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中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112分)
1. (2分)(2017·新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晕车(yùn)栈桥(zhàn)惟妙惟肖(xiào)大模大样(mó)
B . 炽热(chì)刹那(shà)锲而不舍(qiè)不着边际(zhuó)
C . 胆怯(què)应和(yìng)混为一谈(hùn)吹毛求疵(cī)
D . 针灸(jiǔ)租赁(lìn)锐不可当(dāng)一气呵成(hē)
2. (2分) (2018八上·海沧开学考) 下列文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这款保养品的效果极佳,才刚上市,名声便不径而走。
B . 实验已接近完成,却因一时疏忽而功亏一篑,令人惋惜。
C . 废寝忘食地苦练后,他的演出果然不同反响,赢得满堂喝采。
D . 昏睡中的乘客面对电车突如奇来的警铃声,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3. (2分)(2011·太原) 下列成语的相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知所云”出自《出师表》,原文是自谦的话,有语无伦次之意,现在是褒义词
B . “水落石出”出自《醉翁亭记》,原文中指秋季水落下去,水底石头露出来,后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C . “世外桃源”出自《桃花源记》,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指不受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 . “择善而从”出自《论语》,“择善而从”与“知人善任”中的“善”字意思相同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看一个人是否有德,不在于他懂得多少道德知识,能背出多少道德规范,而在于他能知荣知耻。
B . 这部作品将个人成长置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中,彰显出江南制造局几代人的锐意进取与奉献精神。
C . 网络购药方式省时又省力,但是在方便的同时,销售过程中的种种漏洞也威胁到患者自身。
D . 据国家卫健委此前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近视人数超过4.5亿以上,其中近视高发年龄段为青少年阶段。
5. (2分)作品、作家、国籍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
B . 《最后一课》―莫泊桑―法国
C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鲁迅―中国
D . 《黄河颂》―光未然―中国
6. (11分)(2013·恩施) 中国梦,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词汇。
民族因中国梦而兴盛,国家因中国梦而富强,人生因中国梦而精彩。
中国梦,是洋溢在孩童脸上的满足微笑,是澎湃在青年心中的雄心壮志,是播撒在老人
身上的和煦阳光。
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梦之队”成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书写者。
青葱四月,九○六班以“走进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启了同学们的一段筑梦之旅。
(1)刘兰同学在查阅资料中发现“中国梦”最早出现在700多年前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
他在元兵压境、危亡在即的时候,写下了《德祐二年岁旦》(二首).第一首颔联“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抒写了国治民安的政治愿望。
《下泉诗》是《诗经•曹风》的篇名,主要表现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你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2)全班同学围绕“中国梦”即兴创作对联,孙春明同学口占上联,他邀请你对出下联,你能对出下联吗?
上联:长城内外中国梦
下联:________
(3)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梦想,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梦想,所有的梦想反映的都是追求,体现的都是抱负。
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7. (11分)(2019·龙湾模拟) 读经典,悟人生。
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领悟先贤智慧。
孔子说的“知者不惑,①________,勇者不惧”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应具备这三德:孟子说的“二者不可得兼,②________”则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要做到义无反顾;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③________,④________”很好地诠释了孟子这一人生命题。
仰慕唐人雅兴。
初唐。
跟着王绩“野望”,在“⑤________,⑥________”的典故中体察到隐居情怀;中唐,跟着柳宗无去小石潭,欣赏“潭中鱼可百许头,⑦________”物我相融的美妙境界。
领略宋人情怀。
读范仲淹,感受“⑧________,⑨________”的旷达胸襟;读贺铸,体会“⑩________,⑪________,梅子黄时雨”的无边愁绪。
8. (12分) (2017九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
钺数③困,匍匐道中。
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
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钺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
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
钺往涕泣奉迎⑧,母自惭,从之。
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
奉母终身怡然。
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注】①归钺:人名。
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
③数:屡次。
④依依:依恋的样子。
⑤窃:偷偷地。
⑥致:送达。
⑦饥:饥荒,年成不好。
⑧奉迎:迎接。
奉,敬辞。
⑨卓:高。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由是失爱②问今是何世
B . ①母与其子居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 .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②方其远出海门
D .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②出淤泥而不染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钺往涕泣奉迎,母自惭,从之。
②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3)归钺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9. (18分)(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
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
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
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
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
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
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
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
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
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
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
”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
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
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
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
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
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
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
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
”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
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
”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
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
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
人这一生,有这
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1)根据提示,将方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________→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________→________
(2)联系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
(3)第⑧段“两行清泪落了下来”一句中划线字“泪”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分析。
(4)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中“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一句的理解。
10. (25分)(2020·营口)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潘玉毅
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
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
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
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
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
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
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
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
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
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
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
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
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
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
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
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
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
”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
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
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
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
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
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
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
后来,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
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
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
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告诉他了。
”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一片雪白。
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
可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
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
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要说,却不知该如何继续。
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
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
(1)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①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抑。
(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
(3)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4)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5)选文中的外公是个怎样的人?
