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详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纬度低的地区太阳辐射最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详解】太阳通过太阳辐射的形式,源源不断的为地球提供能量,维持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生长的主要能源,①正确。太阳活动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即“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来自太阳活动,②错误。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③表述正确。纬度并不是影响太阳辐射(光照)强弱的唯一因素,还有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因素会影响一个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大小,④表述错误。综合所述,①③组合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距恒星的距离接近日地距离D.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
2.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纬度低的地区太阳辐射最强
D.③地植被具有雨林的特性
21.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4~11月不同坡向0~5m土层深度土壤贮水量变化图。读图,据图中信息,可推断( )
A.阴坡温度低,植被稀疏B.阳坡光热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C.阳坡降水量少,土壤水分少D.阴坡蒸发量相对少,土壤水分较好
辽宁某高中地理老师带领高一学生在山坡观察了某森林以及林下土壤剖面,并绘制了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完成下面小题。
A.低纬海区降水多,导致海水密度向高纬递减
B.低纬海区水温高,导致海水密度向高纬递增
C.高纬海区蒸发弱,水密度向低纬递增
下图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甲、乙、丙、丁四处风速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9.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与⑦植被不同一气候类型相同
B ④与⑤气候相同一-海陆位置不同
C.①与②植被不同一纬度位置不同
D.⑤与⑥气候不同一海拔不同
20.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⑦地受暖流的影响,为地中海式气候
C.⑤地沿岸受寒流影响,干燥少雨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第一站来到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如图)示意图。
(1)图1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____环节,
(2)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对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
8.下图表示构成热力环流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和海拔状况。回答下题。
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 是:
A.甲→丙→丁→乙→甲
B.乙→甲→丁→丙→甲
C.甲→乙→丙→丁→甲
D.乙→丁→丙→甲→乙
2021年11,我国研发制造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左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出水瞬间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简述此次珠江水位暴涨的主要自然原因。
(3)为减轻珠江水位上涨对广州城区的威胁,珠江上游山区和广州城区可采取的工程措施分别是____、____。
(4)遇到洪水如何自救逃生呢?请你写出两点措施____。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一、单选题(共35个小题,每题2分)
26.植被是灌丛沙丘形成的基本条件,灌丛沙丘植被的特征是( )
①叶片呈纸质,宽而薄②植株矮小,叶退化③茎干肥厚④根系发达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7.当塔里木盆地灌丛沙丘的风沙活动最强烈时( )
A.我国东南沿海易出现台风灾害B.印度半岛受西南季风影响
C.我国北方寒潮多发D.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24.甲山脉南北两侧地带性植被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C.地形D.河流
25.在登华山过程中可能看到的自然植被有( )
①常绿阔叶林②落叶阔叶林③针叶林④荒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灌丛沙丘是风流沙通过灌丛植物时,沙物质在灌丛及其周围堆积而成的风沙地貌类型。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某灌丛沙丘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B.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地质灾害
C.寒潮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D.东北地区寒潮发生 频次低于南方,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小于南方
35.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北半球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温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水杯、浮漂和长尾夹等工具进行海水密度影响因素模拟实验。下图为实验结果,甲、乙两杯水仅温度不同,丙、丁两杯水仅盐度不同。完成下面小题。
1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
①甲水温高于乙②乙水温高于甲③丙盐度高于丁④丁盐度高于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下列关于世界表层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22.森林中形成了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影响这种结构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光照C.水分D.土壤
23.该地森林植被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是( )
①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②使土壤具有团聚性③阻碍水的下渗对土壤的淋溶④增加土壤氧气含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下图为陕西省,华山高2154.9米。读图,完成问题。
1.2017年9月28日,中国贵州射电望远镜“天眼”接收到一个来自外太空4光年外的可疑信号。据科学家推测,外太空的某颗恒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宜居行星与该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该恒星比太阳暗900倍。完成问题。
