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的一个方面来啊。
1、归纳文章的主旨 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艺 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2、文言文中的时间短语 表示突然发生: 忽 忽然 表示同时发生: 一时 表示相继发生: 既而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少顷 未几 俄而
3、本文是怎样表现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的?
( ) 兼词,于此
积水)( 尘土) (
翻译下列语句
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共工)发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 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
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 北方方向移动 ;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 河泥沙朝东南方向流去。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 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他的首诗把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主旨。
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
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的传闻的相当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 人而已耶。
④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 走。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 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 逃走。 ⑤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具备的,没有一样不具备。意 思是应有尽有。
(6)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一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
四、回答下列问题: 1 、 吕 蒙的 变 化 对 你 有 什么启示? 2 、 孙 权与 吕 蒙 对 话 的 主要内容是什么? 3 、 孙 权用 什 么 方 法 劝 吕蒙学习的?
1、要想让人刮目相看, 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 并学有所成。 2、劝学。 3、用自己的读书的 体会现身说法。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 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 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通 过刻苦学习,学有所成。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 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的人就为止了吗? (6)本文的中心: 告诉我们后天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答案 (7)、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阶段:幼年天资聪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 慧 “ 即 书 诗 四 句 ” 。 “指物作诗立就”。 了哪几个阶段? 第二阶段:才能渐退, “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泯然众人 2、“受于天”指什么? 矣”。 “受于人”又指什么? 2、“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 赋。“受于人” 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 育。
《夸父逐日》 解释下列划线字:
逐走 未至 弃其杖 欲得
(竞跑)
(到达) (他的)
(想要 )
饮于河 (到)( 黄河) (表修饰) 道渴而死 (桃林) 化为邓林 (大湖) 饮大泽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 译文: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 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未至,道渴而死。 译文:还没有赶到大湖,就在半路渴死了。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木 兰 诗
Hale Waihona Puke 木兰诗选自南朝宋郭茂倩编的《乐府 诗集》,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 乐府民歌,属于叙事诗,叙述 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 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木兰 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 “乐府双璧”。
返主页
你会读了吗?你能写对吗?
jī 唧唧 jiān 鸣溅溅 zhù 机杼 yān 燕山 tiě kèhán ānjiān pèi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 jiū róng shuò 鸣啾啾 戎机 朔气 tiē bàng 帖花黄 傍 tuò 金柝
④父利其然
(认为……有利,作动词。)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每天,作状语 )
(4)重点词语翻译: ①世隶耕 属于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
③通悟 通达聪慧 ④ 收族 和同一宗族的人搞 ⑤彼其 他 ⑥泯然完全消失 好关系 ⑦贤于材人 超过 (5)重点句子翻译: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4 、 找 出鲁 肃 赞 扬 吕 蒙 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 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口技
1.出处:节选自 《虞初新志》 是清代 张潮 编选的 笔记小 , 说集 ,共二十卷 清初 2.作者: 林嗣环 ,字 铁崖 , (朝代)人。 3.字词句: A.字音:少顷( qĭng )呓语( yì ) 齁( hōu ) 曳( yè )屋 许许( hŭ )声 B.词义: ⑪通假字:满坐寂然: “坐”通“座” ⑫古今异义: ①但: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古:只 ②闻: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古:听见 ③股:两股战战 古: 大腿 ④走: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古:跑 ⑤虽:虽人有百手 古:即使 今:转折连词 今: 用鼻子嗅 今:屁股 今:步行 今:虽然
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 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
3、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 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 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 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 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 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
--—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得简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孙权劝学》
1.出处:选自 《资治通鉴》 这是我国第一部重要 的 编年体通史 ,共294卷,记述了战国 至 共1362年的史实。 五代
2.作者: 北宋 (朝代)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 君实。 ,字 3.字词句: A.词义: ⑪古今异义: ①但:但当涉猎 古: 只 今: 转折连词 ,但是 ②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研究 今: 治理
zhuāng 红妆
zhuó 著
一定要注意下面词句意思:
当户 惟 强 不用 可汗 市 但 郭 著 帖花黄 朔气 扑朔 金柝 迷离 策勋 安能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过关越山,飞速而行。
