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球的面貌(串讲课件)-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3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高度范围,可以比较容易地判读出 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地势起伏。
设色原则: • 绿色——平原(绿色越深,海拔越低) • 黄色——高原、山地、丘陵 • 褐色——高山 • 白色——山地雪线以上部分 • 蓝色——海洋(蓝色越深,深度越深)
4.科迪勒拉山系北段的落基山脉是 怎样形成的? 落基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 块碰撞挤压形成。
3 板块运动的地理现象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4、火 山 与 地 震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或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4、火 山 与 地 震
乌拉尔山、乌拉尔 河、里海、大高加 索山脉、黑海、土 耳其海峡
白令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02 重 难 点 巩 固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一读:是指读数值,读数值可知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和等高距等;
二看:是指看疏密和看形状,看疏密可知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看形状可知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北冰洋
3、四大洋 北冰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3、四大洋 位置及特点:
亚洲
面积最大
北美洲
面积第二,形状呈S型
北美洲
欧洲
大洋洲
南美洲 南极洲
南美洲
非洲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3、四大洋 位置及特点:
全部在东半球
面积最小、纬度最高 跨经度最广
地球的面貌
单元复习|第三章|知识串讲|2024湘教版
目录 01 教材知识梳理 02 重难点巩固 03 把握核心考点 04 典型考法练习
01
教材知识梳理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知识点分析
1. 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 洋的分布。
2.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山体部位。 3. 利用地形图能够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5. 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
名称
环太平洋火 山地震带
主要板块交界处
举例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日本、智利等太平洋沿岸国家和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
地区多地震; 界地带及南极洲板块与美洲
板块的交界处
马来群岛多火山
地中海—喜 马拉雅火山
地震带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及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我国西南及青藏地区、尼泊尔等 南亚国家多地震; 地中海沿岸国家多火山
高原
山地
平原
盆地
海拔 >500m >500m <200m 无固定
等高线边 等高 缘密集, 线特 内部稀疏
征 中间高, 四周低
等高线 密集曲

等高线边缘
等高线 稀疏平直
密集,内部 稀疏
四周高,
中间低
丘陵 200m500m
等高线较 为密集, 略有弯曲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4)根据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
陡崖
等高线重叠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3)根据等高线形态判断山体部位
山峰 等高线闭合, 数值从中间向 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 分向低处凸出
鞍部 两座山峰之间相对比较平缓的部位
A
B
400500
300
200
100
D
C
山谷
E
陡崖
多条等高 线重叠处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4)根据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
02
重难点巩固
02 重 难 点 巩 固 七大洲的分布特征
分布特点 被赤道穿过 被北回归线穿过 被南回归线穿过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跨纬度最广
大洲名称
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
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南极洲
亚洲、大洋洲 亚洲
02 重 难 点 巩 固 巧记七大洲、四大洋、大洲分界线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2、大陆漂移假说
1)创立者: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2)基本论点: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___陆__,它的周围是一片 __海__洋__。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 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证据:红海在扩张、地中海在缩小、大西洋在扩张等
海洋主要集中在 南 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 陆地 。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160°E
陆地20﹪ 海洋80﹪
20°W
160°E
陆地38﹪ 海洋62﹪
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东 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 西 半球。
结论:世界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但是,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 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等高线特点
同线等高,同幅等距 曲线闭合, 线重必崖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2 等高线地形图与判断
1)根据等高线上的数值判读海拔
根据等高线上的数值及等高线的
A
特点,判读某地海拔的高低。
山峰的高度范围:
临近的等高线数值≤h<临近等高线
山峰A的高度:300m≤h<400
等高距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第三节 海陆变迁
1、地表形态变化
原因 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1.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地 壳 运 动 2.东非大裂谷不断地扩张,将形成海洋。地 壳 运 动 证据 3.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等。地 壳 运 动 4.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 海 平 面 升 降 5.荷兰围海造陆。 人 类 活 动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5 高 原 的 分 布 特 征
青藏高原 东非高原
巴西高原
世界上的高原分布面积较广。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6 盆 地 的 分 布 特 征
四川盆地 刚果盆地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 中部相对低平。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阿尔卑斯山脉
7 世界两大山脉带
阿特拉斯山脉阿 特 拉 斯 山 脉
2)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判读坡度的陡缓

