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急性心梗是指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疾病。
急性心梗发作时,患者往往会出现胸痛、气促、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院前急救的关键性护理至关重要,它可以有效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挽救患者的生命。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一、保持患者平静急性心梗发作时,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慌和不安。
这会使心脏负荷增加,加重病情。
急救人员在发现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应该耐心劝慰患者,帮助其保持平静,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二、确保患者舒适心绞痛患者需要保持体位,可供应氧气,避免活动。
患者应该脱下领口、腰带等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有胸部不适,可让患者用放松自如的姿势坐着或者卧着。
患者若服用硝酸甘油后,没有减轻胸痛,可让患者坐着休息,每隔5分钟给患者一颗硝酸甘油含化片, 直至3次若效果不明显可继续给药,直到急救车到来。
三、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急性心梗突发时,家属或周围人员首先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情况和地址。
尽快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救中心,并告知医院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对心梗患者进行及时救治。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疼痛剧烈或处于无意识状态,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家属或旁人应该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
四、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疼痛剧烈或处于无意识状态,应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急救人员应该将患者平放在坚硬表面上,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1秒钟,每个周期呼吸15次 - 20次。
同时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压迫1.5-2英寸,每按压后松开,但不要断续的或急促的进行胸部按压。
五、监测生命体征在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急救人员应该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等。
随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化,必要时调整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六、避免让患者吞服口服药物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患者由于疼痛难忍,有时会吞服过多药物,这样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要点摘要: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存在缺陷,全面急诊护理措施融入后能够提高AMI 患者的急救工作效率,同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为其成功抢救和获得理想的预后效果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关键词: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引言: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患者持续性的心肌缺血造成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一旦发病患者可能病情迅速恶化,病死率极高,常见临床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AMI患者的急诊救治过程中抓住急救时机、提升急救效率是关键。
但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确实在护理干预效率、全面护理、细节护理等方面都有不足,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机体状态,基于新时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标准,我们必须构建更加全面的护理干预模式。
1护理方案患者在溶栓与抗凝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如下护理措施:(1)准备急救物品:建立急救物品管理的常态化机制,日常做好急救物品准备工作,包括常用药物以及急救器械设备等,如止痛药、强心剂、抗凝剂、吸引器、氧气仪、心电监护仪等。
(2)监护护理:持续给氧,实施心电监护,检测和护理重要指标,预防患者出现心力衰竭、休克、心室颤动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危急症状,如有预兆及时告知医生,对症处理。
(3)心理护理:常规急诊救治流程中,对AMI患者的心理状态关注不足,医护人员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患者的病情救治上,但患者确实会受到诸多负面情绪影响,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基于此,要求急诊护理中强化护患沟通,安抚患者情绪,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救治过程。
(4)饮食护理:AMI患者肠胃机能、消化状态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急救后24h内进食流质饮食,24-72h可以进食半流质食物,3-7天可进食易消化的普食,饮食干预中注意补充营养和热量,控制脂肪和盐分的摄入,饮食量不易多大,减轻心脏负担。
(5)排便护理:急救之后绝对卧床,但多数AMI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会出现便秘问题,过度用力排便会引发心律失常、心衰等高危并发症,因此指导患者合理排便非常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第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主要临床表现有急性心力衰竭、剧烈胸痛、意识障碍、休克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
我院为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选择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急诊护理与常规护理,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
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8±4)岁;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58±5)岁。
所有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均为(5±3)h。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经皮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给予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实行溶栓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患者基本病情的观察与评估、测量各项生命体征等,根据医嘱实施具体护理工作。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措施干预,具体如下。
1.2.1院前急救护理医护人员应即时给予患者心电图检测,并详细记录数据,为医生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严禁患者自主翻身加重病情。
对于有呼吸困难症状者需协助其取半卧体位,并根据患者病情,即时给予扩张血管、缓解疼痛等对症治疗。
1.2.2心理护理因为该疾病发病急且病死率高,患者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之交流,即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1.2.3疼痛护理可根据患者具体疼痛情况给予适量镇痛药物,缓解患者因疼痛引起的不适感。
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定时测量患者血压、脉搏等,若患者发生严重传导防碍情况,需即时向医生报告,并给予对症治疗等。
1.3观察指标4患者出院前1d,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实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病情观察以及交流沟通等内容。
急诊科心肌梗死猝死病例护理讨论记录范文

急诊科心肌梗死猝死病例护理讨论记录范文1. 引言1.1 概述心肌梗死和猝死是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的严重心脏疾病。
急诊科作为紧急处理这些情况的关键部门,扮演着救援、护理和管理的重要角色。
在急诊科中,由于心肌梗死和猝死具有突发性、危险性和高度复杂性等特点,护理干预和应对措施尤为关键。
通过对心肌梗死猝死病例的护理讨论记录,以期分享相关经验并探讨预防与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心肌梗死和猝死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1.2 研究背景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引发的全身循环系统丧失供血功能的临床表现。
它通常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虚弱和恐惧感等典型症状,并可能导致短时间内发生致命性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
