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弯的弓 压弯的竹竿 被挤压的皮球 拉长的橡皮筋
2、弹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接触并挤压。
(2)产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
F F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F
F
F
F
4.生活中所说的压力、支持力 、拉力、推力 都是怎么产生的?
F 支持力
F 支持力
F
拉力
F
推力
注意:压力、支持力、推力、拉力等都是弹力
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不在一直线上
例、如图所示,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用两只
手捏住外壳上的吊环,水平地拉动。当测力计静止时,两测力计
的示数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为F甲
F乙。
例、甲乙两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同一只弹簧测力计,各用力2N,
则该测力计的示数为
N。
总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反应的是挂钩一端所受力的大小
(1)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上表的空白处;
弹力/N
0 0.5 1.0 1.5 2.0 2.5
弹簧总长度/cm 6.0 7.2 8.4 9.6 10.8 12.0
弹簧伸长量/cm 0 1.2 2.4 3.6 4.8 6.0
(2)在坐标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
弹力/N
0 0.5 1.0 1.5 2.0 2.5
(1)视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
例.若要准确测量一个大小约为12N的力,下列规格的弹簧测
力计中最合适的是[ C]
A.量程0-5N,分度值0.1N B.量程0-10N,分度值0.2N C.量程0-15N,分度值0.1N D.量程0-20N,分度值0.2N
例.一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端,该测力计的量 程_0_~_5_N__, 分度值是__0_._2_N_,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 为_3_._4_N_。
三、弹簧测力计
1.原理: (1)定性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2)定量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的伸长量能反应弹簧弹力的大小
2、构 造:
其他几种测力计:
GMS型锚索测力计
SKN系列测力计
测力环
握力计
3、使用 (1)视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 (2)校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问:用力捏橡皮泥和弹簧,作用效果是什么? 将力撤去后,有什么不同?
一、形变分类: 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产生形变,且撤去力后,能恢复原状。 2、塑性形变:物体受力产生形变,且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原状。 问:用力拉弹簧时,手的感受是什么?
二、弹力
1、定义:(施力)物体因产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
例2、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两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产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问:用力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有什么关系?
F1<F2 定性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问:两者之间有没有更具体的关系呢?如何探究?
小明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做“探究弹簧伸长 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下表是小明同学收集的实验数 据。
弹力/N
0 0.5 1.0 1.5 2.0 2.5
弹簧总长度/cm 弹簧伸长量/cm
6.0 7.2 8.4 9刻.6 度1尺0.8 12.0 0 1.2 2.4 3.6 4.8 6.0
某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挂一物体后,它的示数为
3N,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物体挂在吊环
上,手提秤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 )
A大于3N C等于3N
B小于3N D无法确定
弹力与弹 簧测力计
弹力
弹簧测力计 工作原理
弹簧测力计 使用
(2)校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例、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在“0”刻度的下方 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C () A、相同 B、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
(3)测量: 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不 要靠在刻度盘上。(测力计可以斜拉使用)
(4)读数: 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能 读数。
弹簧总长度/cm 6.0 7.2 8.4 9.6 10.8 12.0
弹簧伸长量/cm 0 1.2
(3)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
你可得到的结论: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 。 你的根据是伸长量与弹力的比值一定 。
或图像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定量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弹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接触并挤压。
(2)产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
F F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F
F
F
F
4.生活中所说的压力、支持力 、拉力、推力 都是怎么产生的?
F 支持力
F 支持力
F
拉力
F
推力
注意:压力、支持力、推力、拉力等都是弹力
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不在一直线上
例、如图所示,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用两只
手捏住外壳上的吊环,水平地拉动。当测力计静止时,两测力计
的示数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为F甲
F乙。
例、甲乙两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同一只弹簧测力计,各用力2N,
则该测力计的示数为
N。
总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反应的是挂钩一端所受力的大小
(1)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上表的空白处;
弹力/N
0 0.5 1.0 1.5 2.0 2.5
弹簧总长度/cm 6.0 7.2 8.4 9.6 10.8 12.0
弹簧伸长量/cm 0 1.2 2.4 3.6 4.8 6.0
(2)在坐标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
弹力/N
0 0.5 1.0 1.5 2.0 2.5
(1)视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
例.若要准确测量一个大小约为12N的力,下列规格的弹簧测
力计中最合适的是[ C]
A.量程0-5N,分度值0.1N B.量程0-10N,分度值0.2N C.量程0-15N,分度值0.1N D.量程0-20N,分度值0.2N
例.一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端,该测力计的量 程_0_~_5_N__, 分度值是__0_._2_N_,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 为_3_._4_N_。
三、弹簧测力计
1.原理: (1)定性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2)定量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的伸长量能反应弹簧弹力的大小
2、构 造:
其他几种测力计:
GMS型锚索测力计
SKN系列测力计
测力环
握力计
3、使用 (1)视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 (2)校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问:用力捏橡皮泥和弹簧,作用效果是什么? 将力撤去后,有什么不同?
一、形变分类: 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产生形变,且撤去力后,能恢复原状。 2、塑性形变:物体受力产生形变,且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原状。 问:用力拉弹簧时,手的感受是什么?
二、弹力
1、定义:(施力)物体因产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
例2、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两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产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问:用力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有什么关系?
F1<F2 定性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问:两者之间有没有更具体的关系呢?如何探究?
小明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做“探究弹簧伸长 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下表是小明同学收集的实验数 据。
弹力/N
0 0.5 1.0 1.5 2.0 2.5
弹簧总长度/cm 弹簧伸长量/cm
6.0 7.2 8.4 9刻.6 度1尺0.8 12.0 0 1.2 2.4 3.6 4.8 6.0
某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挂一物体后,它的示数为
3N,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物体挂在吊环
上,手提秤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 )
A大于3N C等于3N
B小于3N D无法确定
弹力与弹 簧测力计
弹力
弹簧测力计 工作原理
弹簧测力计 使用
(2)校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例、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在“0”刻度的下方 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C () A、相同 B、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
(3)测量: 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不 要靠在刻度盘上。(测力计可以斜拉使用)
(4)读数: 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能 读数。
弹簧总长度/cm 6.0 7.2 8.4 9.6 10.8 12.0
弹簧伸长量/cm 0 1.2
(3)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
你可得到的结论: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 。 你的根据是伸长量与弹力的比值一定 。
或图像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定量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