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论文
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推荐5篇]
![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7ad03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5.png)
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推荐5篇]第一篇: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摘要本文讨论了比较句中不对称的对象及其原因,笔者认为:比较句中的不对称是比较前项与后项的不对称,应该从句法语义层面来考察。
同时造成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比较前项的隐含及后项的省略。
关键词比较句比较项省略隐含一、引言比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人类在对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感知经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投射于语言,比较就成为语言中普遍存在表达事物异同和高下的语法手段。
因此,比较句很早就受到语言学家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
比较句通常由比较项、比较点、比较结论、比较值四个方面组成。
由于比较项的复杂性,所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在对比较句的比较项不对称现象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对比较项不对称的对象以及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
二、不对称的对象以及范围的界定以往的研究观点认为:比较前项位于介词“比”之前,后项位于介词“比”之后且前项与后项在词类与句法结构上是完全相同的;同时“比”前的成分等于比较前项,“比”后的成分等于比较后项,若“比”前后的长度不相等,该“比”字句的比较项就是不对称的。
如对于如下的例子以往的研究学者就认为这是不对称的。
(1)我的书比他多。
(2)我的书比他的多。
仅从形式上看,这两个句子中的“比”前后项的长度是不同的,故有人认为这两个句子都是不对称的。
但在(1)句中,比较的是人,强调的语义比较的是“我”和“他”,也即比较前项是“我”,后项是“他”,比较点是书。
因此,(1)句是对称的。
在(2)句中,比较的是我的书和他的书,比较前项是“我的书”,后项是“他的”,比较点“书的数量”并没有出现。
在(2)句中,比较前项是名词性的偏正结构而后项是“的”字结构,两者在句法结构形式上是不平行的,自然也就是不对称的。
我们认为仅从形式来界定对称与否是不合语法事实的,这样只会无限制的扩大“比”字句不对称研究范围而造成无规律可循。
中国语言文学论文范文3篇

中国语⾔⽂学论⽂范⽂3篇中国语⾔⽂学本科毕业⽣语⾔类论⽂写作要点每年都有⼀些同学选择语⾔⽅⾯的问题作为毕业论⽂的题⽬,但是,语⾔类论⽂和⽂学类论⽂具有明显的不同。
⽂学类论⽂往往是作家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点分析,这种分析是以论⽂写作者本⼈的⽂学理解和鉴赏为基础的。
说⽩了,⽂学类论⽂属于艺术研究的领域,这类的论⽂往往是以阐述或描述论⽂写作者的主观理解和主观感受为。
但是,语⾔类论⽂与此恰恰相反,它不允许写作者纯粹发表主观意见,⽽要求在调查研究语⾔事实的基础上,拿出反映语⾔事实的结论。
说⽩了,语⾔类论⽂属于科学领域,要坚持“有⼏分材料说⼏分话”的原则,不允许没有客观根据的任意发挥。
正是因为如此,语⾔类论⽂的写作对于中⽂系的学⽣来说,具有⼀定的难度,要克服这⼀困难,就要了解语⾔类论⽂的写作要求和写作程式。
本⽂试图就语⾔类论⽂的选题、语⾔研究的程序、语⾔类论⽂的写作程式等问题进⾏⼀个⼤致的介绍。
⼀、论⽂选题学术论⽂的写作和⼀般⽂章的写作具有明显的不同,⽐如你要写⼀篇议论⽂或者⼀篇杂⽂,有了观点之后,就可以展开思路、信⼿写来,如果不合适,还可以反复修改。
需要什么材料,还可以查找⼀些⼯具书。
语⾔类学术论⽂,⾸先是⼀篇科研报告,它是在对某⼀问题进⾏⼀定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的过程和结论报告出来,这就决定了语⾔类学术论⽂是研究在先、报告在后,也就是先进⾏研究,再写论⽂。
明⽩了这⼀点,就知道语⾔类学术论⽂的选题,不仅仅是选择⼀个写作的题⽬,⽽更主要的是选择⼀个研究的题⽬。
这样,就要求语⾔类论⽂的选题,应该考虑以下原则:1.题⽬要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可⾏性。
这样就要求根据⾃⼰的实际情况,包括以往的知识积累、可以占有的材料等等。
⽐如《某某县⽅⾔⾳系调查与研究》,题⽬很好,但是,如果作者在⽅⾔调查以及辩⾳、记⾳⽅⾯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的话,这样的题⽬是没有办法做的。
再⽐如,笔者曾经指导的⼀个本科⽣的创新⽀持项⽬,⼏个同学打算做这样⼀个题⽬《⼤学⽣使⽤新词语的调查与研究》。
中英言语幽默的跨文化对比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
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
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话语分析的多个视角论文

