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化学反应与电能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内容分析
6.1.2化学反应与电能
认真阅读教材p36页【实验6-3】,结合图片6-6总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能够熟练写出简单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根据【实验6-3】的原理,结合教材p37页“探究”提示,自己设计简单原电池,也可以根据提示自己进行改进。
初步了解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燃煤发电的流程及关键步骤;
2.通过预习,尝试填写有关锌铜原电池的基础知识;
3.牢记化学电池的本质;
4.了解常见电源的组成及特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牢记化学电池的本质;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
现代生活,我们已经无法离开电能,尤其是一些无线设备,小到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大到很多人喜欢的电动汽车、太空上的卫星飞行器等都自身携带有电池。
可是电池内部是怎样产生电能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电池内部的世界。
【预习案】
1.燃煤发电的流程:
2.原电池原理探究
(一)分组进行下列实验并完成表格
仔细阅读实验6-3,并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1将一块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装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 将一块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装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3 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再同时插入装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4 在锌片和铜片之间连接一个电流计后,再同时插入装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锌片上_____________。
铜片上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说明金属活动性性:Zn________Cu 。
实验2 锌片上_____________。
铜片上_____________。
实验3 铜片上_____________。
实验4
电流计指针________。
产生了_____________。
原电池的定义:我们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为原电池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以Zn 、Cu 原电池为例
(三)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必须是_______________溶液;
2.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相对较___________的金属为负极,另一个相对较__________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为正极。
两个电极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
项目 Zn Cu 电极反应 电子得失 反应类型 电极性质
总反应 能量转化
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去。
3.能自发地发生_____________反应。
4.形成闭合回路。
5. 负极:相对的金属,电子,被。
电极质量。
离子流向该电极。
正极:相对的金属,电子,被。
电极质量。
离子流向该电极。
[练一练]
1.用下列物质设计一个原电池,CuSO4溶液、ZnSO4溶液、H2SO4溶液、NaOH 溶液、FeCl3溶液、NaCl溶液、Fe棒、Cu棒、C棒、Zn片、Cu片、铜线。
画出相应的装置图
2.下列哪些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可以构成原电池的请写出电池总反应。
不能构成原电池的装置的原因。
3.把a、b、c、d 4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极上产生大量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七、教学反思
八、板书设计
合格考训练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B C D
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集热器
燃气灶
硅太阳能电池
2.如图所示,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 极质量减少,B 极上有气泡产生,C 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 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 .A 、B 、
C 可能分别为Zn 、Cu 、稀盐酸 C .C 中阳离子向A 极移动
D .A 极发生氧化反应
3.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4.实验室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
A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 .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 .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 .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
5.根据国外媒体报道,某公司将推出一种全新的银锌电池,这种银锌电池的续航能力要比锂离子电池强,有望取代锂离子电池。
其放电过程可表示为Ag 2O +Zn===ZnO +2Ag ,此电池放电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
C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Ag 2O 极流向Zn 极
D .Zn 做负极被氧化
6.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它主要利用燃料燃烧原理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是
X 极:12O 2(g)+H 2O(l)+2e -===2OH -; Y 极:H 2(g)+2OH --2e -
===2H 2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是负极
B .Y 是正极
C .Y 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D .Y 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等级性测试
1.下列电池工作时,O 2在正极得电子的是( )
A
B
C
D
锌锰电池铅酸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镍镉电池
2.如图所示,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b为碳棒,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碳棒上有气体逸出
C.导线上有电流,电子移动方向为a→b
D.反应后a极质量减小
3.下列各装置露置在空气中,能在外电路获得电流的是()
4.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d(OH)2+2Ni(OH)2充电
Cd+
放电
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A.Cd B.NiO(OH) C.Cd(OH)2D.Ni(OH)2
5.X、Y、Z、W四种金属片浸在稀盐酸中,用导线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W B.Z>X>Y>W C.Z>Y>W>X D.Y>Z>X>W 6.某原电池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正确的组成是()
