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PPT课件 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要好好学字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
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词卡、投影。 主要板书安排:13.要好好学字 毛主席:问、说、听、写 小八路:回答 (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说话、组词、填空。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岁
刘
泽
参
二. 总结全文
1.指名读课文。 2.毛主席希望两个小八路干什么?听了毛主席的话,你是怎么想 的?
三.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四. 课堂练习
1. 读写词语
延安
革命 参加
毛主席
2. 组词
点头
毛泽东
延(
)
刘(
)Leabharlann 过(()3. 扩词
贵(
) )(
)
(
(
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腰 )(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组
施耐庵
施耐庵,名子安,字耐庵,姑苏(现苏 州)人,生于元贞丙申年(1296年)。少年 聪慧,写得一手好文章,后为至顺辛未科进 士。他也曾在钱塘做官两年,但由于不合于 当道权贵,弃官归隐,闭门著述。
施耐庵
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结交。后 来张士诚兵败,施耐庵为避祸,举家迁徙 到淮安,继续著述以自娱。明朝建立之初, 朱元璋也曾下诏书请他出来做官,但他仍 然坚持不出仕,在当地积德累行,名声极 佳。他写完《水浒传》后没过几年,就病 逝了。
洪教头:自以为是 跋扈嚣张
1
2
f. 指导学生用重音读出“不但……而且……”,初步体会递进句式表 达的意思。 3. 练习。 反馈练读,在读中体会三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理解成语发意思。 3. 练习。
《水浒传》它是明代长 篇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第 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 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 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依据,成 功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的 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 武松、鲁智深等。它的主要 倾向是“官逼民反”,局限 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第07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第08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第09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10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 ●
(原因), 林冲棒打洪教头,
(结果)。
金圣叹:“水浒所叙 108人,人有其性情, 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 状,人有其声口。”
(
)的林冲
●●● ●
●● ● ●
●●
●●
●● ● ● ●●●●
●● ● ●●
●●● ●
●●●●
●●
●●
林冲: 武艺高强 忠厚淳朴 谦逊有礼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 板书课题,齐读。 2. 讨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两遍。 (1) 画出生字词。 (2) 画出长句子,练习朗读。
(3)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练习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抽读生字词,正音。 (3)指名分节读课文。 (4)齐读课文。 3.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谁?写关于他们的什么 事?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林冲棒打洪教头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林冲雪夜上梁山
cāng diān jiā dìng lūn
沧 掂 枷锭 抡
沧州 掂量 枷锁 一锭 抡起
jiě 解释 解决 hái 还有 还好
jiè 押解 起解 huán 归还 交还
bàng yā cǎi piàn
棒押睬骗
木棒 押运 理睬 骗人
棒子 押解
4.读后讨论,引导填空:毛主席在( 毛主席教导他们要(
)。 三. 精读课文
)遇见(
)。
1.
出示投影,引导观
察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
细读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 2讨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学什么? “才”是什么意思?
这里强调什么?
3齐读第一段。
4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1)学生自由练背。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练习。 (1) 指名认读。
(2) 引导学生说说书写是注意点。 (3) 指导,范写。 (4) 学生练习,师巡视。 3. 反馈。
(1) 出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学生。 (2) 指出存在的不足。 二.教学第六题
4. 细读第三段。
1
指名读。
2
投影出示第三段。师画出毛主席说的话。
3
这是谁对谁说的?
4
这里的革命指的是干什么?
5
为什么说参加革命了,就要好好学字。
6
指导朗读。 四.
作业
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用“参加”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 1. 2.
复习检查 抽读词语卡片。 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拼音。(拼音略)
欺骗
shɑng xiū liū
裳
羞溜
衣裳
羞愧 溜走
霓裳
害羞 滴溜溜
zhòu
昼
昼夜 白昼
睬 羞
枪棒 款待 衣裳 理睬 推辞 较量 白昼 羞惭 发配 禁军 陷害 押解 掂量 踉跄 灰溜溜 非比他人 依草附木 气势汹汹 措手不及
两个差人 押解 好习枪棒
●
●
●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 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 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 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谜面,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边猜。 (2) 揭示谜底。 (3) 教师范读。 (4) 学生自由练读。 3. 练习。
(1) 同桌互读。 (2) 指名读。 (3) 反复练读。 4. 反馈。
(1) 指名试背。 (2) 集体背。 (3) 指名背。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1. 揭示说话的话题:可爱的……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要求。 二.指导 1. 指导观察。 (1)出示观察图画的要求。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 按照一 定的顺序观察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要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2)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2. 指导说话。 (!)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 (3)指导学生按从头至尾的顺序说说小动物的样子。 三.练习 1. 学生同位练说。 2. 指名说。 3. 评议、补充。 4. 指名说。
3.
细读第二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用“——”画出写毛主席的句子。
3
毛主席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比较句子: 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写下了“毛
泽东”三个字。
指名读句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弯下腰”说 明了
什么?
4
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例革:(毛主席(弯下腰))写字。)(
)
(1)爸爸(
()看起报纸来。
(
(2)小白兔( )走进家门。 5.练
席 )(
写生字。
14.梅兰芳学艺
)划
) )) (
●
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两个差人 押解 好习枪棒
●
●
●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 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 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 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
●
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拨 草 寻 蛇
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
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
●
禁军教头。 ● ●
●
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
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词卡、投影。 主要板书安排:13.要好好学字 毛主席:问、说、听、写 小八路:回答 (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说话、组词、填空。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岁
刘
泽
参
二. 总结全文
1.指名读课文。 2.毛主席希望两个小八路干什么?听了毛主席的话,你是怎么想 的?
