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版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2019版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末) 在Al3++3H2O Al(OH)3+3H+的平衡体系中,要抑制Al3+的水解,可采取的措施为()
A . 加热
B . 通入氯化氢气体
C .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 加入固体AlCl3
2. (2分) (2017高一上·台州期中)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
B . 铁能导电,所以铁是电解质
C . 浓硫酸是电解质
D . 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
3. (2分) (2016高二上·湖北期中)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 工业合成氨中,将氨气液化分离以提高氨气产率
B . 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C .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 .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3O2溶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FeCl3溶液,该试管中产生气泡快
4. (2分) (2016高二上·南昌期末)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 图甲可以判断出反应A(g)+B(g)⇌若2C(g)的△H<0,T2>T1
B . 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 . 依据图丙,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 ,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调节pH≈4
D . 图丁表示25℃时,用0.1 mol/L叫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5. (2分) (2017高一下·河南期中) 将少量铝粉加入某溶液中有氢气放出,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 K﹣、Ba2+、NO3﹣、SO32﹣
B . NH4+、Al3+、Cl﹣、SO42﹣
C . K Na2+[Al(OH)4]﹣、SO42﹣
D . Na+、K+、SO42﹣、Br﹣
6. (2分) (2015高二上·卢龙期末) 从图中表示的各物质能量变化推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b
均为正数)()
A . 4P(白磷)+5O2(g)═2P2O5(S);△H1=+(a+b)kJ/mol
B . 4P(红磷)+5O2(g)═2P2O5(S);△H2=﹣(b)kJ/mol
C . 4P+5O2═2P2O5(s);△H3=+(a+b)kJ/mol
D . P(白磷)═P(红磷);△H4=+(a)kJ/mol
7. (2分)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X(g)+nY(s) pZ(g) 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B . 通入氦气,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C . 增加X或Y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D .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8. (2分) (2018·漳州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若产生的白色沉淀
不溶解,则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
C比较HCl和CH3COOH的酸性强
弱
用pH试纸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 D验证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
A . A
B . B
C . C
D . D
9. (2分) (2016高一上·安徽期中)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 Fe2(SO4)3和 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
B . 碳酸钡加入稀硫酸:BaCO3+2H+═Ba2++H2O+CO2↑
C . 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D . 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 HC1溶液混合:Mg2++2OH﹣═Mg(OH)2↓
10.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稀释0.1 mol/L的氨水,溶液中c(OH-)、c(NH4+)、c(H+)均下降
B . 常温下,c(NH4+)相等的①(NH4)2SO4②(NH4)2Fe(SO4)2③NH4Cl④(NH4)2CO3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②<①<④<③
C . 0.1 mol/L NH4HSO4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 (SO42-)>c(H+)>c(NH4+)>c(OH-)
D . 当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Cl-、OH-、NH4+、H+时,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
11. (2分)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只改变一个条件,则下列对图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A . A2(g)+3B2(g)⇌2AB3(g)如图说明此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4CO(g)+2NO2(g)⇌N2(g)+4CO2(g)如图说明NO2的转化率b>a>c
C . N2(g)+3H2(g)⇌2NH3(g)如图说明t秒时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
D . 2A(g)+2B(g)⇌3C(g)+D(?)如图说明生成物D一定是气体
12. (2分) (2016高二上·丰县月考)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 (g) 2CO2(g)+S(l)△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 .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 .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 .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
13. (2分) (2016高一下·伊春期中)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已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B . 化学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当条件改变时,平衡可能会遭到破坏
C . 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浓度相等
D . 当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均已停止
14. (2分) (2016高二上·西安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放热反应
B . 加入催化剂v(正)增大、v(逆)减小
C . 燃烧热是生成1mol H2O放出的热量
D . 人们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活化分子
15. (2分)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 . 1 L 0.3 mol/L CH3COOH溶液和3 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H+数
B . pH=1的CH3COOH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C . pH=12的氨水和NaOH溶液的导电能力
D . pH相同的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锌粒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
16. (2分) (2016高二上·屯溪期中) 根据相应的图象(图象编号与答案一一对应),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t1时改变某一条件有如图所示变化,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B . 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关系如图所示,若b=1,a为正整数,则P1<P2
C . 从加入反应物开始,物质的百分含量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 . 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B一定是气体,D一定不是气体,C 可能不是气体
17. (2分) (2016高二上·铜仁期中) 2.0mol PCl3和1.0mol 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到平衡时,PCl5为0.40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 PCl3和0.50mol Cl2 ,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A . 0.40mol
B . 小于0.20mol
C . 大于0.20mol
D . 小于0.40mol,大于0.20mol
18. (2分) (2015高二下·芜湖期中) 已知下列几种烷烃的燃烧热数据如下:
烷烃甲烷乙烷丙烷丁烷
燃烧热/(kJ/mol﹣1)890156022202880
据此判断,表示戊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C5H12(l)+8O2(g)=5CO2(g)+6H2O (l);△H=﹣3540 kJ/mol
B . C5H12(l)+8O2(g)=5CO2(g)+6H2O(g);△H=﹣3540 kJ/mol
C . C5H12(l)+8O2(g)=5CO2(g)+6H2O(g);△H=+3540 kJ/mol
D . C5H12(l)+8O2(g)=5CO2(g)+6H2O(l);△H=+3540 kJ/mol
19. (2分)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b、c三点溶液的pH: c<a<b
B . 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
C . 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大
D . 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a<b
20. (2分)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A和2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 (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
A . 8mol A+4mol B
B . 2mol A+1mol B
C . 6mol C+2mol D+2mol B
D . 6mol C+2mol D
二、解答题 (共4题;共28分)
21. (8分) (2016高一下·玉溪期中)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
(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
(4)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A B C D E F
混合溶液
4mol/LH2SO4/mL30 V1V2V3V4V5
饱和CuSO4溶液/mL0 0.5 2.55V620 H2O/mL V7V8V9V1010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V6=________,V9=________;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
22. (6分)(2016·江西模拟) 含氮化合物的研发与绿色反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1)氨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合成氨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为原料制得,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则用CH4(g)和H20(g)反应制得H2(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氮的氧化物有着广泛用途,又是环境的污染物.