而猝死则是指在突然发生的短时间内心脏停止跳动,尤其是在1小时内死亡,多数由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面对心肌梗死和猝死这两种险象环生的心脏事件,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护士们需要快速响应,并准确判断病情,采取有效措施以缓解症状并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于急诊科中心肌梗死猝死病例的护理干预与管理策略进行讨论十分必要。
1.3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急诊科中心肌梗死猝死患者的个例,并通过总结护理干预和医护团队配合的经验与策略,进一步提供有助于改善急诊科中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救治效果的参考依据。
在实践层面上,通过提供相关知识和经验分享,可以帮助急诊科护士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我相信通过对心肌梗死猝死预防与管理策略的探讨和评估,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的方法,以逐步完善相关的护理流程和规范。
总而言之,本文对急诊科中心肌梗死猝死病例的护理进行了深度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预防与管理策略。
希望能够促进急诊科护士对于该类情况的处理能力,在降低心肌梗死和猝死患者发生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2. 心肌梗死猝死的定义和病因2.1 心肌梗死的定义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指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脏疾病。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措施急性心梗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患者能够及时接受院前急救,可以有效减少病情恶化,提高治疗成功率。
因此,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急性心梗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措施。
**1. 保持患者安静**
在急性心梗发作时,患者常常会出现胸痛、气促等症状,此时需要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激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2. 提供吸氧**
急性心梗患者通常会出现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此时可以给患者提供吸氧,以帮助患者呼吸,增加血氧含量。
**3. 让患者取舒适的姿势**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该让患者取一个舒适的姿势,通常建议让患者坐着或躺下,并保持头部稍微高于身体。
**4. 监测生命体征**
急性心梗患者在院前急救时,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安抚患者情绪**
急性心梗发作时,患者通常会感到害怕、焦虑,护理人员需要及时
安抚患者情绪,避免患者过度紧张。
**6. 寻找相邻急救站或医院**
在院前急救时,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尽快将患者转移到最近的急救
站或医院,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7. 提供药物**
在急性心梗发作时,有时候可以通过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硝酸甘
油可以帮助扩张心血管,减轻心脏负担。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帮助急性心梗患者度过危险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因此,在面对急性心梗患者时,护
理人员应该及时有效地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研究杨凯婷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334100【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护理;急救时间;溶栓时间;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急重症之一,具有病发危急,进展快,病死率高,若未能及时治疗,可严重危及患者生活质量[1]。
相关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病发后4h为死亡高峰期,故及时采取科学、高效的急救措施干预十分关键[2]。
对此,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5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8比17,年龄在4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3±5.24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9比16,年龄在4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77±5.31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数据发现,它们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此次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得到了参与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
1.2方法入院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常规对症急救检查及治疗支持。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体征及心电图进行监测,对症处理并采取基础护理,如建立静脉通路、吸氧等。
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观察组采取了以下急诊急救护理措施:首先,开发了绿色通道,实行先治疗后登记的政策,并进行MEWS相关评估。
对评分高于9分的患者立即进行处理,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泵功能恢复干预。
其次,帮助患者清理口腔和呼吸道,确保呼吸通畅,注重心理干预,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护理依从性。
第三,在使用抗凝药物时,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急救介入时机。
第四,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指导他们注意相关事项,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存在的疑问,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科学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黄蓉,陈薇薇,张旭楚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 226001)摘要:目的:评价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5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25例对照组用常规急诊急救护理,26例观察组用针对性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就两组急救时间、预后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1)经相关护理后,发现院前急救、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相对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
(2)经相关急救护理后,血管再痛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相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中,为了提高急救效果,采用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缩短急救时间,还能提升预后效果与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诊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时间;预后效果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其是因冠脉闭塞,导致血流中断。
或突然变化,不能及时为心肌提供有效的血氧所致[1]。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会出现心脏骤停,此时会增加猝死风险,特别是院外突然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均会受到严重的威胁[2]。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会有压榨性胸痛,还会出现持久且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在休息或是用药后不能完全缓解,常伴有出汗、恐惧等症状,甚至还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等。
急性心肌梗死的出现通常较为危急,病情进展较快、死亡率较高,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4 h属于死亡的高峰期。
因此,及时、有效、合理的急救措施,重视急救护理干预,可以实现有效的急救效果。
本文选取5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评价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5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按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重程度 的关 系 [ J ] . 中国动脉硬化杂 志 , 2 0 0 0 , 8( 1 ) : 5 8 — 6 0 .
