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C卷(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5七上·南平期中) 完整的苹果可以保藏很长时间,而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这说明表皮所属的组织和功能分别是()
A . 分生组织,分裂作用
B . 保护组织,保护作用
C . 营养组织,贮藏作用
D . 输导组织,输导作用
2. (2分)移栽植物后,往往要剪掉一些枝叶,这是为了()
A . 减少呼吸作用
B . 减少水分散失
C . 加强蒸腾作用
D . 减弱光合作用
3. (2分)(2015·庆云模拟) 某同学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A . 叶片上表面的光照强
B . 叶片上表皮含的叶绿体比下表皮多
C . 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D . 叶片下表皮产生的氧气多
4. (2分) (2019七上·东台期中) 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

现有下列操作,请你其中选择适合的操作并排序()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物镜转换器⑤移动载玻片
A . ⑤④③②
B . ⑤④③①
C . ④⑤③②
D . ④⑤③①
5. (2分) (2020七上·遂宁期末)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
按下表要求进行了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大棚甲乙丙
二氧化碳浓度0.03%0.1%0.1%
温度30℃30℃20℃
A . 实验中有两个变量,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符合实验探究单一变量的原则,实验是不科学的
B .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 . 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实验的变量不单一
D .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6. (2分)(2020·菏泽)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及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要先进行复制
B . 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C . 小麦与人体相比,缺少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D . 人体内的所有细胞都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7. (2分) (2019七上·阳东期末) 要想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A . ③与④
B . ①与④
C . ①与②
D . ②与④
8. (2分) (2018七上·潮安月考)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①叮当猫②琥珀③抹香鲸标本④生石花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哈巴狗⑧蘑菇
A . ①④⑤⑥⑦
B . ①④⑤⑧
C . ④⑤⑦⑧
D . ②④⑤⑥
9. (2分)山东有丰富的农作物及水果品种,如潍坊萝卜、泰安绿豆、烟台苹果、冠县鸭梨等.人们主要食用上述植物的哪种器官?依次是()
A . 根、果实、种子、果实
B . 茎、种子、果实、种子
C . 根、种子、果实、果实
D . 茎、果实、果实、种子
10. (2分)(2020·张家界) 四位同学在校园周边调查几种植物之后,依次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如图示。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1. (2分) (2016七上·端州期末) 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是()
A . 上表皮细胞含有叶绿体
B . 下表皮细胞含有叶绿体
C . 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
D . 叶脉细胞含有叶绿体
12. (2分) (2017九上·凉州期末) 如图中的①表示植物的哪一生理过程()
A . 吸收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光合作用
D . 蒸腾作用
13. (2分)根据右图判断②③④⑤的过程分别是()
A . 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分化
B .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C . 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D . 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
14. (2分) (2015七上·阿拉善左旗期末) 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能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
B . 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 在生物圈中充当分解者的角色
D . 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15. (2分) (2017七上·普宁期末)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提供了()
①食物来源②二氧化碳来源③氧气来源④能量来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6. (2分)下列不是生物的生存必备条件的是()
A . 营养物质
B . 空气
C . 水
D . 湿度
17. (2分) (2020七上·北京期中) 如果离开了其他生物,人类的生活是难以维持下去的。

下列各项都是来自生物的是()
①奶制品②肉类③蚕丝④水泥⑤毛皮⑥木材
A . ①②④⑤⑥
B . ①②③④⑥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⑥
18. (2分) (2016七上·乌海月考) 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有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 . 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C . 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 . 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时像清晰
19. (2分) (2017八下·广安月考) 在泸州市2016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张同学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显微镜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下列操作组合中正确的是()
A . 小光圈平面镜
B . 大光圈平面镜
C . 大光圈凹面镜
D . 小光圈凹面镜
20. (2分) (2019八上·简阳期中) 用浮土把蚂蚁洞遮住,再从远处观察蚂蚁群如何把食物搬回洞中,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 . 观察法
B . 实验法
C . 实验法和观察法相结
D . 比较法
21. (2分) (2018七上·南山期中) 如果我们将细胞比作汽车的话,发动机靠燃油为汽车提供动力,那么,动植物细胞中,相当于发动机为细胞提供能量的转换器
是()
A . 细胞质、液泡
B . 细胞核、细胞质
C . 线粒体、线粒体
D . 细胞壁、细胞膜
22. (2分) (2017七上·夏津期中) 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为清水
B . 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外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并在清水中展平
C . 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D . 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23. (2分)(2018·滨州模拟) 图甲和乙是两类不同细胞的模式图,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和乙的细胞分裂过程完全相同
B . 甲能够形成结缔组织,乙能够形成输导组织
C . 甲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是:甲→组织→系统→个体
D . 甲、乙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都是细胞核
24. (2分) (2017八下·广安月考) 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生物体的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B . 自然界有共生现象,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C . 人类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
D . 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
25. (2分)(2019·海南模拟) 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