(i)在150℃时,将0.4mol NO2气体充入体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数据如下表:
时间/S020406080
N(NO2)/mol0.4n10.26n3n4
N(N2O4)/mol00.05n20.080.08
①当反应在150℃达到平衡时,该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填数值)
②若最初通入N2O4,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仍然相同,则N2O4的起始浓度
应为________.
(ii)氨氧化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NO和NO2,且n(NO):n(NO2)=1:1,可用尿素溶液除去,其作用原理是:NO2和NO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再与尿素[CO( NH2)2]反应生成对环境无污
染的物质.若用1mol尿素吸收该尾气,则能吸收氮氧化物________ g.
(3)氨气,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尿素,其反应为:2NH3(g)+CO2(g)═CO(NH2)2(s)+H2O(g)图2表示合成塔中氨碳比a与CO2转化率ω的关系.a为[n(NH3):n(CO2)],b为水碳比[n(H2O):n(CO2)].则:
①b应控制在________;
A.1.5~1.6
B.1~1.1
C.0.6~0.7
②a应控制在4.0的理由是________.
23. (5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研究如何利用CO、SO2等污染物有重要意义.
(1)用CO可以合成甲醇.已知:
CH3OH(g)+ O2(g)═CO2(g)+2H2O(l)△H=﹣764.5kJ•mol﹣1
CO(g)+ O2(g)═CO2(g)△H=﹣283.0kJ•mol﹣1
H2(g)+ O2(g)═H2O(l)△H=﹣285.8kJ•mol﹣1
则CO(g)+2H2(g)⇌CH3OH(g)△H=________kJ•mol﹣1.
(2)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p1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
(3)某科研小组用SO2为原料制取硫酸.
①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O2和H2O来制备硫酸,该电池用多孔材料作电极,它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②用Na2SO3溶液充分吸收SO2得NaHSO3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可制得硫酸.电解原理示意图如图2.请写出开始时阳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24. (9分) (2016高一下·武汉期末) 25℃时,CH3COONH4显中性.
Ⅰ.将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测
得混合溶液的pH=9.回答下列问题: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混合溶液的pH=9的原因:________.
(2)混合溶液中c(CH3COOH)=________mol/L(列式,不必化简).
(3)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下列四种溶液:①(NH4)2CO3②CH3COONH4③(NH4)2SO4④NH4Cl,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Ⅱ.Mg(OH)2沉淀可溶于NH4Cl溶液.同学们对有关该反应的原理的解释如下:甲同学认为是NH4Cl水解,溶液呈酸性,H+中和了Mg(OH)2电离出的OH﹣导致沉淀溶解;乙同学认为是NH4+与Mg(OH)2电离出的OH﹣反应生成弱电解质NH3•H2O导致沉淀溶解.
(4)丙同学不能肯定哪位同学的解释合理,于是选用下列一种试剂来验证甲、乙两同学的观点,他选用的试剂是:
A . NH4NO3
B . CH3COONH4
C . Na2CO3
D . NH3•H2O
(5)丙同学将所选试剂滴加到Mg(OH)2的悬浊液中,Mg(OH)2溶解,由此可知:________(填“甲”或“乙”)的解释更为合理.Mg(OH)2沉淀与NH4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6)现有Mg(OH)2和Al(OH)3沉淀的混合物,若要除去Al(OH)3得到纯净的Mg(OH)2,可用________;若要除去Mg(OH)2得到纯净的Al(OH)3,可用;________(写化学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解答题 (共4题;共28分)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2-3、
23-1、
23-2、
23-3、24-1、24-2、24-3、24-4、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