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最新届高中高三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
本试卷共8 页,包含选择题( 第 1 题~第 9 题,共 9 题 ) 、非选择题 ( 第 10 题~第 16 题,
共 7 题) 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20 分,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合计 15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
....
题意.
1. 以下图,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均衡力
B.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均衡力
C.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作使劲与反作使劲
D.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课本的重力
2. 某次实验中,经过传感器获取小车的速度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以下图,则小车
()
A. 在 0~ 1.0s 内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B. 在 0~ 1.0s 内加快度先增大后减小
C. 在 0~ 1.0s 内位移约为 0.5m
D. 在 0~ 0.5s 内均匀速度为 0.35m/s
3. 以下图,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u= U m sin ω t ,副线圈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 R 为滑动变阻器,理想沟通电压表和的示数分别为U1和 U2,理想沟通电流表和的示数分别为I 1和 I 2.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U1和 U2是电压的刹时价
B.I 1、 I 2之比等于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
C. 滑片 P 向上滑动过程中,U2变大, I 1变大
D. 滑片 P 向上滑动过程中,U2不变, I 1变小
4.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取向上为正方向.设小球在抛出点的重力势能为零,小球所
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上涨过程中,小球的加快度a、速度 v、机械能 E、动能 E k与小球离
抛出点高度h 的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A B C D
5.真空中两个点电荷 Q1、Q2分别固定于 x 轴上 x1= 0 和 x2= 4a 的两点,在它们的连线上
场强 E与 x 关系以下图 ( 取 x 轴正方向为场强正方向,无量远处为电势零点)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1 2 带负电
A.Q 带正电、 Q
B.Q1 的电荷量是Q2的 3 倍
C.x 轴上 3a 处的电势为零
D. 正点电荷q 在 x 轴上 a 处的电势能比在2a 处的大
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共 4 小题,每题 4 分,合计 16 分.每题有多个选项切合题意,所有
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以下图,甲、乙两颗人造卫星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两轨道相切于P点.不
计大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甲的机械能必定比乙的大
B.甲的运转周期比乙的大
C.甲、乙分别经过 P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D.甲、乙分别经过 P 点的加快度大小相等
7. 以下图, A、B为同样的灯泡, C为电容器,L 为电感线圈 ( 其直流电阻小于灯泡电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闭合开关, B 立刻发光
B. 闭合开关,电路稳固后, A 中没有电流
C. 电路稳固后,断开开关, B 变得更亮后再熄灭
D. 电路稳固后,断开开关, A 中电流立刻为零
8. 以下图,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与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接触,弹簧处于原长,现施加水平外力 F 迟缓地将滑块向左压至某地点静止,此过程中外力 F 做功为 W1,滑块战胜摩擦力做功为 W2. 撤去 F 后滑块向右运动,最后和弹簧分别.不计空气阻力,滑块
所受摩擦力大小恒定,则()
A. 撤去 F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W1- W2
B. 撤去 F 后,滑块和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滑块与弹簧分别时的加快度为零
D.滑块与弹簧分别时的动能为W1- 2W
9.以下图,正方体空间 ABCDA1B1C1D1上、下表面水平,此中有 A→D方向的匀强电场.从
A 点沿 A
B 方向分别以初速度v1、v2、v3水平抛出同一带电小球( 可视为质点 ) ,小球分别从D1C1
的中点、 C1点、BC1的中点射出,且射出时的动能分别为E k1、E k2、E k3.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小球带正电
B.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C.v 1∶v2∶v3=1∶2∶2 2
D.E k1∶E k2∶E k3=1∶4∶8
三、简答题:此题分必做题( 第 10、11、 12 题 ) 和选做题 ( 第 13 题 ) 两部分.合计42 分.
【必做题】
10.(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考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铁架台的顶端有
一电磁铁,正下方某地点固定一光电门,电磁铁吸住直径为 d 的小铁球,此时球心与光电门的竖直距离为h() .断开电源,小球着落,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t.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用游标卡尺测得 d 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该示数为________cm.
( 2) 该实验需要考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设重力加快度为
g) .
( 3) 在实验过程中,多次改变h,重复实验,这样做能够________.
A.减小有时偏差
B.减小系统偏差
C.使实验结论更拥有广泛性
( 4) 小组内某同学提出,用高为d的铁质小圆柱体取代小铁球可提升实验的正确性,其
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10 分) 在研究金属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时,为了能够较正确地测出金属电阻的阻
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除了金属电阻R x外,还供给的实验器械有:
学生电源 E,敏捷电流计 G,滑动变阻器 R、R s,定值电阻 R1、 R2,电阻箱 R0,开关 S,控温装置,导线若干.