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清冷的月光照在将士的铠甲上
征途之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生活之苦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战斗之多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时间之长 战况之烈
⑬一词多义: ①乳:妇抚儿乳 动词,喂奶 儿含乳啼 名词,乳头 ②绝:以为妙绝 副词,极 群响毕绝 动词,尽、消失 ③妙:众妙毕备 名词,妙处 以为妙绝 形容词,美妙奇妙 ④指:手有百指 名词,指头 不能指其一端 动词,指出
⑭词性活用: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②不能名其一处 名,名词作动词,说出 ③会宾客大宴 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⑮重点词语翻译: 这个时候 ①少顷:一会儿 ②既而: 不久,紧接着 ③是时: ④未几:不久 ⑤一时:同时 ⑥呓语:说梦话 ⑦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⑧中间:其中夹杂着 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⑨意少舒: ⑩稍稍:渐渐地
这个故事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在 人们还常常用“夸父追日”比喻 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 魄。
本文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 望和顽强意志。
练一练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
( 从前 )
(碰,撞 )
地维绝
故日月星辰移焉 故水潦尘埃归焉
(绳子 )( 断 )
②或 :或以钱币乞之
古: 有的人 ③文理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古: 文采和道理 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 面的条理 (2)一词多义: ①自 :并自为其名 ②闻:余闻之也久 自己 今:或者、或许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听说

不能称前时之闻 名声、传闻
④名:并自为其名
名字(名词)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动词) ⑤宾客:稍稍宾客其父 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名词,客人
C. 重点句子翻译: ①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一会儿,只听见屏障中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 有人敢大声说话。 ②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的宾客没有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面带微笑, 默默赞叹,认为奇妙到了极点。 ③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宾客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地坐正了身子。
⑥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蒙乃始就学 从事,做
⑦然 :父利其然也
泯然众人矣
代词,这样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⑧于 :贤于材人远也 比
于厅事之东北角 在
⑨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动词,作为 卒之为众人 (3)词性活用 成为
①忽啼求之 (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 (异,对……感到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③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作动词。以宾 客之礼相待。)
②a.不使学。
不让方仲永学习。
b.还自扬州。 (我)从扬州回来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 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 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 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
(4)成语 ①吴下阿蒙: 比喻学识浅陋的人 。 ②刮目相看: 用新的眼光看待。 B.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何见事”应“见事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什么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 ②肃遂拜蒙母。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官吗? 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不过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 复 习
一、《伤仲永》
1.出处:选自《 临川先生文集 》 2.作者 : 王安石 ,北宋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3.字词句 A.字音: 环谒 (yè ) 泯( ) chè mĭn ) 称( n) 日扳(pān B. 词义: (1)古今异义: ①是: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古: 此、这 今: 判断动词
问题探究:
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 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 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狼》
1.出处:选自 聊斋志异 2.作者: 清 代文学家 蒲松龄 。 3.字词句: A. 词义: ⑪通假字:止有剩骨 “止”通“只” ⑫古今异义: ①耳:止增笑耳 古:罢了 今: 耳朵 ②顾:顾野有麦场 古: 回头看, 今: 照顾,回顾 这里指往 ⑬一词多义: 旁边看 ①止:止有剩骨 通“只” 一狼得骨止 停止 ②敌:恐前后受其敌 胁迫、攻击 盖以诱敌 敌人 ③之:久之 补充音节,无义 又数刀毙之 代词,指狼 ④意:意暇甚 神情、态度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企图, ⑤前:其一犬坐于前 前面 狼不敢前 上前 打算
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表现的。 正面:口技艺人的表演。 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听众的反应) 文章首尾交代极简单的道具。
4、文中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 什么效果?
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 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 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 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 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 颈”“侧目”对照。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 弛的渐变过程。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 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这三处侧面描 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 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 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③博士: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 当时专掌经学 传授的 今: 学位 学官
⑫一词多义: ①.以: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为”译为 ②.当:当除掌事 掌管 “认为 但当涉猎。 应当 ③.见:见往事耳 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识别 ④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于厅事之东北角。 助词,的 ⑬重点词语翻译: ①当涂: 当道,当权 ②辞: 推托 ③及鲁肃过寻阳:到… …的 ④才略: 才干和谋略 ⑤涉猎:粗略地阅读 时候 ⑥更:重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