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近现代报业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达国家报业发展大致历程
一、近代报业的发展历程
• 近代新闻事业时间跨度:17C初定期报刊问世 19C末,近300年。兴起于资本主义发源地: 欧洲和北美。 • 三种报刊的出现: 1*封建阶级报刊 2*资产阶级报刊(主体)
3*无产阶级报刊 (工业革命后)
资产阶级报刊之发展历程 • 封建后期逐步诞生 • 革命中广泛兴起 • 革命后政党报刊(政治;经济;内 容;读者;存在时间长短不一) • 工业革命后政党报刊与商业报刊并 存(信息需求;国民教育;通讯交通 运输;广告;新闻自由度) 注:商业报刊分两种: 廉价(大众)报纸 & 上层(高级)报纸
英国有哪几家全国性的“高级报纸”?英国 的“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各有何特点?
• 英国的全国性“高级报纸”主要以《泰晤士报》、 《每日电讯报》、《卫报》、《金融时报》为代 表。 • 高级报纸的特点是:篇幅较多,报价较高,版面 严谨,内容庄重严肃,极少有煽情新闻,以国内 外新闻报道和评论为主,报道题材多为解释性报 道。其核心读者群是政界、经济界以及中高级知 识分子。这类报纸发行量稳定,广告来源也稳定, 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 • 大众报纸的特点是:篇幅较少,报价较低,版面 夸张、泼辣。主要内容是黄色新闻和娱乐材料, 发行量非常高。读者大部分是工人,其次是小资 产阶级、职员和城市平民。
• B. 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阶层新的分化,产 生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中两大的新的 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受雇于它的新阶 层、新集团——劳工阶级。随着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的全面确立和日以稳定,随着激 烈的、流血的政治、军事斗争让位于经济 领域中资本的自由竞争,政论——政党报 刊慢慢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意义,也预示着 新的报刊类型的产生。
• (4)廉价报刊发展的意义 • ①新闻本位现象的确立。“新闻本位”原则的确 立是廉价报刊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的一大贡献, 这一观念对现代新闻事业影响巨大深远。 • ②时效观念的重视。 • ③客观报道手法的形成。客观报道手法是廉价报 刊“独立”原则在新闻业务上的再现。廉价报刊 所信奉的“独立新闻学”之不党不私、不偏不倚 的原则延伸到写作领域中,就有了“客观报道” 口号的提出。
• ② 法国廉价报刊的发展 • 法国的第一份廉价报纸是1836年由埃米尔· 德· 吉 拉尔丹创办的《新闻报》。吉拉尔丹以降低报价 来扩大报纸的销路,吸引广告商的注意,再凭借 刊登广告来补偿发行亏损,维持低廉报价。这是 一种典型的企业化经营办报方式。 • 由于法国特殊的国情,法国的廉价报刊发展具有 与英、美等国不同的特点:在内容上,法国廉价 报刊多侧重于文学、艺术题材的文章,且仍保留 了针砭时局、论争激烈、干预政治的明显倾向; 由于法国工业革命不甚红火,自由竞争的商业市 场也不如英、美两国活跃、实力雄厚,造成了广 告来源不稳、收入不足的窘境,使得廉价报业无 力达成经济上的完全独立,导致了新兴的廉价报 刊的夭折或转向接受政府、政党集团的津贴,丧 失独立地位的现象。
• • • •
• • •

廉价报纸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②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正当的津贴。 ③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成为大众化报纸,这是一种新 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④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 性的软新闻。 ⑤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⑥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 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由于使用了一系列不同于其他报刊的方法和手段,宣传 “为人人发光”的《纽约太阳报》大获成功。
第二阶段:一战二战,报业垄断基本形成 商业化和社会化加剧:(1) 报纸数目减少, “一城一报”现象普遍;(2) 报团(概念)数量 和规模不断发展,形成报业垄断的局面。(市场 性垄断/行政性垄断) 第三阶段:二战以后,报业垄断继续加深。 (1) 出现不少“超级报团”或巨型垄断集团(如 报业集团);(2) 跨媒介、跨行业的垄断(如传 播集团 /联合企业或混合企业);(3) 出现跨国、 跨地区的垄断(如跨国集团)。比如,时代华纳AOL、迪斯尼、新闻集团、维亚康母、维旺环球、 贝塔斯曼等。
西方新闻史上廉价报刊的兴起、发展和意义, 可以以英国、法国、美国为例。
• 廉价报刊是19世纪30年代前后产生于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中的一种报刊类型,其特征是大众化、商 品化和机器化,一些史学家为此称之为“机器的、 群众的”报刊样式。 • (1)廉价报刊兴起的背景 • 从西方诸国总体背景来看(主要指英、法、美三 国),产生廉价报刊的基本原因几乎是相同的, 最直接、最深刻、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工业革命 的爆发和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3*无产阶级报刊(工业革命后) 工人报刊(经济斗争) (19C中期,空 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治 报刊(政治斗争) (19C后期,欧美无 产阶级政党建立)无产阶级党报
不同性质报刊之区别方法:
办报宗旨、组织结构、经营 方式、内容-格调、读者结构、 资金-收入
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怎样瓦解 的?它留给我们什么深刻教训?