话语分析的多个视角论文话语分析的多个视角论文论文摘要:文章用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来研究话语分析。
用实例来探讨理解话语的整体意义,从而使说话者能从语句的表层意义暗藏自己的深层意图,听话者则能从其表层意义洞察其深层意图。
论文关键词:语用原则,话语分析,面子原则,礼貌原则一、引言话语分析是现代语言学里的一个新兴学科,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话语分析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Harris首先使用的,是国内外语言学界许多人关注的课题。
它具有跨学科性质,各种研究途径都是从一个侧面研究话语,或者说都是研究话语的一个侧面。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用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来阐释话语分析。
二、话语分析的理论形成及概论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主要理论之一。
这一理论首先由哲学家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后来,他的学生Searle进一步拓宽和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确立了此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并被广泛运用。
Austin(1962)认为一个思想,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说话,当他说一句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
Austin是从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中的行为关系来分析话语的职能的。
他坚信不是所有的语句都有真值可言,他在理论初期把所有的语句分成“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两大类,把施为句内的主要动词称作施为动词(performativeverbs),构成“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的雏形。
后来,Searle整理了Austin关于言语行为的分类,根据适合条件总结出五种基本言语行为句:表述句(representatives)、指令句(directives)、承诺句(commissives)、表情句(expressives)和宣告句(declaratives)。
Searle发现,语言里的句子其实都是间接的言语行为句,都具有“以言行事”的功能。
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版范文简洁大气

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版范文简洁大气目录一、摘要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结论与创新点 (5)二、内容描述 (5)1. 研究问题阐述 (6)2. 研究目的与意义 (7)3. 文献综述 (7)4. 研究范围与限制 (8)三、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9)1. 理论框架构建 (10)2. 研究假设提出 (11)3. 研究假设验证 (12)四、研究方法 (13)1. 数据收集方法 (14)2. 数据分析方法 (15)3. 研究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16)五、实证分析 (17)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8)2. 假设检验 (18)3. 因子分析 (19)4. 回归分析 (20)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20)1. 研究结论概述 (22)2. 政策建议 (22)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23)一、摘要本硕士学位论文旨在探讨[研究主题或领域],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主要研究方向或重点]展开。
本文首先概述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问题,接着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实验设计。
本研究通过[研究方法或技术]的应用,成功在[特定情境或案例中]取得重要发现。
论文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关于[重要研究成果或发现点]的新见解,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理论体系,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本研究还对实践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摘要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突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和重要性。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
海量数据的积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本论文聚焦于[具体研究领域],旨在深入探究[研究主题],以期为[相关领域或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关领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伴随着数据增长的是数据质量的参差不齐和安全隐患,如何有效地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术话语理论创新比较文学论文

学术话语理论创新比较文学论文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话语体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和卓有成就的成果,得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较文学的“危机”“死亡”中活得很好,也得到了国际比较文学界的认可。
如美国学者大卫达姆罗什曾经指出:“过去几十年里,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比较文学研究项目与学术 ___的持续增长。
但没有任何地方的增长能比中国更为强劲……”这种创新是研究者 ___和国际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提出新原理,或建构新的理论体系或新学派。
中国比较文学话语体系的形成体现在它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
如“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变异学”“译介学”“比较诗学”“可比性”“阐发研究”以及比较文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 ___等核心术语、概念、范畴等都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的 ___点,并由此形成了一套理论表述。
这里仅以“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和“变异学”为例加以说明。
比较文学自它诞生以来,不断出现的“比较文学”的定义之争也诉说了它的学科发展史。
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各有自己的定义,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定义。
___、钱钟书、孙景尧、乐黛云、陈惇、杨乃乔、曹顺庆、王向远和方汉文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比较文学”的内涵加以界定。
如目前在高校中使用较广的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为:“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研究,在学科的成立上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同时比较文学把学科的研究客体定位于民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汇通。
”这一概念明确了比较文学的“四个特性”“三种关系”“一个本体”和研究客体,受到了学界的认可。
方汉文立足于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特性给出了“比较文学的新定义”:“比较文学是跨越不同文化体系的,通过同一性与差异性的比较来研究世界文学的发展规律与 ___的学科。
硕博英语学位论文中的言据性对比研究

