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场所见路大荒藏“蒲学”文献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研究·
文章编号:1002⁃3712(2014)04⁃0141⁃05
收稿日期:2014⁃09⁃10
作者简介:陈汝洁(1971-),男,山东淄博人。
淄博市桓台县地方税务局公务员,主要从事淄博地方文化名人研究。
拍场所见路大荒藏“蒲学”文献目录
陈汝洁
(淄博市桓台县地方税务局,山东淄博256400)
摘要:著名学者路大荒一生致力于“蒲学”研究,搜集了大量珍贵文献。
近年来,路大荒所藏文献现身济南、德州、青岛等地举办的古籍善本拍卖会,颇受关注。
因将拍场所见路氏藏“蒲学”文献辑为专目刊布,以期于“蒲学”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蒲松龄;路大荒;蒲学;目录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路大荒(1895-1972),原名路鸿藻,字笠生,号大荒、大荒堂主人。
山东省淄博
市淄川区淄城镇菜园村人。
著名蒲松龄研究家,编有《蒲松龄集》、《蒲松龄年谱》
等。
路大荒一生致力于蒲松龄著述与生平的研究,孜孜搜求“蒲学”文献,收藏颇丰。
近年来,在山东济南、德州、青岛等地举办的6场古籍拍卖会上,出现了路大荒手稿、藏书和他收藏的金石拓片等数十件,其中不乏善本。
如2012年8月山东省齐鲁国拍拍出的路氏藏书《破淄略记》稿本,就是记录清代淄川刘德培起义的重要史料,为海内孤本。
当然,作为一代“蒲学”大家,在拍出的路氏藏品中“蒲学”文献占了较大比重,且多为稿本、钞本,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路大荒所藏“蒲学”文献在其身后以拍卖的方式散出,未能集中收存便利学界使用,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不免令人惋惜和遗憾。
今据6种拍卖图录,将拍品中路氏所藏“蒲学”文献辑为专目,并加按语订正拍卖图录中的著录纰缪,刊布于此,以期于“蒲学”研究有所助益。
141
. All Rights Reserved.
1、蒲柳泉先生年谱
路大荒编,1955年油印本。
线装。
共三册,均有路大荒朱笔校补。
山东齐鲁国拍2012春季古籍善本首场拍卖会①第182号拍品。
2、聊斋文集目录
路大荒民国戊寅(1938)钞本。
红格,线装,一册。
此本首页题:“同治己巳秋日抄订,筱辳珍藏。
”山东省齐鲁国拍2012年第二届古籍善本拍卖会②(以下简称
“齐鲁二拍”)第13号拍品。
按:拍品原题《戊寅历下杂记》,今据图片易为本题。
3、聊斋文集
蒲松龄撰,同治己巳年(1869)钞本。
线装,二册。
钤印:“筱辳”、“淄川路大荒藏书”。
齐鲁二拍第34号拍品。
按:据封面“同治己巳秋日抄订,筱辳珍藏”墨笔题
识,“筱辳”应是原抄者。
路大荒《整理蒲松龄诗文杂著俚曲的经过》一文曾述及
《聊斋文集》“同治己巳钞本六册”,本件拍品即是此书,今残存第一、二卷,两册,
第一卷后25页鼠啮较重,损伤文字甚多。
4、聊斋制艺
蒲松龄撰,路大荒1955年钞本。
红格,纸捻装,一册。
齐鲁二拍第36号拍品。
5、草木传
. All Rights Reserved.