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一)]。

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

图(二)是观察该植物叶表皮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叶的数量;实验结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 . 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C . 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二中标注2的部位散失的,该结构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D . 图二中1和3的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二、综合题 (共7题;共50分)
26. (11分) (2016七上·抚州期中) 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回答:
(1)植物细胞特有的,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2)对细胞有用的物质能够进入,其他物质被挡在外面,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能控制物质的进出.(3)动、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中.
(4)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较,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切西瓜时流出许多汁液存在于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
27. (8分) (2011九上·山西竞赛) 为验证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植物体进入动物体内,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把一盆栽番茄植株放在玻璃钟罩内(如下图),再把含放射性碳的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般无放射性)依图中所示输入罩内,然后关闭进气阀。

一段时间后,把番茄植株移出,洗去土壤,用仪器记下根系的放射性碳的剂量。

再把这些根烘干,切成小块,放到养着饥饿金鱼的不带放射性物质的金鱼缸内,4天后,把金鱼从缸中取出,经检测发现鱼组织内放射性碳超过正常水平。

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
A . 氧循环
B . 碳循环
C . 氮循环
D . 水循环
(2)若要设置该实验的对照实验,正确的方法应是()
A . 把番茄换成天竺葵
B . 把含放射性碳的二氧化碳换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 . 把土换成蒸馏水
D . 把金鱼换成蝌蚪
(3)放射性碳首先必须通过植株的 ________作用转化成有机物,然后运输到根部。

(4)如果这项实验的研究中,把植株放在完全黑暗的地方,实验结果将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

(5)简要说明含放射性碳的植物组织进入金鱼组织的过程。

________
28. (6分)如图所示:
(1)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进行________ 散发出来的________ 凝结而成的.(2)下午打开塑料袋口,迅速将一支刚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熄灭的火柴棍复燃了,说明袋内的气体含________ 较丰富,这是植物进行________ 的结果.
(3)傍晚再套上一个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棍,燃烧的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有较多的________ ,这是植物进行________ 的结果.
29. (5分)如图显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操作步骤,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________.
(2)图中乙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________.
(3)制作装片前,先将口漱净的目的是________.
30. (5分)如图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模式,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种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细胞不具有[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2)若将细胞乙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图中的[A]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种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你认为它们的差别主要是由________决定的?(填字母)
31. (8分)(2020·新疆) 下式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其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平衡。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内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A . 溶解淀粉
B . 煮沸淀粉
C . 除去二氧化碳
D . 使叶绿素溶于酒精
(3)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A . 所有绿色部分
B . 整个植物体
C . 只有茎和叶
D . 只有绿叶
32. (7分)(2019·蒙阴模拟)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以提质增效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设施农业,目前,我市许多贫困户因大棚蔬菜种植已逐渐脱贫。

(1)为了帮助大棚种植户提高产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他们在春季的一个晴天,对某密闭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一昼夜测定,并绘制成如图甲所示的曲线。

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a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从“大于”、“等于”、“小于”中选填)呼吸作用强度。

某同学在曲线上标注了A、B、C、D、E五个点,一天中密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大的时候对应曲线中的________点。

通过分析此曲线,你对大棚种植提高产量有何建议?________。

(2)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特点,他们设置了如图的实验装置,乙内装有正在萌发的蚕豆种子(瓶中有适量的水),丙为一盆蚕豆苗(经过暗处理)。

将丙用无色透明玻璃箱密封好后与乙装置进行连接(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并将其放在阳光下。

①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蚕豆苗的________作用会增强,这是由于玻璃箱中________增加所致。

②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发现玻璃箱内壁有水珠,主要是因为叶片进行________的结果。

(3)大棚种植户利用某种技术,在南瓜植株上收获西瓜,这种技术叫做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
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