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of Nursing science)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234058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学与免疫学
后续课程: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
学分:1
总学时:16
课程简介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涉及“以人为中心”的多学科多元化与护理相关知识、理论、理念的融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护理专业及护理科学。

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发展和基本概念、健康与疾病、人的基本需要、人的成长与发展、压力与适应、人际关系与沟通、护理程序、护理理论、护理专业法律问题、健康教育、循证护理等。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讲授、自学、参观、练习、演示、角色扮演、影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并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选用教材
李小妹主编. 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第3版
选读书目
[1] Nursing theory: utilization & application. St. Louis, Mosby Elsevier.2006
[2] 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1版
[3] 李如竹主编.护理学导论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第1版
二、课程总目标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够:
1、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历史
2、掌握护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结构,掌握护理理论及相关理论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3、掌握护理程序的步骤及在临床中初步应用
4、熟悉健康教育常用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本表注:*以布卢姆学习目标分类法(Bloom’s Ta xonomy)为基础描述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具有的能力,目标栏内以A、B、C、D来表示对此级能力要求达到的程度,A为最高要求,无要求则留空。

记忆包括识别和回忆指能从记忆库中找到相关的知识、概念、术语或材料与当前的信息进行比较、确认,能记住并能不加理解的列出、描述这些知识、概念、术语或材料;理解指能对所学的内容作归纳、分类、解释,总结、推断和一定程度的发挥;应用指能选择正确的程序应用、实施所学到的内容,并能进行必要的计算或决断;综合分析指能将所学的内容分解并找出它们的相互关系和构成;或能计划、创造、建造或有改变的重构;或能作评论、总结、估计、预测、评估、论证和答辩
2、能力、素养在本课程中的培养
根据本课程具体讲授内容选择性地确定相应的能力素养培养目标**。

**本表注:对于表中第二列所列能力与素养应对照《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及“卓越人才校内培养标准”全文来理解。

目标栏内以A、B、C、D来表示对此条能力素养要求达到的程度,A为最高要求,无要求则留空。

接触指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提及但没有训练和测试要求;训练指有明确要求并有测试项目;应用指在教、学中有所应用而不论是否曾给与相关训练或考核。

3、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1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熟悉: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

掌握:护士角色及素质的基本内容。

2、教学内容
①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西方护理学的发展及形成过程,中国护理的发展概况。

②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护理的概念,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专业特征及护理专业,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③护士角色及素质:护士的角色,护士的特征要求,护士的资历要求及分类,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识记:护理的概念。

领会:护理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

掌握:护理的概念,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专业特征及护理专业,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综合应用:护士角色及素质的基本要求。

第二单元健康与疾病(1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医疗卫生方针及保健体系
熟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疾病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预防疾病的措施、生存质量的概念、常见病人的角色适应不良的表现。

掌握:健康的基本概念以及影响健康的因素、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
2、教学内容
①健康:健康及有关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的测量指标,生存质量,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重点)。

②疾病: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原因,患病行为及心理,角色与病人角色,疾病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预防疾病的措施,健康与疾病的关系(重点、难点)。

③医疗卫生方针及保健体系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识记:健康的概念。

领会:生存质量、疾病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

掌握: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预防疾病的措施。

综合应用:影响健康的因素。

第三单元人的基本需要(1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韩德森德的病人需要模式掌握基本需要的定义及基本内容。

熟悉:需要理论对护理的意义。

掌握: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2、教学内容
①需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分类、特征及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

②需要的相关理论: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重点),卡利什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韩德森的病人需要模式。

③需要与护理:需要理论对护理的意义,应用需要理论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基本需要(难点)。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识记:需要的概念。

领会: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掌握:需要理论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基本需要。

综合应用: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

第四单元人的成长与发展(1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
熟悉: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内容、规律及影响因素
2、教学内容
①成长与发展概述: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规律及影响因素。

②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③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领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影响因素。

掌握: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第五单元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1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应对
熟悉:有关压力的学说
掌握:压力及压力源的概念,个体对压力的反应及适应,压力的预防及应对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病人的压力及护理
2、教学内容
①概述:压力、压力源的概念(重点)、压力的意义。

②有关压力的学说: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危机学说(难点)。

③个体对压力的反应、适应及应对:压力反应的概念,压力的适应,压力的应对(重点)。

压力与护理: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病人的压力及护理(重点),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应对。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识记:压力、压力源的概念。

领会:个体对压力的反应、适应及应对。

掌握:压力及压力源的概念,个体对压力的反应及适应,压力的预防及应对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病人的压力及护理。

