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中低纬海域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为寒流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部为暖流
C.呈反气旋型流动,大陆西岸为寒流
D.呈气旋型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解析: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是顺时针流向,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呈逆时针流向,跟反气旋流向相同,称为反气旋型。
大陆东岸洋流均是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是寒流。
答案:C
2.日本暖流 ( ) A.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B.减缓了海轮北上的航速
C.有利于XX渔场的形成
D.缩小了海洋污染的X围
解析:日本暖流增强了海水的蒸发,增加了沿岸的降水,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答案:A
读局部洋流分布模式图(实线表示暖流,
虚线表示寒流),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处洋流流向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a处洋流流向为③→④
B. b处洋流流向为③→②
C. c处洋流流向为②→①
D. d处洋流流向为①→④
解析:根据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可以看出图示部分的洋流分布在北半球。
a处洋流为东北信风影响下的北赤道暖流,其流向为③→④;c处洋流是在盛行西风影响下的西风漂流,其流向为①→②;根据洋流的运动规律可以判断出b处洋流流向为②→③,d处洋流流向为④→①。
答案:A
4.若该图表示太平洋洋流模式,则b、d洋流分别表示 ( ) A.本格拉寒流、巴西暖流
B.加那利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日本暖流
D.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洋流模式位于北半球,在北太平洋中,a、d、c、b分别为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答案:C
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
读下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反映出该海域夏季洋流流向
B.②④洋流的性质都是寒流
C.③洋流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D.④洋流使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
6.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B.从XX驶往XX的海轮一路顺风顺水
C.夏威夷高压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解析:受夏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北上)影响,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包括②③洋流;②为暖流,受寒流④影响,澳大利亚热带荒漠一直延伸到西海岸。
①洋流是北半球冬季时的洋流,开普敦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从XX驶往XX的海轮一路顺风顺水;夏威夷高压冬季势力减弱;冬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答案:5.C 6.B
读右图,完成7~8题。
7.在图中洋流处放一漂流瓶,最有可能
先发现漂流瓶的地区是 ( )
A.南美洲西海岸
B.亚洲东海岸
C.非洲西海岸
D.北美洲西海岸
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海岸线,可判断图示洋流为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暖流,巴西暖流接着发展成西风漂流,再发展成非洲西海岸的本格拉寒流。
因此最有可能先发现漂流瓶的地区是非洲西海岸。
答案:C
8.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增加了雾的发生
B.为风海流
C.加剧了沿岸地区的湿热程度
D.形成了世界大渔场
解析:图中洋流为巴西暖流,因为是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从成因看属于补偿流;既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没有明显上升流,难以形成大渔场。
暖流经过,空气受
热上升,不易形成雾;而寒流经过,地面降温,容易形成逆温,产生雾。
答案:C
读下面的洋流模式图,回答9~10题。
9.图中①③④⑤四处所在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 ) A.① B.③ C.④ D.⑤
10.关于洋流③流经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工业发达,但矿产资源贫乏,需大量进口
B.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是世界著名的水稻生产国
C.咖啡、蔗糖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D.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小麦出口国
解析:据经度及洋流流向可看出,图示为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①流经秘鲁沿海,为秘鲁寒流,有世界著名渔场;③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
答案:9.A 10.D
读海陆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
为陆地,回答11~12题。
11.①②③④四处海面等温线情况 ( )
A.①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B.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C.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D.④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解析:据图可知,此图表示北半球海陆分布,且②③分别位于北半球中低纬海洋的东岸和西岸,故②为寒流,③为暖流;①④分别位于北半球中高纬海洋的东岸和西岸,则①为暖流,④为寒流。
故④处等温线受寒流影响,比同纬度地区位置要偏南一些。
答案:D
12.实际调查发现①处附近有世界性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是 ( ) A.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
C.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
D.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
解析:①在60°N附近大陆西岸,应为XX渔场。
答案:B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2分)
13.(2011·XX质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图中A、B两处海水表层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_。
(2)D河流河水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补给,在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它不参与
__________循环。
(3)图中阴影部分代表东非裂谷带,从地质构造上讲属于__________,根据板块学说来解
释它的成因是____________。
解析:A受寒流影响,温度低,B受暖流影响,海水表层温度较高;D河流河水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和内陆循环;东非裂谷带是板块X裂形成的地堑。
答案:(1)B (2)雨水海上内(3)断层(地堑) 板块X裂
14.根据下列材料及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由A地到B地),共花了37天的时间。
1493
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1)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17天,试从洋流(写出名称)对航海影
响的角度分析原因。
(2)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利用的盛行风为________,所借助的
洋流是________,按洋流成因分类应属________流。
(3)C处附近为________渔场,位于________暖流和__________寒流交汇处。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图中可看出,哥伦布第一次到美洲是逆流而上的,故所利用时间长,第二次是顺流而去,故所用时间短。
从美洲返回欧洲,可顺西风,及借助北大西洋暖流,其成因是风海流。
在寒暖流的交汇处往往形成大渔场,C处即为介于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的纽芬兰渔场。
答案:(1)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而去的,第二次是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而去的
(2)西风北大西洋暖流风海
(3)纽芬兰墨西哥湾拉布拉多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新华网亚丁湾2010年1月5日电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XX”舰、“千岛湖”
舰护送下,当地时间4日下午,“XX锦锈”“银河”等13艘中外船舶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
至此,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完成2010年第一批护航任务。
材料二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护
航官兵发现风浪很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船只装运的大宗物资最主要的是________,世界上该物资
的最大输出地是________。
(3)XX至亚丁湾航线经过的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正确表示冬季洋流流向的是________(A或B)。
(5)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较为丰富。
简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低气压带,风浪很小。
第(2)题,中东波斯湾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第(3)题,考查东亚、东南亚、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第(4)题,南亚冬季盛行东北季风。
第(5)题,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渔业资源较冬季丰富。
答案:(1)位于赤道低气压带(2)石油中东(波斯湾沿岸或西亚)
(3)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4)A
(5)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索马里海域底层海水上升,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