考试与评价·高校英语教研版科研园地General Serial No.1172022No.21占菲(1998-),女,江西九江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博英语学位论文中的言据性对比研究占菲1(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13)摘要:本研究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对15篇语言学方向应用性研究的硕、博英语学位论文中的言据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发现:1)硕、博论文中都能有意识地使用各类据素,据素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分布具有一致性和不均衡性;2)博士论文比硕士论文显著多用报道据素和信念据素,而少用推断据素,两者在感官据素的使用上没有出现显著差异;3)博士论文较比硕士论文更能突出“自我声音”,展现学术自信,并在词汇多样性和语言表达上具有一定优势,相比之下,硕士论文更倾向于使用表示“可能性”的手段,在学术上持保守态度。
关键词:言据性;英语学位论文;对比分析1.引言言据性(evidentiality )指说话人/作者对所述命题的信息来源、肯定程度和态度进行说明的语言表征,是学术论文中常用的言语证据手段(Chafe,1986:262),具有“为论题提供论据支撑,为作者立场提供互文支持(inter-textual support )”“维护读者关系,帮助读者接受命题知识”(Hyland,2004:147;Boye &Harder,2009:23)等重要作用。
用于标记言据性语言资源称为据素(evidentials )。
学术论文作为传递最新研究发现和成果的重要媒介,其传达的学术信息如何做到“言之有据、言而有信”正是言据性探讨的问题核心。
也正因此,言据性与学术论文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学术语篇中的言据性进行了研究。
但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期刊学术论文,而对二语学习者的学位论文关注较少。
鉴于此,本研究选取15篇国内语言学方向应用性研究的硕士、博士英语学位论文为语料,对比分析两者言据性资源的使用特征,以期为国内高校英语学术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启发。
文学硕士研究作文范文

文学硕士研究作文范文Studying for a Masters in Literature requires dedication, passion, and a deep love for the written word. 文学硕士研究需要奉献精神、激情以及对书面文字的深沉热爱。
It is a journey that demands critical thinking, analytical skills, and the ability to express oneself eloquently. 这是一场需要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以及能够优雅表达自己的旅程。
Literature, with its rich history and diverse genres, offers a profound insight into the human experience and allows us to explore complex themes and emotions. 文学,以其丰富的历史和多样的流派,为我们提供了对人类经验的深刻洞察,并使我们得以探索复杂的主题和情感。
One of the most rewarding aspects of pursuing a Master's in Literature is the opportunity to engage with renowned literary works and critically analyze them. 追求文学硕士学位最有意义的一点是有机会接触著名的文学作品并对之做出批判性分析。
From Shakespeare's timeless tragedies to contemporary novels that reflect our modern society, studying literature opens up a world of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从莎士比亚不朽的悲剧到反映我们现代社会的当代小说,学习文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世界。
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语用身份构建对比研究

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语用身份构建对比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语用身份构建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对比研究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
对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语用身份构建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运用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探讨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语用身份构建的异同,以期为教育领域的跨文化交流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意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是对教育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成果,其中语用身份构建对比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研究语用身份构建对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外教育系统中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认同和互动方式,有助于促进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和交流。
通过比较中外教育系统中语用身份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角,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重要参考。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语用身份构建的对比研究,探讨不同教育环境下的身份认同表达方式和趋势,为跨文化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推动教育领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的语用身份构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对比情况。
通过比较中外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对于身份的表达方式和语用特点,分析不同文化背景对于语用身份构建的影响,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外学术交流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本研究旨在揭示中外学生在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体现出的不同语用身份构建特点,为提高中外学术交流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可以更清晰地确定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后续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提供指导。
英语语言学方面论文(2)

