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生三年级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版小学生三年级语文教案
长春版学校生三班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体会孔子的虚心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懂得学习要勤奋、虚心、永不满意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感悟孔子、老子的品德,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老子作出简洁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

我们可以熟悉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观赏古代建筑和绘画。

今日,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熟悉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宏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隐秘。

二、复习回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写了我过古代着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

2、故事中最关键的人物是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课文中还写到了另外一个人物老子,他给你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
三、深化讨论孔子、老子的人物形象
1、是呀,那么在孔子拜师的整个过程中,孔子和老子是如何的虚心有礼,都还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

2、出示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德。


⑴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
⑵他们的品德又怎样?
3、学前指导。

我们说一个人的品德往往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言谈举止)抓住人物的言行来讨论人物的品德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今日这节课,老师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来讨论课文中自己感爱好的人物,你可以讨论孔子,也可以讨论老子,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一两个句子,仔细地读一读,细细地体会体会。

4、同学自学,老师巡回指导。

(划出让你感动的一两个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
5、沟通汇报,老师点拨,引导同学结合文中的重点词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问:你讨论谁?你找到哪个句子来进行讨论的?(依据同学回答,随机进行沟通。

)
讨论孔子:
⑴总觉得自己的学问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理解字面意思,问: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算学问渊博呢?如今字面上的意思懂了,那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吗?自己先去试试?(生自己读)点名读。

我似乎听到他读的时候强调了几个词语,你听出来了吗?(点名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想读的站起来读。

)
⑵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终来到了洛阳。

①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
听了你们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点名说,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动。

)
②你是从哪几个词感受到的?(理解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最终”)
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孔子赶路的困难。

(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⑶孔子想:这位老人也许就是我要拜见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⑷孔子急忙说:“同学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同学。


⑸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肯定会大有进步的。

”(这么长的一
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觉得可以是哪个成语?)
⑹从今,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小结谈话:面对这样的孔子,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讨论老子(那老子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你找到哪些句子进行讨论的?)
⑴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等候。

讨论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⑵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存地传授给他。

老师小结:老子虽然不是课文的主角,但我们可以从孔子和老子的交往活动中感受到老子的博学多才和谦和大度,诲人不倦的高尚品德。

6、朗读感悟:
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孔子、老子高尚的品德,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⑴同学自由练读感受深刻的句子。

⑵分角色朗读,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①出示孔子和老子两人的对话。

(同桌互读、指读)读是读得很好,不过老师觉得假如能加上表情和动作会更好。

你们认为呢?(试读、指读)有没有发觉这中间藏了一个新的符号?他的作用同学们刚刚都已经不知不觉地读出来了。

你知道他的作用了吗?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②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看是不是这样的。

(师生分角色读)
四、再读最终一个自然段
正由于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诲人不倦,都表现了高尚的品德,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终一段。

(齐读)
五、课后作业
下节课我们要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盼望同学们课外收集、背诵孔子、老子的名言,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从多方面谈谈自己对孔子、老子的熟悉。

长春版学校生三班级语文教案2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学习老人是如何观看事物。

思索问题的。

重点难点
弄清老人为什么能关心商人找回骆驼;理解重点词句。

课时支配:l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课。

(板书课题、齐读。

)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自悟
出示自学提纲:(课件)
(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依据什么指教商人找到了骆驼?
(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状况
1、指读课文,订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
(指名答,师生评议。

)
3、商量提纲3题。

老人的根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叶的牙齿印缺牙齿
四、再读课文,品评人物品质
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沟通。

(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
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
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仔细认真观看,遇事要动脑筋分析、推断。

)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假如没做胜利,你觉得应当怎么做?
长春版学校生三班级语文教案3
学习目标
①熟悉“兼、仆”等7个生字。

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近著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德。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虚心,永不满意,为人要真诚、无私、敬重师长。

课前预备
①同学读课文,画诞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①老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学问,学做人)。

b、扣题质疑。

估量同学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认读生字。

a、同桌相互检查生字的认读状况。

b、指名认读生字。

②给生字找“伴侣”。

a、给这些生字组词。

b、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①孔子是怎样的人?
同学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②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同学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终走到了洛阳。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课外作业
①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抄写下来。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其次课时
一、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

老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同学认读。

②组内检测。

小组内仿照老师的方法,相互检查词语的把握状况。

二、朗读感悟
①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②展现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看法。

③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④品读升华。

听了刚刚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熟悉?
三、指导书写
①请同学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留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②请书法好的同学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留意生字的结构特点。

“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同学写字并写词语。

布置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

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命名。

依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同学依据自己预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b、组织。

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举一名同学担当组长。

③拟定活动打算。

由组长组织商量,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打算。

④沟通活动打算。

四、课外作业
根据商定的打算开展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