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重要考点:《劳动者》练习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者
1.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劳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的事情。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25次提到就业。

就业对于劳动者意义重大,因为
①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就业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④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18年,在政府推动下,W市“互联网+”继续深入发展,该市通过互联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催生了一大批新业态,如微商、专车和共享单车等,让万千居民体验到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成果。

在这一过程中,居民从互联网经济中得到的好处有
①实现生产经营各环节有机结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②实现闲置资源再续利用,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提高生活水平
③更加精准掌握市场信息,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④在便利生活的同时,扩大消费需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德国人秉承财富创造以倾情投入、勤劳实干为本,职业技能注重实践,经验传承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这些特质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持续的能量。

一批德国“农二代”从父辈手中接过“最接地气”的产业,100万农民创造了500亿欧元产值、人均产值5万欧元的奇迹。

这表明
①劳动者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
②劳动者技能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③农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④劳动者自身素质是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

市场上确实有许多“黑心”老板有意克扣或拖欠工人的工资;但也有另一类现象:企业愿意签订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农民工工资,而农民工却不“领情”,工资要到年底扎堆领,合同不看就签名或找人代签,多数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

下列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农民工有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由,企业方不能强迫
B.劳动者履行了劳动义务,有权不签订劳动合同,法律要予以保护
C.农民工要增强权利意识,自觉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D.我国法律规定,企业方可以单方面签订劳动合同
5.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并作出工作部署,取得了积极成效,总体保持了全国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问题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根据漫画,面对就业中遇到的不公平现象,劳动者应该
①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健全监督机制,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③通过投诉、协商、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权
④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树立竞争就业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下图为“职业规划三圈理论图”。

这一图示启示我们
A.要树立自主择业观,积极自主创业
B.要尽量选择去中小企业,这样就业机会较多
C.要把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D.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从业能力,增强法律意识
8.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②劳动者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报酬
③劳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④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2018年2月26日,国新办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介绍,2017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5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7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就业目标提前完成主要得益于
①经济的稳步增长,为平稳就业提供支持
②积极的就业政策,激发创业创新的活力
③就业观念改变,大学生“慢就业”盛行
④合理的分配制度,为就业提供制度保障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0.“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突破的重点,主要放在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上,加快推动中国工业的“浴火重生”。

中国工业要“浴火重生”,最重要的是
A.扩大企业的资本投入B.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C.制定合理的营销计划D.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11.“在闲暇时间接几张单子,跑几趟活儿,既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状态,还能赚一点儿零花钱,何乐
而不为呢?”随着互联网的决速发展,依靠互联网寻求工作机会的求职者越来越多,“零工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并渐渐地融人我们的生活。

“零工经济”模式的流行
A.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B.能够降低劳动者就业成本,使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公平
C.推动创新经济发展,增加劳动者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比重
D.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改变了当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12.公益性岗位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要目的,由政府设置的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

近年来,各地为了加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管理,有效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均推出相应政策,促进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实现脱贫。

这体现了A.政府创设多元化的就业途径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创设更多就业岗位,来统筹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C.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D.通过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3.以电商为代表的经济形式已经成为提升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支点。

2017年7月国家实施减税新政,将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海量的中小微网店在更为宽松的税收新政下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是因为,减税有利于
A.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B.缩小收入差距
C.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
D.强化财政作用
14.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

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③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旅游体验师、英语导购、网络课件设计师、农场经理人、宠物美容师……自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已正式确认120余个新职业。

事实上,还有大量正在兴起的新职业未被确认。

不断涌现的新职业将
A.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B.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C.导致一些传统职业消亡
D.提高生产者专业化程度
16. “亲,你也可以开店哦。

”微店作为科技时代新产物,只需手机号码即可开通。

如果说淘宝像商场,大而全,微店就像路边小店,胜在方便,它们各有市场。

微店的兴起表明
A.微店比淘宝更符合社会需求
B.微店代表了更高生产力水平
C.科技进步可以促进大众创业
D.企业微型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乎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1)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业”。

(2)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就业。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C
6.C
7.C
8.D
9.A
10.B
11.C
12.A
13.C
14.D
15.D
16.C
17.【答案】(1)①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保就业就是保民生。

③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确保居民就业的基础;保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④“稳增长、保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

(2)①在市场主体方面,劳动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企业要不断发展壮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②在市场体系方面,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③在宏观调控方面,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努力为增加就业创造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