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原因分析及治疗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588例经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排尿困难的42例(7.1%)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通过尿道造影及尿道膀胱镜检查发现:尿道狭窄33例,前列腺组织残留5例,精阜周围组织垂片4例。

结果:其中对于尿道狭窄的采用定期尿道扩张或冷刀内切开术,对于组织残留和垂片者,再次行电切术,术后均排尿通畅。

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可能由于尿道狭窄、组织残留所致,术后定期密切随访和早期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排尿困难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43-0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具有适应性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以作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首选方法,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尤以再次出现的排尿困难多见,也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

我科从2001年采用奥林帕斯电切镜开展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至今,共进行前列腺电切588例,其中术后发生排尿困难42例(7.1%)。

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42例男性患者,年龄56~89(67.6±5.8)岁。

术前均有明显排尿困难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ps)>20分,残余尿>60ml,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组织残留
腺体残留的原因包括:因惧怕切穿包膜使腺体的切除量不够,担心损伤外括约肌而遗留尖部前列腺组织。

要取得好的疗效,手术的质量是关键,也就是说应当切除的组织均已切除。

切除不够并不一定产生症状,形成梗阻主要是组织遗留的部位与局部的解剖学形态。

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的部位有两处,一是在前列腺近膀胱侧,一是在前列腺尖部。

一般多发生在前列腺较大、术者没有经验、术中对局部解剖的判断失误。

仿barnes方法从背侧开始手术,进入某侧下部,切除相当大一部分组织。

此时似乎已有宽敞的通道,实际在膀胱出口处仍有较多组织残留。

也许在5点、7点处血运已被切断,此组织块可形成像球形活塞一样的作用,继续造成梗阻。

在再次手术尿道镜下可以看到大块而无血运的组织块堵在膀胱出口处。

在精阜处,一般病例尿道前后向的距离已不宽。

但在侧叶增生严重的病例,精阜远侧仍有较多增生组织,此处尿道前后向距离仍相当宽。

在这种情况下,仅将临近精阜两侧的组织切除,在精阜前方回遗留相当多的增生组织。

术后随着前列腺窝的收缩,在这里仍有梗阻。

我们认为:虽然不强求在前列腺侧壁一定要处处都切到包膜,但不应当有大块组织残留,在关键部位电切时,应采用连续薄层切割,使前列腺部尿道光滑平整,这样才能保证持久的良好的效果。

此外在前列腺电切后采用珠状汽化电极将整个切缘作滚轮状修整,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手术结束前应自外括约肌处,由外向内仔细检查
有无活瓣样组织,避免腺体残留。

本文9例患者均为开展电切手术早期技术不熟练时出现的,随着技术的成熟,目前这种情况明显减少。

我们对于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需要密切随访,包括术后每月一次的门诊随诊,询问排尿情况、尿流率的测定、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必要时观察排尿、尿道造影和尿道测定,常可早期诊断尿道狭窄及组织残留。

综上所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可能由于尿道狭窄、组织残留所致。

术后定期密切随访和早期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rassweiler j,teber d,kuntz r,et plication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incidence,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j]. eur urol,2006,50(5):969-980.
[2] 王家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39例体会[j].现代医生,2010,18(25):105-106.
[3] mebust w k , transurethral prostatetmy. urol clin n am ,1990,17:575-585.
[4] 王文生,陈远合,李麦玲,等.经尿道激光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178-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