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论文:谈语言文字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论文
谈语言文字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作
用
语言文字教育与高等医学教育关系密切,二者是相通相融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语言文字教育能够促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等医学教育对语言文字教育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促使语言文字教育不断进步。
语言文字教育对于高等医学教育来说,不仅仅是普通话的培训、测试和推广,也不等同学大学语文课程,语言文字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融合于高等医学教育的方方面面。
高等医学教育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发展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向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就对医药卫生人才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医学教育应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
医学人文性复归的客观要求。
结合高等医学教育的的特点和实际,下面谈谈语言文字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语言文字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能够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1. 语言文字教育内容丰富,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丰富的知识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基础。
医学生是各类医学人才的后备军,医学生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博大精深的视野,关系到整个社会医学人才的质量。
语言文字教育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宽泛,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丰富的知识是提高文化道德修养的基础。
我们可以结合医学生的特点,以语言文字教育为手段和途径,开展人文教育,选择学习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还可以开设一些与医学有关的课程,如医学心理学、医疗语言学、医学美学、医古文等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热爱专业、丰富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医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
2. 语言文字教育能以情动人、陶冶性情,培养并提高医学生审美素养及道德修养。
高等医学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好的心灵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这方面语言文字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
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教育不同,语言文字教育通过加强经典诵写讲教育,开展“诵中华经典、写规范汉字”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选取一些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进行,这些作品都有着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
教师只要能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作品,并将其当作艺术品来鉴赏与讲授,就能吸引医学生激发起心灵中美好情感的浪花,收到艺术的感染熏陶与美的享受,并可帮助医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建立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美的操行。
语言文字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而且还会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从而富于同情心、爱国心,增强责任感、意志力,培养起救死扶伤的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语言文字教育可以配合医德教育,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3.语言文字教育能促进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医学生现代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作为当代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离不开语言文字基础,尤其欲成为本专业中出类拔萃之辈者,更需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
如晋代名医皇甫谧、唐代名人孙思邈、当代著名的中科院院士陈可冀教授等人,都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
对医学生实施通才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的总趋势,文理渗透、文理交叉是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语言文字教育正是对医学生实施通才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不是哪一门学科单独能完成,发展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要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各门学科的共同努力。
语言文字教育在培养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上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
语言文字教育可以培养医学生具有现代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培养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而医学特点就是以观察为基础,注重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
单纯的医学专业教育侧重培养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往往易成思维定势,观念很难改变;而语言文字教育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创新求变,重视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训练,形象思维居主要地位,润物细无声,其教育的结果将体现在他们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和专业技能中,发挥潜在而持久的作用,使医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锻炼形象思维能力,掌握开放、多元、辨正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
3.语言文字教育还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社交能力、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医学生们除了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良好的处世技巧,而这两种能力和水
平的提高均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教育。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修养,提高他们的书面语及口语交际能力,加强医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并提高他们应用写作和科技写作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的医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语言文字教育能够促进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语言文字教育渗透在医学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全过程。
教师及科研人员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方法,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和修养,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保障。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年)》提出“完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机制。
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融入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列为教育质量检测、督查等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等医学教育中,将语言文字教育融汇在专业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就业培训等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医学教育内涵建设,提升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语言文字教育能够促进医学院校文化建设,提升大学形象。
通过开展语言文字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营造文明的校园语言氛围,树立大学文明形象,提升大学文化底蕴。
3.语言文字教育能够推进医学教育的对外交流合作。
医学教育离不开对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留学生教育和临床实践教学方面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规范、科学的语言文字教育能够提高在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同时,还能把中华名族优秀的文化传播海外,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的对外交流。
语言文字教育在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以及临床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上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医院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