综合运用:病人的压力及护理。

第六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1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基本原则及社会心理基础。

掌握:护患关系的特征和基本模式、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

2、教学内容
①人际关系的概念、基本原则及社会心理基础。

②护患关系的特征和基本模式(重点)。

③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难点)。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领会:护患关系的特征和基本模式。

掌握: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

综合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七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1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际沟通的概念、意义和特征。

熟悉: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

掌握:沟通交流的基本要素、层次、基本方式、基本技巧,促进及阻碍有效沟通交流的要素,护患关系中的基本沟通技巧。

2、教学内容
①人际沟通的概念、意义和特征。

②沟通交流的基本要素、层次、基本方式、基本技巧,促进及阻碍有效沟通交流的要素,护患关系中的基本沟通技巧(重点、难点)。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识记:沟通交流的基本要素、层次、基本方式。

领会:沟通交流的基本技巧,促进及阻碍有效沟通交流的要素。

掌握:护患关系中的基本沟通技巧。

综合应用:应用沟通交流技巧与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第八单元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1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评判性思维的概念及特点,临床护理决策的定义及步骤。

掌握:评判性思维在护理中的应用。

2、教学内容
①科学思维:思维,科学思维。

②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的概念、组成、特点、层次、标准、评判性思维在护理中的应用、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测量及评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重点、难点)。

③临床护理决策:临床护理决策的定义、类型、模式、步骤、影响因素、临床护理决策与循证护理、发展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策略(重点、难点)。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识记:评判性思维、循证护理
领会:评判性思维的组成和特点
综合应用:在临床护理见习中运用评判性思维及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分析临床护理工作。

第九单元护理程序(3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护理程序发展历史及相关理论基础、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熟悉:护理计划的目的及意义、种类、制定护理计划的过程。

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护理诊断的概念、分类、组成部分以及形成过程,实施的注意事项及过程,评价的目的、意义及评价过程。

2、教学内容
①概述:护理程序的概念及发展历史,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基础。

②护理评估:护理评估的观念,评估的内容和方法,资料的分类,资料收集的途径,护理评估的步骤(重点)。

③护理诊断:护理诊断的概念及命名意义、发展历史、分类方法及标准、组成部分、形成过程、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及医疗诊断的区别、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重点、难点)。

④护理计划:护理计划的目的及意义、种类、过程(重点)。

⑤护理实施:实施的过程、实施护理计划的常用方法、护理实施的动态记录(重点)。

⑥护理评价:护理评价的目的及意义、评价过程、护理质量评价(重点)。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识记:护理程序、护理诊断的概念
领会:护理程序五个基本步骤之间的联系;制定护理计划的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实施护理计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掌握:护理程序的各个步骤。

综合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护理对象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的反应,并能根据给出的临床护理案例书写护理病历。

第十章文化与护理(略)
第十一章护理理论(3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理念的概念
掌握:奥瑞姆自护理论、罗伊适应模式及Nenman系统模式的基本内容。

2、教学内容
①护理理念:理念、护理理念。

②护理理论:理论概述、护理理论。

③常用的护理理论:奥瑞姆的自护理论、罗伊的适应模式、纽曼的健康系统模式(重点)、其他护理理论。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识记:理念、自护的概念
领会:适应模式、健康系统模式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综合应用:自护理论中的三种护理系统为病人提供护理
第十二章护理伦理(略)
第十三章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1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护士的法律地位及法律依据。

熟悉:护士及护生的法律责任。

掌握:护理工作中的违法与犯罪、护士与病人间的特殊的法律关系。

2、教学内容
①护士的法律地位及法律依据。

②护士及护生的法律责任。

③护理工作中的违法与犯罪(重点)。

④护士与病人间的特殊的法律关系(难点)。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领会:护士的法律地位及法律依据、护理工作中的违法与犯罪
掌握:护士与病人间的特殊的法律关系。

综合应用:在临床护理见习过程中运用法律知识,分析护士的法律责任及护士与病人间的特殊的法律关系。

第十四章健康教育(1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常用的健康教育模式及方法。

掌握:健康教育的定义、基本原则及程序。

2、教学内容
①健康教育概述:相关概念、健康教育的目的及意义、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②健康教育模式:健康信念模式(重点)、保健教育过程模式、健康促进模式、其他模式。

③健康教育的原则、程序及内容: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健康教育程序(重点)。

④健康教育的方法、专题讲座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实地参观法、示范法、个别会谈法、展示
与视听教学法、其他健康教育方式。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识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
领会: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常用健康教育模式
综合应用:常用健康教育方法对护理对象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