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距恒星的距离接近日地距离D.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
下图是面包树景观,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降雨很少的季节,在降水多的季节就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大的树干里。右图示意某区域Ⅰ~Ⅳ类气候带和Q山分布,Q山垂直植被带丰富,完成下面小题,
28.面包树在右图中主要分布在气候带( )
A.ⅠB.ⅡC.ⅢD.Ⅳ
29.Q山垂直植被带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②海拔高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15.受此时风向的影响,上海市某学校的国旗飘向( )
A.西北B.西南C.东南D.东北
16.若下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四点的气压:丁<丙<甲<乙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若③为海风,则图示环流可以表示白天海陆间环流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甲处洋流的流向与性质是( )
A.东南向西北、暖流B.东南向西北、寒流C.西北向东南、寒流D.西北向东南、暖流
18.甲附近海域( )
A.海水的盐度和密度都很大B.不易受北部石油泄漏的污染
C.有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D.比同纬度的海水蒸发旺盛
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示意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臭氧层的高度B.对流层的高度
C.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D.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 )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6.图示地区( )
A.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9.马里亚纳海沟深1万余米,但仍位于莫霍面以上。图中数码代表的界面,表示莫霍面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0.“奋斗者号”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A aB.b
C cD.d
1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如果陆地上的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循环( )
A.②环节加强B.④环节减小C.③环节季节变化变小D.⑥环节季节变化变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0.关于该地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Ⅰ气候带地区植被具有耐旱特性 ②Ⅱ气候带地区植被具有耐旱特性
③Ⅲ气候带地区动物善于攀爬 ④Ⅳ气候带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2021年7月19日-21日,一场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突袭河南,造成河南省103个县受灾。河流水位超警戒,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只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7.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3.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后,地球大气的含氧量发生明显变化。下图为地质时期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石炭纪地球大气含氧量迅速增加,原因最可能是( )
A.藻类生物繁盛B.被子植物繁盛C.裸子植物繁盛D.蕨类植物繁盛
材料一: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等河流汇聚而成,其水位受上游径流和海洋潮汐共同影响。2022年6月13日开始,广东省多地出现连续暴雨天气,6月15日(农历王月十七)珠江水位暴涨,对广州城区造成严重威胁。
材料二:图2和图3为浙江某学生在广西研学旅游时拍摄的地貌景观照片。
(1)图2,图3照片反映的喀斯特地貌名称分别是____、____,两者均主要由____(填外力作用类型)作用形成。
31.河南罕见的洪涝灾害可能诱发( )
①泥石流②河道淤塞③土地沙化④水土流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2.河南罕见的洪涝灾害给当地人类活动带来的危害有( )
①淹没农田,使大量农作物生长受影响
②破坏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
③危及国防安全
④损坏住房,经济损失严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分析】宜居行星与该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比日地距离近很多,但该恒星比太阳暗900倍,判断该行星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该行星获得的可见光比地球暗很多。
【详解】材料中宜居行星与该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该恒星比太阳暗900倍。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A对。材料不能体现与地月系有一样的天体系统,B错。距恒星的距离远小于日地距离,C错。获得的可见光比地球暗很多,D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后,地球大气的含氧量发生明显变化。下图为地质时期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石炭纪地球大气含氧量迅速增加,原因最可能是( )
A.藻类生物繁盛B.被子植物繁盛C.裸子植物繁盛D.蕨类植物繁盛
4.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3)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图2),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林,该类植被主要分布在____气候区。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一、单选题(共35个小题,每题2分)
1.2017年9月28日,中国贵州射电望远镜“天眼”接收到一个来自外太空4光年外的可疑信号。据科学家推测,外太空的某颗恒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宜居行星与该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该恒星比太阳暗900倍。完成问题。
33.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B.寒潮、台风、沙尘暴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D.干热风、寒潮、冻害