甲乙
①依照电路图连结好电路后,将 R0调至适合数值, R 的滑片调至最右端,R s的滑片调至
最下端,闭合开关S;
②把 R 的滑片调至适合地点,调理R0,并逐渐减小R s的阻值,直到 R s为零时,电流计 G 指针不发生偏转,记录R0的阻值和R x的温度;
③多次改变温度,重复实验;
④实验完成,整理器械.
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 1) 上述②中,电流计 G 指针不发生偏转时,a点电势________(选填“ 大于”“ 等于”或“小于” ) b 点电势.
( 2) 某次丈量时, R0的旋钮如图乙所示,则R0的读数为________Ω .
( 3) 用 R0、 R1、 R2表示 R x, R x= ________.
( 4) 求出的阻值R x和对应温度以下表所示:
温度 t/ ℃35.040.045.050.055.0
阻值 R x / Ω58.359.460.661.762.8
请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描述出R x t 图线.

( 5) 本实验中R s的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 选修 3- 5](12分)
(1)铀核裂变的一种方程为23592U+X→9438Sr+14054Xe+210n,已知原子核的比联合能与质量数的
关系以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X 粒子是中子
B.X 粒子是质子
235 94
139
94
C. 92 U 、38 Sr 、 54 Xe 对比, 38Sr 的比联合能最大,最稳固
235
94
139
Xe 235
U 的 质 量 数 最 多 , 结 合 能 最 大 , 最 稳 定
D. 92 U 、 38 Sr 、 54 相 比 , 92
(2) 利用以下图的电路做光电效应实验,当光照耀到光电管的金属资料上时,敏捷电
流 计 中 没 有 电 流 通 过 . 经 检 查 实 验 电 路 完 好 . 则 发 生 这 种 现 象 的 原 因 可 能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在圆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 m 的三个物块排成直线,以下图.第 1 个物块以动量
p 0 向右运动,挨次与其他两个静止物块发生碰撞,并粘在—起,求:
①物块的最后速度大小; ②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总动能.
13. 【选做题】此题包含
A 、
B 两小题 ,请选定此中一小题 ,并作答 .若全做 ,则按 A 小
........ ....
题评分.
A. [ 选修 3- 3](12
分 )
(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________.
A. 乙醚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变大
B. 必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时压强和摄氏温度成正比
C. 当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状态后,液体分子不会从液面飞出
D. 用油膜法测油酸分子直径时,以为油酸薄膜厚度等于油酸分子直径
(2) 图甲是岩盐晶体的平面构造, 图中等长线段 AA 1、BB 1 上微粒的数量不一样, 由此可知,晶体拥有 ________( 选填“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 ) 的性质.图乙中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
距离大于分子均衡距离 r 0,所以表面内层分子间作使劲表现为________.


( 3) 在大气中,空气团运动时经过各气层的时间很短,所以,运动过程中空气团与四周
空气热量互换很少,可看做绝热过程.湿润空气团在山的迎风坡上涨时,水汽凝固成云,到山顶后变得干燥,而后沿着背风坡降落时升温,气象上称这股干热的气流为焚风.
①空气团在山的迎风坡上涨时温度降低,试说明其原由?
②设空气团的内能U 与温度 T 知足 U= CT( C 为一常数 ) ,空气团沿着背风坡降落过程中,外界对空气团做的功为W,求此过程中空气团高升的温度T.
B. [ 选修 3- 4](12分)
(1)以下图,从点光源 S 发出的一束复色光,以必定的角度斜射到玻璃三棱镜的表面,
经过三棱镜的两次折射后分为a、 b 两束光.下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 在三棱镜中 a 光的流传速率大于 b 光的流传速率
B.a 光频次大于 b 光频次
C.若改变复色光的入射角,可在入射面发生全反射
D.a 、 b 两束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预装置产生的干预条纹的间距x < x
a
b
(2) 以下图,两艘飞船A、B 沿同向来线同向飞翔,相对地面的速度均为v(v 靠近光速
c).地面上测得它们相距为 L,则 A 测得两飞船间的距离 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L. 当 B 向 A 发出一光信号, A 测得该信号的速度为 ________.
(3)简谐横波沿 x 轴正向流传,挨次经过 x 轴上相距 d= 10m的两质点 P 和 Q,它们的振动
图象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则
①t = 0.2s 时质点 P的振动方向;
②这列波的最大流传速度.