路大荒民国辛未(1931)钞本。
红格,线装,一册。
钤印:“路大荒”。
此册封面题“蒲氏稿本”。
齐鲁二拍第37号拍品。
按:路大荒编《蒲松龄集》将《草木传》列为存
疑作品。
6、聊斋杂著(问天鼓儿词)
首页题“聊斋杂著,淄川蒲松龄辑,同邑孙树百阅”。
清钞本。
红格,线装,一册。
钤印:“大荒烬馀”、“路大荒读书记”。
齐鲁二拍第39号拍品。
按:路大荒《整
理蒲松龄诗文杂著俚曲的经过》一文将《问天词》考订为蒲立德作。
7、整理蒲松龄诗文杂著俚曲的经过
路大荒撰,1955年稿本。
红格,线装,一册。
文末题识:“路大荒1955年5月草于济南。
”齐鲁二拍第43号拍品。
按:此文曾载1956年4月《中国史学会济南分
会会刊》第二期。
1957年修订,刊齐鲁书社1980年版《蒲松龄年谱》。
8、《蒲松龄集》编订后记
①拍卖时间:2012年3月31日,地点:济南丽天大酒店三楼多功能厅。
②拍卖时间:2012年8月12日,地点:济南丽天大酒店三楼多功能厅。
142
路大荒撰,稿本。
用“山东人民出版社稿纸”抄写。
一册。
齐鲁二拍第44号拍品。
此件拍品图录题作《蒲松龄年谱手稿》,据图片内容改为本题。
此件手稿标题
为《前言》,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蒲松龄集》,题为《编订后记》;收入齐
鲁书社1980年版《蒲松龄年谱》,题为《〈蒲松龄集〉编订后记》。
9、蒲柳泉先生年谱补遗(附《蒲松龄年谱》的补充意见)
路大荒遗著,路士湘增订。
1989年2月打印本。
三册。
路士湘增订为手稿本,两册。
此件为路大荒后人整理。
齐鲁二拍第45号拍品。
10、聊斋全集
周惟立校刊,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广益书局排印本。
平装,一册。
齐鲁二拍第297号拍品。
按:此本非蒲松龄作。
序言署王士祯撰,亦为伪作,有路大荒朱
笔批校三条,辩驳序文讹谬。
路大荒《蒲松龄集·编订后记》亦曾考辨此书为伪作,
可参看。
11、穷汉词、群残闹瞎传、丑女自嫁
蒲松龄撰,路大荒钞本。
纸捻装,一册。
钤印:“大荒手校”。
2012年经伟(雅雨堂)书画古籍文献秋季拍卖会①(以下简称“经伟秋拍”)第597号拍品。
按:《群残
闹瞎传》、《丑女自嫁》不是蒲松龄作。
. All Rights Reserved.
12、日用俗字
蒲松龄撰,路大荒钞本。
红格,纸捻装,一册。
钤印:“大荒手校”。
封面题“大荒堂录本,蒲松龄著”。
经伟秋拍第599号拍品。
13、聊斋诗集目
路大荒编,稿本。
红格,线装,一册。
钤印:“大荒手校”。
经伟秋拍第600号拍品。
14、聊斋四六文集
蒲松龄撰,民国钞本。
纸捻装,一册。
钤印“大荒手校”、“笠生”。
封面题“辛丑秋,大荒签”。
经伟秋拍第601号拍品。
15、聊斋先生墙头记
蒲松龄撰,民国钞本。
线装,一册。
钤印“藏之大荒”。
经伟秋拍第604号拍品。
16、问天鼓儿词
蒲立德撰,民国钞本。
线装,一册。
此册有路大荒朱笔题跋,写于1958年5月
日,地点:德州市东方红东路董子文化街南门展厅。
143
1日劳动节。
经伟秋拍第605号拍品。
按:此件拍品图录文字与图片不符,图片为
《学究嘲引》,即《学究自嘲》,题“蒲留仙著”,钤印:“大荒手校”。
路大荒编《蒲松龄
集》将《学究自嘲》列为存疑作品。
图录此条应是排印有误。
17、慈悲曲
蒲松龄著,民国钞本。
线装,一册。
钤印:“大荒手校”、“半榻琴书”。
封面题“慈悲曲,酉岁孟冬上浣录”。
经伟秋拍第606号拍品。
18、柳泉文集摘抄
蒲松龄撰,民国钞本。
线装,一册。
钤印:“路大荒”、“路”、“大荒堂”。
经伟秋拍第607号拍品。
19、丑俊巴
蒲松龄撰,路大荒钞本。
线装,一册。
钤印:“大荒校读”。
经伟秋拍第609号拍品。
20、鹤轩笔札
蒲松龄撰,路大荒钞本。
红格,纸捻装,一册。
钤印:“大荒校读”、“大荒手校”。
经伟秋拍第610号拍品。
21、聊斋文集、续集,蒲松龄集辑佚,蒲松龄年谱、补遗等
. All Rights Reserved.
