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11《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11《军神》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2.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1.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2.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策略
1.阅读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少讲,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

从文中找出描写沃克医生和刘伯承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

抓住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前后不同的表现,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语言运用
通过课后的第四题,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再进行以课文中人物的口吻讲一讲故事的语言实践,帮助学生完成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紧扣细节,体会意志
1.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

沃克医生断定刘伯承是一位军人,他为什么如此肯定?(因为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课件出示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1)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什么?(为了指挥好以后的战斗,我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所以我不能打麻醉剂,它会影响脑神经。

为了带领人民打胜仗,过上好日子,我什么样的痛都能忍受。

)(2)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他竟然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而情愿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摘除坏死的眼珠,割掉烂肉和新生的息肉却不打麻醉剂。

(这是一个为了人民可以做任何牺牲的军人)(3)刘伯承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平静的,请同学们平静地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学生读)
(4)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是坚定的,请同学们再坚定地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学生读—齐读)
2.手术是否顺利进行?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第16~17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6自然段)
(1)从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沃克医生做手术的时候很紧张)
(2)沃克医生为什么这么紧张?(他担心病人做手术的时候,无法忍受那钻心的疼痛而晕过去。

病人晕了,医生的手术就无法进行,只能宣布手术失败。

沃克医生因心生敬意很想救刘伯承,不想让手术失败。


3.刘伯承忍受得住这钻心的疼痛吗?
课件出示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拿笔圈出体现刘伯承非常疼痛的词句。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一声不吭、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床单居然被抓破
(2)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刘伯承所承受的痛楚和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3)沃克医生在给刘伯承做眼球摘除手术的时候,刘伯承痛得抓破了床单。

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些什么?(不管多痛我都得咬牙坚持住,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坚持到最后)
(4)谁能读出刘伯承的这份坚定和决心?(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齐读)
4.教师小结:只有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入情入境地朗读,才能读得有感情。

【设计意图】紧扣细节描写,抓住对刘伯承在手术中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以及沃克医生做手术时的紧张,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二分析人物,讲述故事
1.教师引导:难熬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当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从病人口中得知自己一共割了七十二刀时,他惊呆了,刘伯承哪是一个普通的军人啊!他分明是军神!默读课文第三部分(第18~26自然段)用红笔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

(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读了这个句子,你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指名学生说)(2)生质疑,师梳理小结:①为什么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
②为什么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③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3)手术前,沃克医生知道了刘伯承不是一般的人,是一位军人。

手术后,沃克医生又认为他不是一般的军人,是一位军神。

他和一般的军人有哪些不同呢?请快速浏览手术中和手术后两部分的内容,找一找哪些事情是一般的军人做不到而他做到了的。

请你一边看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边找边画线)
(4)全班交流汇报。

(5)教师小结:在动手术的过程中,即使用麻醉药也会感到疼痛,一般的军人都会叫出声来,而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却一声不吭。

一般的军人在动手术的时候不会记得割了多少刀,而他却一刀一刀地数,一刀都不漏。

(6)教师引导:这就是刘伯承和一般的军人的不同,他不是一般的军人。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眼睛里面进沙子或有什么东西,你感到不舒服,会痛出眼泪来。

因为我们眼睛里的神经是最复杂的,所以要在眼睛里面动手术,是非常痛的。

但是在手术中,刘伯承却一声不吭,表现出惊人的毅力。

手术后这一部分中的哪些词可以体现出他忍受了剧烈的疼痛?(脸色苍白、勉力一笑)
(7)教师小结:“脸色苍白、勉力一笑”体现了整个手术过程给他带来的剧烈的疼痛。

经受了七十二刀,虽然脸色苍白,但他勉力一笑,将这个痛忍过去了,这证明了他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这时候还能笑得出来,不愧是军神。

(8)你们发现了吗?第22自然段中有两个感叹号。

这两个感叹号表达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怎样的感情?(敬佩、赞美)带上这种敬佩和赞美之情,读一读沃克医生的这句话。

(学生练读—指名学生读—齐读)
2.教师小结: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表现出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是我们普通人,或是一个普通军人难以做到的,所以沃克医生称赞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3.假如你就是沃克医生,请以他的口吻按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顺序讲一讲这个故事。

(学生练习讲故事,同桌互相讲故事)
4.指名学生在班内讲故事。

【设计意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加强读书的指导,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更有滋有味。

注意引导学生揣摩课文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如对话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

既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又注重人文性,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

三扩展延伸,深化情感
1.出示小诗,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
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

2.教师引导:刘伯承真是意志如钢。

他的毅力超过了一般的人,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军人,被称为——(学生接读课题)军神。

3.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

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

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同邓小平率部队行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他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参与指挥百万雄师下江南,之后,他主动请缨,解放西南地区。

他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

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勋。

他堪称中国的“军神”。

(学生齐读课题)
4.教师总结: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让人敬佩。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向他学习,磨炼自己的意志,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这个环节,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联系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中人物精神的熏陶感染。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