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园林类旅游资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园林景观要素
(一)山水景观
形象的说,山水就是园林的骨架和血液。山水与园林是相互 依托、相互映衬的关系。
1、山景
山在园林中的骨架作用表现在: ①它将园林划分成不同的空间,形成不同的景区。 ②形成园林中的制高点,游人登上山顶,举目四望,园内园外美 景尽收眼底。 园林中的山:真山、假山
2、水景
水有着不同的形态、动态,其声响、其光影都给人们带来了无限 的美感。水与建筑、山石的结合,形成了动与静、刚与柔、虚与实的 对比,为园林增添了无穷魅力。可以说,水是园林的血液,园林中只 有有了水才会显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气。
(3)岭南园林 发展历史较晚,曾受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影响,风格一 般介于二者之间,近代又受外国构园方法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具明显 的热带自然景物特征,建筑物冼练简洁,轻盈秀丽,室内外造景内外 呼应,可谓融众家之所长,突出了“新”的总特点。 (4)少数民族园林 产生较晚,其突出特点是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宗 教气氛。
1、按其从属关系划分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陵寝园林 、坛庙、祠馆园林
、庭院园林 、公共园林7类。
2、按造园方式划分
(1)人工山水园 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 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在一个小范围 之内。 (2)天然山水园 一般建立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 山地园和水景园。建园基址的原始地貌因势利导作适当调整、改 造、加工。
(二)园林旅游资源
园林旅游资源—--形式美、意境美、思想美与生活美的融合
1、优势:品位高、内涵深厚、功能齐全、 吸引力大、通达性好。 2、形式:大到风景区、大型苑囿、皇家园林,小到私家花园、住宅
一隅 等等,可谓多样。
3、意义:不仅作为旅游观赏,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同时
还具有保护和改善旅游环境的功能。
(三)建筑景观
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即 满足人们生活享受;一方面还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即满足人们观 赏风景的愿望。 建筑景观形式:
主要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 等。
1、厅堂类建筑景观
(1)厅 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 筑,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 (2)堂 是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 ,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 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 (3)轩 一般高爽精致,并用轩梁架木桁,以承屋面。 (4)馆 一般是休息会客场所。
1、萌芽--商 周
商周的“囿”,是在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 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是帝王畜养禽兽、种植花木,供自己和亲近 贵族游玩、放牧和打猎的风景区。“囿”是园林的雏形,除部分人工 建造外,大片的还是朴素的天然景色。
2、形成--秦 汉
秦汉时的宫苑和私家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了大量建筑与 山水相结合的布局,我国园林的这一传统特点开始出现了。历史上有 名的宫苑有:“上林苑”、“阿房宫”、“长乐宫”、“未央宫”等 。( 这一时期,寺院园林也极兴盛。)
一、园林与园林旅游资源
(一)园林概述
1、概念 关于园林,迄今还没有确定、完善的概念。
古代的园林:泛指各种游憩境域。
现代的园林: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科学技术原理和艺术创造手段 ,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 形成的一种美的自然与美的生活境域。
2、内涵:
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其内涵日益丰富,除一般意义上的古典园 林外,还包括:现代城市公园,人造主题公园、建筑庭院、户外空间 环境绿地等。如:花园、公园、宅园、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浏览区等。
(四)文化艺术景观
中国的园林是由山水、建筑、花木组成的艺术品,充满诗情 画意。为了使游人能够体会到园林风景的美。造园艺术家常以最 精湛、动人的词语,将风景的美妙之处,以题额和楹联的形式点 写出来,令人回味无穷。
1、匾额
匾额横置门头或墙洞门上,在园林中多为景点的名称或对景 色的称颂。其字数以二字、三字、四字居多,其中四字题额最有 特色,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富有诗情画意,易引起人们的丰富想象 和联想。
(5)斋 一般是指书屋性质的建筑物,是修身养性的地方,常 处于静谧、封闭的小庭院内,与外界隔离,相对独立,形成 完整统一的气氛。 (6)室 在园林中多为辅助性用房,体积较小,有时和庭院相 连,形成小院落。
2、阁楼类建筑景观
(1)楼 是两重以上的屋。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
或用来观赏风景。 (2)阁 与楼相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 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 供奉巨星佛像。
4、塔、桥景观
(1)塔 塔引自于寺庙建筑,在园林建筑中作为点缀品出
现,使园林环境富含文化气息。 (2)桥 在园林中不仅起着通道作用,还有点饰环境、增添 景色、隔景和扩大视觉空)含义 园林建筑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 明、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建筑物。 (2)内容 园林建筑小品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园林的局部和配件。如:花架、园路、花坛、 园门、园墙、园林雕塑、水池等 ②园林建筑的局部和配件。如:景窗、景梯、 栏杆等 (3)作用 点缀环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加强意境
4、高峰--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
明清时期,中国的园林发展到了顶点,此时期园林讲究意趣。“ 趣”为情趣,求神韵;“意”为意境,表述的是人与园关系,有着更 深的哲理内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自然观、写意 、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其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 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同时 还都着独特的主题、意境和情趣。
(二)韩国古典园林
韩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充分吸收了中国唐代建筑形式和营造技 术。可以看到,在韩国古典园林中多有人工开凿的水池,池中置三岛 ,这显然传承自中国“一池三山”的传统造园手法。
(三)日本古典园林
其风格和中国基本相似,但更讲究用石,多利用“枯山水”的艺 术手法。建筑物数量少,林木也较稀疏,常点缀以石柱、石凳。总体 而言,更有朴野之趣。
2、楹联
楹联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大特色 (1)特点:常与匾额相配,其字数不限,讲究工整对偶,是诗词的演 变。 (2)作用:
①点缀堂榭,装饰门墙,丰富景观。
②表达造园者或园主的情感,增加诗情画意。