路大荒整理,手写、打印稿本、钞本。
平装,五册。
济南九鼎·海右阁首届书刊资料拍卖会①(以下简称“济南九鼎”)第196号拍品。
22、前言(《蒲松龄集·编订后记》)
路大荒撰,稿本。
一册。
钤印:“大荒审定”。
济南九鼎第198号拍品。
按:《前言》即《蒲松龄集·编订后记》,与本目“8、《〈蒲松龄集〉编订后记》”不是同一件。
此
件与下一件《蒲松龄》为同号拍品,图录原题为《路大荒稿本》,据图片改为本题。
23、蒲松龄
路大荒撰,稿本。
一册。
钤印:“大荒审定”。
济南九鼎第198号拍品。
按:此文初刊1957年1月号《前哨》月刊,后收入齐鲁书社1980年版《蒲松龄年谱》。
24、补充《聊斋全集》中的鼓词集作者问题———关于《东郭外传》一段兼答石
得同志
路大荒撰,稿本。
一册。
济南九鼎第199号拍品。
按:此文以《弹词东郭传与
日,地点:济南市经一纬三路升平街1号,贵都大酒店五楼多功能厅。
144
鼓词东郭外传》为题,初刊1957年2月10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143期,后
收入齐鲁书社1980年版《蒲松龄年谱》。
25、聊斋制艺
蒲松龄撰,路大荒钞本。
用“山东人民出版社稿纸”抄写。
一册。
迦南国际拍卖第三届艺术品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①(以下简称“迦南三拍”)第1178号拍品。
26、蒲松龄佚文
蒲松龄撰,路大荒钞本。
用“山东人民出版社稿纸”抄写。
一册。
迦南三拍第
1179号拍品。
按:此件与下一件《聊斋俚曲》为同号拍品,图录原题为《路大荒手稿
两册——
—蒲松龄遗文》,据图片改为本题。
27、聊斋俚曲
蒲松龄撰,路大荒钞本。
用“山东人民出版社稿纸”抄写。
一册。
迦南三拍第
1179号拍品。
28、闹馆二种
蒲松龄撰,路鸿烈钞本,路大荒朱笔批校。
一册。
山东新世纪2014秋季古籍善本、文房赏玩拍卖会②(以下简称“山东新世纪秋拍”)第30号拍品。
29、翻魇殃二卷
. All Rights Reserved.
蒲松龄撰,张殿楹钞本。
二册。
钤印:“路大荒”、“大荒堂”。
山东新世纪秋拍第436号拍品。
30、跋张元的蒲柳泉先生墓表
胡适撰,郑世焜钞本,路大荒跋。
一册。
钤印:“路”、“大荒审定”。
山东新世纪秋拍第448号拍品。
31、聊斋诗草二卷
蒲松龄撰,路大荒钞本。
一册。
钤印:“大荒校读”。
山东新世纪秋拍第449号拍品。
32、聊斋诗集五卷
蒲松龄撰,路大荒钞本。
四册。
钤印:“路大荒”、“大荒手校”。
山东新世纪秋拍第450号拍品。
按:此件拍品图录图片为《聊斋诗集(上卷)》,(下转第150页)
①拍卖时间:2014年1月5日,地点:青岛海情大酒店二楼。
②拍卖时间:2014年10月12日,地点:济南市经一路88号,山东明珠怡和国际大酒店四楼
C厅。
145
(上接第145页)
与同页451号拍品完全相同,系误排。
33、聊斋诗集上下
蒲松龄撰,路大荒钞本。
二册。
钤印:“路”、“路大荒”、“大荒手校”、“大荒审定”。
山东新世纪秋拍第451号拍品。
(责任编辑:李汉举)
积先生》:“此夕忽成别,秋风满座凉。
论文山吐月,对酒树生香。
不减杯中绿,愁看陌上黄。
明朝长白道,野色黯河梁。
”借萧瑟的秋景抒发了朋友离别的惆怅之情。
毕际有辞世后,石隐园由其子孙继续经营。
到清末,毕氏后人将霞绮轩改建为毕氏家祠,园中林木奇石均归家族公有。
至民国初年,园子渐渐冷落下去,园中的亭阁大部分仅余遗址。
民国十三年,毕自严十一世曾孙毕先斆为《石隐园诗草》作《识语》,在《识语》中描述了石隐园的衰败景象:“近年来,远心诸亭,只留旧址,奇花异草,摧残殆尽,数笏石山亦有倾颓者。
……倘天运循环,家声重振,将园中故物存旧而兴废,不惟后世子孙应尽之责,而亦稍慰吾太太高祖少保公在天之灵也。
不知何日克至于此?”重振石隐园的愿望在毕氏后人那里未能得以实现,却在蒲松龄的后人手中变成了现实。
近年来,因为一代文豪蒲松龄与石隐园的数十年厚缘,蒲氏后人以蒲家庄蒲松龄故居为依托,兴建了聊斋园,并依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在聊斋园中异地重建石隐园,再现了数百年前蒲松龄在石隐园内长达三十余年的舌耘笔耕生活。
今人可以从聊斋园内的石隐园景色,依稀想见昔日毕氏石隐园的佳景。
参考文献:
[1]张鸣铎,修,张廷铎,纂.乾隆淄川县志[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方作霖,修,王敬铸,纂.宣统三续淄川县志[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李汉举)
15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