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34.下列关于我国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寒潮发生频次高,因此对农业生产危害大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纬度低的地区太阳辐射最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详解】太阳通过太阳辐射的形式,源源不断的为地球提供能量,维持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生长的主要能源,①正确。太阳活动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即“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来自太阳活动,②错误。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③表述正确。纬度并不是影响太阳辐射(光照)强弱的唯一因素,还有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因素会影响一个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大小,④表述错误。综合所述,①③组合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距恒星的距离接近日地距离D.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
2.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纬度低的地区太阳辐射最强
D.③地植被具有雨林的特性
21.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4~11月不同坡向0~5m土层深度土壤贮水量变化图。读图,据图中信息,可推断( )
A.阴坡温度低,植被稀疏B.阳坡光热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C.阳坡降水量少,土壤水分少D.阴坡蒸发量相对少,土壤水分较好
辽宁某高中地理老师带领高一学生在山坡观察了某森林以及林下土壤剖面,并绘制了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完成下面小题。
A.低纬海区降水多,导致海水密度向高纬递减
B.低纬海区水温高,导致海水密度向高纬递增
C.高纬海区蒸发弱,水密度向低纬递增
下图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甲、乙、丙、丁四处风速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9.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与⑦植被不同一气候类型相同
B ④与⑤气候相同一-海陆位置不同
C.①与②植被不同一纬度位置不同
D.⑤与⑥气候不同一海拔不同
20.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⑦地受暖流的影响,为地中海式气候
C.⑤地沿岸受寒流影响,干燥少雨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第一站来到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如图)示意图。
(1)图1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____环节,
(2)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对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
8.下图表示构成热力环流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和海拔状况。回答下题。
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 是:
A.甲→丙→丁→乙→甲
B.乙→甲→丁→丙→甲
C.甲→乙→丙→丁→甲
D.乙→丁→丙→甲→乙
2021年11,我国研发制造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左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出水瞬间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简述此次珠江水位暴涨的主要自然原因。
(3)为减轻珠江水位上涨对广州城区的威胁,珠江上游山区和广州城区可采取的工程措施分别是____、____。
(4)遇到洪水如何自救逃生呢?请你写出两点措施____。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一、单选题(共35个小题,每题2分)
26.植被是灌丛沙丘形成的基本条件,灌丛沙丘植被的特征是( )
①叶片呈纸质,宽而薄②植株矮小,叶退化③茎干肥厚④根系发达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7.当塔里木盆地灌丛沙丘的风沙活动最强烈时( )
A.我国东南沿海易出现台风灾害B.印度半岛受西南季风影响
C.我国北方寒潮多发D.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24.甲山脉南北两侧地带性植被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C.地形D.河流
25.在登华山过程中可能看到的自然植被有( )
①常绿阔叶林②落叶阔叶林③针叶林④荒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灌丛沙丘是风流沙通过灌丛植物时,沙物质在灌丛及其周围堆积而成的风沙地貌类型。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某灌丛沙丘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B.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地质灾害
C.寒潮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D.东北地区寒潮发生 频次低于南方,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小于南方
35.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北半球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温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水杯、浮漂和长尾夹等工具进行海水密度影响因素模拟实验。下图为实验结果,甲、乙两杯水仅温度不同,丙、丁两杯水仅盐度不同。完成下面小题。
1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
①甲水温高于乙②乙水温高于甲③丙盐度高于丁④丁盐度高于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下列关于世界表层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22.森林中形成了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影响这种结构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光照C.水分D.土壤
23.该地森林植被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是( )
①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②使土壤具有团聚性③阻碍水的下渗对土壤的淋溶④增加土壤氧气含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下图为陕西省,华山高2154.9米。读图,完成问题。
1.2017年9月28日,中国贵州射电望远镜“天眼”接收到一个来自外太空4光年外的可疑信号。据科学家推测,外太空的某颗恒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宜居行星与该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该恒星比太阳暗900倍。完成问题。