第二节 园林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 特征
一、东方园林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特征
(一)中国园林类型及其特征 (二)韩国古典园林 (三)日本古典园林
二、西方园林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特征
(一)欧洲园林类型及其特征
1、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 2、法国宫廷式花园 3、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
1、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
由于意大利地处南欧地中海亚平宁半岛,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暖 湿润,三面为坡,只有沿海一线为狭窄的平原。 因此,意大利的宅院别墅多背靠山坡、面向大海,其造园模式是 在高耸的欧洲杉林的背景下,自上而下,借势建园,房屋建在顶部, 向下形成多层台地;中轴对称,设置多级瀑布、叠水等水景,两侧对 称布置整形的植物、雕塑等。
3、按园林的区域分布及布局风格划分
(1)北方园林 又称蓟北园林、北国园林。多为皇家园林,以颐和园、 避暑山庄为代表。其风格粗犷,多野趣,各种人工建筑形体高大、稳 重大方,色调浓墨重彩,总的特点是“雄”。一部分与帝王离宫相结 合,位于郊外,规模宏大;一部分建于城内,与宫室毗连,如北京的 北海公园等。 (2)江南园林 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为私家宅第园林,一般建于城内 ,与街道住宅相连,融居住、生活为一体,形成可赏、可游、可居的 特点。其规模一般较小,富田园情趣,色调素净淡雅,园中多奇石秀 水,轻盈秀丽,总的特点是“秀”。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旅游资源
一、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旅游审美特征 三、中国园林景观旅游资源
一、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园林建筑起源古老,发展演进历史漫长,造园技术完善, 又不断地发展,是东方园林的主要代表。追溯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 四个时期: 1、萌芽--商 周 2、形成--秦 汉 3、成熟--隋、唐、宋 4、高峰--明 清
3、亭榭类建筑景观
(1)榭 一般是在水边筑平台,周围有矮栏杆,屋顶通常用 卷棚歇山式,檐角低平,简洁大方。
(2)舫 构造与船相似,分头、中、尾三部分,但不能移动 。供人游赏、饮宴及观景、点景。
(3)廊 由两列排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屋顶,作用是把 园内各单体建筑连在一起。廊的类型 (4)亭 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其造型别致、体积小 巧,选址灵活与周围景物结合构成优美的风景画面。
旅游资源学
第八章 园林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园林旅游资源景观要素 第二节 园林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旅游资源
第一节 园林旅游资源景观要素
一、园林与园林旅游资源 (一)园林概述 (二)园林旅游资源 二、园林景观要素 (一)山水景观 (二)花草树木景观 (三)建筑景观 (四)文化艺术景观
二、西方园林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特征
(一)欧洲园林类型及其特征 (二)西亚北非园林 (二)现代园林的特征
三、现代园林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一)现代园林及其发展 (二)现代园林的特征
一、东方园林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特征
(一)中国园林类型及其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本着:“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造园艺术基本准 则,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人们顺应自然以求生存和发展 的思想。
(二)现代园林的特征
1、功能多样化
(1)自然生态功能 (2)当代审美功能 (3)公众游憩功能
2、形式多元化
当代园林在形式上除开放性和外向性为其共同特点外,还大 胆创新,注重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3、素材丰富化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玻璃、不锈钢、热塑塑 料、合成纤维等构景元素的运用,不仅使我们更加自如的再现自 然美景,而且能创造出超自然的人间奇景,使得当代园林景观走 向“虚拟”和“仿象”。
(二)西亚北非园林
也称伊斯兰园林、阿拉伯园林,体现着伊斯兰文化建筑特征,主 要分布在埃及、西班牙、西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园林主题来自古 代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即生命中有四条河流,园林大多呈现为独特的 “田”字形式,沉静而内敛。
三、现代园林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一)现代园林及其发展
现代园林是相对古典园林而言的,是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 是为城市自身以及城市居民服务的园林。讲究开敞、开放、外向 。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世界经济逐渐进入了后工业和信息时 代,世界园林的发展也出现了新趋势,满足人们接触大自然、回 归大自然的休闲旅游要求成为其重点。
2、法国宫廷式花园
地处气候温和的平原地带,其园林的形式从整体上讲是平面化 的几何图形,以宫殿建筑为主体,向外辐射为中轴对称,并按轴 线布置喷泉、雕塑。
3、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
英伦三岛基本为丘陵,为大西洋海洋性气候带,受大西洋暖流 影响,四季温和而湿润。由于天气以阴霾、大雾居多,人们渴望 阳光的好天气,因此反映在其造园的理念是崇尚自然,其园林无 更多的人工雕琢之气。
3、成熟--隋、唐、宋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全盛时期,宫苑园林在这时有很大 的发展。由于南北方的园林得到交流,北方的宫苑也向南方的自然山 水园演变,成为山水建筑宫苑。 唐宋时山水诗、山水画对园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现了把 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写意山水园。其特色是以景入画,以画设景 ,效法自然、高于自然、寓意于景、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即反 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求又展示了在体现自然美 观技巧上取得的卓越成就。为明清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所继承 发展,成为我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花草树木景观
如果说山水是园林的骨架和血液,那么,花草树木就是山峦之 毛发 ,园林中花草树木的配置讲究---形 色 味 意 1、姿美:树冠的形状、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 状,都追求自然优美,造园者多利用不同的叶、色、枝、杆,配 置在不同的方位,来增强园景的变化。 2、色美:即树叶、树干、花等园林的植物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 彩美。 3、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 4、象征:花草树木赋有着象征意义,园中不同花木与山石景观的 搭配可以反映园主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如莲花象征洁净自好,兰 花象征幽居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