【 2 】 Wa l z l M. A p r o mi s i n g a p p r o a c h t o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mu l t i - i n f a r c t d e -
2 . 1 出诊
接到 1 2 0呼救电话后 , 询 问清楚 患者 当时的病 情 , 到 达现场 后及 时准确 判 断病情 ,到诊
包括意识 、疼痛 的性质 、部位 、时间。
2 . 2 院前早 期诊 断
氧供给 ,改 善心 肌缺 氧 ,缓 解 心绞 痛 ,减 轻 心律失 常 ,减 轻 心脏 负担 ,保 证心脏 等 重要器 官 的氧需 要 ,控制 心肌 梗
死 范围扩大 J 。
后进一步 了解病情 ,询问病史诱 因:有无冠心 病史 、大便用
①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 民医院 广西
通讯作者 :关家凤
防城港
5 3 8 0 2 1
2 . 4 . 2 基 础监测
及 时观察 患者意识 、生命体 征 ,如血压 、
呼吸, 进行 心电监 护 , 以便 早期 发现心电变化 , 指导医生用药 。
绪稳定 ,平 卧休 息 ,应该做到边紧 张有 序的操作边给予心理
安慰 ,尽量让患 者情 绪放松 ,也要做好 家属的思想工作 ,使 家属保持安静 ,避免 家属 的紧张 、焦虑 、不 安等不 良情绪影
笔者所在 医院 2 0 0 7年 1 月一 2 0 1 1 年1 1 月治疗急性心 肌
梗死患 者 1 1 2例 ,2 7例 女 性 ,8 5例 男 性 ,年 龄 3 5 ~ 8 1 岁。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病变,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
当病人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时,应该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同时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
以下是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的详细介绍:一、急救措施:2.确定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如果患者昏迷或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骨进行心肺复苏和进行人工呼吸。
3.让患者保持安静:尽量保持患者的安静,防止剧烈运动或激动的情绪。
4.放松患者的症状:根据需要给予硝酸甘油含片、咀嚼阿司匹林等,以舒缓患者的症状。
5.维持通气道通畅: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吸痰、气管插管等操作。
6.给予氧气:如有条件,给予纯氧气吸入,以增加心肌梗死区域的氧供。
7.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急救措施实施的同时,应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二、护理要点: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治疗,如给药、手术等,确保治疗效果。
3.心理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护士需与患者进行沟通、安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供安全感。
4.饮食护理:患者需要适当的饮食,建议采取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饮食,避免高脂、高盐、高糖等不健康食物。
5.动态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等,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6.密切监测药物治疗: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包括药物的剂量、频率等,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
7.床旁紧急设备准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时刻保持床旁有必要的急救设备,如除颤仪、氧气等。
8.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胸痛,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的变化,及时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
9.定期检查患者的体温: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如发热,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在开始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内容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就是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或者急剧减少,甚至中断后,使相应心肌发生的持久性且严重的缺血情况,最终导致心肌坏死的形成。
而对于这一急性病症来讲,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并且以中老年群体增多,其主要表现在:阵发性的心绞痛,或者是原有心绞痛频繁发作的人群呈现出程度加重的情况,并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使用硝酸甘油效果差,同时伴有恶心、大汗、心律失常、心悸、胸闷以及乏力等情况。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除了疼痛外,还会诱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情况。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讲,我们临床干预的原则主要是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和缩小缺血范围,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预防猝死为主,对患者实施临床干预。
就治疗干预手段来讲,主要以达到医院内的30分钟实施溶栓或者90分钟实施PCI为主,并辅以吸氧、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补液、抗心律失常等方式,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而在此期间,护理的流程包括:到达急诊科(0-30分钟)(1)询问患者的病史,尽快完成患者的心电图(2)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置心电监护,测量其生命体征(4)对患者进行体格以及辅助检查(3)评估患者溶栓治疗和PCI治疗的适宜证和禁忌症(5)明确诊断后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常规和急救处理(6)确定再灌注治疗方案(7)对直接进行PCI的患者,需要尽早的实施治疗前的准备,并告知患者家属,做好家属同意书,再做安全转送工作,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待治疗完成后,则需要转送患者,实施重症监护和常规的治疗。
