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提分必做】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每日一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H地比B地降水多B.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C.CD是山谷,EF是山脊D.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2.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A.13.5℃,14.5℃B.13.5℃,12.5℃
C.22.5℃,13.5℃C.22.5℃,14.5℃
3.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为A.601米B.101米C.198米
D.298米
【参考答案】1.A 2.B 3.D
2.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故直接计算即可。
选B。
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
图示等高距为200米,陡崖处有2条等高线重合,故计算陡崖相对高度应200≤h<600米之间。
选D。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 m。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1)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n-1)d≤ΔH<(n+1)d。
(2)陡崖的绝对高度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
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4.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1)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2)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5.判断闭合等高线区域内的海拔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时会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可依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来判断。
例: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图中A区域海拔低于300米,高于200米,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较高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丘,如图中B区域海拔高于400米(低于500米),为小山丘。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选“点”
2.选“线”
3.选“面”
下图示意某地区地形,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a河的总体流向为自东向西流B.a河的落差比b河大
C.P点到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290m D.陡崖相对高度可能为350m 2.该地区政府计划在两河之间开挖一条运河,并提出c、d两种方案供居民选择。
居民最终选择d方案而不选择c方案的原因是
A.c方案距离较长,工程最大B.d方案距离较短,工程最小C.c方案地形起伏较大,工程艰巨D.d方案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河水自流
(2018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盆地地形为主,南部多低缓丘陵B.夏季降水集中,甲地降水量最多C.河流水量充足,自西北流向东南D.地表起伏较大,以常绿树种为主4.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该区域实地考察后,得出的错误结论是
A.甲聚落与山峰之间的高差为1000米左右B.站在山峰因为有山脊阻挡观察不到丙聚落
C.四个聚落中,乙聚落受滑坡的潜在危险最大D.建坝顶等高的水坝,①比②造成淹没面积大
【答案】1.D 2.C
【答案】3.D 4.C
【解析】3.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河流由西北、东、南流向东侧峡谷流,说明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南部有山峰,地势起伏较大,A错误;该地为我国的南方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丙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最多,B错误;地的河流由西北、东、南流向东侧峡谷流,C错误;该地地势起伏较大,位于我国的南方,属于常绿树种,D正确。
故选D。
4.图中等高距为200,甲聚落的海拔为300—500米,山顶的海拔高度为大于1300米、小于1500米,因此两地的海拔高度小于1200米、大于800米,高差可能为1000米左右,A 正确;山峰和丙聚落之间有凸起的山脊,阻挡视线,因此观察不到丙聚落,B正确;读图分析可知,乙地位于山顶,不易受滑坡的影响,C错;①地的汇水面积大于②地,因此①比②造成淹没面积大,D正确。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