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优】七年级数学上册 3.5 探索与表达规律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探索与表达规律
专题一探索规律
1.找出一列数2,3,5,8,13,□,34的规律,在□里的数应为()A.20 B.21 C.22 D.24
2.在一列数1,2,3,4,…,200中,数字“0”出现的次数是()
A.30 B.31 C.32 D.33
3.观察下列图形,则第n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2n+2 B.4n+4 C.4n﹣4 D.4n
4.观察如下图形,按照这种方式摆下去,第(n)个图形需用枚棋子.
5., ……,若
符合前面式子的规律,则 a + b = ___ __.
6.如图,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正方形瓷砖铺设正方形地面,观察图形并猜想,然后填空:当黑色瓷砖为20块时,白色瓷砖为_____块;白色瓷砖为2n(n为正整数)块时,黑色瓷砖为______块.
7.实践与探索:
将连续的奇数1,3,5,7…排列成如下的数表,用十字框框出5个数(如图).
(1)若将十字框上下左右平移,但一定要框住数列中的5个数,若设中间的数为a,用a 的代数式表示十字框框住的5个数字之和;
(2)十字框框住的5个数之和能等于2020吗?若能,分别写出十字框框住的5个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十字框框住的5个数之和能等于365吗?若能,分别写出十字框框住的5个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8.用如图形状的三角形砖,按一定的方式搭起一个金字塔:
(1)观察图形,并填空:当金字塔分别搭到3层、4层、5层时,所用三角形砖的块数分别为:、、,又推断,当金字塔搭了n层时共用去三角形砖块;(2)试推断,当金字塔搭到第99层时,底层需要多少三角形砖块;反之,若底层用了99块三角形砖时,则金字塔能搭几层?
状元笔记:
【知识要点】
学会用语言、用符号、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规律,并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获得初步数学建模思想.
【温馨提示】
通过生活中对日历等情景的观察与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用本章学过的字母表示数、代数式、代数式的值等知识去探索数与数或图形之间的变化规律,再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去验证规律.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观察特例,猜想规律,表示规律,验证规律.
参考答案: 1.B 2.B 解析:∵100个数字中,只有整十的数字含有0,共11个,101~109中又有9个,110~200中又有11个,∴共11+9+11=31(个).
3.D 解析:根据给出的3个图形可以知道:第1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4,第2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8,第3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12,从而得出一般的规律,第n 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4n .
4.3n 解析:观察图形,第一个图形有2×3﹣3=3(个),第二个图形有3×3﹣3=6(个),第三个图形有4×3﹣3=9(个),第n 个图形有3(n+1)﹣3=3n (个). 5.109 解析:观察每个等式,可以发现等式左边的“+”后的分数的分母正好是“+”前的整数的平方减1,“+”后的分数的分子正好是“+”前的整数,可猜想其规律为
1
1
22-⨯
=-+
n n n n n n ,由此得出
10
,991102==-=b a ,因此109=+b a . 6.16 ()n 44+ 解析:图中的黑白瓷砖数见下表:
由上表可得当黑色瓷砖为20块时,白色瓷砖为16块;当白色瓷砖为2
n 块时,黑色瓷砖为()n 44+块.
7.解:(1)从表格知道中间的数为a ,上面的为a ﹣12,下面的为a+12,左面的为a ﹣2,
右面的为a+2,a+(a ﹣2)+(a+2)+(a ﹣12)+(a+12)=5a .
(2)令5a=2020,a=404,所以可以,5个数分别是392、402、404、406、416. (3)令5a=365,a=73,所以可以,5个数分别是61、71、73、75、85.
8.解:(1)9 16 25 n 2
(2)①当金字塔搭到共99层时,底层需要的三角形砖块数为:2×99﹣1=197(块); ②若底层用了99块三角形砖时,可设金字塔能搭n 层,则2n ﹣1=99,∴n=50(层). 答:当金字塔搭到共50层时,底层三角形砖块数刚好为99块.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
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
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
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
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高考前两个半月,我用这个办法梳理了一下所有课程,最后起到了匪夷所思的效果,令我在短短两个半月,从全班第19名升到了全班第一名。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我基本已完全掌握。
3、再次,适当思考一下考试后的事。
如觉得未来不可预测,我们必会焦虑。
那么,对未来做好预测,这种焦虑就会锐减。
这时要明白一点:考试是很重要,但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瞬间,所谓胜败也只是这一瞬间的胜败,它的确会带给我们很多,但它远不能决定我们一生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