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做到的工作包括:保证患者绝对的卧床休息,停止活动,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吸氧处理,包含智能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并实施心电监护等,同时做好除颤的准备,此外,还需要遵照医嘱配合相关的急救药物治疗,完善相关的检查工作。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分析 常艳萍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分析常艳萍摘要: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T)是指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
在临床上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及反应常急性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心电图演变。
AMT病情危重、变化快、猝死率高,常并发心律失常、心衰、休克,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研究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死亡的患者中,50%发生在起病的6小时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尤为重要。
1.冠心病的危险因素(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
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
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
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 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
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2.病情观察2.1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发现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一般有乏力、胸部不适、心绞痛反复发作或较前加重等先兆;典型症状:突发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常呈严重压榉或窒息感,伴有大汗及烦躁不安,含服消酸甘油无效。
一部分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的胃肠道症状;严重者有低血压、休克、急性左心力衰竭竭。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分析论文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分析论文1一般资料患者33例。
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2岁。
接诊时,除3例意识障碍外,其余均神志清楚,自诉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心电图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ST-T改变;急救地点为患者家中、宾馆、饭店、办公室及娱乐场所。
2急救体会2.1AMI患者的急救准备急救人员要有较强的急救意识,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医疗器具,随时做好出诊准备,在接到出诊电话后,立即出车,并根据呼救者在电话里描述的病情,做好相应的准备。
2.2AMI患者的现场急救2.2.1接诊后的医嘱嘱咐AMI患者和家属要冷静并保持室内安静,不要慌忙送往医院,要帮助患者就地平卧进行家庭急救。
禁忌剧烈搬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轻微的活动都会增加心肌工作量,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加重心肌缺血,继而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嘱咐患者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或速效救心丸10粒。
这些药物虽不能根治疾病,但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防止梗死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为下一步急救争取时间,降低死亡率。
在有条件的家庭可立即给予吸氧。
因AMI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缺氧,所以吸氧不但可以提供心肌的需氧量,而且可以预防心肌进一步损伤,减少梗死面积。
2.3医生到达现场后急救2.3.1生命体征的监测到达现场后,将患者就地平卧,立即给予吸氧、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病理性Q波以及有无ST-T改变,询问病史,测量血压、脉搏、体温及呼吸。
同时,给患者以精神安慰,以稳定其情绪。
2.3.2镇静止痛AMI患者均有心前区疼痛伴濒死感,如不及时止痛,会加重心肌缺血。
应立即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如不缓解可肌注度冷丁50~100mg。
2.3.2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为保证一次穿刺成功,我们常选用粗大且直的肘正中静脉,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用3M敷贴妥善固定,便于静脉给药及搬运时不易脱出及外渗。
3安全转运对AMI患者进行初步的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尽快转入院内进一步治疗,据文献报道,AMI患者转运途中发生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者占院前死亡的10%~20%。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关键词】急诊急救;护理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医学的易发病,大都因心肌持续缺血所致心肌坏死,该病症经常突发,病情进展迅猛,是引发猝死的主因。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心肌损伤、心电图出现变化以及急性功能障碍等。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对患者的身体伤害影响十分严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过程中,就诊急救护理显得非常重视。
