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市级微型课题立项成功率的小窍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
微型课题常用的研究有:观察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
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同一
研究课题,往往会交叉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要视具体
情况灵活选用。

2-1.易出现的问题:研究方法与具体做法混淆不清。

2-1.解决办法:因同一研究课题,往往会交叉采用
4-1:易出现的问题:要么太简略,要么 太繁复。
4-2:解决办法:分阶段条款式罗列出要
研究或要做的事。 案例2
三、改革措施
(回答:到底怎么做?)

《资阳市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申请·评审
书》指出:“改革措施包括准备采用的解
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策略等,限600字以
内。”
3-1.易出现的问题 (1)此处解决问题方法与课题研究的方法混 淆。 (2)改革措施不具体不明确(此处的论证是 字数要求较多的部分)。 3-2.解决办法 (1)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一般是指 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 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近义词有:措施、法子、 对策。 (2)做到改革措施具体化。可将前面研究步骤 中的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条款式罗列做法细化,可作 适当的阐述。
案例5
六、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做到统一性和一致性
在反复追问:为什么做?究竟想做什 么?到底怎么做?做了会怎么样?四个问 题的基础上,注意“提出问题”与“改革 措施”、 “提出问题”与“预期效果”的 内在联系,“改革措施”与“预期成果”、 “改革措施”与“预期效果”的内在联系。

• 请各位提指正意见。 • 谢谢聆听!
几种不同的方法,要视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上面罗列的方
法。不需要对每种研究方法作解释,但要对选用方法在
研究过程中如何使用或在什么地方使用作简略的说明。
3.研究周期:指的研究的起始到终结的时 间规定。资阳市微型课题的研究的周期一般 为1年。具体表述为:201X年10月——201X 年10月。
4.研究步骤:指研究过程中的程序。指在 为期的1年研究中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一 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来描述。
1-1.解读申请·评审书中要求的内容 《资阳市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申请·评审书》要求 “讲述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情景、事件、困惑, 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法规的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 问题。”(字数要求1000字以内) 该要求包括三层内容:第一层:明确现实状况 (讲述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情景、事件、困惑); 第二层:找到理想中的目标要求是什么(教育教学 改革政策、法规的要求);第三层:提出需要解决 的问题。其中一、二层回答为什么要做?第三层回 答究竟想做什么?这是字数要求最多的部分。
提高市级微型课题立项成功率的小窍门
——做好微型课题研究方案立项论证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立项论证内容
• 本论证仅对资阳市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申 请·评审书(表)中的第二部分:“课题研 究方案”进行论证。
课 题
1.提出问题 2.研究范围、方法、周期、步骤
研 3.改革措施
究 4.预期效果
方 案
5.预期成果及形式
(课题名称中与问题相关的概念), 聚焦
问题;表述现实状况时可采用多种方式来 进行。可通过调查结果、或案例,或文献 检,或观察的结果等来呈现。
1—3(2)对理想中的目标的解决办法

理想中的目标要求可从三方面寻找:1.
当前时代需要;2.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
3.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或提升教师专业成
长、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需要)。
论证中重点抓住四个问题
1.为什么做? 2.究竟想做什么? 3.到底怎么做? 4.做了会怎么样?
对这四个基本问题反复追问,整体构 思,才能让我们每一个研究者对课题研究 的价值、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的措 施及成果、效果有清醒的认识,它是论证 课题的指导性方法。
一、提出问题
(回答:为什么要做?和究竟想做什么?)

2.对XX的研究是解决现实问题(现状)
的需要

.对XX的研究是促进学生XX方面品质
的发展(或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或提高学校管
理水平)的需要
(二)究竟想做什么?(研究的目标论证)
案例1
二、研究范围、方法、周期、步骤

1.研究范围:指的是研究对象的取样范围。一般具
体到学校、班级。

2.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
• 具体做法:通过文献法检索,查阅与 问题相关的课改文件、课程标准、指南等,
儿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明 确理想中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1-3(3)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将现状和要求 作对照比较,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 差距,即目标要求(大背景)与现实状况 (小背景)之间的矛盾。从而明确提出需 要解决的问题。
案例3
四、预期效果
(回答:做了会怎么样?)

《资阳市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申请·评审
书》指出:“预期效果包括:学生、教师、
学校的预期发展和变化情况。”

4-1.解读“预期效果”
• 预期效果指由改革措施带来的预期发展和 变化。有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之分,一般
包括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的变化,
也可以是两个层面或三个以上,研究对象 层面的预期效果是一定要有的。
案例4
五、预期成果及形式
(回答:做了会怎么样?)

5-1.解读

1.成果

如前所述,指的一种结果或收获。就是在课题
研究中总结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法子、对策,或对课
题核心概念、研究的价值、原则等的全新认识。有
认识成果和操作成果之分,成果是可以传授和交流 的,可以被他人学习借鉴的。

2.成果形式

指基于教育教学改革活动或调查研究活动而形
成的成果报告,包括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
告、经验总结或论文等形式。它是成果的主要载体。
5-2.易出现的问题 1.效果与成果混淆。2.表述不准确。 5-3.解决办法
明确“预期成果及形式”的一般表述方 式。一般表述方式是:《成果名称(课题 名称)》研究报告(论文、观察记录表、 访谈提纲、调查表、案例集)。
4-2.易出现的问题:效果与成果混淆。 (2)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不清楚。(3)预期 效果假、大、空,描述不切合实际。
4-3.解决办法:(1)厘清效果与成果的 联系与区别。①效果与成果相同处是:都体现 的是一种结果或收获,都回答“做了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二者一般有较高的正相关(例钓鱼、 打乒乓、炒菜)。②明确体现效果的指标是 “发展或变化”。③利用好体现效果的程度副 词(有点儿、稍、稍微、几乎、略微、略有、 过于、较好、较大、基本上、一定等)。
提出问题图解
• 为什么要做?
理想(很丰满) (白天鹅) 差 距 现状(很骨干) (小丑鸭)
• 究竟想做什么?透过教育教学问题或困惑(现
象),寻找研究的问题(本质)
注意:教育教学问题
研究的问题
提出问题
• (一)为什么要课标(大纲、政策)
的需要
1-2. 易出现的问题
1.描述的问题情境不聚焦,紧迫性 不够,针对性不强。
2.未能明确提出理想中的目标究竟 是什么。
3.不能明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1-3(1)对现实状况的解决办法

1.现实状况的描述要体现出三方面的内
容:①这个问题是真实存在的;②是自己
需要的;③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2.具体解决办法:抓住“核心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