英语语言学方面论文(2)英语语言学方面论文篇3浅析语言学习中的英汉对比论文关键词:语言学习母语正迁移母语负迁移论文摘要:在二语学习中,学习者的母语会对二语习得产生独特的影响,因此在语言的学习中,要针对其特点,采取对应的方法。
英汉对比教学和学习能有效地降低语言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更好地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1 引言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会不可避免地对学习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母语和二语之间的相似之处会促进语言的学习,此现象为母语正迁移;而不同之处将阻碍语言的学习,此现象被称之为母语负迁移。
学习者要有意识地发挥其有利的影响,降低其不利影响。
因此英汉对比研究对二语习得是非常必要的。
2 英汉对比学习的理论依据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会产生迁移作用,这是被语言学家所证实的事实。
Odlin(2001)这样定义语言迁移,它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由学习者先前习得的语言和目标语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引起。
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有助于二语的习得,这种影响称之为正迁移,而语言之间的差异会阻碍二语的习得,称之为负迁移。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先前习得的语言,一般是母语,已经有了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牢固的基础,这一特点给二语习得带来的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负面影响是语言学习者有效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重要方面。
因此英汉不同之处的对比就变得尤为重要。
3 英汉对比的方面3.1 本体对比3.1.1 大小写方面在汉语中,我们不用考虑汉字的大小写,因为汉字不存在大小写的区别。
而英语的字母则不同,有大小写之分。
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由于大小写概念不强,母语的不区分大小写的印象又很深,因此很容易在此方面出错。
英语中一个句子的首字母是必须要大写的,还有一些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书名等。
3.1.2 标点符号英汉语在标点上有些是不同的,如句号的写法。
英语是一个实心的圆点,而汉语是一个圆圈。
汉语中有书名号,英语中用引号,或斜体不加标点。
浅谈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

浅谈的写作 〔摘要」完成学位论文是研究生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中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它可以帮助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 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少走弯路, 为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提供方法论支持。
〔关键词〕学位论文写作 如何才能写好学位论文这个问题, 不少缺乏写作经验的研究生常常感到困惑。
现在按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一般逻辑顺序, 谈谈粗浅看法。
意的过程, 同时也是这一新意不断受到检验和证实的过程, 是新意不断修正、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一、创新 创新就是创新出新意。
必须有新意, 这是 学位条例 明文规定了的。
这里说的 新意 主要指文章主旨是新的、前人未曾道破的, 或某些主要观点见解新颖。
但也不限于此。
也可以指一系列或一些次要观点上有创新见解。
还可以指主要观点虽系成说, 但提出新的材料对它或它们进行了新的论证, 或者对各种已有的观点给予具有创新价值的某种综合, 等等。
如果文章的观点是旧的, 方法也是旧的, 但运用它解决了实际问题, 尤其是重大的实际问题, 同样可以说是具有新意。
概略地说, 前者是理论上的新意, 后者是实践上的新意。
急之, 新意是一切本身直接追求的最高目标, 是直接衡量论文价值的主要标准, 是整个论文的基石和灵魂, 也是贯彻学位论文整个撰写过程始终的一条根本性指导思想。
所谓 贯彻整个撰写过程始终 , 是说在整个创新过程, 从头到尾都须反复认真考虑, 如何才能创造具有科学价值的新意, 并以此指导每环节的工作。
可以说, 整个写作过程既是发现新意、确立新意的过程, 同时也是这一新意不断受到检验和证实的过程,是新意不断修正、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二、选题 选择学位论文研究课题是论文写作的十分关键的一步。
题目选择适当, 以后工作就顺利很多。
反之, 如果课题没有什么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或者超出作者能力的范围, 或者完成这一课题的客观条件基本不具备如图书资料极为缺乏, 题目过大等等, 麻烦便会层出不穷,甚至无法完成任务。
教育学类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法与写作方法探讨