甲乙
四、计算题:此题共 3 小题,合计 47 分.解答时请写必需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
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可以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一定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5分)以下图,绝缘斜面倾角为θ ,虚线下方有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磁感觉强
度为 B的匀强磁场,虚线与斜面底边平行.将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 从斜面上由静止开释,开释时cd 边与磁场界限距离为x0,不计摩擦,重力加快度为g. 求:
(1) 金属框 cd 边进入磁场时,金属框中的电动势大小E;
(2) 金属框 cd 边进入磁场时的加快度大小a;
(3) 金属框进入磁场的整个过程中,经过金属框的电荷量q.
15.(16 分 ) 以下图,木块 A 固定在水平川面上,细线的一端系住圆滑滑块 B,另一端绕过固定在木块 A 上的轻质圆滑滑轮后固定在墙上, B 与 A 的竖直边恰好接触,滑轮左边的细
线竖直,右边的细线水平.已知滑块 B 的质量为m,木块 A 的质量为3m,重力加快度为g,当撤去固定 A 的力后, A不会翻倒.求:
(1) A固定不动时,细线对滑轮的压力大小F;
(2) 撤去固定 A 的力后, 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知足什么条件时,A不会向右运动;
(3) 撤去固定 A 的力后,若地面圆滑,则 B 落地前, A 向右滑动位移为x 时的速度大小v A.
16.(16 分 ) 某控制带电粒子运动的仪器原理以下图,地区 PP′M′M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
场,电场场强 E=1.0 ×103V/m,宽度 d=0.05m,长度 L=0.40m;地区 MM′N′N内有垂
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觉强度- 2 q 8
B=2.5 ×10 T,宽度 D= 0.05m,比荷=1.0 ×10 C/kg
m
的带正电的粒子以水平初速度v0从 P 点射入电场.界限 MM′不影响粒子的运动,不计粒子重力.
5 PP′N′N射出的地点;
(1) 若 v =8.0 ×10 m/s,求粒子从地区
(2)若粒子第一次进入磁场后就从M′N′间垂直界限射出,求 v0的大小;
(3)若粒子从 M′点射出,求 v0知足的条件.
2019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南京、盐城 )
物理参照答案
1.A
2.C
3.D
4.B
5.D
6.BD
7.AC
8.AD
9.ABC
10. (1) 0.565(2 分 )
d2
(2)gh =2t2(2 分 )
(3)C(2 分)
(4)小铁球经过光电门的挡光长度不必定是小球的直径,圆柱体挡光长度就是柱体高度
(2 分 )
11.(1) 等于 (2 分 )
(2)40.0(2 分 )
R1
(3)R0(2 分 )
R2
(4)以下图 (2 分 )
(5) 保 流 (2 分 )
12. (1) AC(3 分,少 扣 1 分,多 不得分 ) (2) 入射光的 率小于极限 率 所加反向 大于制止 ( 每空 2 分,共 4 分 )
(3) ①依照 量守恒定律 p 0=3mv
p 0
解得 v =
.(2 分 )
3m
1
2
②由 p 0= mv 0, E k0= 2mv 0
2
p 0
解得初 能
E k0=
2m
2
末 能 E k =1
3mv 2=
p 0
2
6m
2
p 0
所以 失的 能
E k0- E k = 3m.(3 分 ) 13. A. (1) AD(3 分,少 扣 1 分,多 不得分 )
(2) 各向异性 引力 ( 每空 2 分,共 4 分)
(3) ①坡上空气 小,气 膨 , 外做功,温度降低.