11. (25分)(2016·仙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些色彩,刚好温暖青春
张莹
①六月,花红柳绿。
小城的清晨,异常清爽。
②今天,太阳还没起床,街上却比往日热闹了许多,陆陆续续的人啊、车啊,都奔向一个个写着“高考考点”的地方。
③“哈,都穿上我们的新衣服啦!”一群穿着一模一样红T恤的少年,在轻声地交谈着。
彼此看着T恤上五个可爱的字——明天会更好,他们相互举拳示意“加油”。
④“老师来了……”不知是谁轻声地说了一句,底下红色的一片刹那间安静了下来。
⑤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男子朝他们走来,同样身着一件红色T恤。
⑥孩子们好奇地围过去,老师的T恤后面竟然也有五个字——我们在一起。
“老师……”微弱的,却又是清清楚楚的哽咽,在红色的人群中蔓延开来。
⑦那拄拐杖的男子微笑着,轻轻拍拍紧挨着他的孩子:“没事儿,老师这不是来了吗?放心去吧,老师等着你们!记着哦,我们是风火少年!”
⑧“是,我们一起去追风……”孩子们相继笑了,响亮地和老师应和着。
⑨原来,考试前夕,老师在送生病的学生去医院的路上不小心扭伤了腿。
同学们原本想去探望他,可他不但阻止了,还托同事带给孩子们每人一件火红的T恤。
⑩此刻,这片红,艳艳的,像一团火,无畏无惧地热烈着,给孩子们蓬勃的希望,无穷的力量!
⑪出考场,一场暴雨不期而至,孩子们正一筹莫展。
“看,那里!”一位同学兴奋地叫道。
⑫考点外,几顶黄色遮阳棚内,摆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伞——灿灿然,如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欣欣然,似一张张明媚的笑脸。
⑬孩子们跑过去,一个接一个地拿着伞,欢呼雀跃。
片刻之间,马路两边翠绿的梧桐树下,一朵朵花儿,飘动着,四散开去。
⑭翌日,那些青春少年又来了,他们走到黄色的遮阳棚下,放下一把把花伞,冲着遮阳棚里的人清脆地说了声:“谢谢。
”之后,便你说我笑着,再次走向考场,那么洒脱,那么自然。
⑮121把伞,是小城二十名爱心志愿者为孩子们买的,他们不过是想给孩子们一点点的鼓励,一点点的方便。
现在,盛开过的伞全部返航了,带着一股青春特有的芬芳,带着无人而设突然出现的特殊“考题”的满分答案,带着青春里实实在在的正能量。
⑯121把伞啊,一把不少!这金灿灿的遮阳伞,在青春少年里,熠熠生辉啦!
⑰终于,完成了自己12年奋斗的答卷。
走出考场时,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就连心情,也是明晃晃地透亮着。
⑱人群中,分外惹眼的是一位瘦高的“绿色男孩”,他戴着太阳帽,穿着绿色T恤,抱着一台单反相机,穿梭在来往的人群中。
他身后有着这样的标示牌:给青春留下高考的印记(免费拍照)。
⑲原来,他是去年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如今就读于某大学的编导专业。
大学里的他,回首自己的高考,愈加觉得,应该为那青春里最庄严的时刻留下一些什么。
于是,他就想利用自己的所学,在高考时为更多的考生和家长留下美好的回忆,而最后一场考试之后的离开,也许是最能触动心灵的时刻吧。
于是,小伙子抱着相机来了。
他不停地忙碌着,在他的单反相机里,一幅幅画面在定格……
⑳都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可是,翩翩少年们才不是呢,他们不惆怅,不多忧,一任前行,只把韶光变锦绣。
再回眸,却是品了樱桃,甜哩;雨打芭蕉,美呀。
这声色,饱满而生动,斑斓而多彩,孜孜不倦地温暖了整个青春。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5期,有删改)
(1)请简析标题的含义。
(2)试概括文中令孩子们倍感温暖的三件事。
(3)文章第⑨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4)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下列语句。
①灿灿然,如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欣欣然,似一张张明媚的笑脸。
(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②再回眸,却是品了樱桃,甜哩;雨打芭蕉,美呀。
(品味划线语气词的情味)
(5)文章第⑲段中写到“一幅幅画面在定格……”,会有些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合理想象,描绘一幅画面。
(温馨提示:恰当运用描写手法,字数在80字左右)
二、写作 (共1题;共5分)
12. (5分)作文:
兴趣是良师益友。
她牵引着你走进趣味盎然的生活,她指引着你一步步去探索神奇美妙的世界,她引领着你去采摘甜蜜的成功果实。
有了兴趣的牵引,生活就会更加愉悦、幸福。
请以“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112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6-3、
7-1、
8-1、
8-2、
8-3、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0-5、
11-1、
11-2、
11-3、
11-4、
11-5、
二、写作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