教育学类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法与写作方法探讨第一篇:教育学类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法与写作方法探讨教育学类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法与写作方法探讨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是教育硕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同时也是教育硕士毕业论文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方法意识淡薄、研究方法单一或成为摆设、研究方法应用不科学不恰当、写作方法不符合学术研究范式等是其毕业论文方法方面的主要问题。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可以通过明确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定位、采用案例式教学和改革论文指导模式等多种途径培养教育学硕士的方法意识。
由于大多采用在职学习、远程学习等方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很多课程往往通过互联网或“压缩饼干”式的在短期内面授完成,课程学习的内容和时间都不够充分。
这样,毕业论文几乎成了衡量其培养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
而方法又是他们接受规范学术训练的重要科目,也是其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与技术。
但是,在近几年评阅、指导和答辩大量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困扰教育硕士最多的问题是方法问题,送审论文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方法。
那么,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创作中在方法意识方面表现出哪些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方法意识、增强他们的方法运用能力?本文试图结合自身教学和论文指导过程,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一)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创作方法结合实际指导经验,我认为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方法意识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论文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知识、技能等基本素养。
所以,本文把针对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方法意识落脚在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两个方面。
(一)研究方法。
在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语境中,方法通常指的就是“研究方法”,它是研究问题的一般准则与程序。
按照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方法论,它是处于哲学层次指导开展研究的一般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原则等;(2)研究方式,它是指贯穿于研究整个过程的基本程序与操作方式,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类型;(3)具体方法与技术,它是指在研究的某一阶段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工具和手段,如问卷法、相关分析等[1](P24-28)。
比较语言学论文范文

比较语言学论文范文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考虑以及探究,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
下面是搜集的语言文学论文的正文部分,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语言比照研究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根本方法。
新中国汉外比照研究与教学的创始者,当推着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
吕先生认为,语言学上的比照研究对于认识语言的本质及其变体特点意义重大。
学界一般以吕先生1977 年的学术报告《通过比照研究语法》,作为中国新时期语言比照研究的开场。
吕先生认为,只有通过比较,被研究对象的共性与特性才能显示出来;“语言也是这样,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语言比照研究,迄今至少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始于洪堡特 19 世纪创始的比照语言学,洪堡特同比照语言学的另两位先驱叶斯柏森和沃尔夫,共同奠定了语言比照研究的哲学根底、方法论根底和理论目的,提出了更深化地理解语言本质和人类精神关系的思想。
第二个时期从比照分析理论奠基人Fries 和 Lado 的《跨文化的语言学》(1957)开场,到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其特点是以美国构造主义作为哲学和方法论根底,注重将目的语与学习者的母语进展语言表层的差异比较,借助比照和迁移来学习第二语言。
第三个时期从 CarlJames《比照分析》(1980)、Krzeszowsk《i比照语言学的范围》(1990)直到如今,这一时期比照研究逐步打破表层研究,回归到语言深层研究,注重比照研究的应用效劳功能,呈现出逆向开展的特点。
比照研究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共时的。
汉外比照研究是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共时比较,通过比较研究显示语言异同尤其是差异,以认识语言本质,并为语言教学、语言翻译和双语词典编纂等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促进语言学研究的深化。
作为两种互相独立的语言系统,汉外语之间存在着极大差异。
从内部语言学范畴来看(微观方面),汉外语在语音、词汇、标点、语义、语法、修辞等方面具有显着差异;从外部语言学范畴分析(宏观方面),两者在语篇构造、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语用等方面也各具特点。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论文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论文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论文该论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某外语大学的10篇硕士毕业论文和10篇全国英语优秀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该外语大学硕士论文研究方法应用方面存在表述缺乏规范性、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该论文提出了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论认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并举、多元化研究方法等建议。
关键词话语分析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多元化一、引言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不仅要生要掌握毕业论文写作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针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剖析。
二、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是指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新的现象、事物,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揭示研究对象本质及发展规律的工具和手段。
蔡鸣龙(2002)将研究方法按使用范围、概括程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方法,一般方法和专业方法。
在语言学等一般学科的研究领域一般使用一般方法:主要为以下四种:1.定性分析和定量的`分析相结合;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3.归纳与演绎相结合;4.比较和分类相结合。
刘晶波、丰新娜、李娟(2007)的《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与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学前教育领域常用的思辨法、文献法、质的方法、量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混合方法等六种研究方法的总体运用状况以及六种研究方法各自的运用情况从不同级别的学位论文、不同校别、不同的研究选题进行了分析。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文献为样本,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对所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了解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及研究方法一章撰写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语料中某外语大学的10篇论文,来自该大学图书馆的自建数据库。
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第一,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种类的使用情况。
高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对比研究——以英语专业应用语言学方向毕业论文为例