三.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四. 课堂练习
1. 读写词语
延安
革命 参加
毛主席
2. 组词
点头
毛泽东
延(
)
刘(
)Leabharlann 过(()3. 扩词
贵(
) )(
)
(
(
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腰 )(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组
施耐庵
施耐庵,名子安,字耐庵,姑苏(现苏 州)人,生于元贞丙申年(1296年)。少年 聪慧,写得一手好文章,后为至顺辛未科进 士。他也曾在钱塘做官两年,但由于不合于 当道权贵,弃官归隐,闭门著述。
施耐庵
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结交。后 来张士诚兵败,施耐庵为避祸,举家迁徙 到淮安,继续著述以自娱。明朝建立之初, 朱元璋也曾下诏书请他出来做官,但他仍 然坚持不出仕,在当地积德累行,名声极 佳。他写完《水浒传》后没过几年,就病 逝了。
洪教头:自以为是 跋扈嚣张
1
2
f. 指导学生用重音读出“不但……而且……”,初步体会递进句式表 达的意思。 3. 练习。 反馈练读,在读中体会三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理解成语发意思。 3. 练习。
《水浒传》它是明代长 篇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第 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 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 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依据,成 功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的 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 武松、鲁智深等。它的主要 倾向是“官逼民反”,局限 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第07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第08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第09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10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 ●
(原因), 林冲棒打洪教头,
(结果)。
金圣叹:“水浒所叙 108人,人有其性情, 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 状,人有其声口。”
(
)的林冲
●●● ●
●● ● ●
●●
●●
●● ● ● ●●●●
●● ● ●●
●●● ●
●●●●
●●
●●
林冲: 武艺高强 忠厚淳朴 谦逊有礼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 板书课题,齐读。 2. 讨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两遍。 (1) 画出生字词。 (2) 画出长句子,练习朗读。
(3)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练习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抽读生字词,正音。 (3)指名分节读课文。 (4)齐读课文。 3.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谁?写关于他们的什么 事?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林冲棒打洪教头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林冲雪夜上梁山
cāng diān jiā dìng lūn
沧 掂 枷锭 抡
沧州 掂量 枷锁 一锭 抡起
jiě 解释 解决 hái 还有 还好
jiè 押解 起解 huán 归还 交还
bàng yā cǎi piàn
棒押睬骗
木棒 押运 理睬 骗人
棒子 押解
4.读后讨论,引导填空:毛主席在( 毛主席教导他们要(
)。 三. 精读课文
)遇见(
)。
1.
出示投影,引导观
察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
细读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 2讨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学什么? “才”是什么意思?
这里强调什么?
3齐读第一段。
4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1)学生自由练背。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练习。 (1) 指名认读。
(2) 引导学生说说书写是注意点。 (3) 指导,范写。 (4) 学生练习,师巡视。 3. 反馈。
(1) 出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学生。 (2) 指出存在的不足。 二.教学第六题
4. 细读第三段。
1
指名读。
2
投影出示第三段。师画出毛主席说的话。
3
这是谁对谁说的?
4
这里的革命指的是干什么?
5
为什么说参加革命了,就要好好学字。
6
指导朗读。 四.
作业
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用“参加”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 1. 2.
复习检查 抽读词语卡片。 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拼音。(拼音略)
欺骗
shɑng xiū liū
裳
羞溜
衣裳
羞愧 溜走
霓裳
害羞 滴溜溜
zhòu
昼
昼夜 白昼
睬 羞
枪棒 款待 衣裳 理睬 推辞 较量 白昼 羞惭 发配 禁军 陷害 押解 掂量 踉跄 灰溜溜 非比他人 依草附木 气势汹汹 措手不及
两个差人 押解 好习枪棒
●
●
●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 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 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 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谜面,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边猜。 (2) 揭示谜底。 (3) 教师范读。 (4) 学生自由练读。 3. 练习。
(1) 同桌互读。 (2) 指名读。 (3) 反复练读。 4. 反馈。
(1) 指名试背。 (2) 集体背。 (3) 指名背。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1. 揭示说话的话题:可爱的……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要求。 二.指导 1. 指导观察。 (1)出示观察图画的要求。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 按照一 定的顺序观察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要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2)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2. 指导说话。 (!)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 (3)指导学生按从头至尾的顺序说说小动物的样子。 三.练习 1. 学生同位练说。 2. 指名说。 3. 评议、补充。 4. 指名说。
3.
细读第二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用“——”画出写毛主席的句子。
3
毛主席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比较句子: 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写下了“毛
泽东”三个字。
指名读句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弯下腰”说 明了
什么?
4
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例革:(毛主席(弯下腰))写字。)(
)
(1)爸爸(
()看起报纸来。
(
(2)小白兔( )走进家门。 5.练
席 )(
写生字。
14.梅兰芳学艺
)划
) )) (
●
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两个差人 押解 好习枪棒
●
●
●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 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 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 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
●
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拨 草 寻 蛇
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
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
●
禁军教头。 ● ●
●
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