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姬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可选择冀农-11、西德3号等品种。

2培养料配方。

①棉籽壳85%麸皮10%、玉米粉3%~5%、石灰1%~2%。

②棉籽壳40%、粉碎稻草45%(粉碎时过孔径1~1.2厘米的筛)、麸皮10%、玉米粉5%。

另加入上述总量1%磷肥、1%石膏、2%石灰。

3装袋灭菌。

栽培袋选择22×43厘米或20×45厘米等规格的二聚乙烯或聚丙烯照料袋(两头封口出菇),封口一般采用高1厘米×直径5.5-6厘米的套环,也可先扎口灭菌,接种后套环。

高压蒸汽灭菌要求0.103兆帕:温度121℃保持2小时左右;常压灭菌在100℃下保压15”216小时。

4接种发菌。

袋内温度降至28℃以下才可接种。

每瓶栽培种接25~30袋,接种后将栽培袋放置发菌室发菌。

注意通风避光,一般翻堆4~5次,25~40天可发好菌,并保持室内清洁。

5出菇管理。

①温度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在发菌室再放5天左右使菌丝达生理成熟,即可转入出菇室出菇,当夜间温度低于18℃即可正常出菇,充分利用自然温差对菌丝进行变温刺激,以利原基形成,但要求菌丝生理成熟、养分积累充足,通风良好,否则极易死菇。

最适出菇和生长温度为8~15℃。

一般低于5℃生长极缓:低于-2℃容易冻伤,菇盖起泡。

②湿度调控。

空气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85%~90%,第1潮菇不需向培养料喷水,以后各湖菇视培养料含水量适当补水。

但当温度超过22℃时,空气相对湿度调至80%,以免死菇。

③通风换气。

在原基分化后要适当通风换气,促使原基向桑椹期转化,桑椹期进人珊珊期菌盖与菌柄分化后,适当减少通风,此阶段生长较快,控制菌盖生长,菌柄伸长。

④调节光线。

出菇期不需要太强的光线,光线强,菌盖生长快,菌柄生长相对较慢;光线弱则相反。

同时要求散射光,菇柄生长有向光性,避免菇柄向一边斜。

6采牧。

一般按不同销售标准采收,整丛采下,将料面清理干净,割去菇脚,进行搔菌,菌丝恢复养菌,储藏养分,经5~7天即可转入下潮菇管理。

一般能出4~6潮菇。

产量集中在前3潮。

100千克原料能产100~150千克姬菇。

7常见问题。

①菇盖边缘有1~3个凹口。

菇农称之为梅花菇,常见于第1潮菇,气温骤然变化时也常见,主要原因为养分积累不够或养分输送异常。

②大肚子菇,菇盖小,菇柄中部较大。

主要原因为养分积累不够,发菌不彻底。

⑨不分化,长成菌团。

原因是通风不够,二氧化碳积累严重,光线不足。

④菌柄纤细、
发软,进而发黄死菇。

温度偏高,通风不够(湿度较高)。

⑤菌盖发蓝。

二氧化碳聚集过多。

⑥出菇不齐。

是由搔菌不彻底。

湿度不均匀引起。

⑦黄斑。

在温度高、湿度大后受病虫害感染易发生。

245021 安徽省黄山学院生物系陈麟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