2018年10期总第398期ENGLISH ON CAMPUS高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对比研究——以英语专业应用语言学方向毕业论文为例文/米微 曾小花【摘要】本研究抽取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外)和我国其他高校应用语言学方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语料,对比分析了二者在研究方法部分存在的异同点,探索了我校硕士学位论文在研究方法部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研究发现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我校硕士学位论文存在学术研究缺乏规范性,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且前沿研究方法使用不足;忽视对研究方法选取原因的描述;缺乏数据分析过程;研究方法部分忽略对伦理道德问题的阐述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鼓励研究方法的多样综合、加强研究生的数据分析技能的训练、加强对研究生的伦理教育等解决策略。
希望本研究为大外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论文研究方法部分写作提供启示意义。
【关键词】大连外国语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其他高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对比研究【作者简介】米微(1990.09- ),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应用语言学;曾小花(1991.10- ),女,汉族,湖南邵阳人,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生,硕士研究生,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在我国,学界对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写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也加强了对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重视和监管。
而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决定研究成果的质量,同时也是是研究者获取和分析数据的主要手段与途径,因而对于保证应用语言学方向的学术研究成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却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因此,为了弥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缺,本研究抽取了大外应用语言学方向硕士学位论文和我国其他高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语料进行比较,分析其研究方法写作之间的异同点,探索我校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写作部分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文献综述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对普及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而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研究方法历来受到重视。
句法类英汉学术论文摘要对比分析论文

句法类英汉学术论文摘要对比分析论文论文摘要作为一种语篇组织形式,体现一定的交际目的,有其特定的谋篇原则。
论文摘要中作者在呈现他人观点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会经常使用限定修饰语来陈述对某个论点或知识声明的看法与态度,这是学术语篇写作中的普遍现象。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句法类英汉学术论文摘要对比分析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句法类英汉学术论文摘要对比分析全文如下:摘要:作为学术论文的缩影,学术论文摘要直接影响着论文读者能否快速而准确地了解论文梗概。
作者以句法学术论文的摘要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篇汉语学术论文摘要和1篇英文学术论文摘要作为研究语料,分析了中外期刊摘要在摘要长度、时态、语态、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差别。
关键词:句法类英汉学术论文摘要对比分析1.句法类汉语学术论文摘要分析句法作为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主要属于理论性研究(thenoretical research)。
本文选取的汉语学术论文主要来源于核心期刊,为了便于分析,指选3篇典型摘要作为例子。
(1)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摘要:“NP+的+VP”结构是指“这本书的出版”、“春天的到来”、“她的走”和“长城的伟大”、“柠檬的酸”这样一类结构。
本文在介绍、分析汉语语法学界对这种结构的分歧意见的基础上,依据以乔姆斯基(N.Chomsky)为代表的形式语法学理论中的“中心词理论”(headtheory),对这类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认为这种结构实际是由主谓词组中间插入“的”所形成的名词性结构。
文章还对比说明了主谓词组加“的”所形成的两种名词性“的”字结构(“的”加在主谓词组后所形成的“的”字结构,以及“的”插在主谓词组中间所形成的“的”字结构)的异同。
这篇摘要共计236字,由3个比较长的句构成。
第一句是对标题中出现即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NP+的+VP”进行解释。
第二句指出了前人研究的弱点,并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观点。
第三句进行了进一步的对比和讨论。
语言特点的毕业论文范文