探讨该病的急诊急救护理办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急救常见的护理方式1.1 给氧护理:实施鼻导管给氧的方式,氧流量2~5 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量,减少疼痛与缺血。
1.2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于减缓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愈率有着关键作用。
因发病急、心前区疼痛感异常强烈,患者难免产生焦虑甚至绝望等心理疾病,疾病承受力低下。
因此,当患者疼痛加剧时,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在旁陪伴,增强患者攻克疾病的信心,消除负面心理,以乐观开朗的心态配合各项护理。
1.3 止痛护理:给予止痛类药物,并时刻监测患者的呼吸及血压变化状况,密切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药效功能及作用的发挥。
1.4 饮食护理:护理开始后的4~ 12 h以内,给予流质饮食,缓解胃扩张,随后选用低胆固醇、低脂类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理念。
发病后12h内卧床休养,营造舒适宁静的护理氛围。
2.讨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在于患者心肌缺氧以及心肌氧供应量有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和治疗首先应该要加强对患者的早期供养,保证患者的心肌供氧充足。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心电图中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防止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患者不能够食用油腻食物和甜食,尤其禁止食用动物的肝脏等,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当然,排便护理也是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护理的主要措施,需要引起护理人员的特别重视。
心梗急救与护理

心梗急救与护理心梗是指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被堵塞,导致心肌组织缺氧和坏死的疾病。
心梗的急救和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挽救患者的生命。
以下是心梗急救与护理的几点关键:1. 急救措施:- 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急救人员病情。
- 患者应立即休息,保持安静。
不要让患者活动剧烈或用力搬动。
-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咀嚼一颗阿司匹林,有助于减少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
- 如果患者心跳停止,开始心肺复苏术(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2. 医院护理:- 患者到达医院后,将会接受一系列急诊检查,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等,以确定诊断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 如果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可能会建议给予血栓溶解剂或进行介入手术(如冠脉支架植入术)来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
- 在医院护理期间,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遵循医生和护士的指导。
通常会开始使用药物,如抗凝血剂、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心绞痛药物等,以控制病情并预防再次发作。
- 护士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3. 术后护理和教育:- 医院出院后,患者需要继续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并按照医嘱进行进一步的康复和恢复锻炼。
- 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监测心脏功能和药物疗效。
-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和应对压力等。
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 接受定期的心脏康复计划,包括参加心脏康复课程和咨询,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身体功能和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
- 定期随访医生,及时报告任何不适或症状的变化。
重要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遵循医生和护士的具体指导和建议。
必要时,随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分析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影响效果

分析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影响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组应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
结果:急诊抢救时间和球囊扩张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与死亡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其急救效率并促进临床转归。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急救效率;转归急性心肌梗死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危重病症,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可诱发心肌坏死,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患者还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早期进行规范化急诊救治是降低患者并发症率以及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手段,在此急救过程中良好的急诊急救护理是提升患者急救效率以及急救效果的重要手段[1]。
