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辉校长的修行讲座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东辉校长的修行讲座心得
有幸听到刘校长的修行讲座,本次讲座朱丹老师主要围绕《校长的两项修行》展开演讲,分为两大方面:1.文化凝聚力。
2.教师领导力。
(一)首先文化凝聚力又分为文化的解读、学校的文化、教师的职业文化。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朱老师对于教师职业文化的解读。
朱老师把教师的职业形象分为四种:庸师,经师,人师,大师。
现在很多教师都属于经师,我们要努力成为人师和大师。
如何成为教人以至善,万世之师表的教师呢其中教师职业道德不可或缺。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要想有效的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在共产主义道德的指引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文化,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发扬蜡烛的精神,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
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业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
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刘校长把课堂领导力分为三个问题:
1.向管理要质量的高效课堂。
2.向课堂变革要质量的高效课堂。
3.两种“高效课堂”下的教师作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具有丰富的内涵及意义,它扩大了教师的课程权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在现实中,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以及教师自身课程意识和能力缺乏,阻碍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挥,因而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需要从改变课程领导管理体制、增强教师课程领导意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等途径来实现。
新课程首次提出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因而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领导者。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巨大资源,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能够改进课程实践和学校课程建设。
但在实践中,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还未能和新课程实施的步伐保持一致,因而需要强化对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研究。
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行为的总称,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和结果,实现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的目标。
听了刘校长的讲座获益匪浅,最后想用一句话与共勉:做敬业之人,乐于敬取。
做敏锐之人,善于发现。
做灵活之人,善于迁移。
做聪明之人,善于合成。
做智慧之人,善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