语言特点的毕业论文范文一、语言的含义和作用作为毕业论文形式方面的构成因素之一的语言是毕业论文赖以探讨或解决本学科某一基本问题的唯一工具。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毕业论文写作尽管需要具备选题、取材、构思、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但这一切都必须也只能通过语言来体现,来完成。
语言表达的水平直接影响论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只有了解语言的特点,并且有比较丰富的语言储备,才能写好毕业论文。
语言的表达效果,直接关系着论文的质量。
因此,过好语言关,也是写好毕业论文的重要一环。
二、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各类文章尽管文体不同,各具特点,但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共同的,这就是准确、简练、生动。
毕业论文的语言表达同样要求做到简捷、明快、形象、生动、PB确、科学。
(一)语言要准确、科学撰写毕业论文首先要求语言准确。
准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做到没有差错。
“准确”是从总体上要求语言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论文中用词和造句必须恰如其分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并能如实、砧切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感情。
因此,要使语言准确无误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用词要做到准确、无误,合乎事实。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毕业论文的语言质量如何,与选词的准确程度关系极大。
用词准确了,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才能准确。
用词准确的主要途径有两个:第一,要注意辨析词义,要仔细区别近义、同义词在含义上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
我们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必须认真推敲每一个词,并在反复精选的基础上,使用最恰当的词语。
汉语中的近义词、同义词很多,有些近义词粗看起来,意思区别不大,但若仔细地分析,就会发现含义完全不同。
例如:“才干”、“才华”、“才能”这三个词含义相近,却又有细微差别,它们都表示有较高的能力,但侧重点不同;“才干”着重指办事能力,“才华”着重指表现于外的才智和能力,“才能”不仅用于重要的实践活动,还用于思维活动。
第二,要注意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在选词、用词上注意掌握“分寸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法
写作的对比研究论文
该论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某外语大学的10篇硕士毕业论文和10篇全国英语优秀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该外语大学硕士论文研究方法应用方面存在表述缺乏规范性、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该论文提出了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论认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并举、多元化研究方法等建议。
关键词话语分析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多元化
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毕业论文写作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针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剖析。
研究方法,是指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新的现象、事物,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揭示研究对象本质及发展规律的工具和手段。
蔡鸣龙将研究方法按使用范围、概括程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方法,一般方法和专业方法。
在语言学等一般学科的研究领域一般使用一般方法:主要为以下四种:1.定性分析和定量的分析相结合;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3.归纳与演绎相结合;4.比较和分类相结合。
刘晶波、丰新娜、李娟的《1996-20XX年我国学前教育
领域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与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学前教育领域常用的思辨法、文献法、质的方法、量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混合方法等六种研究方法的总体运用状况以及六种研究方法各自的运用情况从不同级别的学位论文、不同校别、不同的研究选题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以文献为样本,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对所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了解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及研究方法一章撰写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语料中某外语大学的10篇论文,来自该大学图书馆的自建数据库。
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第一,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种类的使用情况。
第二,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撰写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某外语大学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使用和撰写与相应方向的全国英语优秀论文是否存在较大差距。
1.对研究方法使用种类的分析。
通过对比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的使用,发现某外语大学与其他高校的话语分析方向的研究生在研究方法的选择方面差别不大。
基本情况均为:研究方法种类使用比较单一,主要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只有个别论文在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搭配调查问卷、访谈、语料库研究或多模态的分析方法。
2.对研究方法撰写规范性的分析。
以文秋芳的论文研究方法的撰写要求为参考依据,分别分析了20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一章的撰写是否完整,清晰。
具体的分析情况如下:在所选的20篇论文中,大部分全国优秀论文研究方法的写作相对比较完整,思路较为清晰。
例如《基于需求分析理论对中国专门用途英语教材评价的实证研究——以外贸英语函电教材为例》一文,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开设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两所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及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进行了访谈。
在研究方法这一章对研究设计和本章概况简述的非常明白。
对研究对象做了详细的阐述,写明了研究对象的人数,背景情况和挑选程序,以及研究价值。
在研究工具部分,详细介绍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概念,优缺点及选择的理由。
在研究过程部分详细分析了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过程,保证了研究数据的信度。
3.研究方法写作改进方案。
针对研究方法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首先,应该学习全国优秀论文研究方法写作中的优点,保证写作格式正确,写作内容完整。
对此,建议参考文秋芳《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研究方法撰写”一章的内容。
此外,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的介绍要简介明了。
最重要的是在写作过程中要保持思路清晰,保证论文写作的逻辑性、连贯性。
通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某外语大学话语分析方向的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的使用和撰写方面与全国英语优秀论文的相应方面存在一定差别。
第一,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为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有待于向多元化发展,如个案研究以及混合研究。
其次,部分研究方法的撰写不够严谨,缺乏完整性和规范性。
应加强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研究与训练,提高对研究方法的驾驭能力;优化定性与思辨研究的结构,重视定量与实证方法在研究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