选项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
A Cu Zn HCl
B Zn Cu CuSO4
C Cu Zn CuSO4
D Cu Zn ZnCl2
7.将铂电极放置在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CH4和O2,即产生电流,称为甲烷燃料电池。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CH4在负极上反应,O2在正极上反应B.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减弱
C.此电池属于环境友好型电池D.此电池中化学能100%转化为电能
8.将两极质量相同的铜棒和锌棒,用导线相连接后插入CuSO4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后干燥并称重,两棒质量相差6.45 g,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0.1 mol B.0.2 mol C.0.3 mol D.0.4 mol
9.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A g2O+H2O +2e-===2Ag+2OH-,总反应式为Ag2O+Zn===ZnO+2Ag。
根据反应式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是负极,Ag2O发生______反应。
(2)电流由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极(填“Zn”或“Ag2O”),当有1 mol电子通过电路时,负极消耗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g。
(3)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_ 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某同学为了探究原电池产生电流的过程,设计了如图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K,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闭K,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K,溶液中阳离子向_____(填“Zn”或“C”)极移动,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是__。
答案
合格考1.解析:选A。
A项,锂离子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B项,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错误;C项,燃烧是放热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错误;D项,硅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
2.解析:选C。
原电池中,负极金属失去电子,质量减小,故A极是负极,B极是正极,根据构成情况可判断A、B、C可能分别为Zn、Cu、稀盐酸,A、B项正确;离子移动方向: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C项错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D项正确。
3.解析:选B。
A项中两电极相同,A项错误;C项中蔗糖溶液是非电解质溶液,C项错误;D项中两烧杯中溶液是分开的,没有形成闭合回路,D项错误。
4.解析:选D。
含有铜和银的粗锌与稀硫酸反应时,由于发生原电池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
5.解析:选D。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A选项错误;从总反应式可以看出,电池放电后生成了ZnO,ZnO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所以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B 选项错误;原电池中,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Zn)流向正极(Ag2O),C选项错误;Zn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选项正确。
6.解析:选D。
由电极反应式可知,X极上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是原电池的正极,
Y极上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是原电池的负极。
等级性测试
1.答案:C
2.解析:选A。
由题图知,a、b与稀硫酸构成了原电池,在该原电池中,因活泼性a>b(碳棒),故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选项A错误;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碳棒上有气体逸出,选项B正确;a极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b极,即电子移动方向为a→b,选项C正确;a极失去电子后转变为离子进入溶液,故a极逐渐溶解,质量减小,选项D正确。
3.解析:选B。
A、D项,两极的材料相同,不能形成原电池;C项,酒精是非电解质,不能形成原电池。
4.解析:选A。
放电时,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做负极。
5.答案:A
6.解析:选C。
将Zn+Cu2+===Zn2++Cu拆分为两个半反应:氧化反应(负极反应)为Zn -2e-===Zn2+;还原反应(正极反应)为Cu2++2e-===Cu。
则该原电池的负极是Zn,正极是比锌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电解质溶液中含Cu2+。
7.解析:选D。
A项,甲烷燃料电池中,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CH4在负极上反应,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O2在正极上反应,正确;B项,根据电池总反应CH4+2O2+2OH-===CO2-3+3H2O知,OH-参加反应,所以溶液中OH-浓度降低,溶液的碱性减弱,正确;C项,该电池放电时不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所以属于环境友好型电池,正确;D项,此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少量热能,错误。
8.解析:选A。
负极:Zn-2e-===Zn2+,1 mol Zn失去2 mol电子减重65 g;正极:Cu2++2e-===Cu,1 mol Cu2+得到2 mol电子增重64 g;此时两极质量相差:65 g+64 g=129 g。
若两棒质量相差6.45 g,则参加反应的锌及生成的铜均为0.05 mol,应转移0.1 mol电子。
9.解析:(1)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Zn失电子被氧化,做负极,Ag2O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2)发生原电池反应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电子从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当有1 mol电子通过电路时,负极消耗Zn 的质量是32.5 g。
(3)由总反应式可知,电池使用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答案:(1)Zn还原(2)Ag2O Zn32.5(3)不变
10.解析:(1)打开K,锌与硫酸铜直接反应置换出铜,锌棒上附着有红色固体。
(2)关闭K,形成原电池,电流表指针偏转,锌做负极,碳做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在碳棒上得到电子生成铜,碳棒上附着有红色固体;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
(3)关闭K,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向C极移动,电子从锌中流出经导线流向碳。
答案:(1)锌棒上附着有红色固体(2)电流表指针偏转,碳棒上附着有红色固体Zn-2e-===Zn2+(3)C Zn→C(或负极→正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