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距恒星的距离接近日地距离D.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
下图是面包树景观,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降雨很少的季节,在降水多的季节就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大的树干里。右图示意某区域Ⅰ~Ⅳ类气候带和Q山分布,Q山垂直植被带丰富,完成下面小题,
28.面包树在右图中主要分布在气候带( )
A.ⅠB.ⅡC.ⅢD.Ⅳ
29.Q山垂直植被带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②海拔高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15.受此时风向的影响,上海市某学校的国旗飘向( )
A.西北B.西南C.东南D.东北
16.若下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四点的气压:丁<丙<甲<乙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若③为海风,则图示环流可以表示白天海陆间环流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甲处洋流的流向与性质是( )
A.东南向西北、暖流B.东南向西北、寒流C.西北向东南、寒流D.西北向东南、暖流
18.甲附近海域( )
A.海水的盐度和密度都很大B.不易受北部石油泄漏的污染
C.有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D.比同纬度的海水蒸发旺盛
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示意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臭氧层的高度B.对流层的高度
C.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D.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 )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6.图示地区( )
A.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9.马里亚纳海沟深1万余米,但仍位于莫霍面以上。图中数码代表的界面,表示莫霍面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0.“奋斗者号”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A aB.b
C cD.d
1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如果陆地上的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循环( )
A.②环节加强B.④环节减小C.③环节季节变化变小D.⑥环节季节变化变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0.关于该地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Ⅰ气候带地区植被具有耐旱特性 ②Ⅱ气候带地区植被具有耐旱特性
③Ⅲ气候带地区动物善于攀爬 ④Ⅳ气候带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2021年7月19日-21日,一场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突袭河南,造成河南省103个县受灾。河流水位超警戒,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只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7.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3.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后,地球大气的含氧量发生明显变化。下图为地质时期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石炭纪地球大气含氧量迅速增加,原因最可能是( )
A.藻类生物繁盛B.被子植物繁盛C.裸子植物繁盛D.蕨类植物繁盛
材料一: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等河流汇聚而成,其水位受上游径流和海洋潮汐共同影响。2022年6月13日开始,广东省多地出现连续暴雨天气,6月15日(农历王月十七)珠江水位暴涨,对广州城区造成严重威胁。
材料二:图2和图3为浙江某学生在广西研学旅游时拍摄的地貌景观照片。
(1)图2,图3照片反映的喀斯特地貌名称分别是____、____,两者均主要由____(填外力作用类型)作用形成。
31.河南罕见的洪涝灾害可能诱发( )
①泥石流②河道淤塞③土地沙化④水土流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2.河南罕见的洪涝灾害给当地人类活动带来的危害有( )
①淹没农田,使大量农作物生长受影响
②破坏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
③危及国防安全
④损坏住房,经济损失严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分析】宜居行星与该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比日地距离近很多,但该恒星比太阳暗900倍,判断该行星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该行星获得的可见光比地球暗很多。
【详解】材料中宜居行星与该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该恒星比太阳暗900倍。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A对。材料不能体现与地月系有一样的天体系统,B错。距恒星的距离远小于日地距离,C错。获得的可见光比地球暗很多,D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后,地球大气的含氧量发生明显变化。下图为地质时期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石炭纪地球大气含氧量迅速增加,原因最可能是( )
A.藻类生物繁盛B.被子植物繁盛C.裸子植物繁盛D.蕨类植物繁盛
4.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3)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图2),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林,该类植被主要分布在____气候区。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一、单选题(共35个小题,每题2分)
1.2017年9月28日,中国贵州射电望远镜“天眼”接收到一个来自外太空4光年外的可疑信号。据科学家推测,外太空的某颗恒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宜居行星与该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该恒星比太阳暗900倍。完成问题。
33.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B.寒潮、台风、沙尘暴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D.干热风、寒潮、冻害
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34.下列关于我国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寒潮发生频次高,因此对农业生产危害大