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新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某溶液含有K+、Fe3+、SO2-4、CO2-3、I—中的几种。

取样,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

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K+ B.I— C.SO2—4 D.CO2—3
参考答案:
A

2. 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 A个N2分子的质量与CO的摩尔质量完全相同
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2N A
C.50g 98%的浓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2N A
D.28.6gNa2CO3·10H2O晶体完全溶于水中,溶液中含CO32-的数目为0.1 N A
参考答案:
B

3. 某IIA族元素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元素,常以化合物F存在,从其单质A起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③中H2O均是还原剂
B.工业上常用C的悬浊液与Cl2反应制取漂白粉
C.D与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有三种可能
D.电解F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以制取单质A
参考答案:
B

4. 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这样容易引起试剂的污染,A错误;硝酸钡是重金属盐,倒入下水道,容易引起环境污染,B错误;当蒸发出现大量晶体时,即可以停止绝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即可,C错误;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D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5. 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参考答案:
C

6. 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Y的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可形成盐,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总数比为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W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顺序:Y>W>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沸点:Y>X
C.简单阴离子半径:W->Z2->Y3- D.由氢元素、X、Y形成的HXY属于离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
B

7. 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又加入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b<c,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不含Fe3+ B.残余固体可能为铁、铜混合物
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Cu2+ D.残余固体可能全部是铜
参考答案:
C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Ba(NO3)2溶液中通入CO2无沉淀生成,可推知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也无沉淀生成
B.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无Fe3+生成,可推知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也无Fe3+生成
C.向品红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时,品红溶液褪色,可推知向品红溶液中通入Cl2时,品红溶液也会褪色D.向CuSO4溶液中加铁时会置换出铜,可推知向CuSO4溶液中加入钠时也会置换出铜
参考答案:
C

9. 下列关于右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X为直流电源,Y为铜棒接正极,则Fe棒上镀铜
B.若X为直流电源,Y为碳棒接负极,则Fe棒被保护
C.若X为电流计,Y为锌棒,则SO42-移向Fe棒
D.若X为导线,Y为铜棒,则Fe棒发生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A、若X为直流电源,则该装置为电解池,Y为铜棒接正极,则铜棒为阳极,铁棒为阴极,Fe棒上镀铜,故A正确;
B、若X为直流电源,则该装置为电解池,Y为碳棒接负极,则Fe棒做阳极,被腐蚀,故B不正确;
C、若X为电流计,则装置为原电池,Y为锌棒做负极,根据“阳正阴负”的移动规律知,SO42-移向F锌棒,故C不正确;
D、若X为导线,则装置为原电池,Y为铜棒,则Fe棒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不正确。

10. 多硫化钠Na2S x(x≥2)在结构上与Na2O2、FeS2、CaC2等有相似之处.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反应中Na2S 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 的值是()
A.5 B.4 C.3 D.2
参考答案:
A
解: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升高为+6,而NaClO被还原为NaCl,Cl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反应中Na2S 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
x×[6﹣(﹣)]=16×[1﹣(﹣1)]
解得:x=5
故选A.
1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某浓度盐酸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必须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之后进行分液时,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D.中和滴定时,锥形瓶需要用待测液润洗后才能使用
参考答案:
C

12. 2a L Fe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b mol的BaCl2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向另外一等份加入足量NaOH固体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则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参考答案:
C

13. 从香荚兰豆中提取的有机物A用来合成人工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物质A的说法正确的是()A.A的分子式是C8H10O3B.A分子中含有酯基
C.A只能发生取代反应D.A能与NaOH溶液反应
参考答案:
D
14.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C.Cu与浓硝酸反应制NO2:Cu+4HNO3(浓)=Cu2++2NO3-+2NO2↑+2H2O
D.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2-+ CO2 +H2O ===H2SiO3↓+ CO32-
参考答案:
B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
【答案解析】B 解析A.电荷不守恒,错误;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CO32-,正确;C.浓硝酸中硝酸是强电解质,应写成离子符号,错误;D.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应生成碳酸氢钠,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的问题:电荷要守恒,当反应物过量时产物的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区分,是常见的题型,难度不大。

15. 对于反应①KHCO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②Na2S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③Si与烧碱溶液反应;④Fe与稀硝酸反应;改变反应物用量,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现有氧化铜和铜粉组成的混合物。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通过测定混合物质量、实验前后U型管质量变化来确定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回答下列问题:
(1)U形管中可以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序号);
A.浓 B.无水硫酸铜粉 C.无水氯化钙颗粒
(2)下列步骤按实验操作顺序应为_________(填字母);
A.停止通氢气; B.电热丝通电 C.通人氢气;
D.装置气密性检查; E.电热丝停止通电。

(3)为准确测定数据,你认为本装置是否完整?若需要改进,请在图中虚线下面的方框内画出所需添加的装置示意图并注明必要的物质名称。

若无需改进,则将装置图中虚线部分改为实线;
(4)若实验测得样品质量ag,U形管增重bg,则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5)老师看完实验报告后指出,改变实验原理可以设计出更加简便的实验方案。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

你设计的新方案的反应原理
____ ____ ___ _,
该方案需测定的数据
_____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c b e a
(3)
(4)40b\9a
(5)
混合物反应前后的质量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固态混合物中含有m gKNO3和若干不溶于水的杂质,将此混合物加入n g水中,在10℃、40℃、75℃时观察,充分溶解后的结果如下(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通过计算回答:
(1)m、n的值各为多少?(2)75℃时所得溶液是否饱和?
(3)在什么温度将m g硝酸钾溶于n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参考答案:
(6分)
(1)m、n分别为220.4(2分)200 (2分)(2)否(1分)(3)60℃(1分)

18. (2000·广东卷)29.下图是100 mg CaC2O4·H2O受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试利用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问题:(1)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固体产物的化学式A是,B是。

(2)由CaC2O4·H2O得到A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A得到B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图计算产物C的分子量,并推断C的合理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
(1)CaC2O4 CaCO3
(2)CaC2O4·H2O CaC2O4+H2O↑
(3)CaC2O4CaCO3+CO↑
(4)由图读得分解产物C的质量约为38 mg
C的分子量==56
(或==56)
由此推断C的化学式是CaO
19. (2005·广东卷)2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化学方法测量一个不规则容器的体积。

把35.1gNaCl放入500mL烧杯中,加入150mL蒸馏水。

待NaCl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全部转移到容器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完全充满容器。

从中取出溶液100mL,该溶液恰好与20mL 0.100mol·L-1 AgNO3溶液完全反应。

试计算该容器的体积。

参考答案:
30 L
AgNO3+NaCl====Ag Cl↓+NaNO3
n(AgNO3)=0.100 mol·L-1×0.02 L=0.002 mol
m(NaCl)=0.002 mol×58.5 g·mol-1=0.117 g
V容器=100 mL×=30 000 mL=30 L。

【答案】
【解析】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