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高二数学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高二数学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一个高为2的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是一个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外接球的体积()
A.12πB.9πC.4πD.π
参考答案:
C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分析】PC的中点为O,连接OA,OB,运用线面垂直的判断和性质,证得BC⊥PB,可得O为球心,求出半径,即可得到体积.
【解答】解:一个高为2的三棱锥P﹣ABC,如图所示,
PC的中点为O,连接OA,OB,
由PA⊥底面ABC,可得PA⊥BC,
AB⊥BC,
可得BC⊥平面PAB,
即有BC⊥PB,
可得OA=OB=OC=OP,
即O为球心,半径为,
则球的体积为V=π?()3=4π.
故选:C.2. 一个盒子里有7只好晶体管,3只坏晶体管,从盒子里先取一个晶体管,然后不放回的再从盒子里取出一个晶体管,若已知第1只是好的,则第2只是坏的概率为()
A.B.C.D.
参考答案:
B
【考点】CB: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分析】设事件A表示“第1只是好的”,事件B表示“第2只是坏的”,则P(A)=,P
(AB)==,由此利用条件概率能求出已知第1只是好的,则第2只是坏的概率.
【解答】解:一个盒子里有7只好晶体管,3只坏晶体管,从盒子里先取一个晶体管,然后不放回的再从盒子里取出一个晶体管,
设事件A表示“第1只是好的”,事件B表示“第2只是坏的”,
则P(A)=,P(AB)==,
∴已知第1只是好的,则第2只是坏的概率P(B|A)===.
故选:B.
3. 若函数y=lnx﹣ax的增区间为(0,1),则a的值是()
D
解答:
解:对函数y=lnx ﹣ax 求导,得,y ′=﹣
a ,
令y ′>0,﹣a >0,化简得
∵函数y=lnx ﹣ax的增区间为(0,1),∴当x∈(0,1)上y′>0
即的解集为(0,1),
∵分式不等式的解集的区间端点是x(1﹣ax)=0的根
∴当x=1时,1×(1﹣a×1)=0,∴1﹣a=0,a=1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导函数的正负与原函数的单调性之间的关系,当导函数大于0时原函数单调递
A. B. C. D.
参考答案:
A
【分析】
本题选用“插空法”,先让8名学生排列,再2位教师教师再8名学生之间的9个位置排列.
【详解】先将8名学生排成一排的排法有种,
再把2位教师插入8名学生之间的9个位置(包含头尾的位置),
共有种排法,
故2位教师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种.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排列组合和计数原理,此题也可用间接法.特殊排列组合常用的方法有:1、插空法,2、捆绑法.
5. 下列函数中,图像的一部分如右图所示的是()
A. B.中学 yjw
C. D.
参考答案:
D

6. 直线与圆x2+y2﹣2x﹣2=0相切,则实数m等于( ) A.或B.或C.或D.或
参考答案:
C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解即可.
【解答】解:圆的方程(x﹣1)2+y2=3,圆心(1,0)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或者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基础题.
7. 三条平行线所确定的平面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