• B. 大量触及时政、历史“敏感问题”。随着改 革的全面展开,随着“公开性”向各领域的渗透, 苏联新闻媒体从公开暴露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 问题,发展到组织人们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 对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重新审视和评 价,各报纷纷抨击斯大林和他领导时期形成的 “社会主义模式”。 • C. 不同观点激烈交锋。改革以后,苏联媒体称 为观点的自由市场,不同党派的观点彼此碰撞, 甚至是无政府主义者和纳粹分子,有的还鼓动民 族分裂。
谈谈普利策的主要新闻活动及其 对当今传媒的启示意义。
• 要点提示: • 主要从事的新闻活动: • (一)《圣路易斯电讯报》起家,《世界报》起飞,在 《世界报》的经营中,普利策从两个方面加强了报纸的影 响力。他的办报方针: • (1)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为骨干,添加大量轻松、有刺激 的新闻以增加读者对报纸的兴趣。 • (2)借发起全国性运动之机,提高该报生于,如为筹建 纽约港自由女神像台座发起的募捐活动。 • (3)高质量的社论版,有力地论述、倡导、支持新闻栏 倡导的社会改革运动。 • (4)篇幅大,报价低 • (5)率先使用插图。 • (6)重视报纸的推广工作,用各种奖励办法扩大销路。
作业:
• A组: • 1、谈谈普利策的主要新闻活动及其对当今 传媒的启示意义。 • 2、《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 义的日报,其宣传内容和宣传特色是什么? 请阐述《新莱茵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新闻思想。 • B组: • 1、结合史实和现实,谈谈你对黄色新闻的 认识。 • 2、印度报业结构有何特点?
• ① 工业革命对廉价报刊的产生的重要影响: • A. 工业革命带来了飞跃发展的生产力和日 益成熟、规模巨大的商品经济体系,导致 了同传播事业相关联的许多社会行业的一 系列巨变,表现为运输业的革命、大都市 的形成、邮政通讯业的发达、造纸及印刷 技术手段的提高等。这一切为廉价报刊的 产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 (1)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瓦解 • 导致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瓦解的原因很 多,但最根本的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新闻 体制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 方向,违背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规 律。其中最致命的是苏联第一部新闻法的 颁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①改革中苏联媒体宣传方针和内容的大幅调整。 • 戈尔巴乔夫为了改变当时新闻界节目内容单调呆 板的情况,在宣传方针和内容上做了重大调整。 各个媒体竞相扩大报道范围,对社会的各种弊端 公开揭露抨击,由于控制不力,苏联的新闻舆论 完成了从统一到分散、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变,为 苏共解体、苏联新闻事业瓦解埋下了伏笔。 • A. 公开暴露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在戈尔巴乔 夫“公开性”原则的鼓励下,新闻界开始突破 “禁区”,矛头直指党内不正之风和社会上存在 吸毒、卖淫、走私等各种问题。

C 扩大了办报人的自主权限。新闻法规定报刊 创办者、编辑部、出版人有充分的自主权,包 括生产经营权、人事任免权和发稿权等,政府 不得干预。 新闻法的颁布,使各种反对派报刊获得了合法 地位。一些反动报刊以新闻法为挡箭牌,攻击 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工人罢工,号 召推翻共产党。长期居于苏联报业核心地位的 苏共报刊也已江河日下。至此,十月革命后形 成的以党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已化为 乌有。
二、现代报业的发展历程
• 19C末20C初,西方发达国家进入资本主 义垄断阶段,报业也由近代报业演进为现 代报业,由自由竞争转向垄断集中。
• 现代报业发展轨迹(三部曲):
第一阶段:19C末一战,报业转变时期。 (1) 商业报纸逐步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业 主体,商业化经营,广告费和发行费为经济来 源;(2) 发行范围扩大,发行量增加,办报高 度社会化;(3) 相互竞争中逐步兼并集中,出 现拥有多家报纸的报业集团和垄断趋势。