陡坡
缓坡
H
H
200
160
H
120 80
等高线密集, 坡度较陡; 等高线稀疏, 坡度较缓。
200 160 120
80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3)根据等高线形态判断山体部位
山峰
中间高 四周低
山脊
凸低为脊
山谷
凸高为谷
鞍部
相邻山峰间 的低地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板块碰撞挤压
山 脉
板块张裂拉伸




2 板块的运动方式
根据箭头方向判读 ①箭头相对: 两板块作碰撞运动 ; 在陆地形成山脉,在海洋形成岛屿。 ②箭头相离: 两板块作张裂运动 ; 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3)各大板块是不断 运动 的。 4)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 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南极洲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
1、陆地地形
1 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海平面
海拔: 1000米
海拔: 500米
相对高度:500米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2 地 形 类 型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2、海底地形
大洋中脊
洋盆
大陆坡
海沟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2、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
特点
大陆架 大陆坡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 200米以内。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 到几千米。
洋盆 洋盆是指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
大洋中脊 海沟
2 非洲
3 北美洲
4 南美洲
5南极洲
6 欧洲
7 大洋洲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2、七大洲 大洲分界线:
丹麦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 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巴拿马运河
广阔的海洋
德雷克海峡
不同的大洲之间,一般以山脉、河流、运河、海峡作为分界线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1.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列拉伸, 形成新的海洋。
2.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面 积不断缩小,最终消失。
3 板块运动的地理现象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珠穆朗玛峰就会不断增高。
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 轮廓吻合,地层一致;
古生物化石相似, 活生物相同。
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煤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3、板 块 构 造 学 说
1 板块的划分
全球大致划分为 六 大板块 分别是:
亚欧 板块; 美洲 板块; 非洲 板块; 南极洲 板块; 印度洋 板块; 太平洋 板块。
地球表层不只是由六大板块组 成,还包括有若干小板块。
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第一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 世界的海陆比例: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1、海洋与陆地 海陆分布特点:
赤道
陆地39﹪ 海洋61﹪
陆地19﹪ 海洋81﹪
北半球
南半球
陆地主要集中在 北 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 海洋 。
四周高,中间低
地面崎岖不平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3 山 地 的 分 布 特 征
阿特拉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4 平 原 的 分 布 特 征
东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马孙平原
平原占陆地总面积的1/4以上,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1、海洋与陆地
海陆的基本概念: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四面环水 的陆地。
半岛:一面与陆地相连,三 面被水包围的陆地。
海: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靠近陆地。
洋:远离大陆的广阔水域, 海洋的主体部分。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 水道。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1、海洋与陆地
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900<山顶<1050
150
B-A=150 300
02 重 难 点 巩 固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海陆的基本概念:
C
大A洲B
格陵兰岛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四面环水的 陆地。
半岛: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 被水包围的陆地。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2、七大洲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2、七大洲 轮廓和面积大小: 面积大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1 亚洲
颜色越单一,表示海拔变化小, 即地表平缓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4 地形剖面图
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 而成。是沿着等高线地形图 某条直线下切二显露出来的 地形垂直剖面,能够最直观 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 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地形剖面图能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不能观察整体地势起伏状况。
大洋中脊也称中央海岭,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这 里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海沟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 交界处。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3、学看地形图 原理:
1 等高线和等高距
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 同的的点连接成线。
等高距
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 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
喜马拉雅山脉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世界两大山脉带: ①太平洋沿岸山脉带②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世界最高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大盆地: 刚果盆地
8 世界地形之最
世界最大平原: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长山脉: 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大高原: 巴西高原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大陆架










01 教 材 知 识 梳 理
2 地形类型
地形 类型
平原
高原
主要特征 海拔高低 低(200米以下)
地面起伏 宽广平坦
较高(500米以上) 外围陡,内部和缓
共同点 地面起伏小
山地 丘陵 盆地
较高(500米以上) 起伏较大,沟谷较深
较低(500米以下)
坡度和缓,相对高 度不超过200米
地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势 数值大,即海拔 高 ,地势高;数值
小,即海拔 低 ,地势低。
坡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 度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
度 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 缓 。
02 重 难 点 巩 固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判断:
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