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评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乐山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评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浠水(xī)弥高(mí)独裁(cái)气冲斗牛(dòu)
B . 漂白(piǎo)校补(xiào)衙门(yá)锲而不舍(qiè)
C . 赫然(hè)深宵(xiāo)衰微(shuāi)目不窥园(kuì)
D . 硕果(shuò)高标(biāo)无暇(xiá)迥乎不同(jiǒng)
2. (2分)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低碳生活看起来很遥远,其实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从减少空调的使用到采用公交出行,从电子钟取代发条式闹钟到使用再生纸,这些都是大家随手可做的事。
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和消费过程中的过量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只要改掉一些生活陋习,就能为减排做出不小的贡献。
A . 从减少空调的使用到乘坐公交出行,从电子钟取代发条式闹钟到使用再生纸。
B . 从减少空调的使用到采用公交出行,从利用发条式闹钟到使用再生纸。
C . 从减少空调的使用到采用公交出行,从电子钟取代发条式闹钟到使用再生纸。
D . 从减少空调的使用到乘坐公交出行,从发条式闹钟取代电子钟到使用再生纸。
3.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它的作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
B .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C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勃的绝句《终南别业》。
D . 鲁迅先生的小说《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主人公是“我”与“阿长”。
二、书写 (共1题;共11分)
4. (11分) (2020八上·铜陵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①__________,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②__________;家庭suǒ屑便往往③__________。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zhù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滢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里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情郁 ________于中suǒ________屑举zhù________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将“触他之怒”“触目伤怀”“发之于外”分别填入文中横线上。
(4)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5. (2分)仿写句子,所写语句要符合语境,并与上下文衔接顺畅。
每一汪池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________ , ________;每一树叶里,都有森林的风姿。
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6. (15分) (2017七下·民勤期末) 年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
【读图】观察上图,按要求答题。
①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2)
【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3)
【拓展】通过参与这次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
五、默写 (共1题;共10分)
7. (10分)(2011·绥化) 古诗(词)文默写。
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④________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⑤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表达对友人怀念之情及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⑥人生在世,得失相伴,成败相随,如果能保持“________ ,________”的胸怀,就会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
(请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
⑦风,吹绿了春草,吹红了夏花,吹黄了秋叶,吹白了冬雪。
风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请写出含有“风”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诗。
________ , 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 (10分)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下面问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国尚思为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一语双关,应怎样理解?
(2)
“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9.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济阴贾人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
”立而观之,遂没。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B . 犹为不足乎?(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
C . 渔者黯然而退。
(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D . 舟薄于石又覆。
(介词,在)
(2)解释下面划线词。
①济阴之贾人________
②向许百金________
③舟薄于石又覆________
④盍救诸?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各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 .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有个打鱼人划着船前去救他。
B . 我济阴之巨室也。
我是济阴的富豪。
C . 渔者载而升诸陆。
打鱼人托着他并把他送到岸上。
D . 立而观之,遂没。
打鱼人站在岸上看着商人,商人就淹死了。
(4)根据这则小故事,以其中某一人物为对象,写一句评论的话。
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
10. (27分)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临放寒假的前一天,班里每人发一套课外读物。
查老师在发书前告诉大家,有一套书是破损的,他不知该把那套书分给谁。
②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人补贴5分钱给受损失的人;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
贾里听烦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分给我吧。
”
③其实,那套书只是书脊上擦破一点,属于轻伤,用个纸一包就解决了——这值得大惊小怪地出谋划策吗?
④贾里没想到区区小事却引起大轰动,先是学校广播站立刻广播了这则小故事,紧接着,下午的全校师生联谊会上他被大家选为“今日明星”。
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给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了不起的大事。
⑤“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 贾里对爸爸说。
⑥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
⑦不过,父亲说贾里长大了。
至于长大或是不长大贾里不在意,反正,他尝到一种很特别的滋味,甜酸苦辣全有。
(1)
解释文中词语:
①沸沸扬扬
②出谋划策
③可歌可泣④ 鸡毛蒜皮
(2)
第②段画线的句子反映出这些同学_____________的心理,而与“贾里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__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出贾里_____________。
(3)
与选文第③段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 我对着大山喊:“你好——,我来看你来了——”
B .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C . 不说这倒罢,不然贾里不会气得那么凶——如果说需要设计师他心服口服,连个剪线头都不信堂堂的贾里?
D . 经理没复信,但那家服装厂的劳动工资科来了封信,约他去面试——那经理还是识人的,因为信中的贾里吃苦耐劳、不计报酬,只为了培养坚毅的头脑……
(4)
古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话的意思可以对应语段中的哪句话?
(5)
“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给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了不起的大事”一句中“贾里弄不懂”,你能替他解释吗?
(6)
联系生活实际,请说说第⑦段写贾里“尝到一种很特别的滋味”,究竟是什么?
11. (20分)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问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l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自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
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3)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划线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②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4)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九、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八上·宁波期中) 按要求写作。
进入初中一年多,我们或喜欢,或敬畏,或仰慕,或感激某一位老师,写一个进入初中以来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老师。
要求:①突出人物个性特点;②不要面面俱到,根据着重表现的特点,选用典型事例;③描写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书写 (共1题;共11分)
4-1、
4-2、
4-3、
4-4、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5-1、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6-1、
6-2、
6-3、
五、默写 (共1题;共10分)
7-1、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1、
8-2、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9-1、
9-2、
9-3、
9-4、
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1-1、
11-2、
11-3、
11-4、
九、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