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七 第48讲 近现代世界的文学艺术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8讲近现代世界的文学艺术
A组—年高考·基础题组
1.(江苏单科,18,3分)“它站起来反对 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母亲》
D.《老人与海》
2.(安徽文综,22,4分)“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
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3.(江苏单科,18,3分)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
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B组—年高考·提升题组
1.(福建文综,23,4分)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
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2.(浙江文综,23,4分)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
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
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3.(广东文综,19,4分)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A组—年高考·基础题组
1.A读题干可知描述的是浪漫主义文学,根据所学可知A是浪漫主义文学代表,B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C是社会主义文学作品,D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选A。
2.D“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这体现了该画派具有反传统的艺术特征,而反传统是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基本特征,故D项正确。
3.D据不主张写实、不用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这些信息可以判断这是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格尔尼卡》即通过这种手法来控诉了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表述了作者的愤怒之情,故选D。
A是浪漫主义绘画,B是现实主义绘画,C是印象画派的作品。
B组—年高考·提升题组
1.B B项“田园风光般的抒情”是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的特色,其他选项均为《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的特色。
2.A题中“彼此更加关注”的主体是拉美国家,而拉美国家不包括美国,故选A。
3.A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特征,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
“18世纪末19世纪初”“激荡、亢奋”“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等信息,体现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故A项符合题意。
B、C两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D项不属于文学流派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