3个或1个
参考答案:
D

8. 若互不相等的实数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且,则()A. 4 B. 2 C. -2
D. -4
参考答案:
D
9. 向量=(1,﹣2),=(2,1),则()
A.∥ B.⊥
C.与的夹角为60°D.与的夹角为30°
参考答案:
B
【考点】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
【分析】运用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求出两向量的数量积,再由夹角公式,判断两向量的位置关系.【解答】解:∵向量=(1,﹣2),=(2,1),
∴=1×2+(﹣2)×1=0,
∴夹角的余弦为0,
∴⊥.
故选B.
10. 已知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参考答案:
A
,所以位于第一象限。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如图,在正三棱柱中,.若二面角的大小为,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2. 如图,函数y=f(x)的图象在点P处的切线方程是y=﹣x+8,则f(5)+f′(5)= .
参考答案:
2
【考点】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分析】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结合切线方程,即可求得结论.
【解答】解:由题意,f(5)=﹣5+8=3,f′(5)=﹣1
∴f(5)+f′(5)=2
故答案为:2
13. 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 在(1+x)6(1+y)4的展开式中,记x m y n项的系数为f(m,n),则f(3,0)+f(2,1)+f(1,2)+f(0,3)= .
参考答案:
120
【考点】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分析】由题意依次求出x3y0,x2y1,x1y2,x0y3项的系数,求和即可.
【解答】解:(1+x)6(1+y)4的展开式展开式中,含x3y0的系数是: =20,故f(3,0)=20;
含x2y1的系数是=60,故f(2,1)=60;
含x1y2的系数是=36,故f(1,2)=36;
含x0y3的系数是=4,故f(0,3)=4;
∴f(3,0)+f(2,1)+f(1,2)+f(0,3)=120.
故答案为:120.
15. 已知||=3,||=4, =+, =+λ,<,>=135°,若⊥,则λ= .
参考答案: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分析】根据向量的数量积公式以及向量的垂直的条件即可求出.
【解答】解:||=3,||=4,<,>=135°,
∴=||?||cos135°=3×4×(﹣)=﹣12,
∵⊥, =+, =+λ,
∴?=
(+)(+λ)=||2+λ||2
+(1+λ)=18+16λ﹣12(1+λ)=0,
解得λ=,
故答案为:
16. 如果复数是实数,则实数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7. 曲线C是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1,0)与F2(1,0)的距离的积等于常数a2(a>1)的点的轨迹,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1)曲线C过坐标原点;
(2)曲线C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3)若点p在曲线C上,则三角形F1PF2的面积不大于。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小题满分13分)
某地区要建造一条防洪堤,其横断面为等腰梯形,腰与底边成角为(如图),考虑到防洪堤坚固性及石块用料等因素,设计其横断面要求面积为平方米,且高度不低于米.记防洪堤横断面的腰长为(米),外周长(梯形的上底线段与两腰长的和)为(米).
⑴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其定义域;
⑵要使防洪堤横断面的外周长不超过米,则其腰长应在什么范围内?
⑶当防洪堤的腰长为多少米时,堤的上面与两侧面的水泥用料最省(即断面的外周长最小)?求此时外周长的值.
参考答案:
⑴,其中,,
∴ ,得,由,得∴; --------------------6分
⑵得∵∴腰长的范围是 ------10分
⑶,当并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外周长的最小值为米,此时腰长为米。

------13分
19. (13分)已知集合, ,且,求实数的值。

参考答案:
M={-3,-2}
1)a=0时,N=
2)a=时,N={-3}
3)a=时,N={2}
综上所述,a=0或a=或a=

20. 如图,在直四棱柱中,底面为菱形,,. (Ⅰ)证明:面;
(Ⅱ)若为中点,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参考答案:
解:(Ⅰ)设,连,∵是菱形,∴是中点.
又是中点,∴,又,∴,
而面,面,∴面.
(Ⅱ)过作,垂足为,连,
∵面,,∴面.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
故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21. 已知点M是曲线上任意一点,曲线在M处的切线为,求:(1)斜率最小的切线方程(2)切线的倾斜角的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22. 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侧面A1B1BA和B1C1CB都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D为AC的中点.
(1)求证:AB1∥平面DBC1;
(2)求证:A1C1⊥平面BDC1;
(3)求三棱锥C﹣BDC1的体积.
参考答案:
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1)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2)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3)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1)证明:如图示:连接B1、C交BC1与点O,连接OD,在△CAB1中,
O、D分别是B1C和AC的中点,OD∥AB1,
而AB1不在平面BDC1,OD?平面BDC,
∴AB1∥平面BDC1;
(2)证明: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A1B1BA和B1C1CB都是正方形,BB1⊥平面ABC,
∴AA1⊥平面ABC,BD?平面ABC,
则AA1⊥BD,
∵AB=BC=2,D为AC的中点,
∴BD⊥AC,BD⊥平面AA1C1C,
∴BD⊥A1C,A1B1⊥B1C1,A1B1⊥B1B,B1C1∩B1B=B1,
A1B1⊥平面B1C1CB,A1B1⊥BC1,
在正方形B1C1CB中,B1C⊥BC1,A1B1∩B1C=B1,
BC1⊥平面A1B1C,
A1C?平面A1B1C,A1C⊥BC1,
又BD∩BC1=B,
故A1⊥平面BDC1,
(3)解:==h,
∵D是AC的中点,易知AB⊥平面BCC1B1,
故h=AB=1,
∴==h=××2×2×1=.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公式,是一道中档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