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22跑进家来的松鼠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一教材分析 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 文章以饱 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 眷顾,表 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二、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 滋润、善待、 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 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 相互关系 。 1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 相互制约、相互 联系的?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 物乃至整个生物 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 其他的事例来证 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 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 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
默读课文,思考感悟:
• 对于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我们 一家人”对它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我们一家”对松鼠充满了喜爱之情!
①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 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 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第一课时 一、设疑,引入新课 1.完成填空练习:( )的土地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 是神圣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 渎)。 过渡:“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 呢?让 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 护环境,爱护 家园。 三、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 相关的 情感。 四、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 己生存 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 了解印第 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3、 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 举学生 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 圣”这个 词语。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 地是神圣的 ?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词语积累
橱柜 (chú) 放置餐具的柜子。 储备 (chǔ) 储存起来准备必要时用。 哭笑不得 形容处境尴尬,
不知如何是好。 蹿 (cuān) 向上或向前跳。
朗读课文,说说松鼠在 “我”家主要做了哪些事?
主要上。
• 我们采来的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 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
驼鸟的样子并不可怕,但仍然要小心。它 们的爪子上长着锋利的趾甲(人们把它叫作 距),可以当刀使。如果捕猎者向它们进攻, 他们就会被距开膛破肚,然后死去,因为它们 一只只力大无穷。
林达却很善良,老怕把我掀翻,常常不愿 动一动身子。不过,我倒喜欢它奔跑,我宁愿 它跑得飞快。驼鸟要是跑起来,便是世界上跑 得最快的鸟了。
坐在驼鸟背上真开心
坐在驼鸟背上真开心。驼鸟背软绵绵的, 很暖和,好舒服啊。
这只名叫林达的驼鸟,我是在一个养殖户 那儿见到的。他养的驼鸟多着呢,有一大群。 他养驼鸟卖肉,卖羽毛。在南部非洲,当地人 通常把驼鸟宰了以后,在肉里添上香料,然后 晒干,吃起来味道好极了。但是肉变得很硬, 要嚼很久才能咽下,不过,味道确实很香。这 种腊驼鸟肉我十分喜欢吃。
④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 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 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 松鼠不见了,作者一家人到处去找, 却又哪儿也找不到。虽然猜想它也 许跑回了森林,可作者一家人的心 里是“空落落”的,他们多么舍不 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啊!
作文训练
• 借鉴本文的写法,完成作文: 《___与___的故事》(可 以是我与动物,也可以是别人与 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课外阅读
法国小女孩蒂皮,1990年出生于非洲纳米 比亚。她从小跟拍摄野生动物的父母在丛林长 大,野生动物成为了她最好的朋友。《我的野 生动物朋友》一书是小蒂皮10岁回到巴黎后所 写的她与非洲各种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的动人 故事和亲身感受,同时编入她父母现场拍下的 130多幅极为难得的图片,不仅可亲可赏,而 且能唤起人们保护自然野生动物的意识。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 义,激 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 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 物?请你 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 留下的印 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 毫不留情地 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 却要告诉我 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 么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这句话写松鼠在我们家“整天满屋乱 跑”“跳来跳去”,可是从“惊 人”“从来没有”这些词语中,我们看 到的是作者对小松鼠的这些行为并没有 丝毫的埋怨,我们读到的只有称赞。
②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 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 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 松鼠“跳”到小作者的肩上,“蹭”他的 脸,还“轻轻咬”他的耳朵,松鼠俨然已 成为小作者亲密的伙伴。对于松鼠的喜好, 小作者已了然于心。描写松鼠的几个动词, 不仅写出了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作 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3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4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类别 具体特点 人类破坏行为 造成后果
14*鹿和狼的故事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 森林还是 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 美国总统罗 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 鹿的大敌—— 狼。结果摧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 的生态灾难。那 么,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可能谁也不会想到, 那就是得到特别保 护的宠儿——鹿。课文通过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捕 杀狼前后凯巴伯森林 的不同情况,说明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 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 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 “我们 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 。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 神圣 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 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 我们 :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 己的 家园。 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 上,呈 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小结:我 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 4.引读2.3自然 段。
五、体会课文中心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 什么话 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 首” 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 以写知 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 快,鹿的 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 择喜欢的 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 的话说说 。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 的是什 么? 2、 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 绍文章 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 印第安 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西雅图对 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 西雅图。白 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③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 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 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 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 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 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 怪了自己的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 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 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