(2 分 )
②依据 U =CT 得 U = C T ①
由 力学第必定律得 U = Q +W ②
Q =0③
立①②③解得
W
T = .(3 分 )
C
B. (1) BD(3 分,少 扣 1 分,多 不得分 )
(2) 大于 c( 或光速 )( 每空 2 分,共 4 分 )
(3) ①沿 y 方向. (2 分) ②从 象可知振源的周期
T =0.4s , P 和 Q 的相位始 相反,
1
d = n λ+ 2λ ,此中, n = 0,1, 2, 3,⋯
λ
由波速 v = T
得 v = 50
m/s(n = 0, 1, 2, 3,⋯) 2n +
1 当 n = 0 播速度最大, 最大 播速度 50m/s.(3 分)
14. (1) 金属框 入磁 前机械能守恒,
mgx 0sin θ =
1
2mv 2(2 分 )
金属框中感 大小
E =Blv(2 分)
解得 E= Bl 2gx0sin θ .(1分)
E
(2)感觉电流 I =R(1 分 )
安培力 F A=IlB(1分)
取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关于金属框
mgsin θ - F A= ma(2 分)
B2l 2
解得 a= gsin θ -mR2gx 0sin θ.(1分) (3)金属框进入磁场过程中的均匀电动势
Bl 2
E=t (2 分)
E
均匀电流I =R(1 分 )
流过的电荷量q= It(1分)
2
Bl
解得 q=R .(1分)
15. (1)细线对B的拉力大小T=mg(1 分 )
滑轮对细线的作使劲大小F′=2T(2 分 )
细线对滑轮的作使劲大小F=F′(1 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F=2mg.(1 分 )
(2)地面对 A 的支持力大小 N=3mg+ mg(2 分 )
A 不会滑动的条件 T≤μ N(2 分 )
1
由以上各式解得μ≥ .(1分)
4
(3) A向右滑动位移为x 时, B 降落 h=x(1 分 )
A 向右速度大小为v A时,
B 的速度大小v B=2v A(2 分 )
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
1 2 1 2
mgx=2·3mv A+2·mv B(2 分 )
2
由以上各式解得
A
5gx.(1 分 ) v =
16.(1) 粒子以水平初速度从 P 点射入电场后,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假
定粒子能够进入磁场,则
1 qE
2 2md
竖直方向 d=2·m·t得 t =qE
代入数据解得t =1.0 ×10 -6s(2 分)
水平位移 x= v0t
代入数据解得x= 0.80m
由于 x 大于 L,所以粒子不可以进入磁场,而是从P′M′间射出, (1 分 ) 则运动时间 t =L - 6
=0.5 ×10 s,
0 v
1 qE 2
竖直位移 y=· ·t= 0.0125m(1 分 )
2 m 0
所以粒子从 P ′点下方 0.0125m 处射出. (1 分 )
2md (2)
由第一问能够求得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x = v 0
qE
粒子进入磁场时,垂直界限的速度
v 1= qE
2qEd 分 )
·t =
(1
m m
v 1 设粒子与磁场界限之间的夹角为
α ,则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
v =
sin α
v 2 mv
在磁场中由 qvB = m R 得 R = qB (2 分 )
粒子第一次进入磁场后,垂直界限
M ′N ′射出磁场,一定知足
x + Rsin α =L
2md
mv
v 1
2qEd
把 x = v 0 qE 、 R = qB 、 v = sin α 、 v 1=
mp 代入解得
v 0=L ·
qE - E
2md B
v =3.6 ×10
5
m/s.(2 分 )
(3) 由第二问解答的图可知粒子离MM ′的最远距离y = R - Rcos α= R(1 - cos α )
mv
v 1
2qEd
把 R = qB 、v = sin α、 v 1= m 代入解得
1 2mEd ( 1- cos α) 1 2mEd α
y = B q ·
sin α
= B q ·tan 2 能够看出当 α =90°时, y 有最大值, ( α =90°即粒子从 P 点射入电场的速度为零,直接在电场中加快后以 v 1 的速度垂直 MM ′进入磁场运动半个圆周回到电场 )
max mv = m 2qEd =1 2mEd
1
y = qB qB m B q
y max =0.04m , y max 小于磁场宽度 D ,所以不论粒子的水平射入速度是多少,粒子都不
会从界限 NN ′射出磁场. (2 分 )
若粒子速度较小,周期性运动的轨迹以以下图所示:
粒子要从 M ′点射出界限有两种状况,
第一种状况:
L = n(2v 0t +2Rsin α) + v 0t
2md
mv
2qEd
把 t =
qE 、 R =qB 、 v 1= vsin α 、 v 1=
m 代入解得
L
qE 2n E
2md

2n + 1B
v

2n + 1
·
v = 4.0 - 0.8n
5
此中 n = 0、 1、 2、3、 4)(2 分 )
×10 m/s(
2n + 1
第二种状况:
L = n(2v 0t +2Rsin α) + v 0t + 2Rsin α
2md
mv

2qEd
把 t =
、 R =
、 v = vsin α 、 v
代入解得
qE
1
1
m
qB L qE 2( n + 1)E
v 0= 2n + 1· 2md -
2n + 1 B
v = 3.2 - 0.8n 5 此中 n = 0、 1、 2、3) . (2 分 )
×10 m/s(
2n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