• (二)1892年,提出捐建哥伦比亚新闻学 院,提出一套新闻学院的培养方案,强调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辅之以 新闻技巧方面的课程。 • (三)设立“普利策奖”
• 对当今传媒的启示意义: • 1883年普利策《世界报》标志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 报刊的主体,他的新闻活动对于当今的传媒活动来说仍具 有相当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1883年普利策《世界报》标志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 纸成为报刊的主体,这也促进传播理念从“传者本位”向 “受众本位”的转变。 • (2)普利策在新闻业务上的改革,如大量采用图片、多 行标题、大字号,新闻写作多样化,增加新闻特写等,进 一步活跃了报纸版面,增强了报纸对民众的吸引力,这一 点以为现在报纸所承袭。
廉价报纸cheap newspaper,又称大众化报 纸popular newspaper: 读者:中下层民众。内容:地方新闻、 社会新闻和休闲趣味性软新闻。文字通俗。 版面活泼。经营:商业化。售价:低廉。
上层报纸high-quality newspaper,又称高级 报纸或高质量报纸: 读者:政界、工商界、知识界人士。内 容:政治经济方面的硬新闻。客观报道。政 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任何党派。经济 上:自主经营,独立。
• ② 各国社会新闻传播新体系中民主平等、 新闻自由观念的普及和一系列基于哲学原 则所指导的新闻法规加快了资产阶级民主 化进程,为廉价报刊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 外部环境。
• (2)廉价报刊的出现 • 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便士报是1833年由本 杰明· 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纽约太阳报》, 这份新颖小报的问世,标志着廉价报刊的 正式诞生,开创了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个新 纪元。
• (3)廉价报刊的发展(以英、法两国为例) • ① 英国廉价报纸的发展 • 英国第一张成功的廉价报刊是1885年6月创办的《每日电 讯报》。劳森是英国新型廉价报业真正的先驱人物之一。 在报纸版面编排方面,劳森率先学习美国廉价报纸的版面 编辑技巧,将重要消息用多行大字标题标出;在新闻报道 方面,他致力于全面迅速地反映世界的真实面目;重视国 外新闻,狂热地追求轰动性的报道浪潮;到处网络人才, 充实编辑部。由于一系列措施,1871年,该报发行量远远 超过《泰晤士报》,1888年成为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 报纸之一。 • 《每日电讯报》的崛起标志着英国新报业的成功。到19世 纪80年代,英国新报纸、新报人辈出,如斯蒂德的《帕尔 马公报》和北岩勋爵的《每日邮报》等,英国新闻传播事 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 (2)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瓦解的教训 • 作为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必须掌握在人民自己 手中,并接受工人阶级的绝对领导。否则,就不 能发挥社会主义的“喉舌”作用,甚至还会给人 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 新闻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新闻事业必 须有相应的社会控制,包括政党控制、政府控制、 法律控制、集团控制、行业自律等,只有赋予人 民合理的自由权利,才能真正促进人民言论自由 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
• ②苏联第一部新闻法的颁布 • 随着媒体宣传内容的变化,要求新闻体制 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1990年,苏联第一 部新闻法开始生效,该法确认的新闻体制 与列宁、斯大林时期相去甚远,具体表现 在: • A 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明确规定“舆论不 受检查”。 • B 规定各种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办报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