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2013-2014版九年级政治全册 训练·达标检测 2.3.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精练精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B.“一国两制”
2.(2012·南安中考)某某市对口支援某某林芝地区18年来,先后有24名援
藏干部奔赴雪域高原,投入超过两亿元的援藏资金。
在援藏力量的助推下,林
芝地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
这一事例反映出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
()
C.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D.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3.(2012·某某中考)2012年3月31日,世界最大跨峡谷悬索桥——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通车。
湘西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各族人民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
该悬索桥的建成有利于()
①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③彻底消除民族间的差别,解决民族矛盾
④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2012·某某中考)中学生小X准备于2012年暑假和家人到某某旅游,小X他们在旅游期间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就应该做到()
①尊重同行游客的生活习惯
②尊重藏族的某某信仰
③尊重藏族的风俗习惯
④尊重藏族的语言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2年是某某回归祖国的第15个年头。
中央“挺港36招”是祖国的深情厚谊。
以36招为治港蓝图和依据,就能纲举目X,某某依她则富、顺她则昌、凭她则治、循她则畅,长期保持繁荣、稳定。
某某特别行政区长期保持繁荣、稳定和发展所坚持的基本方针是( )
A.依法治国
B.“一国两制”
6.2012年12月31日,发表了题为“携手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新年贺词。
在讲话中提出: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7.右侧《没有她何以为“国”》的文字图(提示:“国”字中的“点”为某某岛
的地理轮廓图)主要告诉我们()
B.“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途径
C.某某享有高度自治权
二、简答题
8.2012年7月1日上午,同志出席庆祝某某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某某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谈到:15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某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明显改善。
某某同祖国内地的交流全方位扩展,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某某对外交往更为活跃,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1)什么是“一国两制”?
(2)某某回归15年所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三、实践探究题
9.2012年12月16日,某某市援疆指挥部在驻地会议室召开全体援疆干部人才会议,传达学习全省对口支援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会议指出,指挥部全体干部人才要进一步明确对口支援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真正把对口支援工作承担好,把各项任务落实好。
(1)【理论探究】对口支援某某有什么重要意义?
(2)【知识回顾】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怎样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落实行动】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与理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了保障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选D。
2.【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识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A、C、D三项观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政策常识的认识。
分析材料可知①②④都是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通车的意义,但不能彻底消除民族间的差别,③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
4.【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护民族团结要求的认识与理解。
维护民族团结就要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某某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③④是正确的,故选D。
5.【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的理解。
某某特别行政区长期保持繁荣、稳定和发展所坚持的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
6.【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某某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故选D。
7.【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某某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认识。
从题干材料中国字的构成中没有某某何以为“国”说明了某某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D项正确。
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的认识和理解。
第(1)问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含义的理解。
第(2)问考查学生对实行“一国两制”方针的意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
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某某、澳门、某某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某某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能力。
第(1)问综合性较强,可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形成新型的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角度分析。
第(2)问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考查中学生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的行动,答出三个尊重即可。
答案:(1)①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②有利于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③有利于促进某某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⑤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答出三个要点即可)
(2)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①思想上:我们要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认识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②行动上:我们应该自觉做到尊重少数民族的某某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积极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不轻信、不造谣、不胡乱传播破坏民族团结行为;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