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测试卷-西师大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测试卷-
西师大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在计算a×63时(a>0)时,小刚不慎将63错写成了36,那么计算结果比正解答案少()。

A.
B. C. 2.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女生人数占全年级的,如果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2人,那么实验小学六年级人数共有()人。

A.144人
B.156
C.300人
D.25人
3.小华看一本文艺书,已经看了全书的,正好看了75页,这本文艺书共有()。

A.
页 B.90页 C.100页 D.150页4.一个不为零的自然数除以,这个数就()。

A.扩大6倍
B.增加5倍
C.缩小为原来的
D.减少 5.篮球的价格比足球低,则足球价格是篮球价格的()。

A.
B. C.
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若四个连续自然数的倒数之和是,则四个数的和的倒数是。

()
2.a和b都是非0自然数,如果a÷=b×,那么a>b。

()
3.要加工一批零件,甲需5天完成,乙需10天完成,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

()
4.自然数a的倒数是。

()
5.数a除以,商一定大于a。

()
三.填空题(共7题,共10分)
1.某人运一批货物,现在运了5次,共运了总数的多一些,少
一些,最多一共要运()次。

2.甲乙丙三人各以固定的速度进行百米赛跑,甲到终点时,乙离终点5米,丙离终点10米,乙到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米。

3.一袋大米,吃了,剩下的部分比吃了的多5千克,剩下()千
克。

4.晶晶三天看完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5页,这本书共有()页。

5.汽车小时行2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千米。

6.在括号里填上“>”、“<”或“=”。

7.0.8的倒数是(),最小的合数的倒数是()。

四.计算题(共3题,共22分)
1.看图列式计算。

(1)
(2)
2.计算。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五.解答题(共5题,共26分)
1.把一块木板的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块木板的几分之几?(画一画,算一算)
2.马小虎今年几岁?
3.某商场七月份卖出电视机120台,卖出的电视机台数比空调的台数少,这个月一共卖出了空调多少台?
4.李阿姨家十月份用水20吨,比九月份增加.李阿姨家九月份用水多少吨?
5.天虹百货商场一天卖出儿童服装和成人服装共800套,其中卖出的成人服装套数相当于儿童服装的,卖出儿童服装和成人服装分别是多少套?
六.综合题(共1题,共7分)
1.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请用线连起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填空题
1.8
2.
3.15
4.300
5.80
6.>;<;=
7.;
四.计算题
1.(1)120÷(1+)=120÷
=100(只)
答:公鸡有100只。

(2)800×(1﹣

=800×
=600(吨)
答:实际是600吨。

2.(1)(2)9.6(3)22
3.(1);(2)2;(3);(4)
五.解答题
1.解:÷4=,。

答:每份是这块木板的。

2.解:14÷×
=14×3×
=6(岁)
答:马小虎今年6岁。

3.解:120÷(1﹣)
=120÷
=144(台)
答:这个月一共卖出了空调144台。

4.20÷(1+)
=20÷
=18(吨)
答:李阿姨家九月份用水18吨。

5.800÷(1+)
=800×
=480(套)
480×
=320(套)
答:卖出儿童服装480套,卖出成人服装320套。

六.综合题
1.如下:
附: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现存问题:
教育测验和评价应当以激励学生和改进教学为目标.对这一观点,多数教育工作者都很认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师往往只采用测验一个尺度,从学业成绩一个方面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样不仅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对教学改革形成阻力.当前教育测验与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重知识轻能力
尽管从理念上看,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实际上,即使在小学阶段,以考试为中心的现象也很普遍.测验命题死纠知识的细枝末节,忽略了记忆以外高层能力的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其后果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影响了多元能力的发展.
2.片面追求分数
分数成为学习目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动机.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外在动机是为了获得外在奖励而激发出的学习动机,比如为了获得高分而努力学习.内在动机是因为喜欢、有兴趣或活动本身的原因而激发起的学习热情.考试使很多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抑制了内在求知动机的发展.仅仅用测验分数评价学生,也容易挫伤困难学生的积极性.国外研究显示,那些比较聪明的学生在有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态度更为积极,而那些学习比较慢的学生在不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更积极有效.在小学低年级,分数对差生的不良影响尤为明显.
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学业成绩往往是主要的评价标准.有些老师会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当众批评学生,甚至羞辱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许多成年人在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时,不能忘怀的是老师的一次表扬或一个意想不到的鼓励;同时久久不能遗忘的是老师的蔑视或嘲讽.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学生考了高分,就被认为是好孩子,并获得奖励;而考得不好,就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难.考试压力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引起考试焦虑,危害儿童的心理健康.考试竞争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还会导致一些不良习惯的产生,如抄袭、说谎、攻击性过强等.
4.制约教学改革
由于测验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测验观念和测验内容及方法的变革都难以行之有效.在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下,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材和教法无法在实践中推行的事情时有所见.如学校开展“愉快学习”教学改革,但评价时仍然盯着学生在传统测验中的得分高低,则改革必然受阻.因为改革意味着采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会对常规教学带来影响,不仅不能保证使学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时还会因追求一些素质发展使学生的某些分数下降.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有一些学校不敢改革,也不愿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