程序化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具有目的性、预见性和规范性的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以下将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运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常规资料病例选取自2021年2月~2022年3月我院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共计76例,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平均分组,均为38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9例、19例;年龄分布于52~87岁,均数(67.6±2.3)岁;体质量45.5~82.2kg,均数(61.3±2.8)kg。
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0例、18例;年龄分布于53~86岁,均数(67.5±2.4)岁;体质量45.3~82.5kg,均数(61.4±2.7)kg。
2组以上资料均有其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急诊急救护理,即接诊患者后立即进行心电监护,提供吸氧,为其快速创建静脉通路以及启动绿色通道,患者在确诊之后迅速完成相关的术前准备工作;观察组应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方法为:(1)院前急救护理:在接到急救电话后需要迅速于3分钟内完成准备,并立即出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图分 识码】A
【 文章 编 号】1 6 7 2 — 5 6 5 4 ( 2 0 1 3 ) 0 7 ( c ) 一 0 0 2 7 - 0 2
冠 状 动 脉 的 堵 塞 造 成 心肌 因 严 重 缺 血 而 局 部 坏 死 就 会 发 生 为 了保 持 患 者摄 人 充 分 的营 养 , 应 该 根 据 患 者 的身 体 情 况 合 理 配 急性心肌 梗 死 , 绝 大 多 数 的心 肌 梗 死 患 者 是 在 冠 状 动 脉 粥 样 化 餐, 根据患 者的口味变换 菜单 , 选择 容易消化 的高纤维和高热量 的基 础 上形 成新 鲜血栓 , 患 者 会 出 现 胸 骨 后 或 心 前 区压 榨 性 剧 食 物 , 一般 2 4 h 内进 流食 , 2 4 h 以 匕 、 7 2 h 以内 进 半 流 食 , 注 意 需
症状为晕 厥、 休 克 及 心衰 等 。
1 . 2 护 理 方 法
和正 确的认 识 , 意识 到积 极治 疗 的重 要 性 , 能够及 时 将 自己的不 良反
应反 馈 , 防止心 肌 梗 死 的再 次 发 生 , 保证 身 体早 日 恢 复健 康 。 1 . 2 . 1 心 电 监护 做 好 急诊 急 救 的 护 理 准 备 , 保 证 抢 救 器 械 和 药 1 . 2 . 6 心理 护理 心理 护 理 贯 穿急 诊 急救 护理 的整 个 过 程 , 患 者 的 品处于备用状 态, 接诊 后要就地 抢救 , 迅 速 有 效 的 为患 者 止 痛 镇 消极 情 绪 甚 至 抵 抗 治 疗 都 会 影 响 整 个 急诊 急 救 效 果 。 进 行 急诊 急 静, 急性 心 肌 梗 死 发 病 时 剧 烈 的 疼 痛 很 容 易让 患 者 情 绪 不 稳 , 无 救 的急 性心 肌梗 死 患者心 理 一 般 都 比较 敏感 脆 弱 , 对 于病 情 的治 疗
意识 的不 配合治疗容易加重 病情或引起 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 和未 来生 活 的担 忧 让 他们 的情 绪 处 于不 稳 定的 状 态 , 主 要表 现 为不
需 及 时 对 患 者 止 痛 镇 静 为 接 下 来 的 急诊 创 造 机 会 。 急 诊 急 救 过 程 同程 度 的 紧张 、 焦 虑 和烦 躁 等 , 如 果 这种 失常 的情 绪得 不 到有 效 疏 中护理 人员需注意 维持血 压稳定 , 纠 正患者的血容量, 控 制 输 液 导, 很容易让 患者产生术后抑郁的情 况, 因此要对急性 心肌梗死患 速度和剂量 , 不 要增 加 心脏 的压 力 。 患 者一 入 院需 立 即进 行 心 电 监 者进 行 及 时 的 心理 辅 导 , 在 良好 的护 理 环 境 下, 护 理 人 员要 与患 者
文 通过 对近期来我 院进行 治疗的6 O 例 急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的 临 床 营 养 不足 的情 况 。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探 讨 总 结 了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的急 救 护 理 1 . 2 . 4 排 便 护理 无 论 急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处 于 哪 个 时 期 , 都应 该 措施 , 具 体 内 容 如下 。 保 持 大便 通 畅 , 便 秘 导致 的排 便 用力 会 增 加心 脏 负担 , 诱 发 心 律 失 1资 料 与 方法 常及心绞痛等并发症的发 生, 甚至会发生休克猝 死的情况 , 因此护
1 . 1一般 资 料
理 人 员要 指 导 、 帮助患者排便 , 对 于 有 便 秘 症 状 的 患者 给 予 缓 泻
选 取近期在 我院就 诊的6 0 例 心肌 梗死 患者的I 临床资料进 行 剂 , 配 合 轻 柔 的腹 部 按摩 , 以消 除 便 秘 症 状 。 回顾 性 分 析 。 其 中男 性 患 者 3 2 例, 女性 患者2 8 例, 年龄4 7 ~6 9 岁, 1 . 2 . 5 加强宣传 术后护理 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和疾病知 平均年龄5 9 岁, 在 发病后l 2 h 内入 院 患 者 1 9 例, 发病 1 2 h 以上 3 d 识 宣传 , 提 高 患者 的健 康 意 识 , 规避 日 常 生活 中存 在 的不 良习惯 , 并 以内入 院患者3 O 例, 发病3 d 后人院患者 l 1 例, 送院时患者的主要 对 自己疾 病 治 疗 、 病 情 发 展 和 日常 生活 中 的预 防有 一 个 清 楚 的理 解
M 口 口 E 口 N N u 口 B 工 N 现 代 护 理I
C 二H工NA t - I EA L7 - I - - 4工ND UB " I - 日 Y
急性 心肌梗 死 的急诊 急救 护理 分析
姜 连 平
抚 松 县露 水 河镇 医院 , 吉林 抚 松 1 3 4 5 0 6
痛, 伴随着 烦躁不安, 甚 至有休 克、 心力衰竭 、 心律失常的出现 , 如 少 食 多 餐 , 避 免 造 成 胃肠 和 心 脏 的 压 力 , 适量饮 水 。 本 组 患 者 的 果 急 诊 急 救 护 理 措 施 应 用 得 当 可 以有 效 提 高 患 者 的存 活 率 。 本 饮 食 均 进 行 营 养 搭 配 , 定时定 量, 一 日五餐 , 没有 出现 患 者 过 饱 或
【 摘 要 1目的 研 究分 析 急性 心肌 梗 死患 者 的急 诊 救 护对 策 。 方 法 选 取 近期 在我 院 就 诊 的6 O 例 心 肌 梗 死 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进 行 回 顾 性分 析 , 总 结 急诊 急 救 护 理措 施 。 结 果 经 过 有 效 急诊 急 救 护 理 后 , 6 0 例 患 者 中有5 9 例 成 功 治 愈 出院 , 1 /  ̄ J " 因并发 心 律失 常抢 救 无 效 死 亡, 成 功 率 达 到9 8 . 3 %。 结 论 积 极有 效 的急诊 急救 护 理 措 施 可以有 效提 高患者 的存 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