边形状的点组成了一条直线。

所以线还有曲直的变化。

3欣赏图片:五十倍放大后的蝴蝶翅膀。

师: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体放大后的样子?
生:。

师:是蝴蝶的翅膀放大50倍后的样子。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不一样的美吗?
生:有点,线及面
师:点多了组成面,线多了也组成面。

-----板书:面
那么从这幅图中我们发现面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变化吗?
生:有椭圆形,还有其他形状。

师:面的外形有规则的和不规则的。

这些点、线、面的变化都可以运用到你的画面中。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使学生了解点、线、面的外形及变化。


细致观察对比分析(显微镜)
师: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微观世界还可以小到无边无际,是我们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的。

那就需要用能放大几百倍甚至更高倍数的显微镜来观察。

下面请欣赏短片,这是显微镜大赛的获奖作品。

看的时候,请思考几个问题?
(1)图中点、线的形状及排列是怎样的?
(2)有哪些色彩组成?
(3)整体给你怎样的感觉
师:老师把刚才短片中的部分画面通过截屏的方式保存了下来。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师:首先第一幅,是显微镜下的海藻(整体—局部)
形状:图中的海藻像一个一个的点,形状有的像小水滴,有的像椭圆形,有的规则有的不规则。

排列:这一部分挨得比较近,这一部分挨得远。

也就是这一部分排列密集,这一部分排列稀疏。

有疏密的变化。

——板书:疏密
色彩:由黄色、绿色、棕色、红色等。

整体颜色比较和谐,不刺眼。

2师:这个是显微镜下的单细胞绿海藻。

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有很多的线组成。

(整体—局部)
这幅图哪位同学能从线的形状、排列、色彩方面来分析一下?
形状: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有很多的曲线组成。

线有轻重的变化。

排列:线条都是由内向外有规律的一层一层的(重复的)排列。

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生:特别的有节奏感。

--------板书:节奏
师:像不像盛开的鲜花一样?
生:非常的美丽
色彩:由红色、橙色、蓝色、黑色等。

橙色和蓝色是对比色(互补色),这几种颜色搭配在一起非常的漂亮。

3师:这幅是显微镜下的百合花花蕾。

(整体—局部)
师:整幅图由很多的点、线组成。

哪位同学能试着起来分析一下点、线的排列规律?
形状:点有大、小、规则和不规则。

排列:整体看由内向外是点、线、点、线、点、线的排列,是点与线的结合。

再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中心部分是很多不规则的小点,被线圈起来形成了一个面。

再向外看是两个圆点一组绕着中心的面排列,被线圈起来由形成了一个面。

在向外有很多的小点及短线条,再被花蕾的外形圈起来。

这种点与线的排列,特别的有规律,有节奏,整体给我们一种韵律的美。

——板书:韵律色彩:由红、黄、橙、白等,红+黄=橙。

整体色调让我们感觉很很温暖。

看起来特别的舒服,好看。

4师:显微镜下的狸藻类植物。

(整体—局部)
师:整幅图由很多的点、线、面组成。

形状:尤其看一下这幅图中的几个不规则的面,外形各不相同,特别的生动。

色彩:颜色特别丰富,颜色虽然多但是看起来不乱,因为颜色有轻重的变化。

师总结:通过对这些图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点线面的不同排列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点、线、面有疏密、节奏和韵律。

这在后面的创作中需要体现出来。

活动4
欣赏课例教师示范
师:同学们,这是显微镜下额的花蕾。

放大后竟然是这个样子。

师:我们都知道鲜花很美丽,却不知道花蕊被放大后一样有它独特的美。

小画家想把这样的画面记录下来,看看他是用怎样的美术手法表现的呢?
师:用线描的方式。

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来体现形象的节奏感。

有很多的曲线重复排列,产生节奏感。

点的排列有密集,有的稀疏,形成疏密对比。

看到这里,你想不想来表现一幅微观世界呢。

请先看老师来示范一张:
由线描花蕊引导本课作业,介绍彩纸及本课的作业形式,教师范画。

1线描画草稿。

准备一张纸。

勾线笔来画。

最好深一些或对比强一些。

2用油画棒上色。

为了时间关系,这是画好的样子。

漂亮吗?
相信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想画一幅微观世界了,请看作画要求。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那我们怎样用美术的手法来表现他们呢?
1这是一丝很细的花粉。

在显微镜下是这幅模样。

瞧小画家用线描形式。

他用细腻的线条与点的疏密变化表现了花粉的丰富变化。

2这两位同学用线描的形式表现植物根茎的剖面,虽然都是以圆为元素,但是由于圆的大小疏密排列分布的不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图形。

教师示范:
看到这里,老师也想来创作一幅微观世界了。

我想像中的微观世界:1有很多点,点有疏密的变化。

2有很多的曲线,重复的排列,有节奏感。

右边。

线的旁边装饰一些几何形。

3由粗倒细的线条,里面有很多短线条,上面密集下面稀疏。

4有很多大一点的不规则的点,左下角。

5有一些线和面。

为了使画面完整,我用线把这几个部分组合起来。

看我的微观世界就画好了。

你们觉得美吗?
欣赏作品:
我们再来看几幅学生作品。

1看看点与线的形状不同,排列不同,呈现的画面也不同。

但是都是很漂亮。

2以方为外形的作品。

作品颜色非常鲜艳。

红绿是对比色,突出主体。

红色还有明度的变化,有立体感。

(活动二)
五、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提出作业要求:(1)用线描的形式完成一幅你想象中的微观世界。

(2)色彩简单明快。

(3)构图和谐、统一。

注意读题,用线描的形式。

直接用水彩笔或勾线笔。

可以用几种色彩结合的方式画线描画。

如果时间允许,在某些地方可以涂颜色。

欣赏作品评价作品(请从点线面的这些疏密节奏韵律以及色彩方面来说)
1你喜欢哪幅作品,前面来说,为什么?线条有变化。

他评
2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他评
3你的作品是哪个?画的什么内容,想象力真丰富啊。

自评
师总结:
全体学生一起欣赏作品微观印象,并邀请学生欣赏评价。

七、拓展升华
在本堂课的最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位画家。

日本当代艺术家,被称为圆点女王的——草间弥生。

她的画有很多点组成,像不像我们今天学的微观世界。

你从她的画中受到启发了吗? 我们课下也可以试着用点来描绘微观物体,
并通过这节课让我们懂得再小的物体只要被用心观察一样能发现它们的美丽。

因此我们要养成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八、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